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為何「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南普陀寺 文:賢通法師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是六祖慧能大師所說,是在勸說學佛人不要一直向外執取,不要於世間相上起種種分別妄想。 但也有很多人一直有這樣的疑慮:「學佛人如果看到不如法的事情,看到造作惡業的凡夫之行徑,是不是都當作沒看見,不要勸說阻止?」

其實,在《六祖壇經》中「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一句後面還有幾句偈頌,「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將這些句意連在一起看,六祖所要表達的意思是:「若真修道人,是不落在世間的是非對錯裏、不落在他人的是非裏、不落在自己的心相裏 ,只管了卻自己的顛倒妄想,以這個本自清淨的菩提自性、妙明真心做自己,如此而行才是真修道人。」

所以,我們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惠能大師說的「不見世間過」,並不是閉目不見、充耳不聽,也不是分別不出來善惡,更不是見作惡也不阻止 。

如果按照這個錯誤的理解,那麼佛指出種種外道修行的錯誤,歷代祖師直截了當地破除邪見,那豈不是都成了見世間過、說他人非了嗎? 佛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覺悟者,具足圓滿的智慧,但佛陀對眾生勸說的最多,經典中也隨處可見。

「不見」,並不是讓學佛人看到不如法的事情,看到造作惡業,都當作沒看見,都不勸說阻止,而恰恰相反,是要我們以大慈悲心、以無我的心來幫助他人,勸阻別人作惡也是善行,但在這個過程中要內心不取著、不生是非、憎愛的煩惱和分別相。

真修道人的「不見」,是要修正自己的妄想心,不為外境、心相所迷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與傳道法師對話錄之二

邱敏捷 整理

禪宗一直是中國佛教的主流之一,六祖慧能(638~713)的《六祖壇經》也廣受佛教徒的崇仰,特別是流行本「行由品」中有關慧能的求道經過,以及「機緣品」中慧能與弟子「機教相扣」的對話,讀來趣味橫生、扣人心弦。

民國83年初,有幸透過錄音帶聆聽師父講述的《六祖壇經》。每段經文師父信口拈來妙語如珠,將道理發揮得淋漓盡致,而聽者也皆會心一笑、似有所悟。然,如今重讀經文,總覺還有參不透之處。如該經所說之「自性」應作何解?「自性」與「無念為宗」的關係又如何?而〈無相頌〉之「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又該怎樣詮釋?

《六祖壇經.行由品》記載,五祖弘忍大師(602~675)三更傳法,為說《金剛經》,慧能言下開悟,遂啟弘忍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此「自性」一詞,貫通全經,如何作解?

達摩(?~528 )以《楞伽經》傳教,「藉教悟宗」。《六祖壇經》所說之「自性」,實承襲《楞伽經》「如來藏自性清淨」的思想。如《楞伽經》卷二,有關於「如來藏」的問答云:「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大正藏》第16冊,489上)。

然此「如來藏自性清淨」,若以「實有之自性」解之,則似未能體達慧能開悟的境界。師父言:「所言之『自性』,當是指『法性』──法空性而言,即一切法的本性空;一切法是以緣起無自性為其特性,所以自性即是法性、佛性、真如、法界、空性等異名。

空性,也就是心性。龍樹以為眾生畏空,不能信受甚深空義,所以方便的將『法空性』說為『自性』、『清淨』,那只是淺義的為人生善悉檀。當行者深觀自性──法本性不可得(法性空),法性離諸生滅,凡聖皆備,法爾如是,非變異法;即確了法空性遇染緣能起生滅流轉法、淨緣能起還滅解脫法,體證真如、善巧化眾而無礙!故說:『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遇緣)能生萬法』。這是從修行甚深觀慧而來的。」

該經〈定慧品〉云:「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此「無念」之意又為何?其與「自性」的關係又如何?

師父說:「禪宗是以『無念為宗』,心裡什麼都不染著就是它的宗旨。『無念』是無染淨之執念,不管是好的念頭或不好的念頭都沒有執著,更嚴格地說,即是『無自性之念』。」如此說來,「自性」即是「無自性」,而「無念」即是「無自性之念」,這才是勘破我見我所見的悟證境界。

關於「無念」,印順導師在《中國禪宗史》也說:「依《壇經》說,『無念』,不是什麼都不念。人的本性,就是『念念不住』的(這名為『無住為本』)。可說『念』是人的本性,是人本性──真如所起的用。所以『無念』不是什麼都不念,不念,那就是死了。眼耳鼻舌是不能念的;六根有見聞覺知,實在是自性──真如的用。所以只要『不住』(住就是繫縛),只要『於一切境上不染』,那就是『無念』,『解脫自在』。」(頁263)

《壇經.般若品》又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師父說:「經文的意思是說:真正修道而與無我相應之人,既達能、所雙亡,當然再也沒有能見的『我』與所見的『世間』之是非過愆可言;應知他人之過非,過在他人而不在我,若自生執染是非之見,便有失湛然寂照之自心。若見他非,自不動念而批評之,若評議之,則憎惡怨結滋生而成過失;但自除卻非議他人之心念,則煩惱妄心頓銷、不除自破,當下體證無生而自在無礙!但這是自我反省與自證的工夫,而不是待人處世的原則,否則就變成無是非、善惡的癡人!所謂『反省』,是指向內心覺照、檢點自我過愆,而使淨心相繼、與道相應。

『自證』,乃指行者觀察緣起無我,超越能所、言詮的體證,進而展現於日用的自在生活。待人處世,首先就要『分別善惡』、『抉擇善惡』,否則『是非不分』、『善惡不明』,如何『止惡行善』、『諸惡莫作』而『眾善奉行』?又如何『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師父又說:「有信徒打電話反應說:『師父啊!您講經講得很好,深入淺出,令人受益匪淺;但能不能不要舉現在的社會問題為例,講過去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就好了!』這是什麼道理?我們又不能僅活在過去,為什麼不能評騭時下人事?有則改之,無則勉之,如此而已。」其實分辨「是非」,知道「對錯」,才有改過遷善的機會啊!

修行是點點滴滴積累而成的,師父說:「不要小看我們的煩惱!生生世世的習染,有時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修正的。當你真正覺察到自己在哪一方面的表現不理想,而有了想要改變的決心,那才有改過的可能!」佛法說諸法因緣生,緣生即無自性,也就是無常性,而有可變性及修證的可能性,故人生生世世「修習而成的性」,也是可修正的,其關鍵就在於「自我反省」──多聞正法、內正思惟的工夫;若再能循著「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的道次第階次而行,那才能成為一真修道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