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4日 星期六

施成大富

中印度的舍衛國,有一位賢相,名須達多,他樂善好施,憐念遠近孤苦的人,不論男、女、老、幼,衣食居所一切所需,凡有缺乏,都盡力救助,於是大家都稱為「給孤獨」長者,來表彰他的盛德。
    他曾用黃金舖地,向祇陀太子購得花園,並感動太子布施園樹,莊嚴道場,又營造大講堂,及供一切聖眾棲止的宿舍。精舍落成,恭迎佛陀入祇園,佛陀於,是把這裏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
    這是須達多平生施金最多而致赤貧的一次。而須達多勇施樂施以致於赤貧共有七次,尤其最後一次,更是貧困至極。
    須達多的第七次貧困,真是庫空如洗,手無一錢。最後在糞堆中得到一個木斗,這斗是用栴檀木做的,栴檀木本是無價至寶:這會兒因為糞穢的緣故,卻沒什麼人肯收購,到後來勉強換得了白米四升。須達多對他太太說:「你可先用一斤米煮飯,我到外頭想辦法弄點菜回來!」
    這時世尊,知道時機已成熟,當要使須達多脫離貧乏的災厄,讓福分更生。於是在飯剛煮好的時候,舍利弗來了。須達多夫人見了很是歡喜,將這一升的米飯,全部奉入缽中。重新洗了一升米煮飯,飯才剛熟,目連尊者來了,夫人同樣歡喜施予。又重新洗米煮飯,這次是迦葉尊者來了,夫人仍是歡喜施予。最後只剩下一升米,再起火煮飯,這回是如來佛親自來了。夫人暗想:「現在一點餘糧也沒有了。只剩這麼少的米飯,才剛剛煮熟,就蒙如來慈顧,莫非是我們的罪業將盡,新福將生?」便誠心的將鍋中的飯,全數供奉如來。佛陀為他們咒願:「罪滅福生,從今天起,永遠饒富,更不受困乏。」
    現在須達多回來了,夫人恐怕他責怪自己擅作主張,就先設詞間說:「假使佛陀來,以及舍利弗、目連、迦葉尊者,都來乞食,那是否應把家中所有的,都布施了呢?」「那當然!福田是難遭遇的,他既來,那是我們的福氣!」夫人便敘說剛才的情形,說:「
四升米,煮了四次飯,都悉數奉上了,一點也沒有剩餘。」須達多大大歡喜,將剩下的飯汁,一家老少,欣然共飲,大家如嘗甘露,身心悅豫。
    忽然之間,家人歡聲雷動,報說:「室內的珍寶「倉庫中的穀米絹帛,都裝得滿滿的,較之以往,有過之而無不及。」須達多深深明白,是佛陀慈憫憐念,於是更大設齋供,請佛及僧,虔求法益,佛陀為他們說法,大家都得到解脫。
    人情之常,大多是為己謀者厚,為他人想者薄,是故能分有餘予人,已為不易。若進而能將物品之善者施人,而自己取用較次者,則甚難矣!至於維生所需的極限,如須達多一家的米飯,能一一施捨,如果不是有大善根力,又深明因果,曷克臻此? (明倫月刊200期)


施血度生

賢者阿難,一日進午食畢,在林間坐禪,偶然動起一念思維:如來的出世因緣,很是奇特,使一切眾生出離煩惱,入安樂境,受賜無量!忽又起一思維:憍陳如等五大比丘(憍陳如、跋提離、婆沙波、阿奢輸、摩詞男)種何善根,依何因緣,在佛陀法門初開時得為先進,法鼓初振時得先聞,法雨初降時得先潤!
    於是下了祥座,往到佛所,把憍陳如等首先得度的因緣,求佛開示。
    佛告阿難:「憍陳如等,先世與我,實有因緣,過去世時,我曾以身血,解決他們的飢渴,使得安樂,今生又遇我成道,所以先受度脫」。
    阿難尊者重又問佛:「過去世時,血濟饑困,其事如何呢?」
    佛說:「在過去久遠阿僧祇劫,閻浮提世界中,有一國王,名叫慈力,仙天性慈悲,常常憐念一切,不稍厭倦,並且以十善道業來教化人民。因國中百姓人人向善,不作諸惡,干弋獄訟,一齊息滅,太和元氣,充滿人間,國運光昌,萬方同化。而這國中的鬼類,本來是噉人精血,依以活命,到慈力王宣化的時候,舉國人民,收攝身心,勵行十善,不作惡業,於是眾邪惡疫都不敢侵逼,這些鬼魅因而饑餓困乏緣,求佛開示。座,往到佛所,把憍陳如等首先得度的因呢?阿難尊者重又問佛:「過去世時,血濟饑困,其事如何,憔悴無力,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這時有五位鬼王,鼓動魔膽,化作五夜叉,來到國王面前,陳述苦狀:「我們本來是靠吃人的精血來維持生命,現今舉國都因您的教化,修十善果,邪不勝正,我等因此斷絕飲食,經年累月,我們已困乏不堪,求活無計,祈大王慈悲,憐憫憐憫我們!」
    國王聽到夜叉的話,也覺傷心不忍,立即決定布施,於是拔劍刺身,割身五處,血流如注,又叫那五夜叉自己取用。五夜叉各個拿著器皿,來承接國王身上的血,隨接隨飲,一直到夠飽了,才停下來。這五夜叉同時受國王的恩惠,歡喜無量,如子戀母,不忍暫去。
    國王告訴夜叉:「你們過去由於貪、瞋、癡三毒織盛,墮人鬼道,毫無樂趣,應想辦法解脫。你們既然飲了我的血,得慶更生,則當要回心轉業,勤修十善,脫去罪垢,恢復你們本有清淨自在之身。我今天以身血解救你們的饑渴,使得安樂,等我成佛時,亦當以我法身戒定慧血,滌除你們三毒諸欲的饑渴,安置你們在涅槃城中!」
    佛說:「阿難你當知,那時的慈力國王,就是今日的我,那時的五夜叉,就是今日的憍陳如等五比丘,由於我遇到他們,世世發願,要先度他們。所以我最初說法的時候,是他們五位比丘得先開解,早登覺岸。」(明倫月刊204期)


百頭怪魚

有一天如來有要事要進毗舍利城。經過犁越河的時候,遠遠地聽到人聲鼎沸,佛陀知道現在有一個點化眾人的極大因緣到來,便停步少憩,靜待時機。
    那犁越河邊,原來是一塊膏腴之地,河流下面,水活魚多,常常有幾百艘漁船,在那尋覓生計。河岸的一邊平原萬頃,水草豐秀,也常常有幾百個牧羊人驅趕羊群往來吃草。當時有一位漁翁,趁著大水漲潮,在水上流頭撒鉤捕魚。忽然把根繩牽動,覺得非常沈重,知道鉤上已擒著大魚,著力一拖,覺得非常沈重,在水中已是這樣,拖出水面一定更不容易,所以一面拖,一面招呼別隻漁船上的朋友,眾朋友圍攏上來,直到了淺灘邊。那魚身太重太大了,陷在淺灘浮泥中,少數人著力,休想拖動。在岸邊觀看的人,也都拿出雙臂用力來幫忙,可是仍然拖不動。人多聲雜,一時之間,鬧得沸泛遙天,犁越河邊,幾位好奇的牧童也趕來看熱鬧。知道捕了大魚,這麼多人還拖不起來,有幾位急忙返身,從上風頭一路叫喊,勸許多牧羊人,大家去看奇魚,並助一臂之力。就這樣,借著千人百眾的力量,一聲喊起;陡然發出千鈞大力,才把這條大魚拖上犁越河,讓大家飽看。這魚生得狀貌萬分奇怪,魚頭的周圍,密密的生著百多個小頭,且一個頭一個樣,各值不同,豺、狼、虎、豹、牛、羊、豬、狗、驢、駝、獐、猴、狸、貓、鼠、家獸野獸,有名沒有名的各種都有。圍觀的群眾,一時驚駭住了,都說不出話來,懷疑是不是夢中所見。
    如來的宿命神通早就照澈這怪魚的前因,於是移步到怪魚的前面,在千百人眾前,叫喚魚的姓名,說道:「你就是迦毗離麼?」怪魚居然作人言答應說:「我確實是迦毗離﹂佛弟子阿難於是合掌問佛:「此魚是何因緣,生成這股的怪相?」﹂如來便把這魚的宿世因緣講宣開來,讓大眾明白知曉。
    從前有一婆羅門教徒,生下一位甯馨兒,取名迦毗離,生得十分聰明伶俐,又博聞強記,自小就有神童的美譽。一天,他的母親問說:「你這樣多才多藝,當今世上還有勝過你的人嗎?」迦毗離回答道;「有位沙門名叫多智,他的才學兒所不及。」母親說:「青出於藍而色深於藍。兒啊!你何不折節就學,領受沙門的一切善法呢?」迦毗離謹奉母教,就到沙門那兒研學,果然經律論三藏的義理無不通曉,只可惜他這人有好勝量窄的習性。因為好勝的緣故,喜歡跟人舌戰,因為心量狹窄的緣故,造下無數的口過|他平時和比丘輩談經論道,如果理上短屈,說不過去了,就惡口罵人,慣常說道,你這等蠢物,就如某畜牲,知道什麼佛法?百獸的名字,常常掛在嘴邊,借來當作罵人的武器,因此日業如山,所以今生變成了百頭怪魚,自食其報。
    這時在場有捕魚的、牧羊的一干群眾,約有千人,聽到佛陀說作業受報的事情,都毛髮悚然,異口同聲,求為佛弟子,以免受業力的纏縛。佛為他們說苦諦法──這世上種種無非是苦趣。這千人眾頓時豁然開悟,漏盡結解,即成菩提,阿難及隨行的諸弟子,聞佛所說,悵然若久,既悲且懼,同聲說道;「身口意業,不可不慎啊!」 (明倫月刊190期)


王福德培

 從前有位國王出外射獵,途中經過了一間佛寺。國王至誠恭敬的遶塔,並向沙門作禮。
    隨從的臣子們看見了,都一起笑他。
    國王覺察到了,就問群臣們說:「如果有金子在斧中,而斧中卻有沸水,這樣可以用手去拿取金子嗎?」
    臣子答說:「不可用手取得。」
    國王又說:「你用冷水投入斧中,這樣可以取得嗎?」
    臣子們答:「這就可取得了啊!」
    國王說:「我行王事,射殺捕獵,就如湯沸。而燒香、燃燈、遶塔、禮僧,如持冷水投沸湯之中。作為國王的,有善惡之行,怎能是只有惡行而無善行呢?」 (明倫月刊122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