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學佛文集--暢懷法師9


世出世間法

佛陀所說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不出吾人之一切心法。古云︰「佛說一切法,不離一切心,若離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由此可見,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無非講述眾生的一念心,若無眾生心,佛也無法可說。《金剛經》云︰「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即是此義。

  首講世間法的俗諦理,即天堂地獄人畜等六道是。此類眾生,既有了五陰的正報,必假衣食住行的依報方能生存。正報是由過去之業,召感今生之心身,依報是為其心身所依止的世間一切事物。前生作的善事若多,今生即感好的依正二報;前生造的惡事若多,今生即感壞的依正二報。由是世間諸法,雖有千差萬別,歸納而言,不出福慧、善惡、因果及報應。由是,我們欲想安富尊榮,就要多培福修德,廣植善根。古云︰「種樹必培其根,種德必培其心。」欲求種福,必從其心。吾人如有損人利己的惡念生起時,務須令其從速消滅,舉凡孝悌忠信及利人利物之心生起時,更應時常保持,並應以「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為終生抱負。所謂︰「未斷惡者令斷惡,已斷惡者令不生,未生善者令生善,已生善者令增長。」

  此外,如別人有爭執起,我們盡可能婉勸令其息爭,或遇人造惡業,應多方面勸阻,廣為開解,使其去惡從善。對人有益的話,不妨多說,反之,必須努力自制。我們要行好事,例如扶危助人,造福社會,或禮懺拜佛,參禪誦經,均要勇往直前,以達功德圓滿。

  須知我們的身、口、意為升天堂與下地獄之樞紐,此三者如果善良修福,便得善報;此三者若作種種罪惡,便受惡報,須知善惡果報,諸佛菩薩也不能更易。因此,我們所作所為,應該三思而後行。佛家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此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一個人缺福固然是可悲,但是有福無慧,仍是癡福。癡福之人易造惡業,如有錢財不懂運用,或有人才不會支配,這都是無慧所致。因此,我們有福之後,仍要修智慧。修慧之道,要多閱聽佛經,從聞思修,自我體證。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人有福如人之有足,人有慧如人之有目,假如人有足而無目,便會墮坑落塹,人有目而無足,則寸步難行,是故二者不可缺一。

  世間法的俗諦理,不能超出善惡等法的範疇,而善惡等法又依身、口、意為根本的。若再歸納而言之,善惡等法又不能離開我們的一念心,因吾人之一念心欲善,則一切作為皆變成善,此一念心欲惡,則一切舉動均變為惡,除心之外,更無一法可以構成善惡等法的因素。因此,善惡等法生起,必假吾人之一念心為其所依。

  假如再深一層的去研究,此一念心既為招致善惡之由來,則此一念心便為善惡之本體了。不過,此一念心究竟是屬於善呢?或屬於惡呢?假如是屬於善,則不可能屬於惡;如屬於惡,則不能再屬於善,因善惡二性相違,一心豈能劃分為二?

  又佛說,此心非大小方圓,亦非青黃赤白,非色非空,非因果法,既言其心一切皆非,又怎能為善惡之源?其實,此心不僅不是善惡之本,而且要尋求心的本源,也是了不可得的,因此心未起、欲起、正起、起已都是剎那生滅,覓心尚不可得,試問善惡等法,又復從何而生呢?

  《楞嚴經》云︰「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意說其心本來不生,因境故有,其境本來亦無,因心故生。前兩句說,心生法生,則言法不自生,乃從心而起。後兩句說,法生心生,則言心不自生,乃由法而顯,說明心本不生,法也無有,心境二者,本無自性,畢竟空寂。有如眼根因色有見,耳根因聲有聞,假如無有色聲等法,其見聞心亦不能生起作用,以是心境互相侵奪,自有生滅,時有時無,變化無常。但於此生滅中,有個不生滅性,湛然常住。所謂︰「此肉身中,有妙法身,其性靈明洞徹,耀古騰今,古不變,永久常恆。」外境有而不隨其有,外境無亦不隨其無,有如空中高懸大明鏡,人來人現,物來物現,但鏡本體是不會被物象所染污。我們的見聞覺知,亦復如是,境現知有,境離知無,但見聞性的本身是不屬有無。由此可見,凡有生滅去來的,驗知非是常住,凡不隨有無變化的,則斷定其為常住。

《楞嚴經》第二卷,波斯匿王問佛生滅︰「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面皺是說,由少至壯,由壯至老,變化不停。彼不變者,是指見聞之性,不僅三歲不變,乃至年老亦未曾變。由此驗知父母未生以前,以及此身毀滅之後,本性亦未曾滅,萬古常存。世人若能埋頭苦修,經過若干年月,忽然見到此性,則名為「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後,則對宇宙人生一切真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對人說法也不用心意識,有如明鏡普照萬物,其體不動。到此時,非但離妄絕塵,就是真如佛性之假名也不可得,因為度化眾生之故,才說真說妄,妄病若除,真亦不立。

  《楞嚴經》又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如人夜夢種種見聞,醒時總無一物。法融禪師云︰「若身心本無,佛道亦本無,一切法亦本無,本無亦本無。若知本無亦假名,假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直是空心性,照世間如日。」可見,佛說諸法,無非對病下藥,病若解除,藥也不用了。

  出世間法的真諦理,也不離此一念心,如前所說,身依世界而立,身依心而存,心又依何而立?心依妄想而住,若無顛倒妄想,即無能覺之心,亦無所覺之相,能所雙亡,唯有本覺。本覺亦對始覺而立,若無始覺,本覺之名,亦不能立,無名無相,強名大圓鏡智。本覺真心,原無身心世界,因有身體之正報,始有世界之依報,而此真心,無始無終,受生滅者,即是妄心,不受生滅者,即是真心。如何是妄心,妄心對境而生,離境即如龜毛兔角。真心離境,仍自獨存。《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是離境,仍能生心。古德說︰「不與萬法為侶。」即是離境,別有真心。

  具縛凡夫,萬不能離境,別有心生,假使真能離境生心,此即真心,超凡入聖,雖然如此,若離妄心外,另覓真心,如磨磚作鏡,蒸砂成飯,永無是處。所以明心見性之人,不離妄心而別求真心。悟則全妄即真,迷則全真成妄,真妄不一不二,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一切眾生從無始來,錯認識心為真心,芸芸蒼生習非成是,塵世濁流,混合為一,反指修道出世之士,逃避現實,消極無用,此人可憫,不易挽救。

  以出世法言之,物即非心,心即非物,二者不惑,是為覺者。如吾眼見,山河大地,一切萬象,皆能指出種種名稱,無非前塵影象,非見之本性。此時必須回光反照,追尋如何是吾見之本見,於見中離一切物象,湛然常照,方是吾人之真見。見性如是,聞性亦然,如吾人在堂中靜坐,外邊有飛機聲、汽車聲、牛哞、馬嘶、男呼、女應、兒童遊戲、雜笑聲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聲皆是心外之物,應回頭反問,除諸聲外,究竟那個是吾之聞性?不明白處,更應努力,如貓捕鼠,鑽研追尋,行住坐臥,穿衣吃飯,言談靜默,大小便利,凡此一切,細心參究,永不間斷,長此以往,自有瓜熟蒂落之日,忽然大悟,大地無寸土,全大地原是自己,即見法身理體。證得清淨法身,具足無量神通妙用。

  《楞嚴經》說︰「於其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轉大法輪。」由此可知,心之妙用,不可思議,凡夫眾生,不能想象,此即佛法出世之真相。

  世人不明佛理,以為佛教純是出世,離塵絕俗,與世脫節。我是俗漢,既不出家,又不修道,何必學習佛法,此乃不知佛說出世真理,亦說世間俗諦。如我人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婚姻嫁娶,父慈子孝,交際理財,衛生保健,士農工商,醫卜星相,包羅萬有,佛理無所不談。因此奉勸世人,生而為人,就要學佛,因其不但能使人充實學問與道德,並能啟發人類思想,並非出家人,才要入佛門。

  須知世間法的俗諦,是以五戒十善為人天之始基。出世間法的真諦,是以四諦十二因緣與六度萬行為修道成佛之階梯。若以最上一乘佛法而言之,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無惑可斷,無道可證,世法即出世法,出世法即世法,離世間法沒佛法,離佛法沒世間法。六祖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假如世人真正悟得無生法理,「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到此境界,又於何處再分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呢!


宇宙萬有從何而來

 今日科學進步雖然一日千里,但對宇宙和人類的由來仍舊是個謎。

  據中國古代傳說︰宇宙未開闢之前,世界混沌一團,盤古氏是首先出世之人,頭大如山,手拿斧頭,將宇宙劈開分成天地。

  《五運歷史年記》說︰「元氣鴻濛,萌芽滋始,遂分天地,盤古氏乃天地萬物之始祖也。」

  俗典有說,人由元氣而生,即是自生。有說,從父母而生,即是他生。有說,元氣假父母生,即是共生。有說自然而生,即是無因而生。

  道家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老子《道德經》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莊子認為,人由氣而生,人死還歸於氣,視生如寄,視死如歸。故能妻死而不傷心,還能鼓盆而歌。《尚書》說:「魂升於天,魄歸於地。」

  中國儒道,均以虛能生氣,氣以成形,世間萬物皆從陰陽之氣所成。

  印度九十六種外道對宇宙人類的看法,又復各說紛紜。有主張因中有果的,因中無果的,亦有主張亦有果亦無果,或非有果非無果的,如六種外道行持,自餓、投灰、赴火、裸體、拔髮、臥刺、持雞戒、持牛戒等,皆是把非因當因,把非果當果。又有的外道胡亂主張方生、空生、風生、微塵生、五大生、神我生、自在天生及大梵天生、婆羅門口生、剎帝利臂生、毗舍脅生、首陀足生,還有主張自然而生等等,不一而足。

  古代埃及神話說︰「宇宙是一個長方形盒子,一切星球、一切生命,都在方盒內自然出現。」

  西方宗教有稱,上帝能創造宇宙萬有。如舊約創世記說︰「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及「上帝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

以佛陀的智慧觀察,宇宙和人們的生命都是由自己的心識創造而來,非但人類世界是心識創造的,乃至六道眾生以及四聖法界,莫不由心識創造而有。若心造作五逆十惡,三惡道便隨之出現。若心持五戒修十善,三善道便如影隨形。三善道和三惡道,屬凡聖同居土;若修四諦、十二因緣,方便有餘土便出現;若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實報莊嚴土便出現;若修六度萬行,到達三覺圓滿,常寂光淨土便出現了。有的外國學者說︰「尋求真理,不須旅行遠處,由自己腳下掘,此處就有真理之泉。」以佛法而言,此心即是宇宙和生命之泉。

  吾人終日吃飯穿衣,做事睡覺,所用之心,無不是萬能之心。心為萬能,奈何眾生終日醉生夢死,苦中尋樂,一點不知,因其不能反省,以致冤枉造業,冤枉受苦。

  天台宗有一念心具三千諸法之說,此乃從《法華經》方便品十如是而來。十如是即一、如是相,相以據外。二、如是性,性以據內。三、如是體,體以主質。四、如是力,力以功能。五、如是作,作以運動。六、如是因,因以宿習。七、如是緣,緣以疏助。八、如是果,果以習成。九、如是報,報以酬因。十、如是本末究竟等,以上十如是,都究竟平等。此十如是皆不離空、假、中一心三觀的性具原理。

  三千諸法者,即一念心,具十法界,十界互具,成百法界,每界有五陰世界,眾生世界,國土世界,成為三百世界,每界有十如是,則成三千世界,介爾有心,即具三千諸法,不是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是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既非心能生三千,亦非能含三千。即心是一切法,即一切法是心。心生則一切法生,心滅則一切法滅,如是心法二者,不能分開。

  是以天台宗要人以不思議心,觀察不思議境,觀一念心是空,則三千諸法皆空;觀一念心是假,則三千諸法皆假;觀一念心是中,則三千諸法皆中。一念心是即空、即假、即中,三千諸法亦是即空、即假、即中,心法非一非三,三一不可思議。

  從「假」的方面來分析,一念心起即有三種假。一、法塵對意根生起一切法,即因成假。二、前念滅後念生,次第不斷,即相續假。三、以心待餘無心,知有此心,即相待假。以身體的正報來看三假。一、先世行業,托生父母,即因成假。二、從胎相續,迄至皓首,即相續假。三、以身待餘非身,即相待假。以世界的依報來看三假。一、四微塵成柱,即因成假。二、時節改變,即相續假。三、以柱待餘非柱,即相待假。

  身心世界既有三假,假即是空,空即是假,空假不二,是名為中,佛教則以此觀察宇宙和生命即空、即假、即中。如此觀者,則名正觀,若他觀者,是為邪觀。

  古德有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此為佛教解釋宇宙萬有的成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