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學佛文集--暢懷法師23(完)


三論宗大義

此宗依《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而開宗,其教義大都依於《般若經》,故亦稱般若宗,又其所顯是畢竟空義,亦稱大乘空宗。佛滅後約六七百年,龍樹菩薩依摩訶般若造論,顯一切無所得之中道,是為《中論》。於《中論》內,擇其精玄,成十二略觀門,開示般若正觀,是為《十二門論》。其弟子提婆論師,復演二十品一百偈,正破外道,兼破內道之執,是為《百論》。

  於東晉姚秦弘始三年,三藏鳩摩羅什法師來到中國長安,盡譯三論,是為此三論之始祖。羅什弟子三千,其中有上足弟子十人,號什門十哲。經五傳後,至隋嘉祥大師,始將三論發揚光大,與其同時,有明勝大師,在北地傳弘四論。除三論外,另加《大智度論》。

  《中論》,是破一切虛妄偏邪,而顯中道實相。其實,中道實相,非中非不中,無名相法,為眾生故,強名相說,欲令因此而悟無名,是故說中以顯不中。《中論》,亦名《中觀論》,中謂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所行之道,故前明中,由此中道,發生諸佛菩薩正觀,故亦名《中觀論》。

  此宗以空無所得為教義,以有所得為妄見。《中論》是正破小乘,旁破外道,而顯大乘空義。《百論》是正破外道,旁破一切,而顯大乘空義。《十二門論》,是並破小乘外道,而顯大乘甚深空義。《三論玄義》說︰「論雖有三,義唯二轍,一曰破邪,二曰顯正。」可見此宗,唯在破顯二門。

  破邪略言有四︰一破斥執有實我之外道。二破斥執我為無,而法為有之毗曇宗。三破斥執空見為正理之成實宗。四破斥墮於有所得見之大乘。如是無論內道、外道、大乘、小乘,苟有所得,通皆破遣。言顯正者,一切皆破,無有所得,所得既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破邪之外,並無正顯,破邪之處,即是顯正。

  大小諸宗,多明二諦。《中論》云︰「諸佛常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大品般若經》云︰「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是故諸經皆說,佛隨順眾生故說於二諦,隨凡說有名俗諦,隨聖說空名真諦。《中論疏》說,有四重二諦。初以有為俗諦,空為真諦,是為一重二諦。次以有空為俗諦,非有非空為真諦,是為二重二諦。三以前二重二諦為俗諦,以非二非不二為真諦,是為三重二諦。四以前三重為俗諦,言亡慮絕為真諦,是為四重二諦。

  此宗立有八不中道。二諦總攝一切佛法,然二諦由八不而正,不悟八不,即不識二諦。故《中論》卷首便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生若有實,則不應藉因緣。先既無生,何得有滅,故說不生亦不滅。既藉因緣,所以不常,既非先有,何得有斷,故說不常亦不斷。一身有差別相故不一,雖有差別相,唯一人身故不異。時法無來故不來,動作無去故不去,故說不來亦不去。

  此宗立有四種中道。以上二諦八不,是顯中道實相。從因緣品,推求諸法,有亦無,無亦無,有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是名諸法實相。

  四種中道者︰一是對偏中,唯是對治大小學人,有無斷常偏病,故說中道。二是盡偏中,以上所說,偏病若除,即名中道。三是絕待中,本對偏病,說有中道,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故稱為絕待中。四是成假中,正道未曾有無,為化眾生,假說有無,故以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如此之中,為成於假,故稱為成假中。可見此宗,所說中道,非有非空,空中非不中之無相法,為引導眾生,寄中以言之。


密宗大義

 此宗以三密中,口密真言立宗,故名密宗,亦名真言宗。真言者,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摩訶毗盧遮那佛,密宗稱為大日如來,於法界宮自受法樂,恆常演說,此真言密教。上首金剛薩埵菩薩,遂結集成《大日經》、《金剛頂經》各十萬頌,納於南天竺鐵塔。至佛滅後六百年間,龍樹菩薩開鐵塔,親禮金剛薩埵,承受大法,又傳與弟子龍智,龍智並傳兩部大法與善無畏及金剛智。

  善無畏於唐玄宗開元四年,於長安譯金剛頂虛空藏求聞持法。十三年譯成《大日經》七卷。遂開灌頂曼荼羅,而授法於一行阿闍黎,此為密教傳來中華之始。一行禪師筆受《大日經》,記其秘義,為《大日經疏》二十卷。又作義釋十四卷,為密教之要典。

  金剛智三藏,於開元八年,偕其弟子不空三藏,同來長安,開壇灌頂,弘傳甚盛。後金剛智入滅,不空三藏復歸印度,更得其他經軌等五百餘部,於天寶五年歸唐,大弘密教,不空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為開元三大士。

  不空三藏門下,有得法弟子含光、惠朗、曇貞、覺超、慧果等五人。而以慧果大師,博學深慧,又傳法於義操、空海等十六人。空海為日本人,學法回國,大弘密教,至今傳持不絕,稱為東密。

  此宗以法界萬有當體,即是大日如來,此大日如來,具足理智二德,而由金、胎兩部曼荼羅以表顯之。胎藏界曼荼羅,表性具之理,眾生本有性德,攝持含藏一切如來功德,而未曾顯現,如母胎攝藏嬰兒,故名胎藏界。金剛界曼荼羅,表修顯之智,如來智慧,能破諸惑障故,而證實相之理,堅固銳利,有如金剛,故名金剛界。理示平等,智表差別,理為本有,故配本覺。智為修生,故配始覺。胎藏界為因,於六大中,為前五大。金剛界為果,於六大中,則為識大。又此兩部曼荼羅,雖然有二,實則不二,法門有別,而體不分。

  密宗尚以六大體大,四曼相大及三密用大為其三大教相。六大者,即地、水、火、風、空、識之六大緣起,各各周遍法界,為一切諸法之本體,謂之六大體大。無論世出世間,萬事萬物,無非六大之緣起。一切眾生,從頭至足,由內而外,亦皆是此六大所成。是故一切諸法,不離六大。六大法性,周遍法界,一切法性,無非大日如來,大日如來,周遍法界。佛身之六大,與眾生之六大,乃至一切諸法之六大,無隔無別。

  此宗所立三大中之相大,即為大、三、法、羯之四種曼荼羅,乃六大本體上,所現差別之相狀。諸佛菩薩種種相好,為大曼荼羅。所持器物,刀、劍、鈴、杵等以表諸尊之誓願者,為三昧耶曼荼羅。如種子真言,以代表諸尊之符號者,為法曼荼羅。諸尊之動作威儀等,為羯磨曼荼羅。蓋自眾生,以至於佛,悉皆具此四曼之現相,一一含藏寶相之功德。如來亦具眾生之四曼,眾生亦具如來之四曼,生佛一如,互相涉入。

  三密作用,遍於法界,屬於用大。三密者:一身密、二語密、三意密。法佛三密,甚深微細,等覺十地,不能見聞,故稱為密,如來因為三密,而能成就清淨功德,法界體相,為其身密,一切聲音,為其語密,用遍識大,為其意密。

  此宗行人藉著觀想本尊功德力,將自己之意業,轉成如來之意密,藉著結手印之功德力,將自己之身業,轉成如來之身密,藉著持疂之功德力,將自己之口業,轉成如來之口密。藉著此三密加持之作用,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一切國土,可成淨土。

  此宗主張即身成佛,一切眾生當體六大,當相四曼,當用三密。各各本具有如來之性德,即身是大日如來之覺位,但為無明煩惱所掩蓋,不自覺知。若入真言密藏,手作印契,口誦真言,心住三摩地,三密加持相應,不動父母所生凡身,頓證當體大日佛位,是為此宗即身成佛之教義。

  此即身成佛義,有理具、加持、顯得之三種。一理具成佛者,即眾生之六大身心,本具如來理智之性德,眾生與佛,同一理性,此即理具成佛。二加持成佛者,即由三密加持,成就即身成佛之妙行,開顯眾生本覺之果德,此即加持成佛。三顯得成佛者,即由三密之妙行成就,證入無上妙果,本具理智萬德,至此完全開顯,此即顯得成佛。

  真言行者,應觀諸法從緣生無自性,由於觀練年久,得種種不可思議之法驗現前,乃至諸佛海會無盡莊嚴。若生慢著心,魔則得便,或退失三昧,或墮魔境,當深修十緣生句為助行,觀諸法如幻,遠離魔障。十緣生句者:一幻,幻師所作種種色像。二陽焰,春初曠野,空塵和合,似現水相。三夢,夢中所見種種境界。四影,猶如鏡中影像。五海市蜃樓,空氣反射,古人以為水族所吐之氣,故稱蜃樓。六響,深山峽谷,以聲轉故。七水月,水中所現之月影像。八浮泡,水中所現之泡沫。九空華,由目病見空中有華。十旋火輪,持火燃於空中旋轉,生出輪像。萬行方便,無不藉此十緣生句,淨除心垢,破一切情執,達至不生不滅之妙觀也。


律宗大義

佛陀成道初期,並無制戒,衹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之訓示。直到第五年時,有一比丘為母所逼,與其俗妻發生關係,於是,佛教戒律從此陸續制定起來。

  據傳所說,佛滅一百年間,由迦葉傳阿難,再傳末田地,商那和修,優婆崛多,五師相繼,如瀉瓶水,並無支流。於優婆崛多以下,有五位弟子,對律藏內容,各自取捨不同,便分為五部律,乃至二十部。五部律者。一、曇無德部。此云法密,即四分律,於上座部律藏中,聚集成文,隨說所止,即為一分,如是四度,一部方就。第一分二十卷,即比丘戒,二百五十條。第二分十五卷,即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第三分十四卷,即安居、自恣等規則。第四分十一卷,即房舍、受衣、滅諍之種種雜法。二、薩婆多部。此云一切有,即十誦律。三、彌沙塞部。此云不著有無觀,即五分律。四、迦葉遺部。此云重空觀,即得解脫。五、婆粗富羅部。此云著有行,未傳中土,以上皆屬小乘戒。

  中國有戒律,始於三國時,曹魏嘉平二年,由中天竺曇摩迦羅尊者,於洛陽白馬寺,譯出四分律羯磨法,即請梵僧,立羯磨法,傳授比丘戒,為中國有比丘之元始。經五百五十年,自佛陀耶舍、竺佛念尊者,譯出四分律後,古德著述有二十家。四分律弘揚,起於元魏法聰律師,以下經十餘傳,至道宣律師,兼通三藏,精研毗尼,作《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鈔》之三大部及《拾毗尼義鈔》、《比丘尼鈔》,合稱為五大部。宣以唯識學,融通大小乘,成立一乘圓頓之妙戒,故此宗以道宣律師為高祖。因其住於終南山,後人稱南山宗。又以四分律為宗,故亦稱四分律宗。

  律有三名︰一毗尼,此翻為律,罪之輕重,依法定故,犯與不犯,非律不分,故稱毗尼。二尸羅,此翻為戒,亦翻清涼,三業如火,焚燒行人,若受淨戒,戒能防非,故稱清涼。三波羅提木叉,此翻別解脫,若受持何種戒,即得何種解脫,亦名處處解脫,故稱別解脫。

  戒有在家戒與出家戒,在家戒有四種︰一、三皈戒。二、五戒。三、八關齋戒。四、菩薩戒。出家戒有五種︰一、沙彌及沙彌尼戒。二、式叉摩那戒。三、比丘戒。四、比丘尼戒。五、菩薩戒。共有七眾佛弟子,計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及優婆夷等。

  又,小乘戒與大乘戒。小乘戒者,即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一切諸戒,皆有四科︰一戒法、二戒體、三戒行、四戒相。戒法者,如來所制各種戒法。戒體者,從師受戒,領納法體,防非止惡,非色非心。戒行者,既發戒體,隨能任持,運身口意,造修善業。戒相者,持戒美德外彰,其相為人軌範。古德說︰「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

  又,世間戒與出世間戒。世間戒即五戒、八戒。出世間戒即十戒、具足戒。戒有二種︰一、止持戒。二、作持戒。止持戒者,止者制止,不作諸惡,戒體光潔,順本所受謂之止持。作持者,作者造作,策勵三業,造作眾善,修習戒行,有善起護,故號作持。小乘戒者,多是止持,故未受戒者,不得見聞,易生輕慢,恐成障礙故。大乘戒,有三聚淨戒: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大乘戒者,多是作持,無論男女,受與未受,均可閱聞,為種善根故。

  又,淫殺盜妄是性戒,其罪極重。飲酒戒等,避世譏誚,名為遮戒,其罪尚輕。

  又,身斷一切惡,名律儀戒,心斷一切惡,名定共戒,修至四禪,身中自生,防非止惡。無惡可斷,名道共戒,三乘聖者,見道修道,無漏智發,心中自生,防非止惡。

  大乘菩薩戒本,共有六種︰一、《菩薩瓔珞戒本》,有十重戒,無有輕戒。二、《梵網經菩薩戒本》,有十重、四十八輕戒。三、《瑜伽菩薩戒本》,有四重、四十三輕戒。此三種戒,出家在家皆可同受。四、《菩薩地持經戒本》,有四重、四十三輕戒。五、《菩薩善戒經本》,有八重、四十六輕戒。此二種戒,唯出家受。六、《菩薩優婆塞經戒本》,有六重、二十八輕戒,此戒唯在家受。

  受菩薩戒,有二種性質,一是頓受,雖未曾受七眾戒,亦可單受菩薩戒。二是漸受,須先受三皈五戒,然後再受菩薩戒。

  戒之輕重,各本名稱不同,《瓔珞經》稱十重戒,名為十不可悔。《梵網經》稱為十波羅夷。《瑜伽戒本》稱為四他勝處。《優婆塞經》稱為六重法。以輕戒來說,《梵網經》稱為輕垢罪。《優婆塞經》稱為失意罪。

  眾生無量,虛空無邊,戒善同爾,亦無分齊,大乘戒以三聚淨戒,收無不盡,聚即總攝為義。一、攝眾生戒,廣度一切眾生,無生不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二、攝律儀戒,而悉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即「煩惱無盡誓願斷」。三、攝善法戒,而普修一切善,無善不修,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以上為菩薩所要發的四弘誓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