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層次越低越容易感應

作者:淨界法師

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講到一個事情,在明朝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個在家居士,他做生意、做買賣、做貿易,他跟一個地方官,類似現在的縣長,關係非常好,縣長處處地挺護他,他就廣做非法。廣做非法以後,這個縣長後來被調職了,換了一個新縣長,他的靠山沒有了,他害怕有人去檢舉他過去非法的事情。那怎麼辦呢?他想:我應該去創造一個新的形象,讓人家以為我改過自新,放我一馬。他看到很多在家居士參加念佛共修,他也參加念佛共修,手上拿個念珠,穿上居士服,手上也撥動念珠,裝出一個修行人的樣子。他這樣子假裝修行,很多人就知道:哦,這某某人開始修行了。這個家裡面有什麼障礙,他兒子發高燒,請他持大悲水,持一持喝下去就好了;什麼事情請他加持,馬上就靈驗。

這個居士一想:我只是想要逃避被人家檢舉,假裝修行,結果就有效果;如果我真實修行,那是什麼意境?那不得了。好,我就真實修行。就真實地發心到寺廟出家了,這次玩真的。真實修行以後,他過去那些信徒還是來找他:師父啊!我們過去都是請你幫忙,現在還是請你幫忙。這個時候,他再為人家加持以後,沒有效果了。

 他就覺得很奇怪:我以前假裝修行的時候,這麼有感應;現在真實修行,怎麼沒有感應了呢?後來睡覺的時候,他的護法神就告訴他說:你以前假裝修行,內心邪曲,招感是邪惡的護法神,邪惡的護法神會對你做出非法的事情;你現在真實地修行,你正直,招感我們這些正直的護法神,我們正直的護法神,不跟你做這種事情。這種感應的事情,讓大家產生錯覺。感應的事情,當然有些事情是好的,你內心的感應,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感到歡喜、滿足,這種感應會增長信心的。如果說你去扭轉那些錯亂因果,哦,這個人做錯事了,他祈求你給他加持,他馬上感應了。我告訴你:你害了他。從今以後他對惡業更加不怕,你讓他產生一個沒有因果的觀念,等到一次算總帳的時候,那他會恨你:當初如果他因為種種的痛苦,他會知道警惕。

所以感應神通,為什麼有它的問題點?為什麼佛菩薩不強調?它很容易讓人家產生錯亂因果。我做錯事情怕啥!我的上師給我加持一下就好了。是不是!那這樣子的結果,以後業障現前的時候不得了,因為無慚無愧。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說,「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

 我們去看,這個層次越低的神越容易感應。你看世間上最容易感應的一定是民間宗教,還不是道教哦,我們臺灣叫多神教,你跟鬼神是最容易感應的。你看基督教,就不太容易感應了,那是天人的境界。那到了佛菩薩的時候,更難感應,不是說沒有感應,就是說那種感應,你感覺不出來,那是心靈的感應。

 所以一個人愈容易感應,表示你感應的鬼神

(水準)是很低的,那檔次很低的才會感應嘛。

世間智 出世間智

[宣化上人]   

「般若」是梵語,譯成中文就是「智慧」。智慧又分為世間智和出世間智。世間智,是世智辯聰。     

 什麼是世智辯聰呢?好象現在科學進步,哲學進步,還有一切的學問,這都是世間的學問;他能把沒有道理的,辯論出道理來,這叫世間的智慧。   

  出世間智,就是出世間的智慧,是勤求佛道,念茲在茲的,不斷地研究佛法。甚至於睡覺,也思惟佛法;作夢,也思惟佛法;任何病痛的時候,也思惟佛法,這才是真正的修出世的智慧。     

 那麼出世的智慧和世間的智慧,究竟是一個或是兩個呢?本來是一個的,但看你怎樣用它。用到世間上去,就是世間智慧;若用到出世佛法上,就是出世的智慧智慧並沒有兩個分開講。本來你研究世界的問題,知道世界一切都是苦、空、無常、無我,那麼現在就用這種的智慧來研究出世的學問,這也就是出世的智慧;世間智和出世間智並沒有兩個。   

  一般的人多數有世間的智慧,而沒有出世間的智慧;有的有出世的智慧,但沒有世間的智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有的人很聰明,卻盡做糊塗事,不必要的事情儘量去做,重要的事﹣﹣生死問題,他卻不管,不去研究它;而有的人研究出世的問題,卻不懂世間的法。所以必須要「既入世而出世,既出世而入世」,入世出世要通達無礙,你若明白了,在這入世,也就是出世;你若是不明白呢,你就是出世,也是入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