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初誦金剛經,一女孤魂升天


三個月後,我為地藏本願經註解本的出版到處募緣,一日到吳鳳路阿姨家。這天正逢阿姨外出,我向表妹募款,表妹出資以後順便問我:
『助印地藏經能夠消災嗎?』
『當然,一定能夠消災,轉禍為福的,你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嗎?』我反問她說。
『表姊!從前你常和我聯絡佛事,並募款印經,深覺平安無事,毫無牽掛。最近你不常來我家,竟然就發生不幸的事。首先是我跌倒,折斷了三枝背骨入醫院就醫四個月;繼而大兒子患了不眠症,導致血壓升高,又入院治療四個月,卻不見功效;後來雖轉至台大醫院治療數個月,亦毫無結果;醫生遲遲查不出病因,最後只得回家靜養,已經兩個月了,還是不得安眠。』
『我最近因到阿里山,所以未能登門造訪。請別怪我吧!從前阿里山上的人只是深信上帝爺,極少人信仰佛教的,為了開化人心,我到慈雲寺小住一般時期,勸化他們篤信佛教,現在呢,一般人都已皈依三寶,持齋唸佛,所以我才下山回嘉義。你說大兒子身體無恙而患失眠,在我想來,恐怕是亡靈纏身;這以醫學方法是難以自療,但照佛門說法卻是容易得治的。』
『你說容易,但自去年我化了數千元,請所謂『私家神壇』裡的人辦理,據查是:有一女孤魂纏身,必需用生靈膜拜,還得燒六萬庫錢給她,觀音菩薩始能帶她升天;我聽了就花費了錢照辦,不料還是毫無效果,實在是令人苦惱呀!』
『拜佛及燒庫錢需要數千元嗎?』
『是的,要知道那批人是從遠方來的,不但要雇四輛車,還得加上一頓豐盛的餐飯,拜拜完後請他們吃,還要紅包。另外我還到其他神壇請道士消災補運,也費了許多錢呢。』她這樣的回答。
『當今社會上有許多人,假藉佛教名義,設立神壇,亦有人曾前來與我討論,這到底是由正神,或邪神,來扶其身?』我說:『若心正、且具有高深道德、而能勸化人心,棄邪歸正,自然而然會有諸吉神來扶身,反之若開壇的目的全為賺錢並無道德觀念,則邪神必來附身。佛教主張眾生的佛性平等,應以慈悲為懷,此與外教專以論權力,天來壓人,使人就範,大不相同,佛教的祭祀亦甚簡潔,只用香、花、水果、素齋、乃至誦讀經典即能消災轉福;人生存於世,追求物質享受乃是為了滿足身體的需要,一旦死了,身體不存在,一切物質又何濟於事呢?何況亡靈在日月之光照不到的陰間裡,只是需要光明;這種光亮乃自內心所發。因其生時不能信仰佛法,以致死後墮入冥途,唯盼在世者能修持佛法,蒙其福力慧光照耀他們,令其解脫。』
『 都是因為你外出了他鄉那麼久,不能教導我,我只好承鄰人好意介紹請神,而盲從他們了。好了,過去由他過去,現在麻煩你為我誦經,好嗎?她向我要求著。』
『好的。只是現在佛教會正在籌備慶祝佛誕節,我整天奔波為信徒聯絡,恐怕還找不出時間來,不如等到佛誕日過後再為你誦吧!』
『希望你早日來臨,可不要失信啊!』表妹盼望地說。
我也告辭回家。這一天返家,在午睡時,忽夢一女孩頭戴草笠,上身穿了一件很舊的白衣,下面穿著長褲,最不相襯的是底下打著一雙赤腳,手上拿著草藍子。我問:
『你是誰?有什麼事嗎?』
『我是乞丐,向您討錢來的。』
『誰教你來的?』
『早上您已答應給錢,是地藏菩薩帶我來的。』

我正想看清楚她的面孔,可是,無論如何也看不清楚。接著我問她:『你需要多少錢?』

『伍角錢。』聽她說完,我心中暗想:如要很多我是無能為力,誰知她不過要伍角錢,這當然容易辦到的。就順手給她伍角錢。
她接錢後說:『您家中藏書豐富,希望能送我兩本,可以嗎?』我答應後到書櫥拿書,便醒過來。
醒後才明白早上承諾表妹之事,已通至冥府,地藏菩薩神力果然不可思議立即帶那位亡靈來催促誦經。在此之前我只曾為自家祖先誦經,不敢隨意外出為他人持誦;今天這位女孩向我討兩本經書和伍角錢,可不正是要我為她誦二部經使她能『悟』與『覺』(與伍角同音同義)?如此看來,這亡靈確屬善類非為惡魂,是不足為懼的。
四月初八 午後,我開始到阿姨家誦經,原先計劃誦讀的地藏本願經,因數字繁多,恐不能勝任,只好作罷。改誦『金剛經』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四月初八 開始誦第一次。九日又誦第二次,那天晚上,我正欲入睡之際,彷彿見一個白胖的小女孩,穿件綢布類制的金黃色長衫,頸上掛著一條釀繞三圈的金項鍊,睜著一對又圓又大的眼睛,告訴我:『今承蒙您的慈力,使我由乞丐轉變成天女。』說後隨即不見蹤影。
我驚駭地憶起前幾天,她入夢時,衣衫襤褸,而旦顯得又瘦又小,而今天卻變得又白又胖,面容清麗,衣冠華美。佛法確實不可思議!
翌晨,我到表妹家探問病勢,阿姨說:
『昨晚已能真正安睡。』這天我再誦讀一次便告完全結束。
一星期後,再去探望他們,阿姨和表妹同聲說:

『自你誦經第二夜開始至今都能安睡。今天帶到病院檢查血壓已降低,恢復正常了;』醫生深表驚異,頻問我以何種藥物醫治。表妹順手拿一包謝禮要答謝我。
我辭謝地告訴她:『咱們都是親戚,還要何謝禮。何況我又是在家修持者;本不敢代人誦經消災,因見你遭此災禍,不能解決,束手無策;實在於心不忍,這才初次為你誦經,就是換了別人我也不收謝禮的。誦經見效絕不能貪取報酬,如有貪利之念,便會失去效率。但你假使請出家師父來誦,就例外了,一定要供養他們。因為出家師父拋棄塵世,專心致力佛事,不像在家之人還忙碌種種業務的緣故。』
阿姨聽完這些話,非常高興,並表示以後興建佛寺、裝佛像,願意出資贊助。
寫到這裡,我想也許有人會認為『地藏菩薩已具有大誓願力能渡冥途眾生,何必帶亡靈叫人超渡?』事實上,地藏菩薩一方面是為了鼓勵人們多發誓願,另一方面佛法是需因緣成熟,如無因緣便難成立。地藏菩薩雖充滿著悲切之心欲救渡眾生,但如果眾生,生前不植善根,便無法瞭解諸佛菩薩的存在。如此,地藏菩薩亦無可奈何!說個適當的譬喻,譬如『天下父母心』,父母切盼浪蕩的兒子回頭,假如浪子辜負慈親心意執迷不悟,不願回頭改過,作父母的一籌莫展,一切只好靠有緣的人來引導他了。

黃念祖講述第一次讀《金剛經》得到的殊勝加持

 選自黃念祖《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 黃念祖居士 主講 姜善和居士錄音整理

「。。。。。。第三個因緣:就是我自己本人的因緣。有許多老同修總問我: 「你是因為 什麼而學佛的?」
  
這就要讓我首先感激《金剛經》了,是《金剛經》救了我!不然我已經是「叛徒」了。我這「叛徒」又轉變為「信徒」,就是由於 《金剛經》的原故。
  
我小時候常跟著家長到廣濟寺來,可以說寺院裡沒有一處角落我沒有走到的。在我十一歲的時候,那是臘月初八的夜裡頭,晚上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那天的道場非常莊嚴,從大殿繞著念,一直唸到第二天淩晨。當年這地方有條甬道,一直通到天王殿,人就從這到天王殿來回地繞著唸佛號。當時鉗錘也好,鐘鼓聲也好,念的也好。夜裡了,我母親她們都走了,我還不肯走,還跟著大家繞,後來到了十二點多,才把我叫走……這些都是往事,所以小時候佛教家庭一開始的印象還是很深的。
  
那麼,為什麼又成為了「叛徒」呢?慢慢的,由於知識增加了一些,於是我就覺得不是僅僅參加道場、拜拜 佛、唸唸佛就可以了,於是就想看看這些佛教徒到底是什麼樣的思想和行動。結果發現許多有名的修行人,他們的名利心還是不淡,在人我是非上還是有很多分別,還是有時嗔恨有時貪,貪、嗔、癡心都不淡,總還有一些計較分別,佛教圈內還是有勾心鬥角的現象出現。由於看到某些修行人的這許多情況,於是便產生了一個錯 誤結論,我以為:「這些人修行幾十年,看來修行是不管事的,要真管事怎麼還是這樣呢?」正好當時看過蔡元培先生的一篇題為《以美育代宗教》的文章,所以就更以為這些人這麼拜、這麼念,實際上根本沒起作用。直到我上大學三年級考試完了的之後,書也不想再看,也不願出去玩,於是把母親的佛書拿了兩本來看,一本是《靈魂 論》,另一本就是帶註解的《金剛經》。
這本《金剛經》看過後,不知有多少次地,一次又一次地,從身而心,從頂到踵,如同甘露灌頂一樣,一陣一陣的 清涼,一陣一陣的清涼……一切世間的事情都不能比的。
我這才一下子明白了《金剛經》的道理,恍然而大悟:不是佛法不靈啊!是這些修行人辜負了佛 法!
通過重新認識佛法,也就從中看到了一部《金剛經》的宗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這時我才思想轉變了,也不再是「叛徒」了!
同時, 自己也有一個體會:這「無住生心」可不是一般主觀願望所能達到的。如果想要「無住生心」,一旦「生心」了,你也就「有住」了,也就不是「無住」;一旦「無住」你就不能「生心」……那時,第一遍看《金剛經》的時候,我剛二十歲,當時還有一個體會:看來這唸佛法門很巧妙呀!你唸佛的時候就容易達到「無住生心」。
所以,就我個人而言,也就是從《金剛經》才到了《阿彌陀經》,也就是到了淨土唸佛法門。也就是從《金剛經》才體會到了淨土法門的道理。這個 道理的體會是第一次的開蒙,是開蒙的第一課。那麼,經過這麼多年的學習,就深化得多了。


唸誦《金剛經》法流遍滿全身

台中 王燕生 《持誦金剛經方法之我見》一文  

  我每天早上都起來持誦金剛經,唸了一年多了。
  今天早上唸誦金剛經,唸到一半,忽覺有所感應,法流遍滿全身。回想以前,為了要讓唸經有感應,用了許多方法;又看到禪學會的「持誦金剛經得定要訣」知道不能用分別心去誦唸,於是自己想了很多方法要達到離分別。
  這些方法包括:
  一.用很專心的態度去唸,以求感應。
  二.金剛經只唸;而不去管唸的是些什麼字,唸了不知其意,謂之無分別心。
  三.以自心不動,而只口唸經,經意不能入我心,以達如如不動之境界。
  四.認為唸經要無念,故若出現雜念,則煩惱懊喪不已,有時想一想,唸了一年還是有雜念,不免責備自己,但雜念還是照來,深以為苦。
  今早唸經時,以平常心唸金剛經,望文而不去思惟其義,結果法流仍然遍滿全身,充滿安祥。回想過去一年,為了一句「離分別心」,走了千山萬水,仍不得其門而入,不禁悲從中來,大哭一場,久久不能自已。因為執著一句「離分別」,我用了很多方法,要達到離分別皆不可得,愈用力唸胸口愈悶,如有石頭堵住,如今以「平常心」、「口念心行」、「不用思惟」來持誦金剛經,可得感應,並且胸口舒坦,毫無壓力,如果不是 耕雲導師的指點,還不知要到何時才能醒悟。想盡辦法要離分別,本身就是分別;在此以十二萬分的感謝,來感恩 老師的慈悲與指導。
  如今體悟到以「平常心」、「口念心行」、「不用思惟」來持誦金剛經才是對的,念頭來了、隨它;念頭去了、隨它,只要唸完把經一合,看看是不是還是原本的安祥心態,如果是就可以了,在此再次感謝 老師的提醒, 謝謝 老師。
  此外持誦金剛經不要有壓力,放輕鬆,若放輕鬆則愈唸愈快樂。不用要求「唸好」金剛經,也不用管境界、覺受,也不用管雜念,知道就好。老師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以後有空時,可以尋找念頭的起處,知道念從那裡來,如此既可不為念所繫,又可參禪,豈不快哉!
  以上領悟所得,奉為圭臬,謹此披露,以饗有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