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

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指的是什麼?

三種障礙。<一>又作三重障。指障礙聖道及其前加行善根之煩惱障、業障、異熟障。

(一)煩惱障,本性熾然具足貪、瞋、癡三煩惱,致難生厭離,難教誨,難開悟,難得免離,難得解脫。此亦即指恆起之煩惱。

(二)業障,即五無間業。乃由身口意所造作之不善業。

(三)異熟障,又作報障、果報障。以煩惱、業為因,所招感之三惡趣等果報。 



<二>據大乘瑜伽大教王經卷五載,以三種障礙之故,不得遇瑜伽祕密之三摩地法。即:

(一)我慢重障,我慢貢高,邪見執蔽,致不能下心敬事諸佛菩薩師僧父母,不能學如來正法。

(二)嫉妒重障,妒賢嫉能,自是他非,見人修善,反生嫉妒,不能學得如來正法。

(三)貪欲重障,多貪、多欲、懶惰、睡眠、惛沉、掉舉、破戒者,不能學如來正法。上記三種人不識因果,不敬師長,亦不見良善,不護道業,廣造惡業,故不得遇三密正法。 



<三>妨礙禪定之三種障礙。

(一)昏沉闇蔽障,謂昏沉闇睡,則無所別知,障諸禪定,致不得開發。

(二)惡念思惟障,謂雖不昏沉,然惡念忽起而破禁戒,致作諸不善事。

(三)境界逼迫障,謂雖無昏沉、惡念等事,而身或猝痛,陷地、火燒、落崖,猛虎奔逐,魔惱並起,諸惡相現而逼惱行人,橫生驚怖,致障諸禪定,不得開發。凡此三者,均足障礙禪定之修習。



<四>又作三粗重、三煩惱。指修惑、見惑、無明等三種煩惱障。分別以皮、肉、心三種為喻。又作皮膚骨三障。

(一)皮煩惱障,指修惑;修惑係五根對外五塵而起,如皮在外,故以皮為喻。(二)肉煩惱障,指見惑;見惑係由誤迷理論、觀點而致,屬內心之執著分別,如肉在皮內,故以肉為喻。

(三)心煩惱障,指無明;根本無明為一切迷妄之源,此無明之惑由迷真逐妄而起,故以心為喻。

大乘義章卷五本復對同一無明立皮膚骨三障,謂粗品無明浮淺,為皮障;中品無明次深,為膚障;細品無明最深,為骨障。

參考資料 佛光大辭典

佛心慧語: 三輪體空

< 擷錄心慧姐 MSN 內容,宗興整理>

付出不能代表就是得
這就有慾

慾望降低了
得到的就滿足
吃素也是一樣的道理
少慾多足
訓練你們付出的心
不在意自己的得失
都會有好的福報

因為現在都是過程
但在這裡
只希望能更堅定信念
情緒的好壞
當然會在操作的過程中有考驗
當下就是考驗自己的心
心境不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在意它了
就會有執著
不夠空

說可以說的很有道理
但是說的當下
自己的靈給的智慧
就是要本體要悟
這就是覺

因為上天檢選
你們都是有帶任務下來的
若過了此境
自然悟得到上面要的

既然要修
就是修正自己的盲點
若以前曾經得的快
就是天庫錢
更要懂得佈施

現在既然已經知道
但上面看的都是起心動念
這樣的心念
佈施的心念
若是自己主動的
跟被動的是有差別的

操作的過程也是階段
以前的階段跟現在的階段
過去的心
過去的操作方法
都不在

體空
悟空
法空
性空
這就是三輪體空

體若不精進
無法做到靈體合一
靈的智慧就跟體是有空隙
還要一段時間才能銜接的上

渡人又渡己
很多的經驗的累積
我想都是在心智上
頓悟
悟到了
天時地利人和
運開了
財自然就開

剛才去查三輪體空的意義
也就是行菩薩道應有的觀念

「布施者動機應該要純正,
且能夠懷著一顆喜捨心、恭敬心、慈悲心與因緣觀,
來看待一切眾生,希望他們所求皆能如願。」
也就是金剛經中所言的【不住相布施】

善知識
因為有疑問
就會進步
因為可以查閱
知識就能更進一步
轉識成智

我們的對話
就是課題
心境到哪裡
就是因

若要得正果
就是無相佈施
我心喜這樣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