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愚癡的人於此時此地及以後造下自身墮地獄之時,有智慧的人造了他自己的天堂。
佛教的天堂和地獄的觀念完全不同於其他的宗教。佛教不接受天堂和地獄是永久性的。縱然他在人間有了弱點,宣判他永墮地獄也是不可理解的;要給他機會去改善自己才是可以理解的。從佛教觀點看,已墮入地獄的人,只要以他的善業功德或過去世的功德一樣可以獲得解脫的,地獄之門不是沒有鎖匙的,地獄是暫時的地方,沒有理由使他們永久在地獄中受苦的。
佛陀告訴我們,天堂和地獄不在世界以外,就在這個世界。如此,佛教的天堂和地獄的觀念非常合理的。舉例說,佛陀有一次這樣說過:“有一個無知識的人做了一個斷言,他說,海洋底下有一地獄。這一宣佈是錯誤而無根據的,地獄只是一個名詞,其意義是指身體上的痛苦感受。”佛教不接受天堂和地獄是一個特定的現成地方。
這個世界的地獄之火要比世界以外的地獄更為灼熱,沒有比嗔恨、貪欲、愚癡三毒火燒更熱。佛陀說:我們凡夫被十一種火燒:貪、嗔、癡、病、老、死、憂慮、悲哀、身心上病苦、悶鬱和悲傷。人們可以用這些情欲中的任何一種火都能燒毀整個世界。從佛教觀點看,最容易分別天堂和地獄。反之,什麼地方有更多的快樂,不管是這一世界或其他星球,只要有享樂的特殊地方,此處就是天堂。然而,人間是苦樂綜合的,人類經驗到苦和樂,才會理解到生命真正的本質。但在其他各種星球的眾生,很少有機會理解到這種道理。因為某些地方痛苦太多,有些地方快樂太多。
天堂是暫時的居所,因為他們造了善業,所以享受較長的感官快樂。地獄也是暫時的地方,他們造了很多惡業,所以身心感召痛苦。若說是這些地方是永久的,這是不可能的事,也不是有一上帝在天堂或地獄中主宰一切。每一個人按照他的善、惡業力去決定一切。佛教不以煉獄恐嚇世人或設計有一樂園去取悅人們而介紹佛教,信佛主要是修心養性。
摘自《佛教徒的信仰》
「卍」字----佛的標誌
佛教中的「卍」字不僅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稱為「吉祥海雲相」,而且還是佛教建築或器物上常用的裝飾圖案。從一定意義上說,卍字已經成了佛教的一種象徵。
卍字在梵文中作Srivatsalaksana,音譯為「室利靺蹉洛刹曩」。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譯《十地經論》卷十二中,譯此語為「萬」字;而鳩摩羅什和 玄奘都譯為「德」字,取萬德莊嚴之意。武則天長壽二年(西元六九三年)制定卍讀「萬」音,在宋朝人編的《翻譯名義集》卷六中說「主上(武則天)制此文,著 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所集也。」印度以右旋為吉祥,如禮敬佛或塔,要求右繞三匝;佛眉間白毫右旋婉轉等。因此有人認為古來寫作「卍」形有誤,如 《楞嚴經》卷一就有「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湧出寶光」,而唐代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卻認為應以「卍」為准。
從廣義來看,卍是古代的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誌。通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臘等國家中都有出現,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那麽,中國古代是否也出現過卍字圖案呢?
一九八O年在青海民和縣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卍字紋長頸壺。壺的周圍有四個卍字形的圖案,線條圓熟,勾畫清晰。圖案的空間位置分佈均勻,不類草創之作。據一部反映我國觀察彗星歷史的科教影片的介紹,在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中刻有星座的標座,其中彗星的標誌即作卍字形狀。
根據資料判斷,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有卍字形的圖案出現。出土這種圖案的地區十分遼闊,包括甘肅、青海、廣東、內蒙等省區在內,說明在遠古時代我國先民 對這一神聖的符號並不陌生。中國卍字元號的出現不僅早於佛教的傳入年代,而且早於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年代。卍字是我國先民自己創造的一種代表某種崇拜物件的 符號,並非伴隨佛教而來,也不是武則天製造的。至於近代德國的納粹黨即「國家社會黨」的黨徽「卐」字,由於「國家」和「社會黨」的德文字頭均為兩S交錯而 成「卐」形。希特勒認為「卐」字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的鬥爭的使命」,因而於一九二○年用作納粹黨黨徽。應該指出的是,這與上述佛教的意旨沒有絲毫的關系,要加以嚴格區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