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在台灣一直是癌症死因的前幾名,7成台灣人得肝癌是由肝炎進一步發生,相較於其他人得肝癌的機率高了10倍,有醫師分享,一名80歲的阿嬤在發現肝癌後,沒吃藥也沒開刀治療,但在連續喝「果菜汁」一個多月後,肝癌竟然神奇的消失了,但醫師也發現這會引起一些相關症狀,還是建議阿嬤不要繼續喝。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健康2.0》中分享一個案例,他指出,有一名80歲的阿嬤約在3年前開始治療C型肝炎,並在超音波時發現肝臟上有一個3.5公分的肝癌腫瘤,因為C肝在治療上相對簡單,可以透過吃藥治療,但當時錢政弘也建議阿嬤要不要做化療還是直接開刀,不過家人考量阿嬤的年紀,決定暫時不開刀,後來的一個多月都沒回診。
沒想到下一次錢政弘再見到阿嬤,是她從急診住院,錢政弘也仔細的查看病例,發現是因為急性腸胃炎而住院,同時有腎衰竭的情況,於是建議阿嬤建議再做一次電腦斷層,看是不是肝癌轉移。不料報告出爐後讓他超驚訝,原本3.5公分的腫瘤竟縮小到1.8公分大小,雖然沒有完全不見,但可以很明顯地看到腫瘤縮小。
錢政弘便問阿嬤這期間是否有另外做治療,阿嬤疑惑的表示,任何中藥、西藥都沒吃,但她兒子透露,這段時間經常做「鄰居傳授的果菜汁秘方」給她喝 ,鄰居表示對肝臟有好處,果菜汁就是將一大碗煮熟的地瓜葉,加上四分之一的洋蔥、蘋果榨成汁,每天早晚各一杯。
雖然果菜汁似乎有讓人肝癌消失的好處,當中的食材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例如洋蔥對肝癌非常好,地瓜葉也聽說對抗癌有效果,但錢政弘也發現,阿嬤急性腸胃炎的原因疑似因果菜汁引起,甚至引發腎衰竭,當下立刻和阿嬤說,「你這個果菜汁還是不能喝」,如果繼續喝,身體可能受不了,因此阿嬤後來就再也沒喝過果菜汁,但在半年、一年後的追蹤中,錢政弘也發現阿嬤的腫瘤完全消失了,時至今日,他都不理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笑稱「到現在還是覺得一團謎團」。
錢政弘表示,舉這個例子是想提醒大家,若真的想喝果菜汁,至少一定要把蔬果清洗乾淨,因為蔬果中多少有一些草酸,可能會引起腎衰竭,且若蔬果上有細菌,沒洗乾淨也會引起腸胃炎,一些潛在的併發症還是需要多注意。
餐前吃水果吸收好?胃不好不能吃糙米?破解高纖食物常見迷思 許多民眾認為纖維傷胃,胃不好的人應該避免高纖飲食,尤其是太粗的纖維像是糙米、葉菜類的莖部最好不要吃。
但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營養師表示,千萬不要認為纖維多傷胃!事實上纖維對胃的排空相當有幫助,民眾一定要改變對纖維的迷思。
高纖食物傷胃? 營養師:錯!纖維可「保胃」
「高纖食物傷胃」這樣的觀念是正確的嗎?黃翠華營養師表示,事實上纖維對胃的保護相當重要,纖維能幫助食物與胃液結合,讓胃產生的食糜結構較不堅硬,並更順利的進入小腸做下一步的消化、吸收。
黃翠華營養師指出,千萬不要認為纖維多會傷胃,以紅蘿蔔、青江菜為例,一般都會認為青江菜纖維多、傷胃,但其實半碗青江菜的纖維只有1.3公克,而紅蘿蔔的纖維則是2.6公克。
這是因為纖維其實分為「水溶性纖維」與「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吃起來較軟、嫩,非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吃起來較粗、硬,而紅蘿蔔的纖維組成就是以水溶性纖維為主。因此,除了,高纖食物傷胃外,以口感來分辨纖維多寡,也是錯誤觀念之一。
不過,黃翠華營養師提醒,若是胃正處於急性發炎期,確實要先避免高纖食物,等到發炎情況慢慢恢復後,再由水溶性纖維開始攝取。
餐前吃水果吸收好? 小心胃酸過度分泌
此外,水果也是很重要的纖維攝取來源,而且有些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能強健胃部黏膜、間質組織,網路上流傳「餐前吃水果,吸收才會好」這樣的說法。
但黃翠華營養師指出,胃不好的人不適合餐前吃水果,因為水果含有果糖,糖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因此,水果建議最好是在餐後吃,而網路上甚至有文章表示「餐後吃水果無法有良好的吸收效果」,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
胃不好不能吃糙米? 營養師教你正確吃法
而胃不好的人一定都聽過「不要吃纖維太粗的食物」,尤其糙米、全榖雜糧、葉菜類的葉梗等最好不要吃。黃翠華營養師表示,事實上吃糙米、葉梗導致胃不舒服,並不是纖維的問題,而是習慣的問題,纖維太過粗糙的食物,其實只要在烹飪時稍做處理,並在進食時別囫圇吞棗,就不會對胃造成負擔。
像是蔬菜的葉梗,黃翠華營養師建議,炒菜時可以將葉梗切細,並先放入鍋中拌炒,加點水悶煮1-2分鐘後,再放入蔬菜的葉子一起料理。而雜糧飯、糙米飯,則建議民眾先以熱水浸泡30分鐘後再下去煮,或是煮成雜糧粥、糙米粥也是不錯的選擇。
黃翠華營養師再次強調,纖維對胃真的相當重要,而且全榖雜糧含有豐富的鋅,能增強免疫力,不只對胃,對民眾整體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