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賜甘露
一 誦大悲咒 得雨半尺
清朝有位姓彭名叫際清,江蘇省長洲縣的人。常對人說:某年夏天六月間,蘇州大雨,當時他住在文星閣,結合一班同道,約三七為期,誦念大悲心咒,加持西方佛名,並午後不食,期滿果然得雨半尺。(海南一勺)
摘自《演培法師講觀音菩薩靈感錄》
二 石涌甘泉
1951年,宣公上人由泰國返香港;因深得佛教人士之擁戴,到港不久,即被請至通善壇講《地藏經》。法幢高豎,方便門開。臘月初旬結經,為時40余天。每天前往聽經者約不下百人。結經後不久,諸居士乃有擇地為公建築精舍之議。因緣和合,旋在香港筲箕灣西灣河馬山村上之山脊,得荒地數十方尺。山高路遠,磽確砂礫;然在寸金尺土之香港,已殊不易。地基覓定,然感美中不足,並為諸居士所憂蹙者,厥為食水非常困難。附近居民,均仰賴上下馬路邊公共“街喉”(街頭自來水管),挑水使用。香港為水荒有名之都市,尤其居處山顛。接水時,要下山擺長龍;擔水時,要往返攀登數百級,山路崎岩,誠使人有談“水”色變之感。興建舍之初,既有居士提出此種問題,與公討論,公置之泰然。同年殘臘,精舍落成,命名曰“西樂園”。奉祀三如來。翌年,四月初八,世尊聖誕,舉行開光典禮。
公遷入精舍後,在屋後石崖下,覓一石縫,插一竹枝,並禱於佛菩薩前,請賜甘泉。自是,日誦《大悲咒》數遍,於石縫之前。不久,插竹之處,略見濕潤;又不久,乃見涓涓滴滴,有水流出。奇哉!甘露涌出,水甘而潔。遂於水泉下修池以盛之,嚴重之水荒問題,賴佛菩薩之保佑,警告解決。附近居民無不驚訝,認為奇跡!
甲午歲(1954年),六月十九日觀音聖誕,公在西樂園,舉辦佛事七天。十八、十九兩日,來園隨喜者數百人。時值炎夏,香港酷旱。政府厲行“制水”——每天只送水3小時,然西樂園之“水塘”,一仍如前,毫無旱象。供如許人群之治齋、盥漱、沐浴等,更又奇跡中之奇跡矣。(宣公門人記)
摘自《宣化禪師事跡》1989年
三 黃土高坡 求雨奇跡
楊洪老師得知陝西北部綏德縣,已經連續4年遭到特大乾旱,農作物失收,造成很多鄉村群眾,生活在缺水和斷糧的苦難之中。2001年5月27日,委派我們4位師兄,前往該縣扶貧救災。這也是楊洪老師第一次用“慈輝佛教基金會”之名去扶貧救災。並宣布:今後不管做什麼善事或布施,都不要再用他個人的名義。用“慈輝佛教基金會”就好。老師這種無私無畏救生精神,使我們很感動。
我們從山西省太原市坐汽車,到陝西省綏德縣。經過幾小時污染的旅程,聽到有人說到黃河橋了。我馬上站起來向外瞧,怎麼這是黃河呢?河水枯乾,橋下有人步行而過,橋邊還有人臨時居住。我們腦海中想象的巨浪滔天、咆吼的黃河,已成了夢幻泡影。現在只能望河興嘆!
第二天清早,綏德縣中角鄉的負責人來接我們到村裡。一路上,看見陝西特有的窯洞。每家每戶用小石片砌成圍墻。馬路兩旁有些楊樹、柳樹,屋前屋後種了些棗樹,還有一些蘋果樹。上山和田野都看不見綠色的草木。只有黃山、黃土、黃塵,統稱“黃土高坡”。雖然是5月天,但一點翠綠的春天景色也沒有。和我們萬紫千紅的家鄉廣東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連續幾年旱災,都是在春耕的關鍵時刻。天不下雨,江河又沒水,他們都是在山上種植農作物的,有些小米還種在陡峭的高坡上。他們除了勤勞耕種之外,還要靠天下雨才有飯吃。綏德漢是中國出名的勤勞漢子,春耕時縱使連續上山播種3次,都沒顆粒可收也不灰心。此正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怎奈何天呢?賦詩一首:
黃土高坡黃塵滾,田園莊稼怨魂天;
昔日清波今何在,祈求觀音涌甘泉。
天不下雨,河水乾枯。慈輝只好求觀音幫助他們在地下尋水源打井了。經調查了解,全縣大部分鄉村都是在偏遠的窮山溝裡。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極差,水資源極度貧乏,人畜飲水問題長期困擾著。亦是當地群眾最頭痛、最耗費時間和勞動力的大問題。目前有的村要到5公里之外,靠人挑或騾馱找水吃。有些半夜就得起來排隊擔水。他們靠的是石縫裡流出的滴滴泉水,一天裝不了幾擔水。全村人為了食水寢食難安。水的問題是該縣世世代代災難深重的問題。大多數村莊,連最起碼的生存條件,都受到極大的威脅。
老師根據以上具體情況,指示我們除了捐贈糧油、棉被和其它物資,解決溫飽問題外,更重要的是解決他們長期飲水苦難的問題。要幫他們打井、修壩、築堤。他在美國修《大悲咒》,要我們在綏德也修《大悲咒》。一起修法,將念《大悲咒》的功德回向當地六道有情,求天降雨。
我們立刻按老師指示,白天落實扶貧物資,晚上修持《大悲咒》,祈求觀音菩薩降甘露。果然過了兩天,下了一場大雨。接著次日,又下了場更大的雨。啊,這到底是不是神話?不!是事實。老師清清楚楚知道,是我們和觀音菩薩心心相印,救度眾生。我們做善事,觀音菩薩就有求必應。這雨真是我們心誠所至求的呀!
久旱逢甘露!黃土高坡得到甘露滋潤,色澤變得深美柔潤,笑了!河裡的水,“嘩啦啦”地流,笑了!群眾心花怒放,喜氣洋洋!慈輝助人為樂,感受更加快了,都笑了!有詩為證:
踏遍綏州萬重山,渴望春雨潤人間;
觀音慈悲灑甘露,山笑人笑水亦笑。
我們臨走前,6月8日到鄉村調查落實情況時,竟然我們走到哪裡,哪裡就下大雨。那天上午,我們到了3個不同的村,都是這樣。一到就下雨,一走就停雨。走到哪裡,哪裡就下雨。真是不可思議。這是千真萬確的,不是神話。當地的群眾滿臉笑容!感謝慈輝不但雪中送炭,捐贈了人民幣45萬元的扶貧物資,給他們解決了溫飽,還帶來了不可思議的甘露。(何如燦)
摘自《慈輝行跡1》
持誦《觀音十句經》的感應事跡
第五章 持誦《觀音十句經》的感應事跡
一 夜誦千遍經 免死增福壽
南北朝人王玄謨,當了寧朔將軍①,帶兵去圍攻北魏的軍事要地滑台②,攻了好多天攻不下來,北魏的君主拓拔煮③帶領了大軍趕上來了,王玄謨的軍隊抵擋不住,士兵死的死,逃的逃,全軍快要覆滅了。主將肖斌要把王玄饃殺掉,經過沈慶之的堅決的勸告才沒有殺。
起初王玄謨知道自己將要被殺。夜裡做夢,夢中有人告訴他,只要誦《觀音經》1000遍,就可以免去一死,並把經的內容教給了他。王玄謨醒來後,就開始誦經,誦到1000遍。第二天他上刑場時,還在不停地誦經,忽然傳來命令,說不要殺他了。
明帝登上皇位後,給王玄謨擔任了車騎④大將軍,江州⑤刺史⑥,後來又加了都督⑦職位,王玄饃在81歲時去世。(宋書•王玄謨傳)
【評語】《觀音經》按佛書上的說法,都是指的《法華經》中的《普門品》。但是一個晚上要誦1000遍,好像不太容易。《太平廣記》裡說,王玄謨夢見有人教他誦《觀音經》1000遍,王玄漠說:“我早晚要死了,1000遍怎麼來得及?”那人就教他這樣念:“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僧緣,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佛不離心。”這就是所謂《十句經》,是這樣的吧!又根據傳記上記載,王玄謨的軍隊包圍了滑台城,城裡茅草蓋的房屋很多,大家要求射火箭到城裡去,燒掉這些茅草屋,王玄漠沒有聽從他們,這是因為一念仁慈之心,感應佛菩薩來保佑他啊!
【注】①寧朔將軍——一種武官的稱號。②滑台——在今河南省境內。③拓拔燾——即魏太武帝。④車騎——將軍的名號。⑤江州——莊今江西省境內。⑥刺史——州的長官,其職責範圍各個朝代不都一樣。⑦都督——郡或州的地方軍政長官。
以上錄自勞松居士《歷史感應統紀選譯》
二 持十句經 雙目復明
北宋嘉佑年間,龍學梅妻子眼目失明,使人去浙江杭縣上天竺寺向佛祈禱求愈。一天晚上,其妻夢見白衣人教誦《十句觀音經》,就經常不斷地念誦,雙目因此而復明。
摘自《觀音靈異紀》(現代語譯)
三 誠誦十句經 速愈重傷寒
1939年秋,我全家4口在上海。8歲小女,忽患重症傷寒。小便不停,滴瀝二日,身熱如炭而無汗,目赤脣焦,呼吸喘急。開始一日,尚可飲食瓜果茶水。第二日,已難下咽。傍晚亦不言語,婦人惟有哭泣,不知如何是好。回憶家叔於1937年秋,由此病而命終,故知此女必死無疑。當時我從醫餬口,婦人再三叫開方醫治,以盡人事。遂開方抓藥,服藥後亦無變化。於是更信非人力所能輓回。
此時,想到《觀音慈林集》,裡面記載《十句觀音經》,靈驗異常。況且此書是印老恩師所賜,絕無虛狂。因此決定誦此經,求佛加佑,輓回小女危急。時在午夜11時,整衣拈香於觀音聖像前。小女臥在像右。先發願禱告誦經因由,接著即至誠起念此經。念誦到480余遍,病女忽叫:“爸爸!勿念,阿彌陀佛已來了。”我聞此言,高興的無法形容,知道佛光已照病體。於是告訴兒:“不要多言,一心聽念經。聖佛已到,為你看病,明天就好了。”她答應。誦至500余遍,病女頭汗已見;千遍念完,通身大汗。小便同時停止,身已涼爽,其病象沒了一樣。第二天即起床,鄰居無不稱奇。婦人平時對於佛菩薩靈感之事,半信半疑,這時深知佛菩薩慈恩。
上年我為人診病,遇兩位外病患者,病很長時間,絲毫不見好轉。後來亦是發願誦此經,很快得到感應,而告痊愈。大士尋聲救苦,真是令人不可思議!(季智本謹記)
摘自《觀音菩薩本跡感應頌》選譯增補本(現代語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