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佛詞碑】之「天龍八部」

文:火 中行
一講到「天龍八部」,讀者諸君必然會聯想到金庸的同名武俠小說。熟悉金庸的書迷也必然會發現,金庸筆下的世界悲天憫人,除了對人性刻畫的細膩深刻之外,文字之間更是禪味處處,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作者在塑造人物、設計情節之時,有意無意地把佛學觀念滲進故事去。


在網絡中看到一段資料,記錄了金庸於1994年10月27日受邀出席北京大學作演講時與學生的答問交流,當中有學生問到:《天龍八部》的思想主題是甚麼?金庸這樣回答:「《天龍八部》部分表達了佛家的哲學思想,就是人生大多數是不幸的。佛家對人生比較悲觀,人生都要受苦,不管活得怎樣好,最後總要死,當然沒辦法。佛家思想對人生真諦有深刻的理解。」

《天龍八部》主要講述皇族後人段譽、丐幫幫主喬峰以及少林弟子虛竹和尚三人之間恩怨情仇的故事。但「天龍八部」這四個大字,本身卻是來自佛經,代表了八種人間以外、各具神通的眾生。《佛光大辭典》說「天龍八部」是「為守護佛法而有大力之諸神。」他們分別是:天(deva)、龍(naga)、夜叉(yaksa)、阿修羅(asura)、迦樓羅(garudaa)、乾闥婆(gandharva)、緊那羅(kimnara)、摩睺羅迦(mahoraga)。「天龍八部」又稱「八部眾」;「八部眾」中,以天、龍二眾為首,所以統稱為「天龍八部」。

佛教有六道輪迴之說,一切有情眾生皆是依據所造善惡而有業報受身,並根據所受福報大小,依循因果法則與業力牽引分別投身六道,即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生存於此六道之眾生,當中包括我們人類,均因三毒(貪嗔痴)殘害身心,沉溺於無明煩惱而於生死汪洋中浮沉不休,輪迴不息。「八部眾」的眾生是我們俗語所講的神魔鬼怪,生於人道以外,但也屬六道之內,所以縱使是神或魔,身懷各類神通,但仍受三毒所害,各自也有煩惱,無法超生脫死。此類眾生,有的是天上神仙,有的似神非神、似魔非魔、似人非人、似鬼非鬼,但是皆因聽聞佛法,受佛教化,所以最終也能歸於神道,成為佛教的護法諸神。

無線電視於1982年首次推出同名電視劇「天龍八部」,英文劇名叫:The Demi-Gods and Semi-Devils,正好顯示出此等神道怪物亦神亦人、時正時邪的本質。這個譯名沿用至今,成為許多後繼影視作品之取名參考。

話說回來,金庸為何要把小說定名為「天龍八部」呢?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作者起初構思這部長篇小說,確曾想到以佛學天龍八部中的八種神靈,隱喻書中八個主要角色,並建構出八個相互關連的故事,但作者在創造了三個主要人物以後,便沒有按原定計劃發展下去。無論如何,在金庸的眼中,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即使是某些超凡人物,如武功蓋世之喬峰、身懷北冥神功兼且百毒不侵的段譽、傳承了逍遙派三大高手真傳之虛竹,此等人物無論如何高人一等、神通廣大,最終也要承受著與凡人一樣的人間八苦 ,或受愛恨情仇所困,或受三毒之害,在六道中往返遷流,無法超脫。

六道之上為四聖,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只有成了道的四聖,才能離苦得樂,脫出生死輪迴。八部眾也好,我們凡人也好,如果想要獲得真正的涅槃解脫,也得依法修行,才能獲得正果。

【佛詞碑】之「敦煌飛天」

文:火 中行

去過敦煌莫高窟的人,大概都會跟筆者一樣,被洞窟內那無數的「飛天」壁畫所吸引。這些敦煌飛天,從十六國開始,飛越了十個朝代,經歷了千餘年的歲月洗禮,展示出不同年代的藝術特色和民族風情,成為敦煌壁畫藝術的其中一個專用名詞。時至今天,它們依然散發著無窮魅力,吸引著無數來自世界各地欲一睹其廬山真貌的遊人旅客、騷人墨客以至專家學者。究竟,這些飛天是何方神聖?它們為何會出現在莫高窟的洞壁之上?


我們現在所見的敦煌飛天形象,大多是眉目清秀,面容豐滿,頭束髮髻,髮戴珠冠,項飾瓔珞,臂飾寶釧,手捧箜篌,衣裙飄曳,體態優美,在天宮淩空飛翔,飄逸自在。然而,這個優美飄逸的形象,卻並非飛天的本來面目。

飛天的故鄉在古代天竺,今天的印度,她本是印度宗教的天神,在千多年前開始,通過遙遙的絲綢之路,從西域傳入中土,並與中原文化融合為一,孕育出我們今天所見的敦煌飛天。

印度教及佛教經典均記載有一個男神,名叫「乾闥婆」,梵語為Gandharva,他是天庭樂師,精於演奏樂器,又稱「天歌神」,因為他不吃酒肉,只以香味為食,渾身散發香氣,所以又稱「食香、尋香行、香神」等。《佛光大辭典》對「乾闥婆」的釋義為:「印度古神話謂,吠陀時代之乾闥婆奉侍帝釋天之宴席,專事歌唱奏樂。」又曰:「據《大智度論卷十》所載,犍闥婆王至佛所彈琴讚佛,三千世界皆為震動,乃至摩訶迦葉(注: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不安其坐。」

乾闥婆之演奏乃是天音,固然非同凡響,他還有一個妻子,名叫Apsara,中文一般譯作「飛天女神」,每當乾闥婆演奏音樂,飛天女神便會跟隨丈夫在天界中聞歌起舞。

還有一個天神不得不提,他是「緊那羅」,梵語為Kimnara,是印度神話中的一種小神,男的形象是半人半馬,頭上長角,精於歌唱,女的相貌端莊,擅於跳舞,是天庭上的舞女。

「乾闥婆」和「緊那羅」同是天上掌音樂的神明,凡是諸天舉行法會,都是由他們來擔當演奏。「乾闥婆」與「緊那羅」的形象相加起來,就是敦煌飛天的原型,這是現今學界普遍的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乾闥婆」和「緊那羅」乃是天界夫妻,一個善歌,一個善舞,兩人融洽和諧,形影不離,十分恩愛。隨著佛學東傳,「乾闥婆」和「緊那羅」的職能漸漸混為一體,只剩下女性仙子的優美形象,她們能歌善舞,頭上沒有圓光、也不長羽翼,不需借助彩雲而飛,而是憑藉飄曳的衣裙彩帶,淩空飛舞。

除此之外,「乾闥婆」和「緊那羅」也被中國佛教吸納成為天龍八部中的兩位護法神祗。

在敦煌的莫高窟裏,有一幅「捨身飼虎」為題材的壁畫,是最著名的佛教本生故事之一,訴說釋迦牟尼前生累世修行的故事

文:火 中行

「捨身飼虎」,又名「薩埵太子本生」,是最著名的佛教本生故事之一。本生故事,即釋迦牟尼前生累世修行的故事,在漢傳佛教美術史上,「捨身飼虎」的故事也是藝術家筆下最喜歡的一個創作母題。在敦煌的莫高窟裏,一共有十五幅以「捨身飼虎」作為題材的壁畫,最早一幅見於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第254窟。
此畫構圖複雜,而且久經歲月,色調變異,一般人未必能完全看懂。故事大意是釋迦牟尼的前世曾是大車國王的三太子摩訶薩埵,一日,他與兩名兄長出遊,入山狩獵,見到一隻母虎領著七隻幼虎,母虎骨瘦如柴,因飢餓之故,將吞食其子。薩埵太子見狀不忍,心生憐憫,為救虎命,決心以身飼虎。太子來到山澗,臥於餓虎身旁,豈料餓虎竟已無力啖食。太子復又回到崖上,不惜用竹木刺頸出血,並從崖上跳下。餓虎舔血後恢復體力,最後與眾幼虎一起吞噬太子。此時,兩位兄長不見三弟,四處追尋,最後竟見薩埵遺骸屍骨,大感悲痛,並急忙趕回皇宮報信。國王與王后聞訊趕赴山林,撫屍慟哭,遂收拾遺骨,最後起塔供養,以作悼念。讀者能於以上壁畫看出此故事之來龍去脈嗎?除非本身對故事有所認識,否則並不容易。這是因為敦煌畫師在這裡採用了一種「異景同圖」(Synoptic narrative)的敘事手法,畫面並不按照故事順序展開,而是選取故事中的主要情節穿插組合而成。在這個故事裏,畫師選取了七個主要情節來繪製壁畫,

它們分別為:情節一:三名王子俯瞰山崖(驟見饑餓母虎)。情節二與情節三時空重疊,連成一體:薩埵太子用竹木刺頸出血,並從崖上跳下。情節四:餓虎吞食太子。情節五:二兄收屍(太子已化為白骨)。情節六:母后撫屍慟哭(這時太子又變回肉身,以突出母子骨肉之情)。情節七:起塔供養。整個畫面呈長方形,以眾虎吞食太子作為核心情節,置於畫面中央,其他情節則在四周拼湊,巧妙組合,深沉厚重的用色基調,配以青、綠、灰、白,烘托出悲壯肅穆、淒美動人之氣氛。壁畫雖已久經歲月,卻仍讓人感受當年畫師在洞窟內之苦心經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