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報導】據悉,釋迦牟尼佛在夢中指引,不諳中文的婦女柯珠思,竟可無師自通誦讀《金剛經》。華都再也(地名)金剛佛廟主持柯珠思表示,若不是金剛經,她不會有今天的安逸及清靜,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及建立金剛佛廟,弘揚佛法,該廟位於霹靂州華都牙也甘榜山尼。
柯珠思說,與金剛經結緣,起因於四十年前的一個很奇怪的夢,年屆七十四歲高齡的她,仍清楚記得當時的夢景。她表示,這是她平生首次夢見佛陀,這也是她丈夫去世前,當時她還在檳城,因丈夫生病,她需負起養育兩名兒女的責任,當時的她,感到非常吃力。柯珠思表示,當時在夢中見到自己在河旁,對岸有一座很高大的佛,佛祖對她說,只要她能持修《金剛經》,並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就能幫她度過生活上的難關。
她說,也許是上天的安排,在丈夫去世後,她帶著兩名兒女從檳城到霹霹州的華都再也,在郊野的新村定居下來,靠丈夫留下的積蓄過日子。柯珠思說,在她遷來該處後,與佛有緣的她又再次夢見佛陀,這次的夢境又不同,她見到佛陀乘船從印度到來,身邊帶著十二名弟子,左右兩行,各六人划船而來,並吩咐她弘揚佛法及普渡眾生。
她聽了之後覺得很為難,並告訴佛陀說沒有足夠的金錢來實行佛陀的宏願,佛陀聽後微笑的說不必擔心,並在她手心畫上一個金色的三角形。之後,她就從夢中醒來。
柯珠思說,自此,奇怪的事就發生了:
自小受英文教育的她根本不會讀和寫中文,但很奇怪,她竟能自然的誦讀《金剛經》,她相信這一切都是佛陀賜予的神奇力量。
她表示,持修《金剛經》後,令她一切都很順利,生病不用就醫也能痊癒,兒女也都長大成才,並擔任某公司及銀行的高層,令她有更堅定的信念持念《金剛經》。
柯珠思表示,她也用善信及兒女給她的生活消費來做善事,如佈施食物給貧困的人、老人院,及資助獎學金給貧窮家庭的兒女,並在每年的衛塞節或初一、十五,都會免費提供齋宴糕點,與善信廣結善緣。她也為生病到來求醫的人士誦《金剛經》,希望他們早日康復,說也奇怪,在她為到來求醫的善信誦經後,很多都能康復。
- 她們之所以能夠康復,不是她的功勞,是持誦金剛經的結果,當然,病人本身也要有堅定心誦讀《金剛經》,持之以恆,就能收到功效。
此外,由於柯珠思的慈悲為懷,樂善好施,到來的善信也日益增加,善信分別來自全國,甚至遠至新加坡、英國及澳洲。在善信人數日益增加,她欲建廟的心願,也隨著水到渠成,在眾眾信出錢出力配合下,金剛佛廟也於一九九八年建竣。
據瞭解,不諳華文的柯珠思,平日都是依靠她那本獨一無二的英文拼音《金剛經》,與手持華文版《金剛經》的善信,一起誦經禮佛,以便弘揚佛法,普渡眾生,落實佛祖無界限的宏觀理念。
柯珠思表示,原本以為在一九九八年建立金剛佛廟後,已完成佛陀的囑咐,從此只致力於弘揚佛法、推崇善信淨心向善,但想不到,還有一項心願還未完成。
她說,能在廟前建立一座五呎闊及十七呎高的佛像,是件不容易事,是經過一段很奇妙的過程,其中,最神奇的是,竟有印裔善信到來,跟她說,提醒她別忘在廟前興建一座佛像。她聽後覺得很為難,因為在廟裡的日常開銷是剛剛好,那來多餘的錢呢?之後,她便向該名善信解釋苦衷,但對方說一切都會有安排,建立佛像一定會成功,叫她不用擔心。
結果,真的好像早有安排,來自各地的善信在得知該事後,在沒有募捐的情況下,都主動願意捐獻給佛廟起佛像,佛像也在短短三個月內,在廟前建立起來。
至今,還堅持每天念五遍《金剛經》的柯珠思說,她會繼續努力弘揚佛法,幫助有需要的人,直到她百年歸老為止。
六十八歲的林觀麟說,他跟隨柯珠思師父已三十多年,在跟隨師父前,他身體時常有病痛,吃藥也無用,但跟隨師父持念《金剛經》後,一切病痛都沒有了,也平安無事。他現在每逢初一、十五我都會到金剛佛廟跟隨師父唸經、吃齋,令他覺得生活很充實。而金剛佛廟前佛像是信徒們捐獻興建的,目的是還師父的心願,師父開心,他們也開心。
六十歲的安加拉說,她是在三個多月前到金剛佛廟探訪主持時,突然心血來潮,有靈感啟發她須告知主持,佛廟需要建立一座佛像,這是很奇妙的事,她也不知道為會這么對主持說。之後,主持在信徒的幫助下,把莊嚴的佛像建立起來,她當然是很開心。她表示,她在二十三年前已是金剛佛廟的信徒,當時主持很喜歡幫助人,無分種族,希望她長命百歲,好好的生活下去。
六十八歲的葉金蓮表示,她到金剛佛廟是受她母親的影響,當時由於她常感到心區疼痛,母親叫她到來金剛佛廟唸經消除業障。
-
奇怪的是,她跟隨師父念金剛經後,一切都很順利,心痛也沒有,此後,她也在初一、十五到來念《金剛經》,她覺得只要誠心唸經,佛陀一定會幫助他們……
說說我讀《金剛經》的一點體會
佛弟子黃芳
佛所說的話都被稱為「經」,現在社會上說的「經典、經典」,大概都是從佛教裡流傳出去的。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可謂深遠,它好像處在一個金字塔的頂端。但現在一般人對佛教的理解就是迷信。佛教徒在單位裡怕同事知,在 家裡怕 先生知,唸經也偷偷摸摸,學佛成了一件見不得人的事。哀哉!現在中國正處於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如何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時,保留自己的特色,保住自己的根,只有對自己的文化有深入、透徹的瞭解,對他人才會有清晰的認識。
《金剛經》代表佛教最高的智慧,也代表了人類最高的智慧,它蘊藏了太多的奧妙。它就像一面鏡子,把你自己照出來了,把這個社會也照出來了,把整個宇宙也照出來了,就看你的心有多大,看你的根機有多深,你的收穫就有多少!所以,要瞭解這個社會,就要先瞭解自己,要瞭解你自己,就要念《金剛經》。
為什麼呢?要瞭解自己,就是要瞭解自己有什麼毛病,有哪些缺點?每個人的佛性都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就像太陽,被烏雲遮住了,它的光顯不出來,只有把烏雲除去,它的光就顯出來了。烏雲就是自己的毛病、執著,就是《金剛經》裡的我相、人相,要做第一的心。你說「我不要做第一,是不是就沒有我相了呢」,那你又有「我不做第一,其他人都想做的念,無形中你還是覺得自己是第一」。這就是《金剛經》裡的無我相、人相,即非無我相、人相,是名無我相、人相。
一切文化的根源,也都是在說人的毛病,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內心的反映,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自己與自己搏鬥的歷史。看一個文化的優劣,也就是看它把人的毛病揭示的有多深!名和利構成了江湖,也構成了社會。
它的複雜性在於人在做一件事時,單純的善和惡是極少的,往往是善惡夾雜,這是造成人與人之間你我相煎、爾虞我詐的主要原因,也是最使人迷亂的地方。所以,對自己的善念、惡念,連最微細的念頭都不放過,都能檢查出來,是一個人修行的關鍵。修行是越往上走越危險,我慢也會越來越大,若不緊緊跟隨一個大善知識,隨時隨地反省,則很容易出偏差。
在紅塵裡做事,錯誤可能是雙方的,有時你妥協了,但是妥協的,可能是你的優點,助長的是你的缺點或者助長了別人的缺點;有時你不妥協,你還是有缺點,還會使自己的處境很艱難。做一件正確的事時,要觀察大勢和機緣。如何保留自己的優點,發現自己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發現自己的缺點。除了自己要有智慧、勇氣和這樣的道德要求,還要有大福報,能接觸到或分辨出世出世法的大成就者,仔細觀察他的一言一行,他已與法融為一體,經是佛觀機逗教說的法,法無定法,不能指示學人具體的修行路徑,只有與法融為一體的聖賢,才能使你對自己慢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瞭解自己的限度,知己知彼。《金剛經》裡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如來是最善於教育人,最善於開導人的了。
佛法不離世間覺。儒家講的「至誠」、「格物至知」也是要你格除私心雜念,才能明白事物的根本;毛澤東有一句名言,「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若不能對人「至誠」,必然會失去民心。做的事情越大,越被人關注,對這個人的要求也會越高,若心存一絲一毫的雜念,則易被人限制,落入陷阱,遭致失敗。
《金剛經》裡反反覆覆強調,你要完全強伏你的煩惱,就要發大願,度盡一切眾生,度完了就算了,只有這樣才能完全降伏你的煩惱。單守清淨,則偏空;耽迷紅塵又偏有。佛法小則運用於家庭,大則運用於社會,重點不離六祖大師聽了而大徹大悟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什麼事情做完了就算了,不住。你的心放在家庭裡,它生的就是家庭的心。你的心,放在國家大事上,它生的就是國家大事的心。你的心放在眾生身上,它生的就是眾生心。若你什麼相都不住,什麼心都沒有,那你就成佛,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金剛經》唸得時間長了,才能發覺它是很有層次的。
念第一遍的時候,發現自己有這一個缺點,即住在這個地方了,多念幾次,丟掉了;
念第二遍的時候,又發現了另一個缺點。若不丟掉第一個,就發現不了第二個,就像多米諾骨牌,一動則全身發動;又極有層次,在這一層面上,你基本上瞭解了,又發現還有第二個層面,就這樣,逐步引你深入下去,感覺真是意味無窮。
在一開始念的時候,心裡亂糟糟的,時間長了,慢慢清淨下來,看問題也越來越清楚,才明白師父說的,「智慧像一個湖面,平平靜靜的,才能反映出外面的世界;若被風吹了,或被其他外物所幹擾,它反映出來的世界也要打折扣,它包括了世間法和出世間法。
《金剛經》裡有大秘密,它是顯宗又是密宗,要深入進去修行,才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現在的社會什麼都要快,師父曾經開導我,「沒有苦,哪有甜」、「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學佛修道是大因緣,我很慶幸得遇明師,在師父的引領下,我得以淺嘗《金剛經》的法味,找到人生中的至寶,明確人生的方向。人生難得今以得,一失人身萬劫難復。不論修哪宗哪派,都是要放下,師語,「放下即解脫」。若不放下,難免輪迴。
在此末法時代,願與各位有志同仁,跟隨明師,修學《金剛經》,轉末法為正法,化天災以無形,轉人禍為太平!
補充:(此文作者 的一些情況,在這個師兄的文章中有所介紹,特附上)
關於黃芳,關於《金剛經》
發帖人:(深圳)中國瑜伽
隨喜作者這篇有修有證的文章!
昨晚,將這篇文章給智川師父看後,老人家給予了充分肯定,直說寫的好!應當在報紙上發表,讓更多人分享《金剛經》的智慧甘露!
這是聖人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呀!一切佛、佛智慧,皆從此經出呀!要斷煩惱,開智慧,家庭事業都美滿,請受持《金剛經》!
歷史上有名的蘇東坡、范仲淹、戚繼光、林則徐等名人,都有受持《金剛經》。
感念這部經在我人生最低谷時,帶給我力量和智慧,特推薦給大家!
另外,寫上述體會的作者(黃芳),是學佛近十年的中文大學生,出生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家庭條件收入好,但吃素,工資、獎金基本上用來做慈善,但並沒有貧窮。相反,還在著名的風景區購置了幾套房給父母兄長養老修行,並幫助許多人改變了命運:
有得癌症的病人,醫院已經沒有辦法了,但通過身心靈的調節,得以治癒。
有事業處低谷的,走出來了……等等靈感事例,很多!
所以,她(黃芳)能募化到四百萬元人民幣做慈善事業!
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在受持《金剛經》的同時,切實實踐!每天抽時間讀誦《金剛經》,假以時日,必有不可思議的收穫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