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空有無礙中道行

文:吳炳榮
筆者很喜歡慈山寺地藏殿內的一對楹聯︰「即有之空一法不立,即空之有萬法全彰」。據聞香港富商李嘉誠先生亦很欣賞這副對聯。2015年《大公報》報道此對聯是由夢參法師題寫的。[1]上網查一查,有的解釋指是「空」和「不空」如來藏。[2]要講如來藏,可以是一整套書的內容;今日只不過想借題發揮,簡單的說一說「空」和「有」在佛教中的意義和發展。


一般人對佛教說「空」,雖不陌生但感覺總是虚無和不實在,甚至覺得是悲觀的;如甚麼「遁入空門」、「四大皆空」之類的說話(「四大」是指地、水、火、風,不是酒色財氣),似乎都是出世的,跟大眾的實際生活脫節。這可能與一般中國人都略懂一些老莊思想有關,將「空」與「無」混為一談,但又不確切了解它們的意義。另一方面,「有」和「空」是相對的概念,但我相信很多人應該不知道佛教亦說「有」,此點容後再談。為免誤解,必要在此先說明佛教「空」的意義。佛教說空是指無自性,而無自性來自因緣和合。佛陀以緣起說明萬事萬物皆是由各種條件配合所產出來的,「產生」這個用詞不太適當,佛子稱之謂「生起」;「緣」指條件,但有主次之分;緣聚則生,叫「緣起有」,緣散則滅。舉個例說,植物開花結果需要種子、陽光、水分、泥土和養料等等,缺一不可。在此例中,條件當然以種子為主,其他為次;但每樣條件都是開好花,結好果的因素。以上為因緣和合的一個實例。正因為世間事物的此種聚散,所以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佛家稱此為「無自性」。「自性」指事物的不變本質,本自本來就擁有的性格之謂也;無自性轉另一個講法就是空。所以在佛教來說,「空」不是虛無、一無所有,反而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本源。佛教說的「緣起性空」就是這個意思,緣起而有,其性本空。

依佛教在印度發展的歷史,在偉大的導師佛陀入滅後,追隨的弟子繼續研習佛理並發展為部派佛教,但偏重所謂人空法有,於佛義有所乖離;乃至龍樹菩薩出現,以空義和中論掃除有執,被譽為「空宗之祖」。在中國,龍樹亦被奉為八宗(三論、唯識、天台、華嚴、律、禪、淨土和密宗)之祖,原因是空義為所有佛法的共同義理(共法)。但在印度當時,有佛弟子又偏執空,以為是虚無、斷滅之義,謂之執頑空或惡取空。所以有後來的無著和世親菩薩以剖析法相之理,說三自性[3]及萬法唯識,[4]力糾時弊,稱為「法相唯識宗」,或「有宗」。釋尊一代聖訓,所教皆不出空、有二義;空宗和有宗的理論根源,都是植根於釋尊的緣起法。

其實龍樹、無著、世親,都是以中道為佛法之究竟,[5]只不過敍述面有所側重,空與有是一體之兩面,中道之顯現吧了!龍樹的《中論》偈清楚表明︰「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但龍樹極其重要的貢獻是指出佛法的二諦,[6]《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湼槃。[7]」第一義諦又稱「勝義諦」,其中的一個理解,便是本文所說的空義。二諦是佛法的重中之重,《三論玄義》云:「二諦是佛法的根本,如來自行化他,皆由二諦。」

至於「有」,前文已交待是緣起有,所以直指現象界,歸屬世俗諦的範疇;世間森羅萬象都是「有」的顯現。法相唯識宗(有宗)認為所有世間現象全是心識的變現,在此短文不能詳談了,留待以後的機緣吧!但總而言之,有宗是以「有」(現象)說空,但仍然契合佛陀開示的緣起之理。如唯識經典論著《辯中邊論》所云︰「虚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是故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

關於空有的理解與日常生活的體驗,筆者覺得以下的譬喻可能有一點點的啓示,但當然我們都是以世俗諦來理解這個。大家都應見過溜冰,平時我們走路是靠鞋或腳與地面的摩擦力而達至的,可視為「有」的表現。反之溜冰鞋與冰面的摩擦力極小,可比喻為「空」。因摩擦力小的關係,如不經學習,則極為容易滑倒,此所以平常人都不懂溜冰。「空」亦如是,凡夫難以掌握空甚至畏空,皆不懂其理之故;一如溜冰,如能操控此技巧,則滑行迅捷,空有無礙。

佛法講信解行證,有體有用。信解行證可簡釋為信受、了解、修行及體證。所以單是知空是不夠的,還需進一步修行及體證,才能駕馭空,用好空。明白空之體性,才能以空為用;乃至空有無礙,理事如如!否則學佛一生,都只是落得一個知解宗徒而矣!

最後,我想指出的是緣起法是佛陀一生所教的中心;緣起性空,空義的發揮,以大乘的《般若經》為要,而《中論》則是把性空不二提升到更高的層次罷了!原始佛教的中道以十二緣起為根本理論,[8]以八正道為實踐內容,[9]最後總結為四聖諦。[10]此三者又集中反映為佛陀的中道教。《阿含經》作為原始佛教的聖典,著重以人為本的修道實踐與次第,所以主要是方法論。而中論只破不立,著重義理的闡述,所以是以哲理為主的認識論。實踐中道,要旨都是回歸佛陀的本懷,度眾生脫苦海,有經為證︰

《雜阿含》二八七經《佛說舊城喻經》說:「……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十二緣起……流轉門)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十二緣起……還滅門)……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八正道)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四聖諦)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自利)。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利他)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      [*此段述說的主旨]

從經中可見,緣起、八正道、四聖諦正是原始佛教的核心。

在《雜阿含》三零零經中有如此的記載:「佛告婆羅門:『我說此是無記。自作自覺,此是無記。』『云何,瞿曇!他作他覺耶?』佛告婆羅門:『他作他覺,此是無記。』婆羅門白佛:『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記。』此義云何?』佛告婆羅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二六二經中,阿難對闡陀覆述世尊的教悔如下:「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共勉之!

[1]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5/0330/2959011.html

[2] 「如來藏」是大乘佛教其中的一種義理。「藏」即含藏也。謂真如法性之體,不離一切眾生色心,具足圓滿染淨諸法,是名「如來藏」。

[3] 《顯揚》卷六云:三法者:謂三自性。1、遍計所執自性。2、依他起自性。3、圓成實自性。遍計所執自性者:謂依名言,假立自性。為欲隨順世間言說故。依他起自性者:謂從緣所生法自性。圓成實自性者:謂諸法真如。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為欲證得極清淨故。為令一切相及麤重二縛,得解脫故。為欲引發諸功德故。

另解,《顯揚》卷十六云:三自性者: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遍計所執者:所謂諸法依因言說所計自體。依他起者:所謂諸法依諸因緣所生自體。圓成實者:所謂諸法真如自體。

[4] 世間上有唯物論、唯識論、唯心論及唯人論,佛教講的是唯識論。「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裏的「心」指的就是「識」,不同於唯心論站在反對唯物論的立場,否認一切物質存在的說法。

唯識家認為宇宙萬有的存在,必須透過「識」,依識的虛妄分別執持萬有,才能產生一切生命現象。譬如沒有「我」的精神,無法建造房子;在房子裏擺上石頭、字畫,也是自我心識(意)存在的展現。又如,過去對未來世界的夢想,成為今日科技發達的原動力,這個夢想亦即是一種心識的醞釀。所以,法界之內的宇宙山河都是透過自我「心識」的現起,才有種種功用,亦即「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5] 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這是畸形;如果只張不合,這也是畸形。唯有拳掌卷舒自如,這才正常。所以,凡是落於左右、好壞兩邊,都是極端;能夠不偏不倚,這就是「中道」。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中道就是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之極端、邪執,是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時即為五比丘揭示:離於偏執,履中正而行,這才是解脫之道。此乃佛陀歷經六年的苦行生活,深體「行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

[6] 俗諦和真諦。俗諦又名「世諦」,或「世俗諦」,即凡夫所見的世間事相;真諦又名「第一義諦」,或「勝義諦」,即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亦即內證離言法性。

[7] 涅槃(巴利語:निब्बान Nibbāna;梵語:निर्वाण Nirvāṇa),佛教術語,又譯為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

[8] 十二因緣(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証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過去世到未來世、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它們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

[9] 又名八聖道,即八條聖者的道法。1、正見,即正確的知見。2、正思惟,即正確的思考。3、正語,即正當的言語。4、正業,即正當的行為。5、正命,即正當的職業。6、正精進,即正當的努力。7、正念,即正確的觀念。8、正定,即正確的禪定。修此八正道,可證得阿羅漢果。

[10] 另譯作「四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諦」是「真理」的意思),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有情生命現象確實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主要根源是「渴愛」,「滅」是說明苦的滅盡,也就是「渴愛的滅盡無餘」,「道」是滅盡苦的方法,也就是「八正道」。參看「苦」、「集」、「滅」、「八聖道」、「三轉十二行」。(同義詞「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聖諦.苦集諦.苦滅諦.苦出要諦」)

【簡單步驟做料理】吃豆乾做大官

文/妙志法師

黃豆含豐富植物性蛋白質,膳食纖維、醣類,礦物質含量高,且零膽固醇,更有大豆異黃酮等有益健康的植化素。所以,用黃豆製作出來的各式豆製品,種類相當多,有豆漿、板豆腐、嫩豆腐、豆乾、豆包、豆皮、豆腸……是蔬食人口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若問大家哪一項產品營養最高?大多數的人都不假思索回答:豆漿。但其實因製作豆漿的過程中須加入大量的水,所以稀釋了營養素。以豆漿做成豆腐後加壓、烘乾、糖烏上色的豆乾,因水分含量較少,營養密度反而比豆漿、豆腐來得高。

台灣諺語說:「吃豆乾做大官」,除了因為豆乾台語發音與「大官」台語發音相近外,傳統作法的豆乾中央有個方型凹陷印子,每塊豆乾如同蓋上官印一般。選用大黑豆乾切絲、汆燙,加入烏醋醬汁、紅辣椒、香菜拌炒,爽口好吃。將大黑豆乾用醬汁滷香,切塊夾入酸菜、腰果碎、香菜,營養精巧豆乾堡,輕鬆完成。

精巧豆乾堡

食 材

大黑豆乾3片、即食酸菜80克、腰果30克、香菜少許。

滷汁醬料:醬油3大匙、黑糖2大匙、橄欖油1匙、五香粉1/4匙、鹽1/4匙、胡椒粉1/4匙、水250克。


作 法

❶香菜洗淨、去水。

❷腰果裝在塑膠袋內,用瓶子或擀麵棍擊碎。

❸豆乾用水沖洗一下。

❹把滷汁醬料的食材以小火煮開,放進豆乾,小火煮15分鐘。

❺取出豆乾,一片切成4塊,每片中間再橫切一刀,不切斷。

❻每塊豆乾夾入鹹菜、腰果碎、香菜,即完成。

醋香豆乾絲

食 材

大黑豆乾3片、紅辣椒1條、香菜少許、橄欖油1大匙、麻油1大匙、烏醋2大匙、醬油2大匙、黑糖2大匙、鹽1/4匙、胡椒粉1/4匙、五香粉1/4匙、水30克。

作 法

❶香菜洗淨,切小段。

❷紅辣椒洗淨、去籽、切絲。

❸豆乾橫切成3片,再切絲,用開水燙1分鐘,去水備用。

❹鍋中放橄欖油、麻油、烏醋、醬油、黑糖、鹽、胡椒粉、五香粉、水,小火煮開,放入豆乾絲,炒約2分鐘,加紅辣椒絲、香菜拌勻,即完成。


小叮嚀

豆乾置於室溫下,容易因微生物、細菌入侵而造成腐敗。須購買不發黏、無異味的豆乾,採購後冷藏保存,並盡早料理食用。

【逸饗蔬食】超優蛋白質黃豆

文/林乃光

大地回春,天氣變暖,雨量逐漸增多,春雷萌動,驚醒蟄伏於土裡的昆蟲,一片生機盎然,萬物更新。(3/6)即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了!冬入初春,乍暖還寒,順應春陽萌生的自然規律,我們可以多多在春光中走走,晒晒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可增強體質,提高抗細菌、病毒的能力。


氣溫波動大容易感冒,天氣不穩定,流行性疾病與過敏易好發。這時要多吃些有助益脾胃的植物性蛋白質食物,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黃豆」,此時也正是台灣黃豆的採收期。

八分成熟的黃豆是毛豆,毛豆因豆莢還是綠色帶有茸毛,故名「毛豆」;成熟後就會脫水、變小、變硬成為黃豆。黃豆、黑豆都是大豆,只因種皮顏色的不同。豆漿、豆腐、豆腐皮都是由黃豆原料製作成的;醬油、豆瓣醬、納豆、天貝等則是黃豆的醱酵製品,黃豆還可煉製成大豆油。

談到豆漿,便讓人緬懷於2022年過世,有「非洲豆漿之父」的郭惠二牧師,他曾在非洲奈及利亞研發豆漿成功,改善了當地居民蛋白質嚴重缺乏的問題,成為雪中送炭義舉的典範。無獨有偶,國際佛光會巴拉圭華人慈善基金會近年也推動「愛心豆漿零飢餓合作計畫」,自2000年開始於巴拉圭當地設置豆漿站,經過二年的努力,2022年豆漿站已多達125處;目前更是每年產出逾100萬公升豆漿,提供長者、孕婦及孩童免費領取飲用,並教導當地住民將豆渣製作成各種營養好吃的食物。

黃豆抗氧化,可提高免疫力和大腦活力。其中所含大豆異黃酮,能補充女性雌激素分泌的不足,緩解更年期症狀,延緩衰老。豆漿,除了飲用,亦可作為湯底,做成「鹹豆漿」,當作早餐抑或宵夜都方便簡單,又美味營養。

鹹豆漿

食 材

原味無糖豆漿250克、醋1/2大匙、醬油1小匙、麻(辣)油1小匙、鹽適量。

配料:榨菜、香菜、油條。

作 法

❶榨菜洗淨切碎約1大匙,油條掰成適口大小。可以放自己喜歡的配料。

❷在大碗中加入所有食材與配料,將無糖豆漿煮滾,往碗裡一沖,即可完成鹹豆漿。


品味小撰

鹹豆漿會有蛋花片絮狀,是因為熱會先使蛋白質改變,而酸會使蛋白質產生凝結變化。

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既然有護法神,為何還會著魔

問:“有人學佛很認真,甚至於還講經說法,勸別人看破放下,還都講得不錯,真的是福慧雙修,照理說,應該都是有護法龍天保護著,為什麼還會著魔?這個事有方法避免嗎?”

   答:你說的這個情形,自古以來就有,實在講是相當不容易的。天臺大師講,天臺大師是智者大師,他寫的那幾個字我看過:“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說又能 行,國之寶也。”這兩句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能說,自己本身做不到,占多數,著魔都是屬於這一類的人,他有魔障。在《慈悲三昧水懺》裡面,連悟達國師都遭 魔障;在《楞嚴經》裡面開頭就看到,阿難尊者遭魔障。想想原因在哪裡?“能說不能行”。“能說又能行”,決定不會著魔。護法神只是從外面保護,你裡頭有心 魔,心魔會勾結外面的魔,內外勾結,護法神也沒辦法。這個事佛在《楞嚴經》裡面講得很透徹,《楞嚴》裡面講五十種陰魔,內外我們要辨別清楚。念佛人有一個 好處,至心念佛,一心稱念,一心就是至心,決定不會著魔。

   一般學佛的同修,著魔我們也見過很多。著魔最主要的原因,喜歡感應、喜歡神通。我遇到過很多,我就問他:“是不是對於感應、神通很喜歡?”他說:“是 的。”這是著魔最重要的一個原因。真正學佛的人不求感應、不求神通,念佛的人老實念,參禪的人老實參,魔就不得其便,這個道理要懂。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53

  問:常常聽到念佛人著魔,頗覺生疑,佛何以不加庇他?(陳淑媛)

  答:魔由自心生,此定是念不如法,或是心不能淨所致。有此兩因,自於佛隔,何能加庇。然能見怪不怪,不去理他,提起正念,一直不退,魔自消滅,不能為害。此後功夫,因是反更進一層,所謂不受魔難,不成佛也。

    (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靜坐念佛的時候,忽然聽到聲音,心裡受到驚嚇,非常害怕。長期下去,是不是容易著魔?怎樣才能消除這個魔障?

  答: 《楞嚴經》上世尊教導我們,魔境現前,完全不要去理會,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佛號上,或者集中在讀經上,不要理會它,魔就不能得其便。如果魔來嚇你,你就害 怕,他收到效果了。他來嚇你,你不怕,他就沒有辦法,他就只好走了。看到有效果,他就惹你,找你麻煩了。所以不必畏懼,我們一心念佛就好,這個魔境自然就 不見了。往年我在美國三藩市,有一位同修他遇到這個魔障,那是一般人都沒有辦法承受的。這個魔他現前,不是看不見的,看得見,樣子非常醜陋,氣味非常難 聞,晚上半夜十二點他就出現,愈靠愈近。他看到這個魔來了,他就大聲念阿彌陀佛,佛號一句頂著一句不間斷,那個魔距離他大概三尺這麼遠的距離,大聲念。不 念,他就靠近。念到天亮,那個魔就走了。過兩天,他又來了。他住的房子是鬼屋,這個魔告訴他,前世是他的冤親債主,是要來討命的。他每天念佛,別人勸他搬 家,他不搬,他說:“好事情,不是他,我就不能用功念佛了。他天天來找我,我這個佛號一句接一句,一點都不敢鬆懈,他幫我大忙。”他不怕他,一句佛號頂住 他,這個同修的確是非常勇敢,很值得讚歎。聽說以後他出家了。菩提道上,冤親債主變現的魔障是決定不能避免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念頭要正,心地善良,決定沒 有害人之心,決定沒有惡劣的行為。對於這一些魔障,不但能減少,或者在一生當中,再不會遇到了。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01

  問:一居士被附體,他一直以為佛菩薩附身,會不會?對於這一類居士,若是魔等附身,我等應遠離還是予以指正?他最初較相信師父,師父若予以指正,他決定按照師父的話去行。

  答:佛菩薩附身,這個事情很少。附身的時候決定也是說法,也是度眾生,完了之後決定離開,不會再來。要是常常附身,那就不是佛菩薩,決定是魔。

  問:他第一次聽他講的時候,他教他《彌陀經》、教他大勢至菩薩的偈子,就是在功課本上面。所以他一直認為是大勢至菩薩附體。

  答: 也不一定是。鬼神,你跟他有緣,他學佛他也會幫助你。這些事情《楞嚴經》上說得很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這個就好;如果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這就著魔了, 佛來也是著魔。大乘經裡面佛告訴我們,無佛亦無魔,佛跟魔是從什麼地方區別?著相就是魔,離相就是佛。如果你一切都不執著,魔也是佛;你要是執著,佛也是 魔。你懂這個意思嗎?

  問:他在念佛佛號念不起來的時候,他會聽到空中有種音樂伴奏念佛的聲音。這個伴奏不是阿彌陀佛的佛號,而是提醒他,自己佛號聲提起來的一種音樂伴奏。

  答: 剛才說的這個原則一定要記住,不管什麼境界現前,一概不理會,是好境界。佛在《楞嚴經》講,如果稍稍執著了,都是魔境界。魔境界是什麼?讓你生煩惱、生疑 惑,讓你起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魔。你境界現前,妄想、分別、執著不生,你已經成佛了。你還分別這個、分別那個,執著這個、執著那個,把你的清淨心全部毀 掉了。我們念佛,念佛目的在哪裡?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你把這兩句全毀掉了,這個道理要懂!

   為什麼佛菩薩不常常現前?常常現前,你一定生妄想、分別、執著,“佛菩薩常常照顧我,不常常照顧你們”,你不就起分別、起執著了嗎?所以佛菩薩不來是大慈 大悲!你喜歡感應、喜歡神通,魔就得其便,魔就常常來示現,常常來跟你開開玩笑,常常來把你的清淨心擾亂,就這麼一回事情。這是事實真相,瞭解事實真相 了,不管是佛也好,是魔也好,就照《楞嚴經》上所講的話,一概不知不理會,永遠保持你的清淨心,都是好境界,不能保持清淨心就不是好境界。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80


治癒精神異常真人真事

覺慧
早在十六年前,姐姐在唸大三時,就已有輕微的精神分裂症,常常說空中有聲音傳來,並且告訴她要做這做那的;當然所做的都是些違背常情的事,如:在屋內燒書、翻牆逃走、指責父母等。在這期中,她曾看過無數醫生,住過醫院,並吃了許多藥,可是都不見效。
我們只有眼睜睜看她病情日益加深,全家因此而籠罩上一層陰影。


六十三年,家裏發生一次重大變故,使姐姐的病更加速惡化。她整日看見人就叩頭,手也因時常翻牆磨擦而發炎,手和頭的皮膚已漸漸潰爛,但姐姐仍不停地重覆那此行為,因此牆上、地上到處都有血漬,慘不忍睹,使得家裏日夜不寧。


遭此磨難後,哥哥先接觸到佛法,為了求觀世音菩薩加被姐姐,他便發願誦白衣大士神咒一萬二千遍,誦到大約三分之二時,在一偶然機緣,將姐姐轉託友人送往花蓮玉裡榮民醫院,既免費又可休養。雖然病仍在身,但已可感覺出菩薩的神妙導化,使得全家鬆了一大口氣。六十六年走訪大乘精舍,由樂居士口中得知印經、印佛像功德很大,很多奇離怪病
,皆得力於此功德,並分析家庭狀況,如能多積福德,對姐姐的病情好轉極有把握。


年底,我看到一本哥哥帶回由祥雲法師著的「懺願室文集」,內中有一篇「地藏菩薩靈感記」,即依所言,發心每日跪誦本願經一部,稱念菩薩聖號二至三千遍,持誦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一百零八遍,許願齋誦十二日,並印送地藏王菩薩聖像一千二百張,願姐病痊癒
,回家團聚。


誦畢,惟印像經費尚無著落,此事便耽擱下來。延至六十七年年底,始託樂居士代印,印完又親自送至善導寺、十普寺、龍山寺、天后宮等處結緣流通。說也奇怪,沒多久突然接獲姐姐寫回家的信函。從前是語無倫次,現在竟是條理分明。院方亦稱姐姐的病大有好轉。十二月廿八日,九歲的外甥女(姐姐的女兒)夢見地藏菩薩及觀音菩薩以金錫杖把地打
一個洞,並用柳枝拯救我們家,解除全家痛苦。


至此,接姐姐回家的因緣已成熟,就在今年(六十八)元月八日,哥哥與我毅然同去玉裡將姐接回家團圓。現已她回來已近三個月,一切安好,除幫忙做家事外,也能做些手工貼補家用,晚上指導女兒功課,顯得很有生氣,全家又開始振作起來。以上是我親身的感應
事蹟,我深深相信,儘管娑婆世界的眾生業障深重,但只要信、願、行具足,佛菩薩亦能
拔出根本業障,而為閻浮提罪苦眾生作大證明,願以此與同修們共勉!

 

 


念經加誦真言 徹底釋怨解結

從我父親去世後,我哥哥業障現前,大鬧靈堂,持刀想殺我弟弟。我跟姐姐跪求菩薩顯靈,佛力加持哥哥,才不至於鬧出人命。但我哥哥三業造了不少,因為他被狐仙附體,總想挑起事端,攪得我們家雞犬不寧,後來我跟姐姐發願一日一夜不吃不喝,為附體的狐仙和我姐姐小時侯踩死的那只貓持誦地藏經,雖然好了許多,但還是沒有完全讓我哥哥跟弟弟釋怨解結,和睦相處。(編按:這是誦經不夠的原因,如果繼續誦並真誠回向,一定可以完全化解怨結的。)因此我又發願持誦10萬遍地藏王菩薩滅罪業真言。(編注:即滅定業真言)現在我哥哥酒喝得少多了,家裡佈置了一個簡單的佛堂,也已經開始學佛念佛了!末學所說的這一切都真實不虛。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

千萬別想要自殺,我深受其害我是一名抑鬱症患者,曾多次想用自殺來逃避痛苦,遺書都不知道寫了多少篇,最終因為不忍看到年邁的父母絕望的樣子,而沒有採取行動。可令我難以想像的是,54歲的母親,卻因為重度抑鬱症發作,先我而選擇了自殺。

原因是,母親25歲的侄子(我的表弟),在一次乘坐公交車的途中,不明原因的猝死(大概是心肌梗塞,到現在不知病因)。母親非常善良,她待侄子猶如親生,關懷備至。母親這些年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很善良,很有人緣。但在她去世後我才聽父親說,年輕的時候曾三次在天寒地凍中離家出走,躲在橋洞下幾天,不吃不喝,手都凍黑了,幸有好心人救下。
  表弟,是11月18日離開的人世;而母親,選擇了12月18日也正是她的生日這天,選擇了自殺。

  可以想像,我當時是多麼悲痛欲絕,心就像被刀子剜出了血,默默的流淌。
  看著母親嘴角的白沫,慘青的臉色,冰冷的屍體,自殺的事實,沉痛的葬禮,真的快崩潰了。
  那幾天,腿沒有一絲力氣,幾乎都是被親友攙扶著。
  母親自殺時的情形,被我設想了無數遍,她會不會後悔?她曾怎樣的痛苦掙紮?她一定很疼痛。
  懊悔始終伴隨著我,痛不欲生的我,自殺的願望更強烈了。
  堂姐是信佛的,追悼會當天,將一本《地藏經》結緣於我。她說,自殺的果報很可怕,要我念49天《地藏經》為母親超度。
  那時的我,雖也接觸佛教,喜歡佛教的道理,但沒念過經。為了母親,還是決定把厚厚的一本經書念下來,念的途中打哈欠、犯睏,眼睛又癢的。

  可是,磕磕絆絆一直讀下來快4個小時,我的心漸漸開闊了起來,完全忘記了悲痛,覺得自己就像在天堂一般,那種感覺很美妙。這大概就是經文神奇的加持力吧。在念誦大概7部的樣子,我就做了一個非常殊勝的夢,在一個很莊嚴寺廟的大殿裡,一個老婦人把我帶到一位身著袈裟的老和尚面前,我跪下來,老和尚給我灌頂,傳了我一句咒語,就是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唵,缽囉末鄰陀寧,娑婆訶。(本文作者給末學的短信中說,夢中老和尚念的咒音是最標準的讀音:ōng,bō là mò lín tuó níng,suō pó hē。建議修滅定業真言的同修按普通話讀音念誦即可)

  因為末學家一直供的是觀世音菩薩,我在想,莫不是觀世音菩薩把我帶到了地藏菩薩的面前!自從這個夢後,對地藏菩薩更加有信心了。一次去寺廟中,有緣結緣了地藏菩薩的畫像,供在佛堂。還學論壇裡的師兄把祖宗牌位和母親的牌位供在佛堂,每天念經。每天默念地藏王菩薩名號。漸漸的也知道惜福了,欲望不再那麼多了,經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到今天了,我沒有自殺。由於佛法,我的抑鬱症,比以前有了不小的改觀,是佛法改變了我,讓我變得快樂,充實,自信。
  看到論壇裡有抑鬱症和想自殺的朋友,非常焦急!——奉勸大家一定要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純靠藥物是不行的;遇到什麼事情,不要太執著於「我」,如果你覺得地藏經太長不能讀誦,讀誦《金剛經》也是非常殊勝的,破我執很有效。這主要看個人的根器,如果你讀哪部經很喜悅,那你就讀下去。相信經文的加持力,能使極樂世界現前!

  念經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放生,放生是給了動物嶄新的生命,同時也是打開了囚禁自己的牢籠。可以到佛教節日時,去參加一下法會,大家一起念經,唱經,非常感動。作為初學,在這裡表示一下自己的觀點,千萬別自殺,太自私了,要知道你自殺了給全家人帶來多麼大的悲痛,一生會帶來多麼大的陰影。

  逃避不是辦法,希望大家能正式自己的疾病,真正的去修行,念經、念佛、放生、佈施、做義工,把自己奉獻出去,融入佛教的大家庭,你一定能重新活過來,能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要珍惜自己的身體好好修行。

  希望抑鬱症的朋友,放下妄念、放下執著,決不能從這個已經很苦的人生苦海,跳入更深的地獄大火坑中去!
  趕快運用不可思議的佛法,自強、自救吧!


持咒護民

明代高僧蕅益大師,曾住九華山地藏道場,結壇百日,以至誠專一的心,誦持五百萬遍的滅定業真言,進而廣化出家、在家緇素四眾弟子,共虔持十萬萬遍滅定業真言。當時國域災難頻繁,正適逢張李等流寇作亂掠民,傷殘無辜,百姓流離失所,中原各省飢荒連連,民不聊生。大師悲天憫人,眼見萬民受難乃眾生共業所致,為祈求眾生共業減輕,國界安寧,刀兵戰亂消除,遂將於九華山結壇百日,大眾精進用功持誦的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唵缽囉末鄰陀寧娑婆訶」的一切功德,悉皆回向局勢早定,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仰仗地藏菩薩慈悲加持,果極有消弭刀兵劫難之效力,不久國土重返安寧,萬民得以安居。乃見地藏法門之殊勝功德,讓世人明瞭,地藏菩薩悲心深切似海,願力浩如須彌,救度苦難,有求必應,也讓我們更體會到,在娑婆世界裡,與業障深重的眾生最相契的莫過於地藏菩薩。

一百六十三救治喉疾

一九九四年十月,我持續了半年的喉疾屢醫無效,病情益轉沉重,疼痛感覺便如一撮尖碎玻璃哽住喉部,弄得冷汗全身,日夜煎熬,幾位專科名醫提議施行手術,看來凶多吉少。 ,p>此番惡業,自知是昔時經常釣魚殺生所致。遂跪在觀音地藏兩位大士聖像之前,至誠懺悔,並哀稟菩薩,我非畏死,唯剩下八十高齡的母親定必痛不欲生,暮景淒慘,慈母辛勞,仍未稍報,何忍再添老人悲創。於是強振精神,倚床半臥,心念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同時觀想菩薩聖容。如是直至明日下午三時多,高昂雄偉的地藏菩薩帶同貌似天人,紫金冠服的一男一女忽現床前,一雙大手將我淩空抱起,猛力搖動三次,然後放在床上,隨即杳然消逝。由於咬舌覺痛,眼前景物清晰實在,而且喉疾霍然而愈,渾身輕鬆,所以知非夢幻,肯定是菩薩慈悲見憐,前來救護。菩薩大恩,愧無以報,唯有公開這段經歷,一者以彰聖德,證明佛經所載菩薩大願救苦之言真實不虛,二者奉勸有緣,尤其是身罹疾厄災禍的朋友,切莫灰心,只要至誠念誦地藏菩薩聖號或滅定業真言,配合行善積德,懺悔業障,必能散盡寒雲,得到解脫。謹此恭祝大家身心康健,齊成佛道。

誦經夢掉蟲 背上癢即止

前段時間背上老癢,我就抹了些藥膏,一點用也沒有。正好晚上誦了《地藏經》和《滅定業真言》,晚上做夢,夢見背上癢,然後就掉下來一條有食指那麼長那麼粗的乳白色軟體蟲子,還是活的,媽呀,嚇死了!第二天大清早背上就完全好了,一點也不癢了,到現在也沒復發。南無大慈大悲十輪拔苦本尊地藏王菩薩。唵,缽囉末鄰陀寧,娑婆訶

-----

感恩地藏菩薩的無比慈悲和威德,有這麼無量的功德可以幫我們消除罪業,但是我們無量劫以來的罪業實在太多了,根本難以計數,所以當下最究竟的懺罪方法就是止惡不犯,在止惡不犯的基礎上懺悔罪業,這樣的效果才會來的更好些,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最好要做到嚴持戒律,止惡不犯!

我最近在準備考試,為了能專心念書,搬到外面去住;可能是因為不太適應的關係,偶爾就會做一些奇怪的夢。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這個有關『滅定業真言』的怪夢。

  我夢到大量的黃土崩落,蓋住了一間小房子,看起來有點像墳頭那種圓圓的土丘。我走向前去,那個房子的門就一下子打開,連黃土都開了一個跟門差不多大小的洞,隱約看到有個人在走動,而且還挺個肚子,是個孕婦。於是我就走進去,沒想到那個孕婦轉過身來,我的媽呀!竟然是個會動的死人,臉部、手臂上都是青瘀、破皮,簡直慘不忍睹,拍張照片就可以用來修不淨觀了。

  隨著她逐步進逼,我被追趕到一個黑暗的角落,往左邊一看,只見到一道往下的樓梯,下面一片漆黑,看不到底。這時,我不知道為什麼就開始誦『滅定業真言』,大約只誦了三、四遍,突然有種『倒帶』的感覺;周遭一下子變成了午後陽光照耀的溫暖場所,那個孕婦已變成了活人的樣子,帶著笑容,端著一杯熱茶走過來。

可能是因為這種突如其來、完全不協調的感覺,讓我從夢中醒來,結束了這場怪夢。這只是個雜夢,應該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不過,對我而言,這個夢確實讓我見識到滅定業真言轉惡夢為美夢、化穢土成淨土的強大功效。

 滅定業真言真神奇

  我前些日子因為天氣轉冷,遇到了風寒,又是流鼻涕又是咳嗽,特別是晚上咳嗽起來都不能睡覺。胸口總是癢癢的,一咳起來就不停。前天白天開始就一直默念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唵,缽囉末鄰陀寧,娑婆訶。昨天晚上躺在床上就小聲的念,念著念著就睡著了。晚上做了個夢,夢到自己吐了一條很長的蟲子出來。早上醒來感覺很舒服,一點都不咳嗽了,氣很順了。感冒也好很多了。以前我一咳嗽好長時間都不好的,想不到念了真言,好得那麼快,而且好像從來沒有咳過那樣。真是感謝佛菩薩!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真神奇啊!

夢吐活蟲

  我和師兄有過同樣的經歷,我從十多歲開始咳嗽,喉嚨發癢,胸悶,心急。花了近萬元也治不好,自我誦讀《地藏菩薩本原經》7遍之後,我做夢夢到自己吐出來一天扭來扭去的活蟲,我嚇壞了,但我的咳嗽好了很多,沒想到師兄也有此經歷。感謝佛菩薩慈悲,我要加油,爭取徹底痊癒。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十信位


  所謂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護法心,(九)戒心,(十)願心。
  在此十個階位的漸次進升之中,調伏三界的見思二惑,見惑是一切的妄見,如我見與邊見等;思惑是一切的煩惱,如貪瞋癡的迷情等。在此十信位中,雖不能把見思二惑斷除乾淨,但要把它們調理治伏,不使繼續為患。否則的話,永不能入賢位,永受三界的煩惱困縛,永遠沉淪於三界生死的大漩渦中。

  十住位

  所謂十住,又叫作十住心,就是:(一)發心住,(二)治地心住,(三)修行心住,(四)生貴心住,(五)方便具足心住,(六)正心住,(七)不退心住,(八)童真心住,(九)法王子心住,(十)灌頂心住。

  在此十住位中,初住斷除三界內的見惑,第七住斷除三界內的思惑,到此,不再為那貪瞋癡的煩惱所迷惑了,所以不再繼續增加生死的業力,而證入(階)位不退的境域。八住以上,斷除三界之內的塵沙,調伏三界之外的塵沙。

  所謂塵沙,乃是天臺宗所立“見思”、“塵沙”、“無明”在三惑之一。見思惑,障礙我人的涅槃之道而致沉淪生死;塵沙,則障礙我人化度眾生的菩提之道而致不能成佛。

  此所謂塵沙,也相似唯識宗所稱的所知障。由於所知有障,而不能通達多如塵沙之數的度生法門,所以稱為塵沙。於此十位中,是以“從假入空”的觀想法,得見真諦之理而開慧眼,成一切智。了知一切諸法,皆是寂滅一相的空智,稱為一切智。寂滅空如,便是萬法的實相,所以稱為真諦之理。

  十行位

  所謂十行,又叫作十行心,就是:(一)歡喜心行,(二)饒益心行,(三)無瞋恨心行、(四)無盡心行,(五)離癡亂心行,(六)善現心行,(七)無著心行,(八)尊重心行,(九)善法心行,(十)真實心行。

  在此十行位中,漸斷界外塵沙,以“從空入假”的觀想法,見俗諦之理,而開法眼,成道種智。道種智又稱為道種慧,道亦可以解作法門,法門有無量,道也有無量,通達無量之道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以真諦而言,諸法的實相是空如寂滅的,但要體會諸法實相,必須要假俗入真,因為眾生的存在,是存在於虛妄幻有的假相或俗諦之中,如要自救出離、救度眾生,那又需要從實相的真諦上回轉到幻妄的俗諦中來,利用那通達了無量法門的智慧,來自救救人,便是“從空入假”,便是“見俗諦之理”。

  前所謂“慧眼”,是指見到“真諦之理”,是知諸法實相的智慧;此所謂“法眼”,是指得到“俗諦之理”,是通達救度法門的智慧。

  十回向位

  又叫作十回向心,就是:(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心,(二)不壞回向心,(三)等一切佛回向心,(四)至一切處回向心,(五)無盡功德藏回向心,(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心,(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心,(八)如相回向心,(九)無縛解脫回向心,(十)法界無量回向心。

  在此十回向心的十個階位之中,調伏無明,修習中觀。所謂“無明”前面說過,這也是天臺宗所立的三惑之一,見思惑障礙涅槃之道,塵沙惑障礙菩提之道,無明惑則障礙中觀之道。不真不俗,即真即假;見真諦的寂滅實相,但不呆滯於寂滅的一念上;見俗諦虛幻,所以隨順化導而不與俗情同流合污,這就是中觀的道理。

  無明是一種細微的煩惱,斷去一分無明,即可證得一分中觀的道理。十回向位,只是調伏無明,初地以上,才能漸斷無明,無明分分斷除,聖位也地地高升,直至等覺菩薩,斷盡最後一分無明,便入佛地,成等正覺。

  所以在十回向位,尚未證得中道觀,僅因調伏無明而修習中觀。不過,自第八住至十回向圓滿,已是修行道上三不退位的第二不退了,此稱為行不退。也就是說,所證的解脫之道,已與第一義諦的中道合一相應而行了。

  至於退與不退的問題,《瓔珞經》有這樣的說明:“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六度之一的)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複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又說:“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

  以此可見,菩薩修行,須以般若(智慧)為主,不修般若,便不能入第七住位;不入七住,即難保不退,如若一退,雖到六住,仍可能要作惡千劫而不知回頭了!

  十地

  所謂十地,地是能生能載的意思,能生無量功德的無量法門,能載無量眾生至究竟佛地。地地能生,地地能載,一地比一地廣大,一地比一地高深,直至究竟佛地,便是等虛空,遍法界,廣大而無邊際,高深而無極限了。十地的名稱是:
  (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從初住至十回向,一共三十個階位,乃是菩薩的賢者位,通常簡稱為三賢位。十回向的最後一念,首先破一分無明,便入初地。十回向位修習中道觀,以中道觀破一分無明,便顯一分三德,而證第三不退,稱為念不退,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初地以上,便是聖位菩薩了。
  聖位與賢位的分別,乃在中道觀的修證與否;只要中道觀修成一分,便破一分無明;破一分無明,便顯一分三德;破除無明及顯現三德的智慧,便稱為佛眼。此所謂佛眼,實即指的體證不真不俗與即假即真的智慧而己。能夠體證了真俗圓融的道理,便是明瞭佛眼,但此絕非止於口頭說說,一定要徹心徹性地親證之後,才能算數。能夠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空如寂滅,又能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的種種分類差別,能夠如此地空有雙照,真俗圓融的智慧,便稱為一切種智。

  其實,中道觀也好,佛眼也好,一切種智也好,都是指的一樣東西,那就是能破無明能顯三德的智慧而已。無明不破,三德不顯;顯了三德,才入聖域的階位。
  所謂三德。乃是大涅槃的秘密藏,那就是:體證了佛性本體,稱為法身德;如實明瞭覺知一切的法相,稱為般若德;遠離一切系縛而得大自在,稱為解脫德。

  所以,初地以前的菩薩生死,是由業力決定的,不得自主的;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生死,是由自己的願力決定的,能夠自由作主的。
  所謂念不退,是指了知生死本際,涅槃本際,煩惱本際,菩提本際;生死涅槃,煩惱菩提;不一不異,念念能與佛智相應的意思。
  所以,菩薩到了初地以上,便能自由化現,雖是菩薩,而能分身百界,以佛的姿態出現,教化有緣的眾生。

  但要究竟成佛,尚須地地破除無明,地地分證中道,地地增顯三德,地地開一分佛眼。到了第十法雲地,再破一分無明,便進入一生補處的等覺階位;所謂等覺,乃是相等於佛而又略微不同於佛的意思。

  到了等覺位的菩薩,除了佛陀,無人能夠測知等覺與佛的不同之處。
  所謂一生補處的生字,是指尚有一分變易生死未了的意思。凡夫與賢位的菩薩,有出胎入腹而又老病死亡的生死,稱為分段生死;已了分段生死的聖位菩薩,自初地以上脫離三界的分段生死,他們每破一分無明,每更向上一層,也是稱為生死,那是叫做變易生死;僅餘一分無明,僅須更上一階的等覺菩薩,便稱為一生補處。

  但也可以解作:尚有一次八相成道中由兜率天下來人間,投胎、住胎、出世、出家、成道、說法、涅槃之後,不再受生的意思。
  以上是對於菩薩階位的約略介紹,若要細論,即每一個階位,均有不同的意義,為了篇幅所限,只能介紹到此了。



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常吃4種食物 助你一夜好眠

常吃4種食物 助你一夜好眠

研究發現,影響睡眠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僅高達30%的人有失眠問題,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失眠。專家推薦四種助眠、且能控制體重的好食物,大家三餐可以輪流吃。

健身營養師DGI黃威杰指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習慣不規律,身處高壓工作環境,往往回到家中都無法正常入睡;長期失眠,會大大影響日常工作表現,甚至人際關係也連帶變差。

黃威杰提醒民眾,想要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可以從「食物」下手。研究顯示,如果吃對食物,可以促進更好的睡眠品質,甚至在心血管健康、體重控制和血糖上,也能發揮重要功能。

*奇異果 奇異果富含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E、鉀和葉酸。有研究發現,睡前吃一兩顆奇異果,能改善入睡時間,增加睡眠時數,以及讓睡眠品質更好;因為奇異果含有幫助抗氧化的物質,以及可以改善「葉酸」缺乏問題,同時富含高濃度的「血清素」,這些都對於「改善睡眠」有很大幫助。

*酸櫻桃 酸櫻桃和我們平常吃到的水果甜櫻桃不太一樣,雖然兩種櫻桃對人體都有很大的健康效益,但研究發現,酸櫻桃含有更高濃度的「褪黑激素」,而褪黑激素,剛好是調解我們睡眠的重要關鍵激素。

*牛奶 有許多研究顯示,睡前喝一杯溫熱牛奶,可以改善「夜間醒來」的次數,如果有難以「持續入睡」的問題,可以嘗試透過「喝杯牛奶」改善。因為牛奶富含「色胺酸」,經研究證明,可以改善睡眠和情緒障礙,因為色胺酸是血液中「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合成原料,直接影響了睡眠品質。

*堅果 堅果含有「褪黑激素」以及「鎂」和「鋅」,有研究顯示,褪黑激素、鎂和鋅的組合,可以幫助治療老年人失眠,半夜睡得更好。至於熱量問題,只要適量(約30克,一個手掌大小)就不用擔心。

黃威杰說,睡眠品質,受多種因素影響,但是「均衡」而且「規律」的飲食習慣,不但對健康有非常大的益處,對於淺眠、睡眠比較容易受影響的人,也有幫助。至於咖啡茶飲,應盡量在上午喝,下午與晚上最好完全避開「咖啡因」」攝入量,避免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持續影響到夜晚的睡眠。

噪音有顏色? 白、綠、棕、粉紅噪音都能減壓助眠

許多人使用「白噪音」幫助入睡,科學家指出,人為製造的噪音能夠減壓舒眠,甚至能創造更適合集中注意力的環境,提高工作效率。除了白噪音,近來還出現「綠噪音」、「棕噪音」、「藍噪音」以及「粉紅噪音」,都有類似的功能。

●聲音的顏色

聲音無法以肉眼觀察,因此「聲音的顏色」乍聽之下似乎違背常理;但科學家解釋,聲音不只有顏色,甚至還有氣味,這個原理稱為「聯覺」(synesthesia),意指當人的某種感官(例如聽覺)受刺激時,其他沒有被直接刺激的感官(如視覺和味覺),也隨之產生反應的現象。

人眼看到的顏色是可見光,而光是一種電磁波,刺激人眼產生電子信號後,由大腦「解譯」為各種顏色。低頻的光波為暖色調,高頻的光則為冷色調。白色則是由各種不同頻率的光混合而成。

科學家以相同的方法定義噪音,把噪音區分為白、綠、粉紅等不同顏色的噪音。

●白噪音風行已久

生活在現代社會,尤其是都會地區的人類,往往承受許多壓力,且面臨各種不同的噪音干擾,例如交通噪音、工程噪音、人為的喧鬧;這些因素會造成身心上的壓力,也讓許多人受失眠困擾。過去最常見的睡眠輔助方式之一是服用安眠藥物,但其副作用與對健康的危害讓許多人敬謝不敏;也因此,能夠幫助入睡的「白噪音」蔚為風行。

白噪音是以人為方法,製造頻率不同但功率一致的聲波,例如雨聲、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或者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能阻擋阻擋其他噪音並幫助入睡。研究人員調查顯示,白噪音具有改善睡眠、減緩嬰兒哭鬧、提升工作效率、協助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患者緩解症狀的作用。

●綠噪音大受歡迎

據「哈芬登郵報」(Huff Post)報導,與白噪音概念相同綠噪音,近來大受歡迎,也透過社交媒體廣為傳播,成為最新的助眠趨勢。綠噪音是白噪音的一種變體,專指頻率在500赫茲(Hz)左右的聲音;以實例來說,輕柔的海浪聲、瀑布聲和流水聲都可歸類為綠噪音。

報導指出,身處大自然對人類有益處,置身於戶外的綠色之中時,可以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品味盛開花朵的芬芳,聆聽潺潺小溪或嘰嘰喳喳的鳥鳴聲;大自然的聲音或綠色噪音,能夠舒緩身心

臨床心理學家和行為睡眠醫學專家哈里斯(Shelby Harris)醫師表示:「綠噪音能夠掩蓋可能分散注意力的聲音,還提升寧靜感,讓人更容易入睡。」

●其他顏色的噪音與作用

除了白、綠噪音,科學家也依據不同頻率的組成把噪音區分出粉紅、藍、紫、棕(布朗)等顏色,甚至還有「黑噪音」,並彙整出各種顏色噪音的作用。

「棕色(brown)噪音」是渾厚低音頻率的聲音,科學家解釋,粽色噪音的英文「brown」其實不是指棕色,而是指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也就是植物學家布朗(Robert Brown)發現花粉在水中的不規則運動。由於棕色噪音的聲音信號的圖形表現與布朗運動模式相同,因此被定義為棕色噪音。據信,棕色噪音可幫助集中精力,有助睡眠,幫助患有神經多樣性病症,例如ADHD的患者自我調節。

「粉紅噪音」由白噪音與棕色噪音混合而成,被認為是比較「溫柔」的聲音,與白噪音相比,粉紅噪音的低頻信號較強,高頻信號較弱。一些研究人員宣稱,粉紅噪音有助增加深層睡眠的時間,調節腦波,讓睡眠更安穩,進而提升記憶力。

「藍噪音」以高頻信號為主,與粉紅噪音相反,常見的例子是嘶嘶的噴水聲。研究人員表示,藍噪音可用來減少聲音工程中的失真。

「紫噪音」則是把藍噪音的高聘信號進一步增強,低品部分進一步抑制。這種聲音能夠掩蓋許多耳鳴患者聽到的高頻,因此研究人員已嘗試用其治療耳鳴。

「黑噪音」則被視為一種有危害的噪音,又稱為靜止噪聲,是在20kHz以上的有限頻率範圍內,類似超音波的噪聲,其頻率過高,人耳通常無法感知。

●其他助眠建議

專家強調,改善睡眠品質不能只仰賴人為的噪音,應從影響睡眠的各項因素著手,例如身體狀況、工作壓力、居住或睡眠環境。長期依靠音量過大的白噪音,可能導致聽力和認知功能受損,引發耳鳴,應審慎使用。

睡眠基金會(Sleep Foundation)也提供一些幫助睡眠的建議,例如確保每晚在相同的時間就寢,避免在夜間攝取過多咖啡因,睡前不要吃太多食物,以及睡前嘗試一些促進睡眠的食物。另外,調暗燈光、避免使用電子裝置、適當地運動、深呼吸等方式,都能幫助入睡及提高睡眠品質。如果嘗試多種助眠方法仍無效,應向醫師或睡眠專家等專業人士求助。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