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4日 星期一

心累了就該休息! 憂鬱症可多元治療重拾健康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從小成優異的小玲就讀大學後開有情緒低落的情形,甚至無法上學,課業一落千丈。經求助於身心內科以藥物、心理、保健加上經顱磁刺激等多元治療,終於讓小玲的鬱悶感消失、頭腦思路及專注力也提高了。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胡學錦指出,「憂鬱症」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不只是心情不好,憂鬱症是一種影響大腦功能的疾病,主要症狀包含情緒低落或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做事也無法專心等。

胡學錦在門診收治在就讀大學的小玲,家人說她從小成績優異,但在就讀大學期間開始情緒起伏、鬱悶,吃不下飯,甚至無法上學等,經檢查診斷小玲罹患憂鬱症,也服用過多種藥物,治療效果有限,讓原本預計攻讀研究所的她也因此影響學業。

胡學錦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指出,憂鬱症是造成全球人類「失能」最主要的疾病,近幾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後,憂鬱及焦慮的人數增加了約25%。

醫生指出,過去憂鬱症的治療大多為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近幾年憂鬱症治療有新的進展,目前的治療分為5類,包含:藥物、心理、保健及電氣痙攣及經顱磁刺激治療等。

在藥物治療方面,主要在調整大腦荷爾蒙進而改善憂鬱症狀。心理治療方面由專業治療師透過談話協助個案找出盲點或突破困境,至於電氣痙攣治療是以電流誘發大腦放電產生全身痙攣以治療精神症狀,惟因要做全身麻醉且副作用較多,通常置於治療的最後一線。

醫生表示,經顱磁刺激治療(TMS)利用磁場誘發微小電流,經由刺激局部腦神經以改善憂鬱症狀,是一種非藥物且非侵入性的治療,過程安全幾乎無副作用。小玲在體驗經顱磁刺激治療後,鬱悶感消失很多,讀書也專心許多了。

醫師也在訪談過程發現小玲自我要求高,另有來自於父母的期待等,帶給小玲無形的壓力。醫師同時安排與小玲的父母及個案做心理治療,鼓勵親子溝通,終讓治療更具療效。

醫生提醒,憂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或想不開,也不是懦弱、魯蛇的表現,提醒民眾「心累了就該休息!」,調整好再出發。

【營養專欄】長期茹素也可能罹患大腸癌?

文/柯曉彤(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

台灣大腸癌發生及死亡人數有快速增加趨勢,其危險因子包括年齡五十歲以上、不良飲食習慣(高脂肪、低纖維、飲酒等)、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遺傳家族史等。不過,根據研究顯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有家族病史的不超過兩成,主要成因還是年齡與飲食生活習慣所致!


近年素食風氣盛行,探討其中原因,可能是來自宗教信仰、響應環保永續或是希望獲得健康,科學研究確實也顯示吃素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相較沒吃素者低。然而,臨床上仍常常遇到吃素卻罹癌的個案,這也提醒著我們,想要遠離大腸癌,可能還有更多方面需要努力。以下列出「腸」保健康五要點,供民眾檢視平日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一、均衡挑原型: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關鍵之一,並要優先選擇當季新鮮的原型食材。素食者因食物選擇限制,餐點中可能常有加工品。素食加工品為增加色香味及口感,會添加大量油脂、糖、醬油或以煙燻方式製作,但高脂、高糖、煙燻或醃製類食物,都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另外,有些加工品中還會加入化學添加物,如色素、防腐劑等,建議適量食用即可;購買時也應選擇合格廠商,並避免成分表中列有過多的添加物者。

二、高纖多顏色:富含膳食纖維及植化素的食物主要為全穀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及排便,增加糞便體積,而部分纖維會被腸道好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幫助大腸細胞的修復和增長,強化腸胃道;植化素可以清除自由基、提升免疫力,降低罹癌風險。因此,建議大家每日攝取彩色蔬果(紅、橙、黃、綠、紫、黑、白),以提升自身防癌抗癌能力,

三、少油少高溫:高脂肪易導致身體發炎,並與腸癌發生率有很大相關性。研究亦指出高脂肪飲食比例高的西方國家,腸癌發生率較高。另外,食物經高溫烹調(如:油炸、燒烤)後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因此,建議多選擇以蒸、煮、燙、炒、滷、燉方式烹飪的料理!

四、運動顧體位: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百分之二十一至二十五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運動可以幫助維持健康體位、促進腸道蠕動及排便,進而減少致癌物停留在腸道的時間。另有研究顯示,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一至二倍。因此,維持健康體位除了飲食,運動更不可或缺。建議大家平日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並注意體重控制。

五、要定期篩檢:每年三月是大腸直腸癌防治月,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然而其早期並無症狀,因此強烈建議定期接受篩檢,即早發現,盡早治療。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

目前政府補助五十至七十四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至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辦理。若有問題,亦可洽詢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