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0日 星期二

佛教裡的「七」代表什麼含義?



在佛教中,『七』是一個有著特殊含義的數字。那麼,佛教中,“七”不是數字,是表法的,代表圓滿。

『七』是東、南、西、北、上、下、中間,這就是圓滿,表的是這個意思,大多勝的意思!所以,在佛教中有很多『七』這個吉祥數字的存在。

在佛教中,『七』是一個有著特殊含義的數字。那麼,佛教中,“七”不是數字,是表法的,代表圓滿。

『七』是東、南、西、北、上、下、中間,這就是圓滿,表的是這個意思,大多勝的意思!所以,在佛教中有很多『七』這個吉祥數字的存在。

壹過去七佛

過去七佛,只指離我們時間最近的七位佛,釋迦牟尼是最後一位,俗名悉達多,在他之前還有先出世的六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

前三佛為過去莊嚴劫千佛的三佛,後四佛為現在賢劫千佛的四佛。過去七佛,是在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前的過去六位佛,加上釋迦牟尼佛是過去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度眾的七位佛陀。

七佛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

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

真陵乾帝。莎婆訶。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

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

真陵乾帝。莎婆訶。

貳七 眾

七眾者,謂出家五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合稱為七眾。

三七寶

諸經所說的略有不同。

《般若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

《法華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硨渠、瑪瑙、真珠、玫瑰。

《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

肆七處九會

《華嚴經》有七處九會說,指的是毗盧遮那佛(法身佛)在七個場所九次說法的集會。

具體指的是:

一、菩提場中;

二、普光明殿;

三、忉利天宮;

四、夜摩天;

五、兜率天;

六、他化自在天;

七、給孤獨園。

一、菩提場中;

二、普光明殿;

三、忉利天宮;

四、夜摩天;

五、兜率天;

六、他化自在天;

七、給孤獨園。

伍法華七喻

指《法華經》所說之七種譬喻。

一、火宅喻 :《譬喻品》中說三界猶如火宅,佛為了拔濟眾生,就為眾生宣說大小諸乘佛法,以幫助眾生逃出火宅;

二、窮子喻 :《信解品》中說在三界中生死的眾生,猶如無功德法財的窮子,縱然遇到了佛,也不肯信受佛法;

三、藥草喻:《藥草品》中說譬喻佛之教法如雨水,眾生之機類如草木,佛教之雨,普遍滋潤一切眾生,令其背塵合覺,返璞歸真;

四、化城喻:化城即一時化作之城郭,佛欲使一切眾生都到達大乘至極的佛果,然而路途遙遠,眾生難以到達,所以先跟他們說小乘的涅槃,以讓他們先得到這種涅槃,暫時休息,然後繼續前行;

五、衣珠喻:《授記品》中說佛性譬如人衣中之寶珠,眾生雖有寶珠卻不自知,於是窮走他方,四處乞食,一旦知道自己本來就有無價之寶,就會永遠受用無窮了;

六、髻珠喻:《安樂行品》中說有立大功者,國王便解下其髻中之明珠給他,這是比喻佛看到很多人已經了脫分斷生死了,便為了想要出離生死的眾生宣說此法華經;

七、醫子喻:《壽量品》中說佛好比是一位良醫,而三乘行人又好比是良醫的兒子,佛雖然對三乘行人說他要滅度了,其實佛的壽命乃無量劫,是滅而無滅的。

陸七種不淨

觀察人身有七種污穢不淨,以破除貪愛和執著。

一、此身以過去造業為因,從貪愛煩惱生,是“種子不淨”;

二、在父母交會時,合父精母血為體,是“受身不淨”;

三、在母胎中,臭穢黏膩,暗無天日,是“住處不淨”;

四、在胎中時,惟食母血,是“食啖不淨”;

五、十月期滿,頭向產門,和著血水,穢惡狼藉,是“初生不淨”;

六、皮肉包著骨骼,不但屎尿充滿肚中,而且九孔常流不淨,是“舉體不淨”;

七、死後腫爛,蟲啖成糞,火化成灰,是“究竟不淨”。

柒七覺知

七支覺者,又謂之七覺分、七菩提分。

一、擇:擇法覺分,以智慧簡擇法之真偽也。又擇謂揀擇,謂用智慧觀察諸法之時,善能擇別真偽,而不謬取虛偽之法,故名擇法覺分。

二、進:精進覺分,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而行真法也。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專一,無有間歇,故名精進覺分。

三、喜:喜覺分,心得善法而生歡喜也。又喜即歡喜,謂心契真法,得歡喜時,善能覺了,此喜不從顛倒而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覺分。

四、除:除覺分,亦名輕安覺支。斷除身心粗重,而身心輕利安適也。又除即斷除,謂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去虛偽之法,增長真正善根,故名除覺分。

五、舍:舍覺分,又名行舍覺支。舍即舍離,謂舍離所見念著之境,善能覺了,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故名舍覺分。

六、定:定覺分,心住一境而不散亂也。又定即禪定,謂發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是名定覺分。

七、念:念覺分,常明記定慧而不忘,使定慧均等。

捌佛 七

設立道場以七天為一週期做佛事,若念阿彌陀佛,則稱念佛七;若念觀世音菩薩,則稱觀音七;若禪坐,則稱禪七;此外還有楞嚴七、大悲七等等說法,可以統稱佛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