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念佛應念六字還是四字

文/大安法師
  居士:法師,您講《淨土資糧信願行》時,總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師也提到最好念“六字洪名”。我想知道淨土宗祖師和您都是怎麼念的?我每天以“四字”為主,念“六字”較少,卻擔心念“四字”的效果不如“六字”。請法師慈悲開示。
  法師:原則上,念“六字”、念“四字”都可以,不要因此而忐忑不安。
  為什麼我們會強調念六字的“南無阿彌陀佛”呢?因為大多數念佛人一開始會信心不足,所以就要通過“南無”這兩個字,來建立跟阿彌陀佛的親切關係。
  “南無”是梵語,多義不翻。它有恭敬、禮拜、歸命、歸元、救我等意思。
  只要做到“南無”,跟阿彌陀佛建立了一種親密的關係,阿彌陀佛就緊緊地將我們攝取不舍了。所以淨業初學者一般宜念“六字”。
  如果已經建立了“南無”的心態,“四字”裡已經包含了“南無”的時候,念“四字”也是可以的。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念“六字”或“四字”。   
  蓮池大師也曾碰到一個居士問他:“有的人念六字,有的人念四字,大師您是念四字還是念六字啊?”蓮池大師回答說:“四字自念,六字隨眾。”意思是:他自己念佛時念“四字”,隨眾念佛時則念“六字”。     
  原來我在福建的時候,有一位八十歲的老居士,念佛念得很好,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雷打不動。他就是念“四字”,非常精進,每天早上兩點鐘佛號就會把他叫醒。
  但他念的是“四字”,而叫醒他的佛號卻是“六字”。他就來問我:是不是應改成念“六字”?我說你倒不需要改,這不正說明你念的“阿彌陀佛”裡面包含了“南無”嗎?所以每天叫醒你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因此,無論念“四字”還是念“六字”,最重要的是要以“真信切願”來莊嚴每一聲佛號,念念歸投到阿彌陀佛的大悲願海之中。這樣念佛才是真正在積攢淨土資糧。
  ——本文摘自大安法師的博客


還原濟公和尚酒肉穿腸過的密意

索達吉堪布

    現在許多人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濟公和尚的這句話,往往被他們拿來當擋箭牌,成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鐵證”。實際上世人僅知有前兩句,卻不知濟公還有後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從而以訛傳訛,誤導了無量迷茫眾生。

    其實,濟公的高深境界,絕非凡夫俗子所能想像。比如,沈員外派家僕給濟公送兩隻熟鴿子和一壺酒,僕人路上偷吃一隻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能瞞天過海,神仙也難知。結果濟公指了出來,僕人不承認,於是濟公到階前吐出兩隻鴿子,其中一隻少一個翅膀……這種特別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塵莫及,故不可亂學表面行為。印光大師在《文鈔》中,關於這方面也有諸多教言,勸誡後學者萬萬不可隨學,以免自欺欺人。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其實也是有來歷的:明末的破山禪師,于戰亂年間,在夔東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陽營中度日。因李立陽嗜殺成性,為了救度一方生靈,禪師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殺業。李立陽見禪師嚴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對他說:“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殺人了。”禪師馬上與李立陽訂約,不惜大開酒肉之戒,使許多人得以活下來,一時傳為美談。

    此外,明朝還有另一位和尚,也是為了救逃到寺廟裡的難民,在山賊面前吃肉喝酒。當時,山賊說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過那些人。於是他氣定神閑地端起酒杯,說:“我以酒代茶。”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肉說:“我以肉作菜,請!”吃後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賊見了為之一驚,鑒於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

    可見,為了饒益有情而吃肉喝酒,在漢地有些大德的傳記中也有,但這不是普遍的行為。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也並不是所有僧人都行持這些高深之舉。藏傳佛教對戒律的重視程度,來藏地求法的人應該知道,在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許做超凡的行為。若是極個別人做了的話,也許他確實有這種境界,也許沒有。所以,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一定要分清,否則,明明什麼境界都沒有,卻裝模作樣、無惡不作,這肯定是不合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