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4日 星期六

拒淫福報感應錄2

十三、避色狀元及第

  明嘉靖年間,有一相貌英俊的書生。他家東鄰有一美豔婦人,對他心生仰慕;于是乘著丈夫外出,便在牆壁的隙洞向書生招手。書生說有牆壁阻隔。婦人說:“你是讀書人,難道沒聽過‘逾東家牆’這話?”書生聽後竟然心動,于是便拿梯子來爬上,但卻忽然轉念想:“縱然瞞過了人,也瞞不了天”。因此便下梯。婦人又于同一地方再行勾引,書生又再度被她所誘,又再爬上梯;騎在牆上将要過去時,再想:“始終也瞞不過老天爺”,便急急下梯,關門不再出去。次年地方試登科後上京殿試。典試官秉燭夜坐,心想:“今科狀元不知是個怎樣的人呢?”在蒙眬間忽然聽到耳邊有聲音說:“狀元就是騎牆之人”。放榜後,新科狀元來拜訪試官,問後才知有先前之事。不過當時忍耐而改變念頭,堅守一時,想不到竟然有高中的福報。倘若當年攀過了牆便會失去了狀元,真是危險啊!

  --------------------------------------------------------------------------------

  十四、無淫念廢卷得中

  攬村有一姓柳的庠生,因往探親時遇雨而投宿于一荒園内。園内原來已先有一少婦在内避雨。柳公雖然見到她,但整夜均沒起不軌之念,隻是拱手立于亭邊,至天亮便即離去。原來該婦是另一庠生王某之妻。她有感于柳公的品德,便将事情告知丈夫,但其夫卻因此起了疑心,并将妻子休了。後來柳公應考鄉試。他的文章本已被置于廢卷中,一會後忽然又在桌上。考官驚異,再細閱其文,覺得毫無優點,便再将之棄置。後來将舉薦的考卷呈堂,而柳公的卷又在其中。考官因此心想這人必有陰德,即便一并呈上;于是柳公便中了第七十一名舉人。王某恰巧與柳公同房。當柳晉谒考官時,王亦在座;考官談及廢卷之事由,并問他有關的事故。柳公想不到有甚麽其他事,便隻答了當日荒園避雨一事。王某因此感受甚深而歎息,返家後便将妻子迎回團聚,并将其妹許配予柳公續弦。

  --------------------------------------------------------------------------------

  十五、益人正益己

  福建的張文啓與朋友周某爲躲避盜賊走進石洞内,而石洞原來先已有一美女在内。她看見男子進來便倉惶欲出。張說:“你現在出去必定會遇上盜賊。我們是正經人士,你不必擔憂”。張又問她的住處和姓氏,但她含羞不答。到夜深時,周竟意圖奸污她,幸得張極力阻止。到天亮時,張把周拖出洞外,以便少女得保安全。待探知盜賊已走光後,便請鄉中父老同入洞内,問少女的父母是誰。原來她就是張已經下聘的未婚妻黃氏。于是便急請鄉老将她送回家。後來與她成親後,張對妻子說:“我若當日不存正念,難保周不會污辱你。誰知一夜堅持,保存了你的貞節,方有今日。現在回想起也令我心悸”。他後來生子均能發達顯貴。所謂益人正是益己,就是這樣。

  --------------------------------------------------------------------------------

  十六、節婦斷發制強

  常州一婦範氏,年少便已守寡。亡夫遺下了一歲的兒子和七十歲的老家姑。她家貧,故隻得日夜紡織以養活家姑和幼子。有一舉人喪妻後,見該婦貌美,想娶得她,便請媒人前往探問。範氏說:“我姑老子幼,怎麽忍心離開他們?況且婦道應要從一而終,豈敢失節”。舉人仍未心息,便給重金予媒人,慫恿她的父母和恐吓她的家姑。範氏盡力拒絕,但彼仍苦苦相迫;沒有辦法之下隻得終日哭泣。有一日,媒人又來叨叨不休。範氏怒火中燒,便立即将頭發剪下,對天發誓說:“舉人是富有人家,又是有功名的人,何愁沒人嫁他?若你們再恃勢強迫,我便唯有一死而已!”媒人見她如此節烈便走了,再也不來。不久之後,該舉人得暴病而死。範氏的兒子後來得到貴顯,共享晚福。子孫綿延,書香不絕。

  --------------------------------------------------------------------------------

  十七、節婦成仙

  懷南的方瑞玉有一美貌妻子胡氏。他們家境非常貧窮,而生有一子。胡氏二十三歲喪夫後,有很多富人想娶她。胡氏說:“我甯做個節婦餓鬼,流芳百世,也不願做個失節的富婦,遺臭萬年”。那些人聽到後都覺得慚愧而離去。其時翁姑皆已去世,惟太婆尚在。胡氏日間紡織,夜間刺繡,忍受饑寒以求三餐有繼。她自己平日隻吃糟糠,而奉養太婆及孤子則必定有肉食。她曾對人說:“我夫君身後所憂慮的就隻是太婆和兒子。我又怎能不盡心竭力孝養太婆,撫育孤子,以使先夫于九泉之下安心呢?”有很多人都憐憫她們,因而争相幫助,故家計得以有賴。左右的鄰居曾經兩次失火,唯獨胡宅安然無事;人們都說這是守節盡孝之報。後來兒子長大成人,經商緻富。胡氏亦得享高壽。她去世之日,有人看見仙童和玉女手持寶蓋長幡接她上天。一向都是節孝者死而爲仙,足以相信是真有其事了。正所謂:“艱難幾十載,快樂千萬年”就是這意思了。世上之守節者,尚祈勉之。 


隨他去

唐代的丹霞禪師本來要進京趕考,途中遇見一位出家人對他說:「你要去考官,求取世間的榮華富貴,倒不如去參加選佛,成就出世間的解脫。」他一聽,當下改變了主意,到寺院出家參禪,終於成為一代高僧。一句話如同一記棍棒,敲醒了他的富貴夢,拓展了另外一片更寬更廣的人生。
  
  佛陀座下的兩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尚未出家以前是婆羅門教的領袖。有一天,兩人正在打坐,佛陀的另外一位弟子阿說示恰巧托缽經過,口中念誦著佛陀的偈語:「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和目犍連聽了,仿佛看到了一線曙光,掙出了黑暗的牢籠,在他們的感覺裏,世界在剎那之間變得那麼實在,由於這一句話,他們的智慧顯發了,瞭解宇宙的真諦。
  
  各位聽了這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不知做何感想?在大家這只不過是一句平常的話而已,但是對於大智慧的兩位尊者,這句話不啻是一顆炸藥、一把鑰匙,炸碎了渾沌,啟開了宇宙的真理。由於這句話,終於使兩位尊者離開了婆羅門教,成為佛陀的弟子,證得大阿羅漢的果位。
  
  有人問趙州禪師:「將來宇宙毀滅的時候,這個身體還存在不存在?」禪師不經意地回答說:「隨他去。」事後覺得如此的回答未必圓滿。當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的時候,我們這具身軀還有嗎?為了一句「隨他去」,雖然趙州已是八十歲的老翁,卻也穿起芒鞋,跋涉千山萬水,尋師訪道研究這個問題,留下了「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的美談。
  
  大家為了父母、朋友、傾心的人的一句話而改變一生命運的人不是很多嗎?有時一句善意的鼓勵,會把我們從沮喪的深淵之中提升起來;有時一句不經意的責詈,會把我們推入痛苦的渦流之中。因此四攝法中的愛語,就是要我們常說好話,一句輕輕的好話,對別人是一種布施,對自己則是一種莊嚴。


聖德驚天

佛陀的大弟子,現紫磨金色身的大迦葉尊者,捨棄世俗的享樂,為令一切罪苦有情,得大福利,過著貧苦的乞食生活。
    王舍城有一位孤苦的老母,貧寒伶仃,無有衣食,只得在人家聚糞的處所,找個棲身的岩窟,又在那旁邊編了一面竹籬笆,來權作遮掩身形的屏障。
    尊者知道這老母宿不植福,想要拔度她,正好有人倒了米汁,老母乞來,盛在破器中,這是她將賴以維生的惟一所有了。這時尊者來向行乞。老母雖是萬分貧苦,卻也知道布施可以造當來的福命,便想要用臭米汁來布施,卻不知道菩薩是否慈哀苦人,樂於接受?尊者接受領納後,便化身虛空,現出十八種神通變化。老母見了生大歡喜,知道仗著菩薩福力,決定可以脫離苦厄,受大福報。
    過後不久,老母命終,上生忉利天宮,了知宿命,原是一個貧婦,為曾布施臭米汁給一位菩薩,依仗這菩薩福德,得生天界,享大安樂,於是捧著大花,散布虛空中,供養大迦葉尊者。
    帝釋天王見了,感到非常奇特:「此貧女一無所有,竟為供養了一碗臭米水,就得到如此大福報。我雖是天帝,但求福的心卻永不厭足,現得遇此大菩薩,豈可輕易錯過?我當與天后,一起變做貧老翁婆,捧那天上百味,供養聖者。」天王夫婦於是到王舍城外,破舊小屋中,勤織草蓆,敬候尊者。迦葉尊者乞食到此,見這貧苦家人,便止步接受布施,天帝夫婦同聲說道:「所有食物並不多,惟願尊者慈悲,令我們得大福。」
    尊者接受布施,同時為他們祝願祈福。天帝夫婦於是生大歡喜。即使貴為天王,也不能保十生百生千生永受其幅,何況區區凡夫,從,已作了厚逾大地,深逾大海的惡業,如何能保事事遂心,永不,尤要即時能捨,貧無立椎的老母,得遇大迦葉尊,更是千載一瞬的因緣,福田原在自己的心田啊!(明倫月刊219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