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營養均衡適時放鬆 可防自律神經失調

你是否只要有工作、任務在身,胸口就有點悶悶的,喉嚨也有點卡卡的,人變得容易緊張、焦慮,感覺身體「哪裡怪怪的」?即便去醫院也檢查不出具體病症。直到假期來臨,身心症狀才開始減輕,甚至因為突然放鬆了,才驚覺之前疑似「職業病」。專家指出,這就是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 營養師高敏敏表示,類似上述「大病不犯、小病不斷」、「老是覺得渾身不對勁」的人,罹患的就是現代人日益普遍的文明病,而她歸納的「自律神經失調警訊」有以下10項:

1.胃食道逆流:胃脹、胃痛、火燒心。

2.睡眠品質下降:失眠、半夜驚醒、太早醒。

3.姿態性低血壓:蹲下再站起來時,會頭暈目眩。

4.喉嚨有異物感:壓迫感之外,也不能吞口水。

5.心悸、胸悶:胸口好像被堵住,覺得喘不過氣。

6.身體某部位大量出汗:例如手腳出汗,或頭部流汗。

7.頭痛:不明原因導致緊縮性頭痛。 v8.腹瀉、便祕:肚子痛或是腸躁症。

9.易焦慮、恐慌、緊張:作息不正常或壓力太大時,都 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10.眼乾、耳鳴:平常自律神經會控制眼睛及淚腺,同時幫助耳內血管正常收縮,但當自律神經失調時,則無法正常作用。

高敏敏說,平時自律神經會維持生理正常功能,亦即讓負責警戒跟緊張的「交感神經」與負責放鬆的「副交感神經」維持平衡,如果兩者失衡,就會造成各種身體不適感。

壓力大會造成身體過度疲累,現代人總是在工作跟生活中忙碌奔波,不懂得適時紓壓放鬆,以致於連晚上該休息時,身體仍呈現交感神經過度亢奮的「工作模式」。

曾有家醫科醫師,幫患者開的處方叫「放個假吧」,而除了適時讓自己休息、放鬆,可避免自律神經失調外,平日飲食又該注意什麼呢?高敏敏營養師指出,「4多吃+4少碰」有助於預防自律神經失調。

4多吃

1.維生素B群: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避免憂鬱、焦慮。建議可多吃各種原型食物,並均衡攝取包括全穀類、深色蔬菜等都很不錯。

2.鈣質:協助放鬆肌肉、舒緩壓力。建議補充牛奶、豆乾、豆皮、黑芝麻等,這些都是鈣質豐富的食物。

3.維生素E:缺乏易造成荷爾蒙失衡、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建議可補充蛋黃、植物油、深綠色蔬菜等。

4.喝夠水:人體血液中有70%是水分組成,而身體因為呼吸、流汗,會不斷排出水分,所以補充足夠的水分,能幫助生理功能正常運作。

4少碰 1.酒精:會使水分流失、睡不好,因其會抑制副交感神經活動。

2.精製糖:血糖起伏大,會降低自律神經的穩定性。

3.咖啡因:過量的咖啡因,會刺激交感神經。建議咖啡因的每日攝取量,在300毫克以下,才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4.高鈉食物:鹽分攝取過多,可能造成交感神經活性提高,導致自律神經調節困難。 高敏敏提醒,除了飲食之外,正常的作息也很重要。她建議應保持良好睡眠習慣,包括睡前一小時不碰3C,盡量不熬夜等。當然,如果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一直都沒有改善,甚至影響工作與生活,就要及時尋求醫療協助。

老祖宗的智慧 健康素食的五色原則

某種食物有哪些成分?裡面含有什麼抗病因數?哪些直接治癌哪些間接治癌?這個東西吃了補什麼?補鈣、補鐵還是補蛋白質?這是營養學。

這個東東怎麼補法,什麼時候該補,什麼時候不該補,哪些人該吃,哪些人不該吃,這叫養生學。比如西瓜清熱利尿很好,但是不能冬天吃,體寒的人夏天也不能多吃;芒果荔枝營養很高,但是體熱的人要少吃,夏天要少吃。我們知道了素食營養學,又懂得中國古老的養生學,若能把兩者結合起來,才是最好的做法。 

我們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一套自己的素食營養文化,非常方便,用顏色不用計算的。它是根據我們身體的五大系統,需要五種不同顏色的食物來營養形成的,現在我們用起來一樣好用。譬如:

消化系統——需要黃色微甘甜的食物來營養。像南瓜、玉米、黃豆、杏、香蕉、檸檬、橙、小米等。可調節腸胃消化功能和減少色斑,養脾。

呼吸系統——需要白色微辛辣的食物來營養。像茭白、土豆、蓮藕、冬瓜、平菇、白花菜、白蘿蔔等。可預防潰瘍和安定情緒,養肺。

循環系統——需要黑色微鹹的食物來營養。像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香菇等。可增強造血功能,通便、養發,養腎。

免疫系統——需要綠色微酸的食物來營養。像芹菜、奚蘭花、包括各種綠葉蔬菜等。含豐富的葉酸和鈣,養肝。

內分泌和血液系統——需要紅色微苦的食物來營養。像番茄、紅辣椒、紅薯、草莓、紅棗、西瓜、大棗、桂圓、茄子、紫菜、紫椰菜、紫葡萄等。可增強毛細血管彈性、改善心血管功能,養心。

所以紅、黃、綠、白、黑五色,酸、甜、苦、辣、鹹五味的食物,就是我們每天都應該吃到的,這樣我們的機體才獲取了均衡的營養。由此天龍研發出素食五色、一菜三色的原則,也就是,每一道菜運用三種不同顏色的食料來烹調,就可以保證每天吃到五種顏色的素食。

比如早餐吃了黑米稀粥,中午吃糙米飯加一個菜,這個菜就應該是三種顏色的素食做成的,胡蘿蔔、玉米、青豆,切成丁燒在一起,就有紅黃綠三種顏色,晚上再吃白蘿蔔湯,或是香蕉什麼的,早中晚一天就是五種顏色了。當然五種顏色是基礎,我們在運用的時候,品種越多越好;種屬越遠越好;營養越全越好。比如萵筍紅椒炒山藥片,番茄紫菜香菇湯,板栗香菇紅燒土豆,水煮翡翠(紫甘藍、西蘭花、白花菜)等。

用一菜三色的原則搭配做蔬菜,不用味精味道就很好,這自然而出的味道,比味精鮮美。如果你實在要用,我建議你用蘑菇精,少量就可以了。此外,要把硬度相同的食物搭配在一起烹調,比如根類、果類適合水煮,莖類、花類可以水炒,葉子類蔬菜多用來做新鮮菜湯。

這樣做既可以做到均衡的營養,味道自然鮮美,又保留了食物的生命活力,色澤上也非常誘人。十多年前,我就用這種方法做菜,把我六歲的女兒都吸引過來吃素了,因為她發現素食又好吃又好看。她現在吃素已經十四年,到了天龍素食第五步,臉型都變了,原來是個盤子臉,現在變成瓜子臉,都屬於素食“老將”了。

治療慢性疾病,我們算是就找到了不用化學藥品的調理方法,這就是吃素。這種方式可以調整人體的自愈力,激發再生能力和抵禦疾病的能力,提高我們的健康水準。(節選自《低碳素食生活》第三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