顯示具有 佛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佛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佛陀的樣子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身

星雲大師  

   壹‧三身的定義  

 經典上說,在廣大的宇宙中,釋迦牟尼佛曾在二千五百年前,於娑婆世界說法度眾,其他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世界也都有一佛在本土教化有情。不但如此,無量劫前即已證悟的正法明如來、龍種上尊佛等,因大悲力故,也倒駕慈航,現觀音、文殊等菩薩身,於成佛以來,遊諸國土,度脫群迷。佛力的不可思議,令人嘆為觀止!  

 而佛身究竟有多少呢?佛教的各宗各派,因立場不同,對佛身有不同的看法。一般將佛身分為:法身、報身、應身三種。   

  一、法身   

法身是證顯真如的自性法體。真如法性既然無相,為什麼稱之為「身」呢?因為它是報身與應身所依的實性,所以取身的依止義,稱之為「身」。又稱為法身佛、法佛、理佛、法性身、自性身、如如佛、如如身、實佛、第一身、真身等。   

如來雖然自證圓滿法性,然而法身無相,不能為眾生所見,為化益眾生故,因而示現報身與應身。     

二、報身   

報身就是酬報如來因行所修集的福慧資糧而成就的莊嚴佛體,又作報佛、報身佛、第二身。因為具有下列兩種受用功能,所以也稱為受用身、受法樂佛、受樂報佛、食身。   

1.自受用:即如來自身恒常受用無邊法樂,具有無邊的色相莊嚴,周遍法界而無為常住。   

2.他受用:即如來雖然自證圓滿,為了化導十地以上的菩薩,所以由平等性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使諸大菩薩在清淨佛土以大乘法喜為食。   

地前菩薩也能見到少分的如來報身,由於他們的業障較地上菩薩為多,所以只能由修所成慧所得的勝解力來悟解報身佛的依正莊嚴,但是不能親證,因此所見到的報身色相還是有分別相的。這就好比眼睛患了飛蚊症的愚痴人,以為真的有蚊蟲在空中亂飛,有智慧的人了解自己的病況,知道並非實有,雖然如此,他還是見到了飛蚊,表示還是有病在身。   

證入初地的菩薩,因為惑障少,心清淨,所以自此以後所見的如來報身,一地比一地更為增勝微妙。     

三、應身   

應身就是如來為化導六道眾生,隨眾生機緣顯現的人格身,又稱應佛、應身佛、應化身、應化法身、化身。《法華經》說佛陀早已在塵點劫前成道,所以二千五百年前在人間從受胎到入滅的「八相成道」就是他的應身。八相是:   

1.降兜率:佛陀由燃燈佛授記為娑婆世界的補處菩薩,先住於兜率天的內院,經過四千歲,觀察娑婆世界教化的機緣。   

2.入胎:在兜率內院住滿四千年後,即乘白象由天而降,由聖母摩耶夫人右脅而入胎。   

3.誕生:在四月八日的豔陽天裡,於藍毘尼花園中降誕,降誕後即能行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4.出家:十九歲的時候,因感嘆世間無常,弱肉強食,而且人間多有不平現象,於是毅然騎馬踰城出家學道。   

5.降魔:在修道的時候,內心有貪瞋煩惱的魔,外境有聲色貨利的魔。要征服魔軍的壓力,不為魔女所誘惑,需具有大雄、大智、大無畏的降魔精神。   

6.成道:降魔以後,終於在十二月八日,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覺。   

7.轉法輪:佛成道以後,於五十年中,講經說法,把真理弘遍人間,使法輪常轉於世。   

8.涅槃:八十歲那年的二月十五日,教化因緣已滿,由動歸靜,於娑羅雙樹下進入涅槃。   

應身為什麼不能如法身、報身那樣常住世間呢?   

1.應身出世的目的在度脫有情,當機緣成熟的有情已令得解脫,未成熟的有情也種下得度的因緣時,應身的佛陀就證入涅槃。   

2.為使有情眾生了知色身無常,因而欣慕如來常住法身故,應身佛示現入滅。   

3.為使眾生尊重勤求甚深教法故,應身佛示現入滅。   

4.為使眾生起稀有心故,應身佛示現入滅。  

 由上述四點,可以瞭解到諸佛的慈悲是多麼的偉大,即使是示現入滅,都是教化眾生的方便法門。    

 貳‧三身的關係   

報身和應身都是依法身而起的相用,報身、應身和法身之間各有差別如次:     

一、報身與法身的差別   

1.報身有色身可見,法身非有色身非無色身。地上菩薩所見的莊嚴色身是諸佛如來的應機示現。然而諸法都不離諸佛法身,所以法身可以說具足色相,但又沒有一定的色相,所以《金剛經》說:「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又說:「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2.報身所見有別,法身如如不動。諸大菩薩因證悟階位的不同,所見的報身也有差別,《密經》說:有的見佛如須彌山高,有的見佛千百里長。但是法身湛然常住,沒有差別相。   

3.報身的淨土中有三乘及諸天人等間雜其間,而法身的淨土唯佛乃能知之。     

二、應身與報身的差別   

1.應身隨類示現:《法華經‧普門品》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其中所說的「身」指的就是應身。所以,天見如天,人見如人,畜生見如畜生,餓鬼見如餓鬼狀,在地獄示現地獄身。   

2.應身不能受有無邊法樂:由於如來的應身隨類示現,所以不像報身那樣具有受用無邊法樂的相貌,例如:佛陀在人間應化,就有頭疼、背痛、受謗、食馬麥、金鎗刺腳、擲石出血等苦相,乃至示現入滅。   

3.應身色相有限:凡夫二乘因為存有分別意識,因此只能見到應身的有限色相,而不能如地前菩薩那樣見到無量無邊的淨妙報身色相。凡夫所見的佛陀是丈六比丘相,而天人所見更為勝妙高大,但是都不是如實的知見。     

參‧法身的相用     

一、相   

1.轉相:法身是轉去一切雜染後所顯現的真如本性。   

2.白法所成相:法身具有修習六波羅蜜所成就的十種自在。   

 (1)壽自在:雖然已成就法身慧命,了無生死相,但是為了度脫有情,方便隨機示現壽相,而能生死自如。   

 (2)心自在:佛心清淨,不為境界所轉。   

 (3)眾具自在:資生物質不虞匱乏。   

 (4)業自在:如來萬行具足,悲智雙運,或現神通,或說妙法,或入禪定,或修苦行,以身、口、意作利他之業,都能勝任無礙。   

 (5)生自在:為度脫有情,以大悲心隨類受生,饒益一切有情,而去住無礙。   

 (6)勝解自在:依自心觀想的勝解力,能變現萬物化益眾生。   

 (7)願自在:從事一切利他事業,都能滿足自己的心願。   

 (8)神力自在:能六根並用,自在無礙。   

 (9)智自在:在一切境界中,都能遍知一切法。   

 (10)法自在:能觀機逗教,以無量無邊法門利益一切眾生。   

其中,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是行財施、法施、無畏施等布施波羅蜜所圓滿成就;業自在與生自在是行持戒波羅蜜所圓滿成就;願自在是行精進波羅蜜所圓滿成就;勝解自在是行忍辱波羅蜜所圓滿成就;神力自在是行禪定波羅蜜所圓滿成就;智自在與法自在是行般若波羅蜜圓滿所成。   

3.空相:法身已證得一切空相。   

 (1)非有非無相:法身不是因緣合和的假有,所以說「非有」;法身是以真如為 體的實有,所以說「非無」。   

 (2)非有為非無為相:法身不是由業煩惱造作生起的,所以說「非有為」,法身 由大悲力,能示現佛土身相、來去起滅等有為相,所以說是「非無為」。   

 (3)非異非一相:從契入真如而言,三世諸佛,佛佛道同,所以說「非異」;法 身由無量的有情修習不同的加行所成就,所以說「非一」。   

4.常住相:法身是出纏的如來藏,是我們本自具有的清淨佛性,所以湛然常住。   

5.不可思議相:法身是自內圓證的境界,非妄心尋思所能想像,不是粗糙的語言所能表達。     

二、究竟證得   

十地以上的菩薩雖然斷結使(煩惱),證得少分法身,但是還未斷盡諸障,所以不能完全證得法身。只有佛陀不但斷除二惑,而且破除微細的根本無明,才能證得究竟法身。    

 三、眾德相應   

如來法身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今舉其大者如次:   

1.無諍智:阿羅漢的無諍智是消極的令人不起煩惱,如來的無諍智則更進一步積極的去調伏眾生的惑障。   

2.四無礙解:如來以四種自在無礙的智解辯才化度眾生。   

 (1)法無礙解:善能契入正理。   

 (2)義無礙解:善能詮釋法義。   

 (3)詞無礙解:精通各種地方語言而無礙自在。   

 (4)辯無礙解:隨順正理而巧說無礙。   

3.十力:如來證得實相後,具有十種智力,能說法度眾生,摧伏邪見,成辦諸事,自在無礙。   

 (1)處非處智力:處,是道理的意思。處非處智力,指如來知道一切因緣果報定相。  

  (2)業異熟智力:指佛陀知道一切眾生三世因緣果報。  

  (3)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智力:指佛陀知道一切禪定的深淺次第。  

  (4)知眾生上下根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  

  (5)知眾生種種欲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眾生欲樂善惡的差異。   

 (6)性智力:指佛陀遍知種種世間的性相。  

  (7)一切智處道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善道、惡道、聖道所至處。  

  (8)宿命智力:指佛陀遍知眾生過去世種種事。  

  (9)生死智力:指佛陀以天眼了知眾生死生之時,以及未來受生之處。  

  (10)漏盡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眾生漏盡與否。  

 4.四無所畏:指佛陀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懼畏的自信,所以能勇猛安穩。其中,前二者屬自身功德具足的無畏,後二者屬利益眾生的無畏。  

  (1)諸法現等覺無畏:了知諸法,所以能住於正見,無所怖畏屈伏。    

(2)一切漏盡智無畏:斷盡一切煩惱,所以能攝伏外道,無有畏懼。   

 (3)說障法無畏:能闡示一切修道的障礙,而無懼於任何非難。   

 (4)說出道無畏:能宣說出離苦道的方法,而不畏外道指摘所說為非。   

  四、五種甚深  

 諸佛法身難以用分別思惟去理解想像,以下列舉五種甚深法來描述法身的體用不可思議。

  1.生住業住甚深:諸佛雖然已證得無生,但以慈心悲願故,隨眾生機感示現世間,所以安住於無住涅槃境界,以無生而生,無住而住,而成就一切利生事業。

  2.安立數業甚深:諸佛應身時而受生六道,時而示入涅槃,是屬於不堅業。相對於應身的無常,諸佛報身恒於淨土中利樂地上菩薩,屬於堅業。諸佛所造作的業,無論是堅或是不堅,目的都在永恒利益無量無邊眾生。

  3.斷蘊甚深:諸佛斷除有漏諸蘊,圓滿菩提,卻又能安立於諸蘊中利樂有情。

  4.顯現甚深:諸佛法身遍滿世間,恒常示現說法。但是眾生為什麼不能時常見聞佛法呢?因為眾生罪垢深重,好比月影能現於一切江海河川,乃至一切容器水中,但是如果我們用破了的器皿盛水,當然不能見到月影。所以,愚痴眾生不能見佛真身,是因為自己的不健全,佛陀的大慈大悲是永不減失的。

  5.涅槃甚深:諸佛隨緣應化世間,或現八相成道,或現入般涅槃,這些起起滅滅並非表示佛身的真起真滅,好比火焰的生起與熄滅,都不影響「火存在於世間」的事實。佛的法身常住世間,不會隨著應身的生死而消失。   

  肆‧結語  

 佛光如滿禪師與唐順宗之間問答的詩偈,最能說明佛身的不一不異。  

 唐順宗問如滿禪師:   

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如滿禪師回答道:   

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   

法身滿虛空,常住無心處。  

 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  

 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  

 智者常思維,更勿生疑慮。  

 唐順宗聽後,心中仍有疑慮,於是又問道:  

 佛向王宮來,滅向雙林滅,  

 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  

 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   

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如滿禪師再答道:  

 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

  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   

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  

 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  

 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  

 了見無生處,自然無法說。  

 如虛空的法身了不可得,在世間的應身已示現入滅,在淨土的報身非凡夫肉眼所能見到,三皈依的「皈依佛」指的又是那一個佛呢?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說:「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自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   

此名『清淨法身佛』。……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在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迴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   

臨濟禪師說:「汝一念心上清淨光,是汝屋內法身佛;汝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汝屋內報身佛;汝一念心上差別光,是汝屋內應身佛。」   

因此,我們切勿向外尋覓法身佛,也不用遠求報身佛,更不必傷感應身佛的入滅。我們應該珍惜當下,從本自具有的佛心佛性中去體現佛陀的樣子。

...................................................................................

一、試述三身的定義。

二、試述三身的關係。

三、試列舉如來法身的功德。

四、試列舉五種甚深來描述法身的體用不可思議。

五、三皈依的「皈依佛」指的是那一個佛?

六、如何體現佛陀的樣子?

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詳說佛教的“皈依”含義

一、皈依的意義: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據佛法說,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無依無靠,甚為可憐;這好比從中國飄洋過海來南洋討生活的人兒,他們離鄉背景,舉目無親,無依無靠地在一個人地生疏的新環境裡生活,真是可憐;又比如為了避開戰火的蹂躪,從越南逃來新加坡的難民,他們無依無靠,連一個親人也沒有,只依靠他國與社會熱心人士的救濟,過著寄人籬下地淒慘生活。這與我們在生死輪回的業海中飄浮,無依無靠的情景時一樣的。以世間法來說,我們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依佛法來講,以生死的觀點來看,這是沒有用的,因為你我都還在生死輪回之中,怎麼能做別人的依怙呢?比如,兩個不會游泳的人同時跌進海中,誰能夠搭救、扶持誰呢?我們在生死輪回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來說,唯有佛、法、僧三寶才能做我們眾生的依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

 

二、三皈依:

 

(一)、皈依佛:我們皈依佛,向他學習與修學,以他為模範、為導師,這就是所謂的依靠了。此外,我們凡夫誰也靠不住,因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來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輪回裡轉來轉去,今生是好人,來世可能墜落,這樣的人我們怎樣依靠呢?所以唯有脫離六道輪回,大覺大悟的聖者——佛陀,才能做為我們的依怙。

 

佛陀覺悟世間的真相,他的三業清淨,沒有過失,這就是他的清淨處。另一方面,你我都有煩惱,誰都依靠不得,但是佛陀是個斷除煩惱的聖者,所以我們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願度一切眾生,他會以各種善巧方便來接引依靠他的學佛者,所以我們要依靠佛陀。依靠佛陀並不是依賴佛陀,不能象小孩子依賴母親那樣,我們皈依佛是以他為導師,親近佛。我們要有生生世世見到佛的願心,希望能夠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於阿羅漢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羅漢,他們生生世世追隨佛陀,因為阿羅漢證悟後深深的體驗到解脫的自在,他們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們真正的皈依處。

 

我們皈依佛後,應以佛陀為導師,向他學習,如見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禮拜他。佛陀在生死輪回,還沒覺悟的時候,所做之一切都是為了眾生;佛陀無量劫努力不懈,修種種的難行、苦行都是為了度化眾生;佛陀修行圓滿,證得涅槃,不辭勞苦的為眾生闡釋佛法,把世間的真相告訴我們,使我們也能解脫生死,故佛陀對我們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偉大的聖者,我們應該報答他的恩典。所以我們應該感恩知情,恭敬的心禮拜佛陀。禮拜佛陀並不是向他祈求什麼,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皈依法:凡是能夠消除煩惱,調伏咱們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詭則,既是能夠保持一定的狀態,有一定的性質,都稱為法。能夠使我們解脫生死的道理,稱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覺悟、所演說的種種善巧的教法。在這些教法當中,有很多種類,例如:世間法、出世間法等,而皈依法的真正皈依處,是皈依涅槃清淨的法,既是我們要皈向解脫者內心清涼、清淨、不生不滅、無為之快樂的法。

 

(三)、皈依僧:僧就是和合眾的意思。奉行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這些實踐佛法的出家弟子都稱為僧,他們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等。然而這裡的皈依僧,真正的是指皈依聖賢僧,就是佛陀在世時,僧團中有很多證果的聖人,他們依據佛法修行,結果解脫證果,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榜樣。看到聖賢僧,我們應該生起信心,努力修行,斷除煩惱,於聖者一樣解脫生死,證得涅槃。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實行,我們應該尊重皈向。佛、法、僧和稱為三寶。

 

(四)、三寶的種類:

 

①、化相三寶:

 

1、在兩千五百多年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釋迦牟尼佛——佛寶,降生人間;

 

2、當時跟隨佛陀的有無數出家的凡聖弟子——僧寶;

 

3、佛陀當時向弟子們演說開示的種種教理,如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等——法寶。這是佛陀住世應化之際的相狀,稱為化相三寶。

 

②、住持三寶:

 

1、我們現在所看到用玉琢、石刻、金鑄、泥塑、木雕、紙繪等的佛像——佛寶;

 

2、我們所看到的佛陀弟子一脈相傳的出家眾弟子——僧寶;

 

3、凡是佛弟子所結集的三藏經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法寶,稱為住持三寶。有這些住持三寶,才能延續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傳佈佛教的教義。而我們有因緣遇到,這是人間最難得的事。因為在六道輪回中很難遇到佛、法、僧,故稱之為三寶。因為我們見到佛、法、僧,會生起解脫、清淨之心,有這些的心念,才能朝向解脫;如果在某一世遇不到三寶,我們就很難有因緣解脫,所以佛、法、僧是難能可貴的,合稱為三寶。

 

二千多年前化相三寶中的佛陀,已離我們遠去,無緣見到。如今看到的是住持三寶中的玉琢、石刻、金鑄、紙繪,乃至木雕的佛像,這些只不過是假像而已。但是當我們看到這些佛像,會興起佛的心想,使我們深深的懷念起佛陀、戀慕佛陀。雖然我們無緣接觸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但是還有這殊勝的因緣見到佛像,能夠繼續在我們的心裡種下善根,依這個化相三寶,提升我們的內心,對於三寶更進一步的皈向。

 

③、自性三寶:我們到寺廟去禮拜佛陀,能生起清涼與清淨的心,希求涅槃的心油然而生,這能使我們朝向解脫之道,此既是三寶可貴之處。這些清淨的心是我們本來具有的,這就是所謂的自性三寶。我們自心本來具有與佛一樣的覺性,因為迷失,所以感受不到;我們自心中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相,我們也不知不覺;我們的自心本來具足一切,沒有所謂的和合分開,大家一律平等,這些我們都不曉得,因為三寶的因緣使得我們認識到自心,那是非常可貴的,所以我們看到佛、法、僧,要生起如獲至寶之想。

 

皈依三寶並不是舉行三皈儀式後,盲無目標的禮拜三寶,而我們每天禮佛拜佛,是要在我們的業因緣裡面種下一點兒善根;時時懷念三寶的功德,時時提醒自己要修行解脫。我們凡夫整天在煩煩惱惱中,不知道要怎樣解脫。如果我們每天都有皈向三寶的心,就會鞭策自己,努力修行,斷除煩惱朝向解脫。

 

我們皈依後,內心要至誠的皈向佛法僧,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在無邊無際的佛法大海中,努力修學,精進不懈。

 

三、皈依者的行持:

 

1、親近善知識:我們皈依之後,應該親近善知識。

 

2、聽聞正法:我們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生起正見。

 

3、依教奉行:我們不止要聽聞正法,而且要信受奉行,以僧為榜樣,在生活中實踐佛陀的教法。如果我們每天這樣的皈向,滿滿地就有機會解脫。我們皈依三寶,應該天天做如是的觀想:佛陀是那麼的偉大、慈悲,是人間最偉大的導師,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佛法的道理是那麼清涼,能使我們放下無數的煩惱,逐漸的走向解脫;僧——放下世緣,出家修行,守道清白,梵行高遠,和合無諍,慈悲一切,是佛法的實踐者,修行證果,使我們升起無限的信心,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4、護持與供養:在佛、法、僧三寶中,僧寶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法師們本著“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皆離苦”的偉大情懷,依據佛制清苦辦道,弘法利生,使佛法繼續流傳,這是難能可貴的,是值得我們護持與供養的。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空有無礙中道行

文:吳炳榮
筆者很喜歡慈山寺地藏殿內的一對楹聯︰「即有之空一法不立,即空之有萬法全彰」。據聞香港富商李嘉誠先生亦很欣賞這副對聯。2015年《大公報》報道此對聯是由夢參法師題寫的。[1]上網查一查,有的解釋指是「空」和「不空」如來藏。[2]要講如來藏,可以是一整套書的內容;今日只不過想借題發揮,簡單的說一說「空」和「有」在佛教中的意義和發展。


一般人對佛教說「空」,雖不陌生但感覺總是虚無和不實在,甚至覺得是悲觀的;如甚麼「遁入空門」、「四大皆空」之類的說話(「四大」是指地、水、火、風,不是酒色財氣),似乎都是出世的,跟大眾的實際生活脫節。這可能與一般中國人都略懂一些老莊思想有關,將「空」與「無」混為一談,但又不確切了解它們的意義。另一方面,「有」和「空」是相對的概念,但我相信很多人應該不知道佛教亦說「有」,此點容後再談。為免誤解,必要在此先說明佛教「空」的意義。佛教說空是指無自性,而無自性來自因緣和合。佛陀以緣起說明萬事萬物皆是由各種條件配合所產出來的,「產生」這個用詞不太適當,佛子稱之謂「生起」;「緣」指條件,但有主次之分;緣聚則生,叫「緣起有」,緣散則滅。舉個例說,植物開花結果需要種子、陽光、水分、泥土和養料等等,缺一不可。在此例中,條件當然以種子為主,其他為次;但每樣條件都是開好花,結好果的因素。以上為因緣和合的一個實例。正因為世間事物的此種聚散,所以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佛家稱此為「無自性」。「自性」指事物的不變本質,本自本來就擁有的性格之謂也;無自性轉另一個講法就是空。所以在佛教來說,「空」不是虛無、一無所有,反而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本源。佛教說的「緣起性空」就是這個意思,緣起而有,其性本空。

依佛教在印度發展的歷史,在偉大的導師佛陀入滅後,追隨的弟子繼續研習佛理並發展為部派佛教,但偏重所謂人空法有,於佛義有所乖離;乃至龍樹菩薩出現,以空義和中論掃除有執,被譽為「空宗之祖」。在中國,龍樹亦被奉為八宗(三論、唯識、天台、華嚴、律、禪、淨土和密宗)之祖,原因是空義為所有佛法的共同義理(共法)。但在印度當時,有佛弟子又偏執空,以為是虚無、斷滅之義,謂之執頑空或惡取空。所以有後來的無著和世親菩薩以剖析法相之理,說三自性[3]及萬法唯識,[4]力糾時弊,稱為「法相唯識宗」,或「有宗」。釋尊一代聖訓,所教皆不出空、有二義;空宗和有宗的理論根源,都是植根於釋尊的緣起法。

其實龍樹、無著、世親,都是以中道為佛法之究竟,[5]只不過敍述面有所側重,空與有是一體之兩面,中道之顯現吧了!龍樹的《中論》偈清楚表明︰「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但龍樹極其重要的貢獻是指出佛法的二諦,[6]《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湼槃。[7]」第一義諦又稱「勝義諦」,其中的一個理解,便是本文所說的空義。二諦是佛法的重中之重,《三論玄義》云:「二諦是佛法的根本,如來自行化他,皆由二諦。」

至於「有」,前文已交待是緣起有,所以直指現象界,歸屬世俗諦的範疇;世間森羅萬象都是「有」的顯現。法相唯識宗(有宗)認為所有世間現象全是心識的變現,在此短文不能詳談了,留待以後的機緣吧!但總而言之,有宗是以「有」(現象)說空,但仍然契合佛陀開示的緣起之理。如唯識經典論著《辯中邊論》所云︰「虚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是故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

關於空有的理解與日常生活的體驗,筆者覺得以下的譬喻可能有一點點的啓示,但當然我們都是以世俗諦來理解這個。大家都應見過溜冰,平時我們走路是靠鞋或腳與地面的摩擦力而達至的,可視為「有」的表現。反之溜冰鞋與冰面的摩擦力極小,可比喻為「空」。因摩擦力小的關係,如不經學習,則極為容易滑倒,此所以平常人都不懂溜冰。「空」亦如是,凡夫難以掌握空甚至畏空,皆不懂其理之故;一如溜冰,如能操控此技巧,則滑行迅捷,空有無礙。

佛法講信解行證,有體有用。信解行證可簡釋為信受、了解、修行及體證。所以單是知空是不夠的,還需進一步修行及體證,才能駕馭空,用好空。明白空之體性,才能以空為用;乃至空有無礙,理事如如!否則學佛一生,都只是落得一個知解宗徒而矣!

最後,我想指出的是緣起法是佛陀一生所教的中心;緣起性空,空義的發揮,以大乘的《般若經》為要,而《中論》則是把性空不二提升到更高的層次罷了!原始佛教的中道以十二緣起為根本理論,[8]以八正道為實踐內容,[9]最後總結為四聖諦。[10]此三者又集中反映為佛陀的中道教。《阿含經》作為原始佛教的聖典,著重以人為本的修道實踐與次第,所以主要是方法論。而中論只破不立,著重義理的闡述,所以是以哲理為主的認識論。實踐中道,要旨都是回歸佛陀的本懷,度眾生脫苦海,有經為證︰

《雜阿含》二八七經《佛說舊城喻經》說:「……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十二緣起……流轉門)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十二緣起……還滅門)……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八正道)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四聖諦)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自利)。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利他)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      [*此段述說的主旨]

從經中可見,緣起、八正道、四聖諦正是原始佛教的核心。

在《雜阿含》三零零經中有如此的記載:「佛告婆羅門:『我說此是無記。自作自覺,此是無記。』『云何,瞿曇!他作他覺耶?』佛告婆羅門:『他作他覺,此是無記。』婆羅門白佛:『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記。』此義云何?』佛告婆羅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二六二經中,阿難對闡陀覆述世尊的教悔如下:「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共勉之!

[1]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5/0330/2959011.html

[2] 「如來藏」是大乘佛教其中的一種義理。「藏」即含藏也。謂真如法性之體,不離一切眾生色心,具足圓滿染淨諸法,是名「如來藏」。

[3] 《顯揚》卷六云:三法者:謂三自性。1、遍計所執自性。2、依他起自性。3、圓成實自性。遍計所執自性者:謂依名言,假立自性。為欲隨順世間言說故。依他起自性者:謂從緣所生法自性。圓成實自性者:謂諸法真如。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為欲證得極清淨故。為令一切相及麤重二縛,得解脫故。為欲引發諸功德故。

另解,《顯揚》卷十六云:三自性者: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遍計所執者:所謂諸法依因言說所計自體。依他起者:所謂諸法依諸因緣所生自體。圓成實者:所謂諸法真如自體。

[4] 世間上有唯物論、唯識論、唯心論及唯人論,佛教講的是唯識論。「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裏的「心」指的就是「識」,不同於唯心論站在反對唯物論的立場,否認一切物質存在的說法。

唯識家認為宇宙萬有的存在,必須透過「識」,依識的虛妄分別執持萬有,才能產生一切生命現象。譬如沒有「我」的精神,無法建造房子;在房子裏擺上石頭、字畫,也是自我心識(意)存在的展現。又如,過去對未來世界的夢想,成為今日科技發達的原動力,這個夢想亦即是一種心識的醞釀。所以,法界之內的宇宙山河都是透過自我「心識」的現起,才有種種功用,亦即「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5] 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這是畸形;如果只張不合,這也是畸形。唯有拳掌卷舒自如,這才正常。所以,凡是落於左右、好壞兩邊,都是極端;能夠不偏不倚,這就是「中道」。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中道就是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之極端、邪執,是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時即為五比丘揭示:離於偏執,履中正而行,這才是解脫之道。此乃佛陀歷經六年的苦行生活,深體「行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

[6] 俗諦和真諦。俗諦又名「世諦」,或「世俗諦」,即凡夫所見的世間事相;真諦又名「第一義諦」,或「勝義諦」,即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亦即內證離言法性。

[7] 涅槃(巴利語:निब्बान Nibbāna;梵語:निर्वाण Nirvāṇa),佛教術語,又譯為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

[8] 十二因緣(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証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過去世到未來世、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它們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

[9] 又名八聖道,即八條聖者的道法。1、正見,即正確的知見。2、正思惟,即正確的思考。3、正語,即正當的言語。4、正業,即正當的行為。5、正命,即正當的職業。6、正精進,即正當的努力。7、正念,即正確的觀念。8、正定,即正確的禪定。修此八正道,可證得阿羅漢果。

[10] 另譯作「四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諦」是「真理」的意思),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有情生命現象確實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主要根源是「渴愛」,「滅」是說明苦的滅盡,也就是「渴愛的滅盡無餘」,「道」是滅盡苦的方法,也就是「八正道」。參看「苦」、「集」、「滅」、「八聖道」、「三轉十二行」。(同義詞「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聖諦.苦集諦.苦滅諦.苦出要諦」)

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十信位


  所謂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護法心,(九)戒心,(十)願心。
  在此十個階位的漸次進升之中,調伏三界的見思二惑,見惑是一切的妄見,如我見與邊見等;思惑是一切的煩惱,如貪瞋癡的迷情等。在此十信位中,雖不能把見思二惑斷除乾淨,但要把它們調理治伏,不使繼續為患。否則的話,永不能入賢位,永受三界的煩惱困縛,永遠沉淪於三界生死的大漩渦中。

  十住位

  所謂十住,又叫作十住心,就是:(一)發心住,(二)治地心住,(三)修行心住,(四)生貴心住,(五)方便具足心住,(六)正心住,(七)不退心住,(八)童真心住,(九)法王子心住,(十)灌頂心住。

  在此十住位中,初住斷除三界內的見惑,第七住斷除三界內的思惑,到此,不再為那貪瞋癡的煩惱所迷惑了,所以不再繼續增加生死的業力,而證入(階)位不退的境域。八住以上,斷除三界之內的塵沙,調伏三界之外的塵沙。

  所謂塵沙,乃是天臺宗所立“見思”、“塵沙”、“無明”在三惑之一。見思惑,障礙我人的涅槃之道而致沉淪生死;塵沙,則障礙我人化度眾生的菩提之道而致不能成佛。

  此所謂塵沙,也相似唯識宗所稱的所知障。由於所知有障,而不能通達多如塵沙之數的度生法門,所以稱為塵沙。於此十位中,是以“從假入空”的觀想法,得見真諦之理而開慧眼,成一切智。了知一切諸法,皆是寂滅一相的空智,稱為一切智。寂滅空如,便是萬法的實相,所以稱為真諦之理。

  十行位

  所謂十行,又叫作十行心,就是:(一)歡喜心行,(二)饒益心行,(三)無瞋恨心行、(四)無盡心行,(五)離癡亂心行,(六)善現心行,(七)無著心行,(八)尊重心行,(九)善法心行,(十)真實心行。

  在此十行位中,漸斷界外塵沙,以“從空入假”的觀想法,見俗諦之理,而開法眼,成道種智。道種智又稱為道種慧,道亦可以解作法門,法門有無量,道也有無量,通達無量之道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以真諦而言,諸法的實相是空如寂滅的,但要體會諸法實相,必須要假俗入真,因為眾生的存在,是存在於虛妄幻有的假相或俗諦之中,如要自救出離、救度眾生,那又需要從實相的真諦上回轉到幻妄的俗諦中來,利用那通達了無量法門的智慧,來自救救人,便是“從空入假”,便是“見俗諦之理”。

  前所謂“慧眼”,是指見到“真諦之理”,是知諸法實相的智慧;此所謂“法眼”,是指得到“俗諦之理”,是通達救度法門的智慧。

  十回向位

  又叫作十回向心,就是:(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心,(二)不壞回向心,(三)等一切佛回向心,(四)至一切處回向心,(五)無盡功德藏回向心,(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心,(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心,(八)如相回向心,(九)無縛解脫回向心,(十)法界無量回向心。

  在此十回向心的十個階位之中,調伏無明,修習中觀。所謂“無明”前面說過,這也是天臺宗所立的三惑之一,見思惑障礙涅槃之道,塵沙惑障礙菩提之道,無明惑則障礙中觀之道。不真不俗,即真即假;見真諦的寂滅實相,但不呆滯於寂滅的一念上;見俗諦虛幻,所以隨順化導而不與俗情同流合污,這就是中觀的道理。

  無明是一種細微的煩惱,斷去一分無明,即可證得一分中觀的道理。十回向位,只是調伏無明,初地以上,才能漸斷無明,無明分分斷除,聖位也地地高升,直至等覺菩薩,斷盡最後一分無明,便入佛地,成等正覺。

  所以在十回向位,尚未證得中道觀,僅因調伏無明而修習中觀。不過,自第八住至十回向圓滿,已是修行道上三不退位的第二不退了,此稱為行不退。也就是說,所證的解脫之道,已與第一義諦的中道合一相應而行了。

  至於退與不退的問題,《瓔珞經》有這樣的說明:“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六度之一的)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複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又說:“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

  以此可見,菩薩修行,須以般若(智慧)為主,不修般若,便不能入第七住位;不入七住,即難保不退,如若一退,雖到六住,仍可能要作惡千劫而不知回頭了!

  十地

  所謂十地,地是能生能載的意思,能生無量功德的無量法門,能載無量眾生至究竟佛地。地地能生,地地能載,一地比一地廣大,一地比一地高深,直至究竟佛地,便是等虛空,遍法界,廣大而無邊際,高深而無極限了。十地的名稱是:
  (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從初住至十回向,一共三十個階位,乃是菩薩的賢者位,通常簡稱為三賢位。十回向的最後一念,首先破一分無明,便入初地。十回向位修習中道觀,以中道觀破一分無明,便顯一分三德,而證第三不退,稱為念不退,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初地以上,便是聖位菩薩了。
  聖位與賢位的分別,乃在中道觀的修證與否;只要中道觀修成一分,便破一分無明;破一分無明,便顯一分三德;破除無明及顯現三德的智慧,便稱為佛眼。此所謂佛眼,實即指的體證不真不俗與即假即真的智慧而己。能夠體證了真俗圓融的道理,便是明瞭佛眼,但此絕非止於口頭說說,一定要徹心徹性地親證之後,才能算數。能夠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空如寂滅,又能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的種種分類差別,能夠如此地空有雙照,真俗圓融的智慧,便稱為一切種智。

  其實,中道觀也好,佛眼也好,一切種智也好,都是指的一樣東西,那就是能破無明能顯三德的智慧而已。無明不破,三德不顯;顯了三德,才入聖域的階位。
  所謂三德。乃是大涅槃的秘密藏,那就是:體證了佛性本體,稱為法身德;如實明瞭覺知一切的法相,稱為般若德;遠離一切系縛而得大自在,稱為解脫德。

  所以,初地以前的菩薩生死,是由業力決定的,不得自主的;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生死,是由自己的願力決定的,能夠自由作主的。
  所謂念不退,是指了知生死本際,涅槃本際,煩惱本際,菩提本際;生死涅槃,煩惱菩提;不一不異,念念能與佛智相應的意思。
  所以,菩薩到了初地以上,便能自由化現,雖是菩薩,而能分身百界,以佛的姿態出現,教化有緣的眾生。

  但要究竟成佛,尚須地地破除無明,地地分證中道,地地增顯三德,地地開一分佛眼。到了第十法雲地,再破一分無明,便進入一生補處的等覺階位;所謂等覺,乃是相等於佛而又略微不同於佛的意思。

  到了等覺位的菩薩,除了佛陀,無人能夠測知等覺與佛的不同之處。
  所謂一生補處的生字,是指尚有一分變易生死未了的意思。凡夫與賢位的菩薩,有出胎入腹而又老病死亡的生死,稱為分段生死;已了分段生死的聖位菩薩,自初地以上脫離三界的分段生死,他們每破一分無明,每更向上一層,也是稱為生死,那是叫做變易生死;僅餘一分無明,僅須更上一階的等覺菩薩,便稱為一生補處。

  但也可以解作:尚有一次八相成道中由兜率天下來人間,投胎、住胎、出世、出家、成道、說法、涅槃之後,不再受生的意思。
  以上是對於菩薩階位的約略介紹,若要細論,即每一個階位,均有不同的意義,為了篇幅所限,只能介紹到此了。



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121《佛法真義》大乘非佛說?-佛光山福山寺法師導讀

論大乘非佛說之謬誤003 - 大航法師

論大乘非佛說之謬誤001 - 大航法師

說「大乘是佛法,但不是佛說」比說「大乘非佛說」更可怕:大航法師「論大乘非佛說之謬誤」四之四 (有字幕)

阿彌陀佛哪可能是太陽神?大航法師「論大乘非佛說之謬誤」四之二 (有字幕)

金剛經是偽經嗎?講一講金剛經的出身和相關故事,金剛經為什麼有那麼多相關神秘感應現象

真經?偽經?如何判斷佛經的真假?到底哪些佛經才是真正的佛經

佛教为什么从小乘发展到大乘阶段?人们选择大乘佛教的三点理由?小乘佛教的义理问题在那里?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