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 星期日

假因毀謗聖者,堕無間獄受苦

 當佛陀住在王舍城的時侯,果嘎勒嘎比丘(提婆達多的眷屬之一)住在薩伽瑪山,此山的環境非常幽美。附近的施主與婆羅門對果嘎勒嘎比丘都十分恭敬,經常供養他衣物藥食等。有一次,舍利子和目犍連一同遊化,來到薩伽瑪山。果嘎勒嘎比丘聽說這事,就前往頂禮迎請二位尊者住下來,并願意供養他們一切資具。

  兩位尊者提出一個要求:“請不要告訴任何人我們在這裏,若太多人知道,我們就會離開。”果嘎勒嘎比丘答應了,于是兩位尊者就安住下來。

  那時,有一位大施主的兒子,很有善根,自己到果嘎勒嘎比丘那裏皈依,并請求出家。果嘎勒嘎比丘要他征求父母的同意,然而他的父母不同意,他隻好順從父母,暫時不出家。

  果嘎勒嘎比丘供養二位尊者許多年後,大施主的兒子也長大成人了。有一天,果嘎勒嘎比丘準備出遊,出門前,他請兩位尊者代爲教導自己的弟子。兩位尊者觀察這些弟子的根機,覺得他們能夠修學更進一步的法,就傳授給他們相應的法。他們個個勇猛精進,全都證得阿羅漢果位。

  這時,那位大施主的兒子終于獲得父母的同意,來到經堂,準備出家。比丘們對施主的兒子說:“果嘎勒嘎比丘外出,現在是由舍利子和目犍連二位尊者帶領我們修學。你若是在尊者面前出家,這因緣是很殊勝的!”他聽了很高興,就在尊者舍利子前出家。舍利子尊者爲他傳授一些法要,他便證得預流果。受了比丘戒後,更加精進修持,最後滅盡所有的三界煩惱,成爲阿羅漢。證果後,他回去度化父母,也讓父母得了聖果。

  不久,薩伽瑪山的天人對當地的人民說:“我們薩嘎瑪山上有兩位尊者:目犍連和舍利子,是真正的善知識,你們爲什麽不去拜見他們呢?”從此以後,來薩伽瑪山朝拜的信徒就越來越多。

  兩位尊者覺得天天很多人來恭敬供養,于修習無益,因而決定離開。于是就對那些已得羅漢果的果嘎勒嘎的弟子們說:“我們曾經與果嘎勒嘎約定,一旦往來的人太多,我們就會離開。現在你們最好去王舍城,大家各奔東西,好好修行。”尊者說完後,寺院裏的僧衆全去了王舍城,兩位尊者也出發到其它的地方。

  兩位尊者走到途中,突然下大雨,他們遠遠看見前面有個山洞。這時,有一位牧羊女先進去,接着又進去一個男人,一會兒,那個男人從山洞出來,走了。兩位尊者沒有仔細觀察,就進入山洞中避雨。

  就在此時,果嘎勒嘎回到薩伽瑪山,發現山中空無一人。有人告訴他:“是兩位尊者把你的弟子給帶走的。”他聽後,非常生氣,連忙追趕兩位尊者。在山洞裏,追到兩位尊者,同時也看見一位行爲淫蕩的女子從洞内深處走出來,不禁心生懷疑 :“洞裏隻有他們三個人而已,他們之間一定有暧昧不明的關系。”

  想到兩位尊者遣散自己的弟子,又破戒與女子有了暧昧不明的關系,果嘎勒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破口大罵:“你們這兩個犯了淫戒的惡徒!”并說很多不堪入耳的惡語,兩位尊者見他失去理智,無法加以解釋,隻得默然離去了。

  于是,果嘎勒嘎到王舍城各處毀謗兩位尊者。其它比丘把這件事告訴佛陀,佛陀特意找來果嘎勒嘎,對他說:“果嘎勒嘎,他們持戒清淨,你毀謗他們,将來會遭受無量的大苦報。”

  果嘎勒嘎對佛陀說:“世尊!舍利子和目犍連确實是惡性比丘,不是清淨比丘啊!”于是繼續毀謗他們。佛陀語重心長地再三勸誡他,但果嘎勒嘎仍然固執己見。

  後來,果嘎勒嘎罹患怪病,身上長出了很多小疹子,小疹子越變越大,從像小芥子轉到像青稞、豌豆那麽的大,長滿全身;他口吐鮮血,全身滾燙,受不了地大聲叫喊:“好燙啊!我的身上好燙啊!”他不停地叫着,身上的膿血也是不斷地湧出,不久就在極大的痛苦中去世了。死後,他堕入最底層的裂如大紅蓮地獄中,不但舌頭燃火,還有鐵嘴的老鷹、鸱枭、烏鴉啄他。

  同時,有三色三天子飛來佛前,對佛陀恭敬頂禮。一位天子告訴世尊說:“世尊!提婆達多的眷屬果嘎勒嘎已經生病去世了。”

  另一位天子說:“世尊!果嘎勒嘎因爲诽謗二位尊者,如今堕入裂如大紅蓮地獄了。”

  最後一位天子,以偈誦的方式說:“無論是什麽人,宣說他人過失,毀害自己業因,白白造下口業,永遠失去安樂;勿贊惡人所爲,不可诽謗正士,尤是證果聖者,若對其生瞋恨,萬劫地獄受苦。”說完之後,三位天子就不見了。

  第二天,世尊告訴大衆:“昨晚來了三位天子,他們告訴我果嘎勒嘎已經堕入地獄中受大苦報。如果還未得到像我一樣的境界,那麽是很難知道别人根機等情況的。所以,平時大家不可任意說别人的過失,想真正了解一個人,要通過八種觀察,一、觀察他的行爲,二、行境,三、道友,四、生活,五、聽,六、聞,七、身業,八、口業。從多方面綜合觀察才能真正認識一個人,千萬不能以偏概全,對他人的善惡妄下定論。比丘們,對一般的木頭也不能生瞋恨心,何況是對有情衆生,以後,要多注意,多精進修行。”

  舍利子和目犍連聽到後,就到地獄裏,想救诽謗他們的果嘎勒嘎。在裂如大紅蓮地獄的深處,他們看到果嘎勒嘎正受極大的痛苦。當果嘎勒嘎看到他們二人時,依然瞋恨不息,當場開口罵了起來;因爲瞋恨心增強,所遭受的苦更加猛烈,身上的火也更加熾燃。他們兩位眼見無法救他,隻好回王舍城。

  到王舍城後,他們對衆人如實宣講親眼見聞正在受苦的果嘎勒嘎,人們聽了對因果不虛生起誠信心,對輪回生起厭離心,已足以接受佛法的潤澤。于是,舍利子傳給他們相應的法,他們有些得到加行道的暖、頂、忍、世第一位,有些獲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有些得了梵天、帝釋天,有些達到獨覺、辟支佛位,有些獲得金輪王位,有些則種下無上菩提的因,大多數的人對佛法生起信心,并皈依佛門。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是什麽樣的因緣使果嘎勒嘎比丘對兩位尊者生起那麽大的瞋恨心毀謗,并在死後下地獄呢?希望世尊爲我們開示。”

  世尊告訴比丘們:以前,他也是因爲毀謗他們而下地獄的。很久以前,無争城裏有一位婆羅門大臣精通世間學問,大家都對他很恭敬。不久,有一位精通一切學問的仙人到無争城附近安住下來。過了一段日子,無争城人民全都跑去供養仙人。婆羅門大臣得不到名聞利養,就想陷害仙人。當時,仙人有兩位大弟子,也精通世間一切學問,他們持戒清淨,可是婆羅門大臣卻到處散布謠言:“這兩位婆羅門持戒不清淨,不是清淨的修行人。”後來,那位仙人勸告婆羅門大臣說:“請不要毀謗,他們的戒行很清淨的。”如此再三地勸告他,可是他都聽不進去,大臣死後就堕入地獄中受苦。

  當時的那位老仙人就是現在的我,兩位弟子就是現在的舍利子和目犍連,當時的婆羅門大臣就是現在的果嘎勒嘎,那時他也是以無因毀謗而下地獄的。

  比丘們又問世尊:“是什麽因緣使兩位尊者雖是阿羅漢,卻受這樣的毀謗呢?”

  世尊告訴他們:“很久以前,俱塵城住着兩位苦行者,他們很受人民的尊敬。有一天,來了一位具足五神通的婆羅門,大家都跑去皈依他。之後,苦行者爲了得到供養,就中傷婆羅門,使他無法久留,不得不離開。這兩位苦行者就是現在的舍利子和目犍連,他們那時宣說别人的過失,死後下地獄,曆時千百萬劫,從地獄出來後,生生世世還是被人毀謗,現在雖然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因果不失壞,仍受到果嘎勒嘎比丘的诋毀。”

  比丘再請問世尊:“世尊,果嘎勒嘎在地獄受種種的苦,被鐵嘴烏鴉、獅子等啄食,這因緣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世尊回答他們說:“這是他毀謗舍利子和目犍連所感召的果報。”


業果的故事

在佛教中有一段故事——有一位高僧行腳于各個寺院、去禮拜參訪。有一回,他來到瓦觀寺挂單,在寺中禮拜《法華經》;同時,也在那兒研究法華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時分,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廁所去,剛走到廁所門口,卻見一個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體投地頂禮跪拜,高僧就問鬼說:“你爲什麽守在廁所門外,看你那麽虔誠,爲什麽會堕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說:“過去生我也曾出家,當時在寺院中,掌過香燈、知客等執事,在那期間,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後就堕落做啖糞鬼。我知道大法師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這位法師就問:“你到底做了什麽事?”鬼說:“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會受業報,但是不知犯了哪條罪?”法師就說:“不管犯了哪條罪,都是從身口意三業所造;你是否曾犯殺、盜、淫?”

  那個鬼說:“沒有啊,我出家以後,身沒有犯殺、盜、淫。”法師就又問:“你是不是犯了口業?妄言、绮語、兩舌、惡口?”

  鬼想了想說:“妄言倒是沒犯;惡口就難免了;兩舌呢?也是難得清淨;绮語也不敢說完全沒有。”法師再問:“在心意方面,是否犯貪、嗔、癡?”

  鬼想了想就說:“很有可能是貪心,這就是我的毛病,以前做香燈、知客的時候,難免要面對很多人,在這當中,我有時會生起不清淨心;貪了香油的供養,也貪圖供奉的金錢,這個‘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嗔’也沒辦法控制:‘癡念’也有,因爲我智慧未開,時時心中都有煩惱,我想我的業可能是犯在口業和意業。”

  他真心誠意要改過,就向法師說:“我知道錯了,請法師代我做功德。”他說:“在柿子樹的下面,有三千錢在那兒,希望您請人掘出柿子樹的樹根,拿出埋在那裏的錢,請爲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難。”

  法師等到天亮時,就邀幾個人帶着鋤頭,到柿子樹下挖掘,果真挖出一個甕,裏面有三千錢。法師就用那三千錢爲他寫了一部《法華經》,剩下的錢全部拿去救濟貧困。過了一星期後,那個鬼又來到法師的寮房,向他頂禮答謝說:“我的業已經轉了,比過去好很多,以後我還會努力精進再精進,希望能脫離鬼身,将來回歸人道,好好修行。”禮拜之後,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過程多麽奧妙,而凡夫卻往往無法了解。當我們造福時,可以得到多少福報?造惡時,又将承受什麽樣的報應?學佛就是要活得明明朗朗,了解爲善作福,以後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爲非作歹,一切的業也都必須自己承擔,這就是修行所應了解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