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道下證法師
「他若死時汝救他,汝若死時天救你。
延生癒病別無方,戒殺放生而已矣。」
上圓下因老法師開示:「殺有殺之惡果,放有放之善緣。末法娑婆,世道人心,日趨澆漓,為滿足口腹之需,無時不殺,無處不殺,推行放生,尤為困難!」此文之主角,就是一活生生的例子。為了悲心與持戒,不忍殺生,將實驗用之老鼠放生,決然放棄到手的學位。末了,當其患了血癌,才有奇遇,高人醫治,重生的善果。
這篇文章,取材自上道下證法師講述編輯— 毛毛蟲變蝴蝶之五。法師慈悲,應允吾等將其重新濃縮編排,就放生部分,節錄在此。
以下就是法師講述內容:
我有一位同學,現任美國大學教授,也是國際上頗知名的食品科學家。就讀國中時,生了場大病,父母帶他遍訪名醫,受了很多磨難。他生性慈悲,很能體諒別人,大學時學佛受戒,且誠心受持。
修碩士學位時,多年作實驗,長期熬夜,飲食生活失常,積勞成疾,體力透支。漸漸的,出現了一些症狀,此時,血癌的發展已有一段時間。在他快拿到碩士學位前,最後必須做一個實驗,需要殺好多老鼠,始能完成。天性的慈悲和持戒的精神,堅持不願殺生,毅然放棄到手的學位。家人、朋友均不解責備,但他也不願多作抗辯,內心的智慧慈悲,超越了世間的功名利祿。於是,重換題目,做個不必要殺生的實驗,辛苦許久,才拿到碩士學位。
在美國檢查治療,白血球只有正常人的1/4到1/3,紅血球不到一半,血小板低的程度,已經是會出血,但他從不出血。經歷了種種檢查的痛苦,他不願在醫院作治療,堅持吃素、念佛,照常生活,繼續攻讀博士。當他擔心血球太少時,我告訴他:「不要緊,你的血球雖然少,假如你好好念佛,靜下心來,每個血球都是武林高手,一個可抵十個用,就好像將軍一個勝過一百個小兵!你的心不必跟著檢驗報告上上下下,只要照常快樂生活就好!」他聽了,朗然笑笑。
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得到了博士學位,每天無論多忙,早晚二課,從不間斷。佛力的加被,持戒不殺生的功德力,念佛的誠心,使他能正常的生活。冥冥中,有不可思議的感應啊!
莊嚴寺顯公上人(上顯下明老法師),慈悲心腸,眼力過人,一看便知我這位同學有病。竟私下拜訪一位精研醫術,精通易經的居士,義務為他看病。用一些水果蔬菜配合治療。別人患上這種病,大多治療到掉髮、嘴破,常需輸血,天天得住院隔離,他卻天天吃好吃水果蔬菜,還能照常運動打球,歡喜念佛。
現在他還能到世界各地發表學術演講,臉色紅潤。血液科醫師,都嘆為奇特。而他體會佛法的妙用和力量,更加專心學佛。在他得病以後,發了一個願,願安慰一切血癌患者都能免除怖畏,鼓起信心。我相信這個願一定能圓滿,因為佛菩薩從不辜負一個虔誠的人。
慈悲的人有特殊福報。所謂放生—就是放我們的慈悲心生。他寧可捨棄大家追求的學位,把老鼠放生。在他自己患了重病,未來會死的情況下,有人出現救了他,讓他恢復健康,獲得重生。
當人生命終了的那一刻,即使再多的錢財,再高的學位,也無法買得一分鐘的生命。生命是這樣的可貴,平常用很少的錢財,就能免除動物被殺的恐怖,放他一條生路,為什麼我們不肯做?當你忽然面臨死亡,或者生命操縱在別人手中,就會了解那種渴望被放生的心情。
假如我這位同學,當初為了得到碩士學位,昧著慈悲心破戒把那些老鼠殺掉做實驗,恐怕後來就不會有得救的殊勝因緣。想想,如果自己血癌的進展和一般病人一樣,面對死亡,他的碩士、博士學位,又有什麼用呢?
放生感應二則
上鑑下因法師/彰化縣員林鎮
員林蓮社上鑑下因法師,專宗淨業,嚴持戒律,勤修六度。待人接物,謙沖和善,虛懷若谷。對於居士請益,概勉以精勤念佛,眾善奉行。對護生、放生,亦大力提倡,推崇備至,以為職志。屢屢於法界衛星上宏法利生時,勸眾放生。自非同體大悲,等心愛物者,何以切切如此。法師慈悲,口述二則放生感應,分敘如下:
則一:八十八年春,假台南青餛鯓,施放水族物命,按儀規三皈灑淨後,將魚苗放之大海,當眾人群策群力之際,有一林居士,素秉異常,眼通陰陽,可觀常人所不能察,可聽常人所不能聞。見一男女,立於海面,男者龜身人面,滿臉鬚髯,態度和善。女者魚身人面,長髮飄逸,臉蛋皎好。初見此景,林居士心中訝然,待驚魂甫定,念起疑惑。
問道:「不知二位如何稱呼?」
二人答:「我倆乃魚之護法,稱之仙姑可也。」
林居士再問:「吾等今日所放水族物命,是否會被捕捉?有無生命危險?」
仙姑答:「你無用煩惱,魚兒不會被捉,我二人即是來此,將魚兒趕至大海。」
上鑑下因法師開示,此事雖屬靈異玄妙,但若非事實,居士亦不敢妄言誑語。足見放生現場,龍天護法,放生功德,諸佛歡喜。
印光大師在(復愚僧書)曾云:「彼必期于萬無一失,方肯行放生。則令世人盡壽皆不行戒殺放生之事矣。其人將來必膺萬無一人能救己子將死也。哀哉痛哉。」夫人放生,常見譏議,說放生即放死,亦或放者自放,捕者照捕,放生何用云云。此等訛語,相互傳說,遂使初發放生菩提者,頓起疑惑,若無正念,必然退道。此一感應,適足說明,吾人心算,不及佛菩薩萬一,冥冥之中,自有護持。只管守住當下那一念慈悲,放諸生命。餘者,無庸置疑,可也。
則二:數年前之二月十五日,突接黃居士來電,十萬火急,告知近萬隻牛蛙,本欲賣往日本,因未報關,現扣留充公,經新聞刊出,多家海產店,前往投標採購,望師父憐憫,發大慈悲心,將其買回放生,使其免受刀砧剖腹之罪。
時值師父精進佛七,無暇分身,遂托江居士代為負責,臨行殷切叮嚀,務必得標。在投標過程中,幾點不思譏事,分敘如下:
江居士膺此重任,誠惶誠恐,兢兢業業,但對台中港海關處,路徑並不熟稔,幾經波折,才找到競標處,到達時,剛好開始,此其一。
投標時,江居士未曾買賣牛蛙,不知市價多少,回電秉明師父,師父告知,見機行事,隨機應變。最後寫下六萬。開標後,竟離底標幾百元順利得標,此其二。
得標後,近萬隻牛蛙,體積龐大,地處偏僻,又無大卡車托運,正當腸枯思竭,苦無對策時,恰有一卡車駛近,經江居士說明原委,爽快答應,代為運載,恰好一車滿滿,此其三也。
上鑑下因法師開示,以上三者,缺一不可,稍有差池,此事不成,則萬千性命淪為刀殂,幸得佛助,功成圓滿,大慰人心。
大批牛蛙載回蓮社,皈依灑淨,聽聞佛號。由於數目太多,晝日放生,過於顯目。乃待夜深人靜,四下無人時,由上溥下因老法師率眾數人,於溪湖與埤頭間之大溪,分批分區施放。溪前溪尾,歷時數刻,始全數放畢,待眾人按原途折返,忽聞萬蛙齊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此起彼落,宛如梵音嬝繞,充塞天地之間,劃入無垠夜空,壯觀殊勝。眾人視此異象,無不感動。
印光大師云:「須知水陸飛潛諸物,同吾靈明覺知之心,但以宿業深重,致形體殊異,口不能言,觀其求食避死情狀,自可悟其與人無異矣!」螻蟻尚且偷生,蠢動含靈,咸具佛性,心與佛無二,今蛙能念佛,報佛恩典,而人為萬靈之長,若不精勤念佛,上報佛恩,豈不如牛蛙乎!悲哉。
常行放生,眾難解脫
光陰荏苒,居士放生,已二十載。之行放生,恆持至今,感銘其父,受其庭訓至深至遠。猶憶兒時,每初一、十五,父親必向兒輩收取小錢,或二十或五十,購得物命,至清溝放生,如此六、七載,從未間斷。
蒙父親素行,善根宿植,自此結下放生因緣。父母恩重難報經云:「父母恩深重,恩憐無歇時,起坐心相逐,近遙意與隨。」今念佛、放生,乃報親恩之不二法門;且眾生皆我父母,吾輩何忍殺之?
學佛者憬悟,三世因果,諸餘罪中,殺業最重;雖久行放生,果報難免。然藥師經有云:「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為真實不虛之語。因居士曾遇災患,皆能轉危為安。故深信,與平日放生,施於無畏,念佛無間,蒙諸佛菩薩垂被,幸得離難。鑑此,概述二難,與眾同參:
(一)某日,居士與同修之弟及客戶,運載藤椅,馳行高速公路,車內佛號不斷(居士誠願眾生聽聞佛號,皆能解脫),故三人虔敬聽聞。然車行基隆,隧道口前,怵地!一大型托板車,忽疾撞右車頭,霎時!前窗龜裂崩碎。因車開內線,近安全島,此一突撞,威力難抵,瞬間!念至心靈:「萬不可直衝安全島。」遂速打方向盤,使車穩定。爾後,三人續載藤椅至客戶店中,待貨物御下,方送車維修。
車禍之日,逢週六,是晚居士必至三重念佛會共修,一入佛堂,端坐念佛。思及:「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觀佛時,淚霑面頰,無以自己!憶白日景象,晃若隔世,乃深知,佛菩薩慈悲,未使驚恐倉惶,反安然渡此劫難。
(二)民國八十七年季夏,強烈颱風賀伯侵台,北縣水患頻傳;居士住所—新莊幸福路,通街淹水,水深近一樓高,十餘年來,未曾遭遇如此嚴重水患。居士所經營傢俱店,地下室安然無恙,為唯一未淹水處;此事街坊鄰人獲知後,皆逕相走告,傳為奇譚。
回述當日,海水倒灌,湧現之速,甚極危旦。時居士與同修,直驅地下室堪驗,二人默念:「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至誠懇切,祈災變降至最低。
水患初至,同棟二樓兩戶鄰人,預幫居士貨車四輪墊高,事畢,思及居士店中無人照應;四人涉水及腰,趕至店中協助,彼四人盡速圍堵地下室進水處,快速修補缺漏。而一樓鄰店,近日忽大量購泥包、磚塊,置於居士屋後,恰抵擋洪水。鄰店妻子不解丈夫為何採購大量貨物?是近年來,未曾有?居士自忖,如此人事和合,莫非菩薩巧妙安排,免去災患?
放生、殺生現報錄載:「常行放生,常行殺生,天地鬼神常為鑑臨,必當降以禍福,且勿忽其弱而欺之。」居士因常行放生,不忍眾生受刀俎之苦;今雖遇災厄,卻於共業中有別,不正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乎!
除二難外,凡居士最津津樂道者,乃漁村放生事。
數年前,居士與大眾至濱海公路中,某一漁村放生。村中設有海巡隊,旁駐派出所,附近為放生定點。每大眾至,履感法喜充滿,因所中諸位海警,亦同沾法益,同行放生。期間,令大眾匪夷所思,莫如至此地放,竟放至村民向所裡求救:「別教放生人再來,吾等近日幾無魚可獲矣!」不可思議啊!大眾放生,肇使漁民出船捕撈無獲?足堪徵驗:放生,近之能息殺因,遠之可滅殺果。懇勸緇素大德,切莫小看放生一事。
爾今,居士年已半百,於放生事仍孜孜不倦,北市多處放生團體,亦常護持。近年,又參與上圓下因老法師大放生,故義不容辭,慨任義工。當日必著救生衣,涉水至最前端,同大眾放生。居士言:「放生,乃末學份內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