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超生捷徑

心中一起念,便分出十法界,也分別出六道升沈。
    中印度佛法大行的時候,某城中有一位居土,發心供養沙門,他敦請一位沙門,日日都到家裏接受供養,這沙門是已經證得羅漢果的聖人。
    居土家中養了一隻狗,沙門來接受供養的時候,也等運慈心,每每捏了飯團,分給狗吃。狗得到了飽餐,便以好心向著沙門。沙門日日都來,狗兒便日日得到沙門分給的食物。狗每天都很高興見到沙門,沙門也知道狗的心意,來的時候一定分飯團結狗,狗便更加用善心向沙門。
    這樣子經過了一年,狗命終後,魂神投生在安息國王家,作國王的女兒。她生來一知宿命,了知前生是居士家中的狗,日日都分食沙門的飯團。曾向她父母說:「我因受了沙門的食物,得以速棄狗身而轉作王女身。」
    那時安息國,沒有佛寺,也沒有沙門。有一天月氐國王派遣使者到安息國。安息國王見到使者賢明正直,就選來作女婿,讓女兒跟他回國。
    來到月氐國,看到許多沙門,玉女心中很是歡喜。她憶起前身,原來是狗,沙門給飯吃,因此常用好心向著沙門,由此得到人身又作王女,於是便發了大心,要供養沙門。
    月氐國中有許多沙門,婦人每天約供養三五百人,並且親手料理,不假他人。飯食完畢,又親自灑掃。她夫家中的婦人婢女,因此都生起善心:想這女主人原是國王之女,來到此間,常自掃地炊爨,供養沙門,我們也應當用心。於是婢女們就把掃帚藏起來,想說地出她們來掃即可。女主人找不到掃帚,就到衣櫃中,拿出初來時穿著的衣服,捲了來掃地。
    她丈夫見她用新衣來掃地,就說:「雖是崇信佛法,又何必拿衣服來掃地呢?應該用掃帚才對啊!」
    婦說:「我的前世,根本無一物可用來布施,只為存著好心,信有佛法,就得到這新衣。」
    她丈夫說:「您雖供養沙門,可也未見沙門給您一分一毫,這衣服都是我勞力所換來的。」
    婦人便向夫婿詳說宿命本末:「我的前身生在狗中,主人每天供養沙門,沙門每天分食與我,我因此存著好心善意向著沙門,此後捨了狗身,便投生為王家女。」
    其夫非常歡喜:「只為存著好心向一位沙門,竟得如此福報。」於是去掉慳吝之心,行大布施,又齋戒精進,建立許多佛寺。
    他常想道:「只為存好心,就得這功德福報。」
    婦人說:「心能令人成佛,得生大上,得做辟支佛、得成阿羅漢,也會令人入地獄,這都是心力啊!」 (明倫月刊222期)


心力難思

從前在某個國家,由於,收成不好,米價奇貴無比,很多人都處在飢餓狀態。
    有一位沙門在城內挨家乞食,經過許多戶都沒能得什麼,後來,來到一位富豪長者家,才得了些粗菜惡飯,正想出城,在城門口遇到一位依射獵打殺維生的屠夫,正抱一隻小狗,準備回家殺了做成一餐。屠夫見了沙門,歡喜地作禮,沙門為他祝願,祝他老壽長生。
    沙門心知這小狗未來的命運堪憂,故意問他:「你手上拿的是什麼啊!」
    屠夫也故意說:「沒什麼啊!」
    沙門乾脆直說:「我知殺生的果報依可怕,可否用我這一缽飯菜,換這隻狗,給牠一條生路,您也種了無量福德。」
    「不行!不行!」
沙門一再的殷殷曉喻,屠夫不肯就是不肯。最後沒辦法了,只好說:「那你讓我看看那隻狗吧!」
    沙門於是捏了飯團給小狗吃,又用手摸那小狗的頭,含淚咒願說:「你因為業報的關係,墮為狗身,不得自在,任人宰殺,願你宿世的罪業從此消滅,善報從此生長,離此狗身,得生為人,並且得聞佛法,終得解脫!」
    小狗得了食物,善心生焉,踴躍歡喜。後來雖然被殺,但是命終之後,投生在豪貴大長者家,生來便智慧慈憫,柔和安雅。
    不知又過了多久,沙門來到長者家乞食,長者子一見到沙門,便憶起前緣,於是向前稽首頂禮,請到家中,以百味飲食供養,又向他的父母請求,願隨此位大和尚,奉受經戒,為佛弟子。
    他的父母愛重不捨:「我們一門,只有你一個兒子,望你延續宗嗣,興振門風、為什麼這樣就要出家修道,棄我們不顧呢!」
    這小兒啼泣不止,不飲不食,最後他父母不得已,只好任由他去。小兒隨師學道,除去鬚髮,被三法衣,諷誦經典,深解其義,不久便得三昧,證不退轉位。
    心力多麼不可思議啊!沙門的慈心力和小狗的善心力,營造出多麼微妙的境界:小狗臨殺不瞋,以善願力得生為人,又值佛法,而終得成就!覺林菩薩有偈曰:「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念佛行人,以深信願力,持佛名號,臨終往生,得大自在,乃至日用尋常之間,蒙佛加被,亦正是佛力、心力不可思議處啊!
(明倫月刊237期)


佛影免災

世尊在祇洹精舍,廣行度化。一日,午後出定,夕照滿天時,在附近經行,舍利弗跟在身後。
    這時天空有一隻餓鷹正追逐著鴿子。鴿子見老鷹撲殺而來,駭極驚飛,飛來佛附近停住。而佛慢慢走來,經過鴿子的避難所在,鴿身安定,絲毫不起怖畏心,也不作聲。繼而佛影向前移動,而舍利弗的身影卻來到鴿邊,這時鴿子便作聲而怖畏心起。
    舍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俱無三毒,以何緣故,佛影覆在鴿身,鴿不作聲,而弟子身影覆在鴿身,鴿便作聲,且戰慄如故?」
    佛言:「你的三毒習氣尚未袪除淨盡,因此之故,你的影子覆在鴿上,牠仍會恐怖。」
    佛對舍利弗說:「你觀察此鴿宿世因緣,看牠失為鴿身,已經幾世?」
    舍利弗立即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歷時久遠,乃至八萬大劫,生死死生,常作鴿身,過此之前,則不復見。舍利弗從三昧起,白佛言:「此鴿八萬大劫中,常作鴿身,過是以前,不能復知。」
    佛又說:「你如不能盡知彼鴿過去世,那你試觀未來世,此鴿何時,得脫鴿身?」
舍利弗再入三昧,觀見彼鴿,再經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以往,不能復知,不知此鴿,何時能脫此罪相,再得人身?
    佛告舍利弗:「此鴿除諸聲聞眾及獨覺佛所知的極限之外,復於恆河沙數大劫中,常作鴿身。因牠夙犯淫穢,等到罪業畢了,再得人身。在人道中,經五百生,乃得利根。這期間有佛出世,度無量阿僧祇眾生,然後入無餘涅槃。佛涅槃以後,有遺法在世。此人作五戒優婆塞,從大德比丘,聞教修法,讀佛功德,種下當來成佛之因。也在斯時,始發無上道心,願值佛世,從佛修法,誓成無上菩提道。其後歷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波羅蜜,備歷菩薩十地階位,終至成佛,度化無量眾生。」 
    是時告利弗向佛懺悔,白佛言:「弟子智力微淺,於一鳥尚不能知其本末,何況其他!我今天才知佛的智慧如是深廣。為進修佛慧故,甯入無間大地獄,無量劫中,代眾生受苦,作法供養,行大懺悔。」
    我們知道一一個承放檀香的容器,不再放香物時,餘香猶在,而承受穢物的器皿,穢物倒掉了,餘臭猶存。準此,如果我們的身心像器皿的話,那所承載的,是馨香多了還是穢臭多了而無量劫來,此身此心承載的,是馨香多?還是穢臭多了在天來際,要估承載的是穢臭?還是馨香了? (明倫月刊207期)


石變天宮

從前有一位長者,發心要建塔寺,他已經準備好了木材石料,獨燭缺了一個要擺在柱下的大石頭。他的鄰居知道了,雖是未信奉佛法,卻也肯割愛,助人成功。他家有一塊擣衣白石,平正可愛,原是祖先留下的傳家之寶。這回見了人家有好事,也歡歡喜喜的布施。因此這座寺院,得以迅速落成,而這施石的人,因為作了這件功德,命終之後,得以生到忉利天,七寶宮殿,現成享用,玉女侍衛,不待差遣,一切時中,奉事周到,衣食自然現前,一切受用,不同於人世。
    日月推移,不如經歷幾代幾世,這國度磨滅了,寺廟也衰敗了、傾倒了,只留下錢垣廢墟,無人作主。又不如經歷了多久,廢墟也陷入地下,連同那擣衣白石,也一併沈埋地下,無人知曉了。
    鄰近有片田園,農人勤奮的開拓,逐步耕種,漸漸開墾到昔日的寺院內來了。在耕地時,犁碰到了石塊,農人就想要尋找鐵器,來將石塊掘起,這樣的念頭,驚動了天人。
(凡是上升到忉利天的聖者,大都享有一千歲的壽命,而彼天一晝夜,,合抵人間一百年,天壽千歲,則下界已是三十六萬五千年,在這當中,下界已不如經過多少次滄海桑田的變化了。)
    天宮搖撼,驚動了天人,追尋原因,天眼照去,知道下界的荒廟中,魚碧寂然,牆坍人杳,土堆上荒草蔓生,只因農夫為求生產,耕田犁土,碰到石塊,有所妨礙,所以想把石塊起出來。
    天人思忖:「我因這石頭,得福生升,石若移往他處,則危我天福,我當前去阻止。」下來人間,化為老老,到理石的處所,站在老農面前,問道:「你取了石去,有何用意呢?
    」農人答說:「只為多得些微利,多得些收成,石頭妨我拓廣,所以想要搬開。」
天人說:「即使是這一整片的土地,都讓你耕種全年辛苦的播墾,全年所得,又能有多少呢?現在我贈你黃金五百兩,但是你要保留這石頭的原狀,不要有絲毫移動。」農夫很驚
訝:「出手這樣大方,你到底是什麼人?從那裏來?為何這麼關心這件事?」
    天人說:「老實告訴休,我原是本地人,因有鄰翁造寺,材料都齊全了,只缺少了一塊大石頭,來豎立石柱。我起了「成人美事」的念頭,於是便將我家,祖先留下的擣衣白石,歡喜施予。卻不料,仗著這份福力,得以上升天界,這一向都安安然然。今日忽然天宮震動,享有蹊蹺,用天眼觀察,知道是你起了要搬動石塊的念頭,石塊倘然移開,則損我的天福,所以特來阻止。」
    農人拱手謝罪說:「此既是往日的塔寺,今且又是天人的福田,我為無知,貪取微利,犯下大過,現在既然知道了,絕不敢輕動。」於是天人歡歡喜喜的同天界去了。
    農人想道:「那位天人,過去做了善事,雖然僅僅是布施了一塊石頭,助成塔寺,就有這麼大的福分。播種了一粒小小的種子,收成卻是無量萬億,這般稀有肥美的田地,真是聞所未聞,我是農夫,對這樣的種植與收穫,更覺銘心刻骨,永久不忘!」
於是逢人就宣說此事,大家也都歡喜讚歎,同心協力,重建時殿,不多久便見那寶塔巍然,聳立雲表了。
    因果絲毫不昧,若論耕耘與收穫,誠如農夫所見,三寶福田,種一得萬億,最是殊勝。也許有人會說:何必斤斤計較於施什麼、得什麼。「不因果報方修德,豈為功名始讀書」!
    不錯,勸世宜廣讚歎功德,若論修心立身,則當泯除人我,三輪體空,則最最勝矣!
(明倫月刊199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