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位施老先生,他是蘇州人。平時喜歡作善事,幫助別人。年過四十歲,才生了一個兒子,名字叫做還。有一次,聽說虎邱地方要修蓋觀世音菩薩的大殿,就帶了很多錶去布施:一天,在劍池旁邊,突然聽到有人在哭的聲音,施老先生就急急的往前去看,原來是他小時候同窗硯友桂某一家人在那兒。施老先生就問桂某為什麼來到這裡呢?
桂某就說,是因為這幾年經商失敗,欠了人家很多錢,被討債的人逼得走投無路,只好逃到這裡來,又因飢餓沒飯吃,所以一家大小都在此痛哭流涕,不知怎麼辦才好?施老先生本是散財好義的人,一聽到朋友有難,當下拿出三百兩銀子給他去還債,並維持生活。桂某非常感激,就跪在觀音大士面前發誓說:「我桂某今蒙受施老先生深厚的救命之恩,若今生不能酬還他,願來世作狗作馬以報答。」施老先生又想到桂某沒有房子住,就以家裡一處棗團給他們住,桂某家又生一女兒,施老先生又與桂某商量,讓施還與桂女長大後成婚,使兩家成為親戚。
過幾年,有一天,桂某在棗樹下,無意間挖出了一千多兩銀子,那是施老先生的父親,以前埋在地下,準備留給子孫用的,但桂某非常貪心,佔為私有,就這樣桂某,一天一天的有錢,而施老先生家一天一天的衰敗下來,後來施老夫婦也相繼過世,只留下兒子施還一個人無依無靠。而桂某竟然聽妻子孫氏的話,既是要隱藏以前的事,乾脆就再賴婚不管他。於是桂某全家就搬到會稽這地方去。施還前去投靠他們,沒想到這對夫婦居然不接納;提到三百兩銀子的事,竟然回說:「又沒有借條」就將施還趕出去,可憐的施還,只好另某生路,奮發圖強。
過了幾年,桂某到京城去做事,被壞人欺騙,耗去家財一半以上,只好傷心地回家,在回家的路途上,住進一家旅社,很疲倦地,不知不覺中就來到一間大房子,旁邊有個洞穴,無意中,自已的雙手被抓入地下,這時看見廳堂上燈火通明,就往前丟看一,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再仔細觀看,居然是施老先生,桂某因做了虧心事,心裡非常慚愧,想要抬手作揖與他打招呼,但雙手就是不聽話,伏在地上抬不起來,只好作罷。就繼續爬到後花園去,看見他的妻子和二個兒子都在那裏,再仔細一看,怎麼都變成狗的樣子啊!回頭再看看自己,早已變成狗了,堪某很驚怕的問他妻子說:「為什麼會這樣啊?」他的妻子說:「難道你忘了在觀音大士面前所發的誓語嗎?我們都變成狗,這又有什麼好說的呢?」這時桂某猛然一驚,就醒來了,原來是一場夢啊!但這個夢不是很好,就急急整裝趕著路早點回家。
一到家門口,就看見旁邊停放兩具棺材,在神桌上擺著他兩個兒子的牌位,桂某更加心驚肉跳,心有餘悸地,急急衝入房內,看見妻子躺在床上,早已病入膏盲,氣也快斷了,桂某急著叫他妻子,其妻忽然兩眼瞪著大大的,居然變了他長子的聲音說:「爸爸!你怎麼今天才回來?閻羅王認為我們家因背負了施家恩惠,而父親又有發誓在前,所以我們兄弟以及母親共三人,明天早上就要前往施家去作狗,兩隻公的就是我們兄弟二人,一隻母的,而背上長有瘤的就是母親,而父親你也要來還債,明年秋天八月,會來施家作狗,以實踐你以前所發的誓語。唯有妺妹與施家公子,冥冥之中合當為夫婦,獨免此災難。」話一說完,就斷氣而死。桂某聽到這,些話和所作的夢,完全一樣,心裡更加害怕,悲痛交集,真是後悔莫及。只好將此三具屍體收拾停當,就在準備出殯時,災難又來了。
火災將他的家全部燒燬,三具棺材也全部燒燼。又只好帶著女兒到蘇州去找施還,探聽施還的消息。
那施還因無人依靠,從此努力用功讀書,早已上功名作了官,又娶了支參政的女兒為妻,生活非常美滿。這時桂某又慚愧又惱恨自己的不是,懇求再三,始跟施還再一面。剛剛進入施家,三隻狗從牆壁的洞竄出來,環繞看桂某,又哀又叫,饗聲痛叫入耳,聲聲刺入桂某的心,其中一隻背上居然還長著瘤,桂某更加痛心,就向施還跪拜著、哭泣的敘述以前所做的事情。並且說,我現在已經家破人亡無家可歸,但願施公子恩開一面,接納我女兒作婢女來服侍你,我也作僮僕,終身在此工作,以免將來變作狗的報應,我就心滿願足。施公子到底還是善良的人,聽後心覺不忍,就答應了。當天晚上,桂某夢見他妻子來向他辭行說,幸蒙你有一番懺悔罪過的心,施氏的先人已為你乞求免受犬報之苦;我們母子也僥倖地,可脫離這業犬之身。到第二天一早,果然聽到三隻狗已於昨晚死了,而桂某終其一生力作於施家,至踰年無恙。
由以上故事,可知因果一點也不爽,我們做人一定要守本分,所謂「恩必報,怨必忘」;知恩要報恩,千萬不要忘恩負義。 (明倫月刊202期)
浙江省附近,水利殊勝,米鹽蠶桑,是著名的天然產物,經濟繁榮,人口繁盛,民間的文化敦化,也比其他地方優勝。浙江省的首都所在是杭州,杭州西湖畔,山明水秀,寺宇林立,四眾之中道業精進的行人,數以千計。 這是一件小小的事,修行人心空無物,習以為常,一撮鹽巴,不曾記掛在清淨的心中,因此事隔幾天,也還沒去處理清楚。然而不予而取,在因果律上,就已違犯了。 於是集聚了所有的錢,親自到產區指定購買鹽山,鹽價及運費一齊付清,並囑託運送到某處某家,說是償還舊債。
尊者祇夜多,和眾弗子在向北天竺行的路途中,抬頭看見一隻鳥飛掠而過,尊者仰面微微一笑,弟子就問說:「尊者以何緣故微笑?是否能慈愍告知?」尊者說:「時機到了,我便會說出來。」於是一行又向前走。來到一座石城,在城門口,見尊者的臉慘然變色。這時已到吃飯時間,於是大家入城乞食,既得食後,還出城門,又見尊者穆然變色。諸弟子於是長跪祈請:「不知尊者剛才為何微笑,又為何慘然變色?」 其後不久,果然生下一男孩,到幼兒已能呀呀說話了,就再次向父母祈請;「現在可任由孩兒出家了嗎?這作父母的,由於有言在先,也不敢當面阻止,卻私下要乳母教孫兒說:「你父親要出家時,你要在門口,拉著他的衣襟說:『既然生我養了我,現在卻要捨我出家,不如先殺了我,您才放心的去。』」屆時,孩子果如所言,作父親的聽了慘然變色,告訴孩子:「我決定留下來,不再走了。」
由於這樣,又苦海浮沈,擱延出離生死的時日。到如今我用道眼觀察我宿生的六親眷屬,天上人間及三惡道中,要想相見,非常困難,今天才有緣再見一次,剛才那飛過去的大鳥,正是過去生我的孩兒呀!」 蓮池大師說:「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對於父母、妻子、兒女,只有使他們在佛法上得利,才是真受益。否則縱饒錦衣玉食,快活百年,一旦無常到來,也如戲場頃刻鑼鼓聲歇,又那知何處是家鄉呢?更何況生死業報,各自承受,地藏經說:「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慘孰過於此?經論有言,除非得解脫,否則行善作惡,天上人間,福祚享盡,必墮惡趣乃至地獄,試觀惡鬼道眾生,七十年來切切求食,竟然滴水未沾,而所吃者何?是膿血涕唾糞穢不淨之物,長壽而長受苦,真是可悲又可懼也。故行者切要心心念念以脫輪迴了生死為第一要務,凡夫心中想的事不想;凡夫作的事不作;凡夫說的話不說,以一句阿彌陀佛來消世間的三業,轉凡夫的俗情,並隨分盡力,讓家人及一切有緣眾生,同沾法益。 (明倫月刊192期)
撮鹽變山
其中有一位居士,一心向道,勤修禪那,心中無牽無掛,只以日備一食為累。有一天將近中午,煮食的時間已到,就到廚下料理,飯煮好了,正在炒菜,這時才覺知鹽已用盡了,急迫倉卒之間,忙向平日互通有無的右鄰借去。那知鄰人恰巧外出,不及當面商議,於是先取一撮來應急。
一天他如常入座修持,忽然覺得面前原有的一片光明不再顯現,卻有一大堆濃重的陰影,仔細審視,這陰影不是別的東西,正是一粒一粒的鹽巴聚積而成的,由此反觀自省,知道是前數日借了一撮鹽巴,在因果律上,已成了嚴重的問題,一撮的鹽轉成一堆小山,遮去了清淨心田的光明。
這樣料理之後,居士再入座修持,面前的鹽山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但見一片光明熾盛。
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許多的小小鹽巴,一分一分的遮蓋了靈臺的清明,小心啊!我們修行的人。 (明倫月刊188期)
飛鳥過眼憶前因
尊者祇夜多說我在過去生,九十一劫毗婆ㄕ佛入涅槃之後,投生作長者子,我想要出家,父母不允許,說:「我們的家業龐大,你如果出家,誰來繼承呢?不然我為你娶妻,倘若生了子女,那便由你出家。」於是便為娶妻。既娶了妻,又要求出家,父母說:「加果生了男孩,便讓你出家。」
至於我所以慘然變色的原因,是我在城邊,看見一個餓鬼道的小孩,對我說:「我站在這城邊,已經七十年了,我母親為我入城去找尋食物,都不曾回來,我現在又飢又海,非常難受,求尊者入城去時,看見我母親,替我傳話,請她速速回來看我。」我入得城來,見了餓鬼母,對他說:「你的兒子在城門外,十分飢渴,很想見你」這時餓鬼母很無奈的回答:
「我進得城來,七十多年了,我自己福薄,加以新產不久,饑餓羸弱,不夠力氣。城中雖有膿血涕唾糞穢不淨等食物,可是比我有力氣的,早就撿去了,我一絲一毫也得不到。等到最後,好不容易得了一口不淨,想要拿出城門,和我兒分食,那知城門中又有大力鬼擋著,不許我出去,惟願尊者慈悲,帶我出門,使我母子相見。」
於是尊者便將餓鬼母帶出門,母子相見,分食不淨。這時尊者問鬼母說:「你住在此地,有多久了?」鬼母回答說:「我親眼見此城,已是七番成壞了。」
尊者說:「餓鬼是長壽,但是受盡大大的苦啊!」眾弟子們,聽聞此事,都厭患生死流離,勇猛精進。
人世間的千萬般苦事,都從尊者的眼中、口中具現出來了,而凡夫便是在此間流浪浮沈、浮沈流浪,飛鳥過眼憶前因,尊者和他的宿生眷屬,天上、人間、三惡道中,要求一相見,竟不可得,緣聚緣散之間,何其冷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