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佛陀的人生態度

來源:大菩文化   

佛教是一種理性的宗教、實踐的宗教,佛陀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宗教家和哲學家,而是人生理想的實踐者、體證者。   

佛陀反對一切對於人生、宇宙真諦的錯誤闡述。作為一個有情來說,來生此世必然要面對生的煩惱和痛苦,既然選擇了生,也就選擇了死。在生死的交替中,人生顯得如此無常和不自由。在這種無目的性的痛苦之中,人必然要思考現象背後的絕對的存在,得到終極的關懷,這是一切宗教家人生態度的起點。

他們大都在神的世界裡對人生境界進行徹底否定,用形而上的欲望去思索美妙的天堂,追求神的理想的境域。要肯定人生的意趣,就要依靠他力的救度來彌補人生自身的缺陷,但這一切在佛陀看來,都是荒渺的,極端錯誤的,因為他們的思想會使人們無法脫離神的存在而獲得精神上的自由。   

佛陀生活需然十分舒適,但他仍為生老病死所觸動。在每次觸動中他深感人生的痛苦和不自在,要獲得真正的快樂就要徹底擺脫生老病死的系縛,於是佛陀決定尋求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涅槃。

佛陀四處尋師訪道,沒有找到使自己感到滿意的方法,那些方法或為心外求法,想得到大梵的慈悲;或為種種苦行,想通過自身的折磨來消除宿世的業障。佛陀學完外道之法後,深感外道之法與生死無關,不能得到解脫,於是佛陀通過自己的禪思而得到了答案,即證悟諸法的實相。   

佛陀證悟以來 ,為使其他所有的人都能得到這種法樂,於是在弘法過程中,他自始至終都在闡述自己證悟的方法,佛陀說:“我已向你們指出解脫的方法,法——真理要自己來證悟”(《中部》第38經)。要獲得清淨之樂的涅槃,就要受持佛說的“四諦”,“八正道”,依靠自己的力量如法而修,在這裡大梵,天帝等也不例外。必須開發我們本具的內德,讓自己的清淨心顯示出來,這就是修行的途徑。

即使佛陀本人也只有依法,依自己才能解脫,如果離開自己的清淨心,那麼佛陀也無法得到解脫。佛陀曾經告訴弟子:“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隨禪定行者,解脫魔系縛”(《法句經》第276偈)。自心是萬法之因,離開自己之心而要證得諸法實相,在佛陀看來是根本不可能的。

佛陀之所以證道是因為他肯定了我們人的根本性所在,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陀在菩提樹下悟以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法華經》)。眾生與佛只是迷與悟的區別,但是我們眾生都認為佛在遙遠的天國,而不明白眾生心悟則當體即佛。   

佛陀之法並非要人們否定人生而去另外追求一個實體的涅槃,佛法認為“煩惱畢竟不生,名為涅槃”(《順正理論》)。涅槃是煩惱不生而當體即是,如是我們在人生之外尋求一個涅槃,那便是龜毛兔角,永不可得,真正的涅槃是對生死超越之後的重新回歸,如果涅槃與生死斷離割破,那麼佛陀所說的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與外道的天國就沒有什麼區別。

禪宗有一則公案,更明白、更徹底的表達了這一思想,“三十年前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乃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傳燈錄》)但今山已並非全然三十年前的山,涅槃雖為生死所顯,但已不同生死。眾生與佛都平等地處於萬法緣起之中,相依相待,如果我們徹底否定自我、否定生死,那麼佛與眾生本具的佛性自然會顯現出來。在此,我們不妨作個比較,一個瓶當它被打破時就變成破瓶,相雖異,體則一,破瓶是瓶之所顯,離開瓶找一個破瓶如同第二月,空不可得,生死與涅槃亦同於此。   

我們通過對自我生死的否定,來完成自我清淨的涅槃,涅槃雖是對生死的超越,但同時又是對生死的回歸與肯定。故經雲:“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龍樹菩薩則說得更為精闢:“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中論》第25品)所以後世稱龍樹菩薩為第二釋迦,他使佛陀之法初次回歸本懷。由此可知修學佛法的根本是認識自己。   

我們處於一個主客對立的世界中,往往用理性把客觀事物看成一個主客分割的實體,然後試圖用自己的理性去感知客體,但又無法做到。因此人類自始至終都處於迷惘之中,就連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都說,“一切可感覺的事物始終處於流變之中,因此如果認識或思維要有物件,那麼除了可感覺的事物之外,一定還存在某些別的長存實體”(《形而上學》)。

如果硬要找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那就只有龜毛、兔角、第二月之類的東西,因為它們是不存在的。佛陀時代的96種外道,在認識萬法時必然導致有神論或不可知論,他們大都對宇宙萬法進行形而上的探討和論辯,這也是一切宗教家和哲學家的共同之處。

但在佛陀看來,我們自己才是萬法的根本,心外更無一物,外道們最根本的錯誤在於,他們大都把心外幻有之物看成真實的存在,所以佛陀叫弟子們禪觀自心,明白了自性心就會明白萬法的真實相狀。

我們與萬法同處於緣起之中,在此無盡的緣起之中認識了自己就認識了萬法,如果連自己所擁有的自心都無法認識,何以能認識身外的萬法呢?我們不能空無掛礙,如去如來,就是被身外的假相所迷惑,從而身不由己,一心想從刹那滅的萬法之中認識萬法,於是在修行過程中失去了方向。   

佛陀反對形而上的問題,也不與外道就形而上的問題進行辯論。有一次佛陀告訴弟子們說:“諸比丘,我與世間爭,是世間與我無爭,正法宣導者,不與世間任何人爭”(《相應部》第三卷)。

對一些形而上的問題,佛陀只告訴我們,“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因此,佛陀人生態度的落腳點是生死問題。在《中阿含經·箭喻品》中,鬘童子對十四個問題(世間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世間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涅槃後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身與命是一,是異)不能理解,他所問的這些問題本身就有問題,佛陀打了一個比方,說:一個人被塗滿毒藥的箭射中時,最緊要的問題是把箭拔出來,而不是去研究箭本身,因為在他還未弄清楚是什麼箭、是哪個種姓的人從什麼地方射來時,他已經死亡了。

所以佛陀往往對於一些形而上的問題沉默不答,因為這些問題與佛陀的教法無關,不能解決生死,更不能讓我們獲得涅槃,只能讓我們陷入無意義的混亂之中,最終迷失方向。   

佛陀已經看到弟子們把他看作和外道一樣的教主和神,對他全心崇拜,佛陀之法亦被看成是神諭一樣,不可更改,於是他讓弟子們對他的話擇而行之,隨方隨俗。佛陀告訴諸比丘,“只相信我,對我有感情的人,肯定會生活得愉快,(但不能證得究竟解脫——阿羅漢果);為法而努力之人,專心於道,肯定會成就菩提,證得阿羅漢果”(《中部》第22經)。

無限的、不加理性的崇拜,同愚昧並無二致,因為崇拜和愚昧都失去了自我,最終都只能陷入妄想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