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4日 星期六

買五戒的故事

從前有個人名叫薩薄,他聽說外國有奇異的珍寶,就想前去謀求生活。但是二國中間有食人血肉的惡鬼阻道,不能越過邊界。
    於是薩薄到處遊逛,他來到了巿集西門,看見一位道人坐在空床上,說是在賣「五戒」。
    薩薄很好奇問道:「五戒是什麼呢?」
    道人答道:「五戒無形,直口授心?持後可以生天,現世能夠退卻蘿剎鬼難。」
    薩薄想買,問須付多少錢?對方答一千金錢馬上就賣全部五戒。
    並告訴他:「你走向外國到邊界上,如果見惡鬼來,你就說:『我是釋迦五戒弟子。』」沒多久,薩薄到了二國中間,看見有惡鬼身長一丈三尺,頭黃如簑草,眼睛像赤丁,整個身體都是磷甲,各個甲片,又互相輪著開口,就似魚鼓著鰓、仰接天上的飛鷰。惡鬼踏踩著地,身陷沒到膝蓋,口中冒著,紅血直流。有鬼群數千個,全要捉薩薄。
薩薄見狀,趕緊說:「我是釋迦五戒弟子。」
    惡鬼聽了,更加不肯放,薩薄就以兩手來挾取對方,不料卻捲入惡鬼的鱗甲中,拔也拔不出來。於是又用腳踏頭來衝拔,還是無法拔出,最後五體都沒入惡鬼的磷甲中,只剩背部能夠動彈。
    惡鬼似偈語向薩薄說:「汝身及手足,一切悉被羈,但當去就死,跳蜋復何為?」
薩薄此時意志還很堅固,也用偈語告訴惡鬼說:「我身及手足,一時雖被繫,攝心如金石,終不為汝猑。」
    惡鬼又告訴薩薄說:「吾是鬼中王,為人多力膂,從來食汝輩,不可得稱數。但當去就死,何為自寬語。」
    薩薄本來還想怒罵,但自念此身輪迴三界,未不曾求人。我今當以求此惡鬼,請其作頓飽食,就說偈道:「我此腥矂身,久欲相去離,羅剎得我便。悉持以布施,志求摩訶乘,果成一切智。」
    惡鬼很聰明。了解薩薄的話,便生愧心,放了薩薄,長跪合掌向他謝道:「君是度人師,三界之希有,志求摩訶來,成佛當不久,是故自歸命,頭面禮稽首。」
惡鬼悔過後,就送薩薄到外國,得了很多珍寶。又送他回國,大修功德,最後修成了道業。
    所以我們知道戒力不可思議。奉勸緒位修行者。堅守戒律。就像薩薄一樣。立志勇猛,悲心憫眾。那麼道業自成。(明倫月刊117期)


轉 善

從前有一個人,他是個獨生子,小時候父母十分憐愛,將一片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年紀稍長,便為他尋求教師、善友,勸勉他努力求學。這小孩因自幼受父母嬌慣,一味的只愛玩樂,對老師的教導,絲毫不肯用心,這樣過了好幾年,什麼也沒學成。父母失望之餘,只好叫他回來繼承家財,整治產業,原指望他勤勞治生,誰想到他卻照舊只知享樂縱欲,不過數年之間,原本富裕的家庭,已變得貧窮不堪。
    這孩子並不因此而悔悟,他開始將家中的物品一件一件的賣出去,越發放縱無度,每天蓬亂著頭髮,赤著腳,衣服也是髒兮兮的,沒有錢時,便不講理的與人起衝突,全然不覺羞耽,他卻從來不知道自己的愚癡。很快的,身邊的人都厭惡他,一國的人將他看作兇惡之人,出入都沒有人願意跟他說半句話。
    當大家都厭離他的時候,他開始埋怨:父母為什麼讓我這樣無財無能!師長竟然沒有幫助我!而祖先的神靈何以不肯保祐我,致使我今日落到這樣艱困坎坷的地步。他每天就這麼怨天尤人。有一天,他想著:眾人都丟棄我了,不如去事奉佛,跟在佛身邊,將來可得福報。
    他便尋找佛,到了佛的處所,上前向佛禮拜說:「佛大慈大悲,無所不容,乞求您允許我作為弟子。」佛知道這個人可以度化,便告訴他:「立志求道,行為應當清淨,你執著污穢的習性,來此也不得利益,不如回家中善盡本分,孝事父母,恭謹無缺,誦習師教時刻不忘,勤勞操作便能富樂無憂,身口意自守於禮,言行謹慎,勤敏修行,這樣的行為,人所讚歎,如果都辦到了方能入道。當知:不誦習是言語的污垢,不勤勞是家業的污垢,不莊整是威儀的污垢,放逸身心是事業的污垢﹐不善是行為的污垢,為惡不改更是恒久隨身的污垢。」
    他聽了佛的話,知道自己憍慢愚癡,便接受教誨,滿懷歡喜感激之心回到家中,他一而再、再而三思維佛語,從此以後澈底懺悔過錯,行為也完全改變了,他孝事父母、尊敬師長、誦習經書、勤勞操作、恭謹的守戒不犯﹐志心在道上,與過去判若兩人。不久之後﹐宗族都稱讚他的孝心,鄉黨之人也都讚歎他的友悌,善名傳遍了國內。 (明倫月刊137期)


一串葡萄

>從前舍衛國中,有一戶很貧窮的家庭,這戶人家有棵葡萄樹,樹上結了好幾串葡萄,主人想要將葡萄布施供養給一位道人。
    但是當時的國王先一步供養了道人一個月,這位貧戶人家勢力不如國王,於是就將葡萄懸掛在樹上一個月才得到一道人摘下布施。
    並且向道人說:「心中想要布施已經一個月了,今天才了這心願。」
    道人告訴那優婆夷(受五戒之女子)說:「你已經做了一個月的布施了。」
    優婆夷說:「我只不過布施一穗葡萄,那有布施一個月啊!」
    道人說:「妳一個月當中,念念都想要施捨,那麼就作了一個月的布施功德!」
(明倫月刊127 128期)


育王化弟

阿育王弟帝須起初不信佛教,一日入森林,見鹿群交尾,懷疑出家比丘能夠制止慾念,不起染著之心。阿育王知道後深感憂慮,恐帝須知見不正,不信三寶,將來迷沒三途。於是想妥計策﹐希望帝須能夠起覺悟心,皈依佛教。
    阿育王先令宮女裝扮自己,以歌舞樂妓來娛樂帝須,再以渺視王上及誘拐之罪,將處決帝須,刑前七日,阿育王命令大臣說:「讓帝須身穿王衣,頭戴王帽,所用一切服飾與王一般,並住到王宮中來,凡一切妓樂讓他隨心所欲,盡情娛樂。」又命另一臣子:「從現在開始,你每天身穿鎧甲,手持木棍,腰佩利劍,去告訴帝須王子說:『七日的期限不久便到,請王子隨心所欲,盡情享樂。若不及時行樂,死後悔恨無益。』﹂過了一天,那臣子又去告訴王子:「只剩六日了,要好好把握。」就這樣直到第七天,臣子告訴帝須王子說:「明日便要行刑,努力享受吧!」
    行刑之日,阿育王派了使者來問弟弟:「王子七日之中隨心所欲,是否快樂呢?」帝須回答:「大王可知道,不見不聞有何快樂可言。」王看見時機已經成熟,便親自來看弟弟,問他說:「穿著我的服飾,居住女的宮殿,美貌的女子為伴,又不乏甘美食物,為何還欺騙人說不見、不聞、不快樂?」弟弟就回答:「應死之人,雖還沒有斷氣,與死人又有什麼不同?再怎麼也沒心情玩樂啊!」這時侯阿育王才對弟弟說:「你過去不敬三寶甚為愚癡,今日才一身斷滅,便處樂境而不樂,心中百般憂慮。而佛弟子憂念三世,一身死了,又受一身,億百千世身,身身受苦,這苦惱有多少!雖有時出頭得了人身,或是為人之奴,或是生貧窮之家,衣食經常缺乏,佛子因為憂念種種苦惱,所以立志出離生死,求無上道以度脫眾生。若不精進勤修,便要再墮無數劫生死之苦。」聽到這裏,王子心開意解,上前向王說:「今天得到王的教示,才醒悟生老病死真是大患,流轉不息令人憂愁苦惱。從今起,我願謹慎修行。」帝須明白了當理﹐便日夜精勤,後來證得阿羅漢果。 (明倫月刊141 142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