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還願一定要回許願的地方嗎

在佛前發起一個心願,並且祈請諸佛菩薩加持護佑,這和吹滅生日蠟燭許個願,或是在一般民間信仰的神明面前許個願不一樣。

  “許願”是把自己的願望寄託于佛菩薩,想像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這種含糊不清的想法就是“迷信”,不明白為何而信,迷迷糊糊的信。“發願”是主動發諸自心的志向,並且在這個願力的引導下去實踐,靠自己的努力:


• 祈願身體健康時,不如想想,有了健康的身體要如何生活?是繼續飲食無度、熬夜揮霍,還是用來聽聞正法,讓自己的生命品質升一次級?
• 祈願事業順利、財源廣進時,不如想想,怎樣的財富來得心安,有了財富要如何使用?是只進不出,還是勤修供養、佈施眾生?
• 祈願求得姻緣時,不如想想,愛情到底是什麼?是想要得到一個愛自己的人,還是已經準備好了將愛、時間和精力佈施給那個他/她?


  佛法不講“許願”,而講“發願”;同樣地,佛法也不講“還願”,而說“行願”。
  佛菩薩不是萬能的神靈,而是指示覺悟之道的智者。拜佛是對老師的感恩和尊敬,是提醒我們敬畏與追尋真理、收斂內心妄想、勿忘天下蒼生。一般對佛法不理解的人所執著的“只要在佛菩薩面前說出自己的心願,就能寄希望于佛菩薩幫我去實現”,這種想法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更不符合因果的道理。


  應當知道,眾生的每一個際遇,都是由於自己的造作,別人無法代替自己去努力。願不是許給佛菩薩去幫忙實現的,而是自己的心、理想、目標,發願是行為的動力和嚮導,依願而行是實現目標的唯一途徑。


  所謂行願,就是依照所發的願,去行持,去努力。隨著你的不懈行願,佛菩薩可以加持你實現善願,卻無法直接將無因之果提供給你。在發願和行願的過程中,佛菩薩的加持是助緣,而你自身的努力才是結果之因。


  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我們再來看“如果沒去還願,菩薩會不會怪罪我”這一問題,便會覺得有些好笑:難道菩薩的心胸就那麼點兒嗎?


  世人最大的問題就是“顛倒妄想”,我們常常把把凡夫的喜怒哀樂強加到諸佛菩薩身上,用自己的想法去“套路”。比如,套用世間人情往來的想法,供的香火越多,代表自己“禮數”越全,佛菩薩的“保佑”就一定越多。套用托人辦事要表謝意的想法,認為事成之後必要以某種方式“還願”,否則諸佛菩薩要怪罪自己忘恩。套用世間長輩或師長與自己的相處模式,如果自己的修行沒做好,佛菩薩會失望、會生氣、會放棄自己......


  拜託別人幫忙,成功後一定少不了感謝,這是為人處事的基本禮貌。還願,這是民間約定俗成的說法,佛教裡面原本並沒有這個詞彙。在佛菩薩面前發下的心願實現了,有感恩之心當然很好。


  如果條件允許,回到當初的那尊佛像前再次虔誠跪拜那是最好。佛菩薩無處不在,所謂一定要回到許願處對原來那尊菩薩還願的說法,是以世俗心態來揣度佛菩薩,佛菩薩豈會如此狹隘呢?所以,隨因緣到附近的寺院去當然也是可以的。


  與各路天神不同,佛菩薩早已斷除一切貪嗔與煩惱,只有無限慈悲,利益眾生也是無條件的。佛菩薩本身不需要我們的感謝,因此即使忘記還願,也不會有什麼降罪之說。


  每年或每個香期拜佛,其實不是和佛菩薩的約定,而是我們與自己的約定。因為凡夫就是容易心性不定、朝三暮四,為自己做個約定,定期禮佛的目的是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堅定信心。只要你信心不退,在實在來不了寺院的情況下,在家禮佛也是一樣的,諸佛菩薩無處不在。


  所謂的“還願”也是這樣,佛菩薩不會貪圖你的“報答”,但我們依然要有感恩之心,若因緣暫不具足,無論在哪裡行善、誦經、佈施、供養......都是可以的,你的虔誠之心才是最好的報答。


  發願持齋、發願誦經功課,目標沒有完成?也問問自己,是誰的損失?做一分對自己就有一分的利益,沒有全部完成,佛菩薩不會懲罰我們,但我們內心會有自責難過。如果這樣,自己懲罰自己,甚至因為覺得自己做不到而逐漸放棄,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遇到這種情況,進行懺悔即可,切不可對自己失去信心。下次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先定少一點任務,比如先持齋一個月,完成後一定會生歡喜心、信心、增上心。調整幾天,再來持齋一個月,不要強扭著自己,一下子用力過猛,容易受傷。


  關於“許願”與“還願”的兩篇文章,已經將佛法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介紹給了大家。概括來說,佛法修行看重“信願行”,就是強調要有信念,有願力,更要有行動。有些事情,自己還不自信,希望用外在的幫助來給予自己安全感,這是人之常情。通過向佛菩薩祈求,增強了信念和願心。


  接下來,就要看人的實際行動了。佛菩薩的護佑是增上緣,儘管願力廣大無邊,也無法逆轉因果規則。事情的成就不但要看各人往昔的業力果報,也需今生的善行積累善因,才能成就善果。


  那麼,在發願之後應該如何去行願呢?這就需要深入經教去學習佛法啦,以佛陀的言教來規範我們自身的行持,以正信和正行幫助我們儘快實現自己所發的大願!
  (來源:靈隱寺)


大雄寶殿因何得名供奉什麼佛

大雄寶殿是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大雄”為佛的德號,為什麼叫大雄呢?是因為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四魔是指:一,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 害身心,故名魔。二,陰魔,又雲五眾魔,新譯雲蘊魔,色等五陰,能生種種之苦惱,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譯雲 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類從而稱魔也。因此,凡是寺院中之大雄寶殿,所供奉之 主尊必定是佛像,而非菩薩或護法像。具體供奉哪一尊佛,有不同的情形,茲略述如下: 
  (1)供奉釋迦牟尼佛:有各種不同的姿勢,主要有兩種,其一為成道相,結跏趺坐,左手橫置左足上,結定印,右手直伸下垂,作觸地印。其二為說法 相,結跏趺坐,左手橫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環形,結說法印。另有一種立像,稱作旃檀佛像,乃左手下垂,右手屈臂上伸。一般多於釋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二比 丘像,即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 
  (2)供奉三身佛:系根據大乘教理而塑。當中一尊為法身佛,即毗盧遮那佛;左尊為報身佛,即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即釋迦牟尼佛。 
  (3)供奉三世佛:代表中、東、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俗稱三寶佛。中間一尊為釋迦牟尼佛;左尊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結跏趺坐,左手 持缽,右手持藥丸;右尊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結跏趺坐,雙手疊置足上,掌中有一蓮台,表示接引眾生。三世佛之旁各有二菩薩立像或坐像;釋迦牟尼佛旁 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藥師佛旁為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阿彌陀佛旁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此外,又有以三世佛代表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正中為現在 佛,即釋迦牟尼佛;東邊為過去的迦葉佛;西邊為未來的彌勒佛。 
  (4)供奉五方佛:以五尊佛分別闡釋佛的意義。正中為法身毗盧遮那佛。左手第一尊為南方寶生佛,表佛德;第二尊為東方阿闥佛,表覺性。右手第一尊為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第二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 
  北京廣化寺的五佛寶殿正中間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東西北方供奉的是五佛,即五尊佛。又作五智佛、五智如來、五禪定佛。有金剛界與胎藏界之別。 
  金剛界五佛,即毗廬遮那佛、阿闥佛、寶生佛、阿彌陀佛、不空成就佛。居於金剛界曼荼羅中央之五解脫輪。其中,毗盧遮那佛位於中央,身呈白色,住 智拳印;阿閦如來位於東方,身呈黃金色,左手握拳,安於脅部,右手下垂觸地;寶生如來位於南方,身呈金色,左手握拳,置於臍部,右手向外結施願印;阿彌陀 如來位於西方,身呈金色,住三摩地印;不空成就如來位於北方,身呈金色,左手握拳當臍,右手舒五指當胸。
  胎藏界五佛,謂大日如來、寶幢如來、開敷華王如來、無量壽如來、天鼓雷音如來。即胎藏曼荼羅中台八葉中之五佛。其中,大日如來位於中央,身呈黃 金色,住法界定印;寶幢如來位於東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於脅部,右手作觸地印;開敷華王如來位於南方,身呈黃金色,住離垢三昧;無量壽如來位於西 方,身亦呈黃金色,住彌陀定印;天鼓雷音如來位於北方,身呈赤金色,為入定之相。
  金剛界為果曼荼羅,表智;胎藏界為因曼荼羅,表理,故五佛之種子與色相等雖不同,其體則無異。然此二義原系兩部之宗義,故互相通用而不偏廢。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北京廣化寺五佛寶殿內的匾額是“金胎不二”,這有很深的含義,大家以後可以深入體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