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看不到來世還信因果嗎?

問:既然看不到來世,為何還要深信因果?
  濟群法師答:學佛的人,大約都以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捫心自問:我們對因果究竟信到什麼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還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式的信呢?
  對於學佛者而言,深信業果是非常重要的。無明煩惱為什麼會使我們流轉生死?造作惡業為什麼會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果規律在支配。勤修戒定慧為什麼能成就佛果?同樣取決於“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原理。唯有深信業果真實不虛,我們才能自覺地止惡行善,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未來,為什麼還會做出種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原因就在於不曾深信業果,從而懷有僥倖心理,以為自己會是那個逃脫惡業懲罰的幸運兒。久而久之,對因果的敬畏日漸淡薄,甚而流於習慣性的麻木。
  如果我們注意觀察,會發現生活中充滿因果的實例,只是以往未加注意罷了。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口口聲聲相信因果,卻毫無顧忌地造作惡業。這種所謂的“相信”,只是虛假的裝飾而已。同時也說明,他們對業果的認識是極為浮淺的。
  佛教所講的因果是三世論,不僅貫穿著我們的今生,也貫穿著無盡的過去和未來。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其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對於不具備宿命通的凡夫來說,既看不到過去,看不到來世,也看不清現在,所以才會心存僥倖。如何才能加深對因果的認識?必須時常親近善知識,認真聞思經教,以此強化業果在內心的警策力。
  事實上,因果的另一層面是我們當下可以感覺到的,那就是心行的變化。當我們與貪嗔癡相應時,內心的負面力量隨之增長,人性也隨之墮落。一個貪婪無比的人,永遠體會不到心滿意足的快樂;一個嗔心熾盛的人,永遠感受不到心平氣和的從容。那麼,貪嗔癡從何而來?正是我們逐漸培養出來的。我們對金錢、色欲的執著,便是滋長貪嗔癡的養料。即使外在一切並未因我們的貪嗔癡有所改變,但這些不善的心行力量仍會對自身生命構成過患。
  每件善行乃至一念之善,將使人性中善的力量得到張揚。反之,人性中惡的力量也會隨之增長。世間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很自我,有的很開放;有的很尖刻,有的很寬厚;有的很吝嗇,有的很大度;每一種性格,都是生命的無盡積累。其中的負面因素,正是痛苦的源泉。
  如果我們深知:每一件善惡行為必將對生命構成影響並留下痕跡,還會任意造作惡行嗎?事實上,不僅一切行為如此,甚至起心動念也是功不唐捐的。我們的阿賴耶識就像電腦硬碟一樣,忠實記錄著輸入的每一份資料。即使我們可以騙盡天下人,但永遠騙不了自己,也絕無可能逃脫因果的自然法則。
  “業決定”的道理告訴我們:有所為必將招感業果。這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任何起心動念及外在行為,必將在內心形成力量。二是今生的樂果皆來自過去世的善業,而今生的苦果則來自過去世的惡業,所謂“業不作不得,業已作不失”。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已造作的惡業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因為焦慮和自責皆於事無補。當我們認識到曾經犯下的惡業後,應至誠地髮露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以如法的懺悔清洗人格,蕩滌種種罪業。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從此深信業果,慎護身口意三業,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決不造作新的惡業。如此,才能生生增上,在菩提大道上勇往直前。


僧人為何要敲打木魚念經

文/星雲大師
  大家到寺院參訪,經常會看到出家人敲打木魚念經。很多人會讚美木魚的聲音好聽,但更多人好奇:為什麼要用木頭作成魚的形狀,並且拿一隻槌子敲打呢?其實它是有意義的,有四點如下:
  第一、有精進的意義:我們看水裡的魚,不管游水或靜止不動,牠是不會閉上眼睛的。佛門以魚的形象,來勉勵大家在修行上,要像魚一樣精進不懈。甚至在魚梆上會寫著“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珍惜光陰,時不待人”,提醒大家惜時惜陰、努力用功。精進,可以改造自己懈怠因循的毛病;精進,是勉勵自己向上最實際的方法,也是開發潛能的不二法門。因此,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效法木魚精進的精神。
  第二、有警惕的意義:我們的心經常處在妄念裡,幻想、亂想、白日夢,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情境。這木魚一敲,透過木魚的聲音,會給你有個警惕,可以把散亂的心、妄想的念頭找回來,叫你不可以胡思亂想,不隨便想入非非,所以它有警惕的作用。不要小看那一槌,歷史上很多禪師,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時候,一槌磬聲、一記鐘聲、一棒鼓聲、一槌木魚,“哆!”就是在這麼一個聲音下,一個警惕作用,他就豁然大悟了。
  第三、有統一的意義:在誦經時,你念、他念、我也念,你念得快、他念得慢,念得七零八落、參差不齊,不僅不好聽,也會讓誦經的人起心動念,不能專心。這時候,木魚就有統一的作用,它可以把大家的聲音結合起來,隨著木魚的節拍進行,一樣的快慢,好像流水一樣潺潺有聲,也像潮水一樣,一波一波、一湧一湧,那誦經的聲音,就會悅耳好聽,讓人彷彿置身在另一個清涼境界,也令人息下許多雜念。
  第四、有攝心的意義:我們的心很容易胡思亂想,隨著境界起落、賓士,真是所謂“心猿意馬”,像猿猴一樣,跳動不停,一刻不能安住。如何把這顆動盪不停的心,給它安住在木魚的聲音上,讓心不要往別處亂跑,這木魚聲就有攝心一處的作用,它會敲醒迷惑的眾生,提起正念,遠離是非煩惱。
  以上四點,可以知道敲打木魚是很有意義的:
  第一、有精進的意義。
  第二、有警惕的意義。
  第三、有統一的意義。
  第四、有攝心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