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貪欲與善法欲同出一源,但有顯著區別

貪欲與善法欲,倫理屬性和引起的結果盡管不同,但都以希望、追求所喜歡的東西為其基本的性質,都具有驅動人積極從事某種事業的作用。從大乘如來藏學看,欲雖然是一種因緣所生的有為法,而其根子甚深,可溯源於眾生心性中的本覺(本有的覺性),可謂人性中本有的一種源源不竭的力量。美國傑克·康菲爾德《心靈幽徑》一書中說,在欲望下潛伏着對美麗、充裕、完整的渴望,欲望的反麵是整體感和聯係感。

欲望、生命能量,旣可以表現為向上的、陽性的、對自他和社會有益的善法欲,也可以表現為向下的、陰性的、害己害人的貪欲。如同樣是想要獲得財富的欲望,當出於滿足一己占有欲時,是貪欲;當出於富國強民、利濟眾生的目的時,可以是善法欲。同樣是想要影響別人的欲望,可以表現為“個人化權力動機”,被這種動機驅動者熱衷個人權位和物質財富,這種動機強的人尤其是熱衷個人權位者,若成功則往往是暴君惡王、權奸巨蠹、貪官汙吏,成為社會公害;也可以表現為從他人和社會着眼的“社會化權力動機”,這種動機使人關心社會和民眾,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民眾的精神,驅動人成為對社會、人類有巨大貢獻的領袖、思想家、革命家、宗教家、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等。

不論是陰性的、向下的貪欲、還是陽性的、向上的善法欲,都是湧動不已、沒有止境的,永遠也沒有滿足的時候。《法句經》比喻貪欲有如樹木生長枝葉,如水流盈滿於池沼,“愛欲深無底,老死是用增”。俗言:“欲壑難填”,人常常是有了米麵想酒肉,有了棉布想綢緞,有了土屋想磚房,有了摩託想汽車,有了百千想億萬,小官想當大官,大官想當皇帝,皇帝想長生不老……正是這種永不知足、貪得無厭的欲望,驅使人們永不停息地追求、奮鬥,促使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現代心理學》一書中說得好:“貪得無厭是人類本性的特徵;此一特徵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心理動力,可也是人生喜怒哀懼各種情緒產生的原因。”

向上的善法欲,也是如此永不知足,促使人求道不已,追求圓滿人格、深入禪定,提高精神境界,獲得徹底的解脫自在,迺至直趨生命的峰巔--成佛。追求超出生死、解脫成佛、永享常樂涅槃,可謂一種極大的欲望,甚而應稱為欲望的極限。經中佛陀曾自稱:“我本以欲心無厭足故得佛,是故今猶不息。雖更無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

成佛後猶欲心不止,當指利樂濟度無量眾生、莊嚴全宇宙的大欲望或宏願。這種永無止息的“欲心”,成為佛陀的重要功德之一--“精進不減”的源泉。

貪欲與善法欲的區別在於善法欲以如實知見的正見、智慧為主導,以合理地謀求自他的今生、後世、究竟的利樂為目的,求精神境界之提昇和對自心的大覺,具自主性、離染性、向上性;貪欲則出於無明和邪見,以自私自利和損人利己之心為出發點,以不明諸法實性的染汙心、迷執心追逐外物,具被動性、染汙性、向下性。質言之,以如實知見的智慧主導欲望,便將本性中的欲力引向清淨、高尚的善法欲;以無明、邪見為主導,則將本性中的欲力引向使人墮落的貪欲。貪欲與善法欲的樞紐,唯在是否有正見、正智。-陳兵教授

注: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脩無脩脩,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