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超度亡故的親友,需要超度多久才夠?


普巴紮西上師開示

問:頂禮上師!我母親一年前因癌症去世,在她患病期間,我也做了供僧等一些善事,想請上師開示,我還能為我的母親做一點什麼?如果現在再為她誦經持咒是否還有效果?

答:我想,作為子女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母親從小直到臨終之前做過多少善事,曾經修了多少法,平常懈怠和起煩惱的時間有多長,從這裡也能知道自己還能為她做多少善事。

經論當中說:“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知道她生前做過多少惡業或者善業,也能大致清楚她會有怎樣的來世。就如同我們要知道農民一年的收穫有多少,就要看他的田地有多大,平時是否在艱辛地耕耘勞動,就能知道他收成會有多少。

當然,作為子女能發心為父母誦經持咒是非常好的,平時可以多念誦一些觀音心咒或者不動佛心咒等等,如果值遇超度法會,就盡可能去做一些也非常好。

在高原地方的老年人內心不狂亂,而且他們自己既不經營公司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濟來源,每次收入可能就是一元兩元,但是一旦有大型法會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金錢,哪怕只有一毛兩毛也會拿出來用於超度去世的親人,寫下他們的名字,而永遠不會忘失為他們做超度。我想,這也是佛教最可愛的地方,它不是商場,決定不會與你討價還價。

當然,這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行持,但盡可能多做一些這方面的善法,而不要以為做過一次,後面就萬事大吉了。如果做一次善法就能改變一切的話,那我們平時艱苦修行還有什麼意義呢?細緻想想,雖然我們的修行時間不長,但是從初次進入佛門直到今天,我們付出的代價可一點都不少,為了超度親人花一點錢又算得了什麼呢?

所以,平時要盡可能去行持這樣的善法,只要去行持,時間永遠都不會嫌晚。我的上師85歲的時候還在為母親做超度。而上師的母親在上師20歲的時候就離開人世了,也就是說,六十多年來,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一直都在為她的母親做超度。

往昔我們在高原超度時候,只要能記起來的,每年超度法會都會為他們做超度,如果年代太久以至於實在想不起來的,也會稱呼為祖祖輩輩,並且盡力為他們做超度,所以時間永遠都不嫌晚。

注:一般超度是很難一次超度成功的,因為一般人福報不夠,罪業卻多得不得了,比如殺生、墮胎等等,而且如地藏經利益存亡品開示的: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

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也就是人死了以後即便你有因緣和福報讓眷屬幫你修福、做功德,但是亡者只能獲得七分之一的功德,其他的六分功德是生者自己獲得的,亡者所獲極少,這也是一位師兄問到我抄經為何要抄七遍?供燈為何要供七盞?咒語為何要念七遍?

因為你抄經抄了七遍、每天供燈七盞乃至你做的任何功德你回向給你的冤親債主、宗親眷屬,他們才能得到完整抄一部經及完整供一盞燈的功德,這樣對他們才有切實的利益,越多越好,最好都是七的倍數,量變才能達到質變。

另外七還有一個意思你每抄一部經、念一句咒、供一盞燈是加持六道其中一道的眾生,最後再總的為六道眾生一起再抄一部經、念一句咒、供一盞燈加持回向一切六道眾生,有這個意思在裡面,學佛的人切記勿忘菩提心來行持一切善法,這個表意恐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但又非常的重要。

否則他們過得不好自然會來干擾你的生活,讓你種種不順,而你做得多,這些功德聞健自修,分分己獲,也就是趁著你還活著,你所做的功德都分分己獲,不用等死了,眼巴巴盼著親人為你做功德,這樣主動權都掌握在別人手裡了.

你看看我們現在多供燈,以後你死後就會有人為你供燈超度你,你就會遇到這樣的善因緣,在藏地死比生要重要得多,因為這是決定你來生去處的最重要時候,希望大家切勿小視,為了利益自他一切眾生,請大家不要省錢、省時間,因為很多人學佛也是為了更順利、為了更好、更快改變命運,大家每天少抽一包煙、少吃一包零食、少買一件衣服,這些做功德的錢就出來了,自己看看自己平時累積的善業是否足夠保住人身、是否足夠解脫了?

連阿秋喇嘛都要每天為其母做超度(他的母親能生阿秋喇嘛必累積過無量的善根),藏人其實有時候一生人造的惡業還不及我們漢地的人一天所造的惡業,我們自己想想吧,自己因為貪嗔癡所造作的惡業有多少,所累積的善業又有多少,自己都衡量一下吧.

文:普巴紮西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是假?為了求法,我們可以「去到幾盡」?
文: 演然

為了求法,可以「去到幾盡」?

「二祖斷臂」這個禪宗故事大家必然聽過。

菩提達摩乃禪宗始祖,原為南天竺國王子,其後拋棄榮華富貴,出家悟道,並成為印度第二十八祖。公元六世紀初來到中國,並於嵩山一帶遊化,傳授佛法。二祖慧可乃洛陽人,自幼聰穎好學,博覽群書,其後出家為僧,更名「神光」,從此遍學大小乘的佛學教義,後來聽說達摩大師佛法精湛,遂前往求見,欲拜為師,達摩卻於洞內面壁坐禪,置之不理。慧可立於洞外,合十以待。

當年慧可四十歲,求法之心堅定不移。筆者多年前曾為少林寺寫了一個劇本,其中一幕如下:

臺上的神光仍合十侍立其後,狀甚恭敬。

畫面又出現天亮,這時大雪暴降,哀風蕭蕭,一切景物蓋在茫茫白雪下。

神光侍立愈加恭敬,絲紋不動。

風聲吁吁,寒風凜冽,配合著以下畫外音﹕

達摩: 神光,你徹夜立在雪中,大雪過膝,為求甚麼?

神光: 惟願達摩大師慈悲,開示像甘露一樣的法門,藉以廣度眾生。

達摩: 諸佛無上的妙道,要經歷無數劫的精勤修持,經過許多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德行的修行,哪裏就憑你這樣的小德行、小智慧,以輕忽驕慢的心情,便欲求得真正的道果,恐怕你白用了心思﹗

神光: 神光求道至誠,懇請師父傳法。

達摩: 要我給你傳法,除非天降紅雪﹗

音樂節奏加快,越見激昂。

神光解意,他意識到這裏聖僧指點他禪悟的訣奧,便毫不猶豫地抽出隨身攜帶的戒刀,先舞耍了一套「獨臂刀」。

音樂變得急速,氣氛越來越緊張。

最後,只聽見「哢嚓」一聲,神光竟揮刀向左臂砍去﹗

特寫神光強忍痛苦咬著牙關的表情。

音樂已推至高潮。

只見一條長長的鮮紅色的衣袖,從神光的左臂中伸展出來﹗代表著頓時鮮血飛濺,染紅了地下的積雪和神光的衣衫。

畫面所見,這虔誠的刀聲驚動佛祖如來,佛祖隨手脫下袈裟,拋向東土。霎時整個少林紅光籠罩,彩霞四射,鵝毛似的大雪片被映得彤紅,紛揚而來﹗

這是慧可「立雪斷臂」的片段。達摩面壁苦修,長達九年,慧可精心照料,形影不離,最後斷臂明志,表示求道至誠,終於感動達摩,傳授衣缽,從此接替達摩,光大禪宗。

最近看鍾玲教授解說「禪宗二祖慧可的驚人故事和他的禪法」,一時又想起這故事來。鍾教授提出一個論點,頗值得大家思考:到底慧可有沒有斷臂?如有,為甚麼自斷其臂?如何斷?斬斷手臂的哪個部分?她說: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有哪一個人把自己的手臂給斬了,我們都會認為這個人是精神病人,患了很嚴重的精神病。

她舉一個例子,畫家梵谷是在精神極度不正常的狀態下才會割下自己的耳朵的。那麼,慧可當時的精神狀態如何?他是瘋了嗎?此外,鍾教授又提到,中國人自古以來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響,十分保護身體,例如《孝經》所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以想像,慧可斷臂求法是違反了當時中土儒家的孝道傳統。難道這種觀念對身處五世紀南北朝的慧可沒有半點影響?

另一個說法是,慧可根本沒有自斷其臂,而是給盜匪傷害,以至連手臂也給斬斷了。這個說法來自唐朝太宗、高宗期間撰成的《續高僧傳》,距慧可圓寂不到八十年,當中有所記載:「遭賊砍臂。以法御心,不覺痛苦。火燒砍處,血斷帛裹。乞食如故,曾不告人。」

慧可用他所修的佛法來保護自己,因為他有入定的功夫,能夠控制自己的眼耳鼻舌心意,神通自在,不被肉身拖累,所以也不會覺得痛苦。用火來燒被砍的地方,是為了止血,所以血就不流了。然後用布把傷口裹住。最重要的是,慧可斷臂後仍繼續行腳,繼續托缽乞食,就像以前一樣,不動聲色,不告訴任何人自己曾受如此創傷。這表示慧可的修心境界已是相當的高了。

到底慧可有沒有自砍其手呢?如有的話,何來的勇氣讓他狠下決心?這完全不是一般人能夠隨便做到的事情,大家不妨試問一下自己,為了求法,我們可以「去到幾盡」?今期篇幅所限,稍待下回再與讀者諸君作深入探討。不管慧可的斷臂是出於求法心切,抑或為賊所害,慧可終究是一名獨臂僧,這事蹟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無論如何,從某個角度來看,禪宗初祖達摩來自天竺,慧可是禪宗本土化第一位祖師,他的故事已成公案,為法忘形,為法忘身,千百年來激勵著許多後學,成為了我們求道的榜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