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超度亡故的親友,需要超度多久才夠?


普巴紮西上師開示

問:頂禮上師!我母親一年前因癌症去世,在她患病期間,我也做了供僧等一些善事,想請上師開示,我還能為我的母親做一點什麼?如果現在再為她誦經持咒是否還有效果?

答:我想,作為子女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母親從小直到臨終之前做過多少善事,曾經修了多少法,平常懈怠和起煩惱的時間有多長,從這裡也能知道自己還能為她做多少善事。

經論當中說:“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知道她生前做過多少惡業或者善業,也能大致清楚她會有怎樣的來世。就如同我們要知道農民一年的收穫有多少,就要看他的田地有多大,平時是否在艱辛地耕耘勞動,就能知道他收成會有多少。

當然,作為子女能發心為父母誦經持咒是非常好的,平時可以多念誦一些觀音心咒或者不動佛心咒等等,如果值遇超度法會,就盡可能去做一些也非常好。

在高原地方的老年人內心不狂亂,而且他們自己既不經營公司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濟來源,每次收入可能就是一元兩元,但是一旦有大型法會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金錢,哪怕只有一毛兩毛也會拿出來用於超度去世的親人,寫下他們的名字,而永遠不會忘失為他們做超度。我想,這也是佛教最可愛的地方,它不是商場,決定不會與你討價還價。

當然,這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行持,但盡可能多做一些這方面的善法,而不要以為做過一次,後面就萬事大吉了。如果做一次善法就能改變一切的話,那我們平時艱苦修行還有什麼意義呢?細緻想想,雖然我們的修行時間不長,但是從初次進入佛門直到今天,我們付出的代價可一點都不少,為了超度親人花一點錢又算得了什麼呢?

所以,平時要盡可能去行持這樣的善法,只要去行持,時間永遠都不會嫌晚。我的上師85歲的時候還在為母親做超度。而上師的母親在上師20歲的時候就離開人世了,也就是說,六十多年來,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一直都在為她的母親做超度。

往昔我們在高原超度時候,只要能記起來的,每年超度法會都會為他們做超度,如果年代太久以至於實在想不起來的,也會稱呼為祖祖輩輩,並且盡力為他們做超度,所以時間永遠都不嫌晚。

注:一般超度是很難一次超度成功的,因為一般人福報不夠,罪業卻多得不得了,比如殺生、墮胎等等,而且如地藏經利益存亡品開示的: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

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也就是人死了以後即便你有因緣和福報讓眷屬幫你修福、做功德,但是亡者只能獲得七分之一的功德,其他的六分功德是生者自己獲得的,亡者所獲極少,這也是一位師兄問到我抄經為何要抄七遍?供燈為何要供七盞?咒語為何要念七遍?

因為你抄經抄了七遍、每天供燈七盞乃至你做的任何功德你回向給你的冤親債主、宗親眷屬,他們才能得到完整抄一部經及完整供一盞燈的功德,這樣對他們才有切實的利益,越多越好,最好都是七的倍數,量變才能達到質變。

另外七還有一個意思你每抄一部經、念一句咒、供一盞燈是加持六道其中一道的眾生,最後再總的為六道眾生一起再抄一部經、念一句咒、供一盞燈加持回向一切六道眾生,有這個意思在裡面,學佛的人切記勿忘菩提心來行持一切善法,這個表意恐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但又非常的重要。

否則他們過得不好自然會來干擾你的生活,讓你種種不順,而你做得多,這些功德聞健自修,分分己獲,也就是趁著你還活著,你所做的功德都分分己獲,不用等死了,眼巴巴盼著親人為你做功德,這樣主動權都掌握在別人手裡了.

你看看我們現在多供燈,以後你死後就會有人為你供燈超度你,你就會遇到這樣的善因緣,在藏地死比生要重要得多,因為這是決定你來生去處的最重要時候,希望大家切勿小視,為了利益自他一切眾生,請大家不要省錢、省時間,因為很多人學佛也是為了更順利、為了更好、更快改變命運,大家每天少抽一包煙、少吃一包零食、少買一件衣服,這些做功德的錢就出來了,自己看看自己平時累積的善業是否足夠保住人身、是否足夠解脫了?

連阿秋喇嘛都要每天為其母做超度(他的母親能生阿秋喇嘛必累積過無量的善根),藏人其實有時候一生人造的惡業還不及我們漢地的人一天所造的惡業,我們自己想想吧,自己因為貪嗔癡所造作的惡業有多少,所累積的善業又有多少,自己都衡量一下吧.

文:普巴紮西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是假?為了求法,我們可以「去到幾盡」?
文: 演然

為了求法,可以「去到幾盡」?

「二祖斷臂」這個禪宗故事大家必然聽過。

菩提達摩乃禪宗始祖,原為南天竺國王子,其後拋棄榮華富貴,出家悟道,並成為印度第二十八祖。公元六世紀初來到中國,並於嵩山一帶遊化,傳授佛法。二祖慧可乃洛陽人,自幼聰穎好學,博覽群書,其後出家為僧,更名「神光」,從此遍學大小乘的佛學教義,後來聽說達摩大師佛法精湛,遂前往求見,欲拜為師,達摩卻於洞內面壁坐禪,置之不理。慧可立於洞外,合十以待。

當年慧可四十歲,求法之心堅定不移。筆者多年前曾為少林寺寫了一個劇本,其中一幕如下:

臺上的神光仍合十侍立其後,狀甚恭敬。

畫面又出現天亮,這時大雪暴降,哀風蕭蕭,一切景物蓋在茫茫白雪下。

神光侍立愈加恭敬,絲紋不動。

風聲吁吁,寒風凜冽,配合著以下畫外音﹕

達摩: 神光,你徹夜立在雪中,大雪過膝,為求甚麼?

神光: 惟願達摩大師慈悲,開示像甘露一樣的法門,藉以廣度眾生。

達摩: 諸佛無上的妙道,要經歷無數劫的精勤修持,經過許多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德行的修行,哪裏就憑你這樣的小德行、小智慧,以輕忽驕慢的心情,便欲求得真正的道果,恐怕你白用了心思﹗

神光: 神光求道至誠,懇請師父傳法。

達摩: 要我給你傳法,除非天降紅雪﹗

音樂節奏加快,越見激昂。

神光解意,他意識到這裏聖僧指點他禪悟的訣奧,便毫不猶豫地抽出隨身攜帶的戒刀,先舞耍了一套「獨臂刀」。

音樂變得急速,氣氛越來越緊張。

最後,只聽見「哢嚓」一聲,神光竟揮刀向左臂砍去﹗

特寫神光強忍痛苦咬著牙關的表情。

音樂已推至高潮。

只見一條長長的鮮紅色的衣袖,從神光的左臂中伸展出來﹗代表著頓時鮮血飛濺,染紅了地下的積雪和神光的衣衫。

畫面所見,這虔誠的刀聲驚動佛祖如來,佛祖隨手脫下袈裟,拋向東土。霎時整個少林紅光籠罩,彩霞四射,鵝毛似的大雪片被映得彤紅,紛揚而來﹗

這是慧可「立雪斷臂」的片段。達摩面壁苦修,長達九年,慧可精心照料,形影不離,最後斷臂明志,表示求道至誠,終於感動達摩,傳授衣缽,從此接替達摩,光大禪宗。

最近看鍾玲教授解說「禪宗二祖慧可的驚人故事和他的禪法」,一時又想起這故事來。鍾教授提出一個論點,頗值得大家思考:到底慧可有沒有斷臂?如有,為甚麼自斷其臂?如何斷?斬斷手臂的哪個部分?她說: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有哪一個人把自己的手臂給斬了,我們都會認為這個人是精神病人,患了很嚴重的精神病。

她舉一個例子,畫家梵谷是在精神極度不正常的狀態下才會割下自己的耳朵的。那麼,慧可當時的精神狀態如何?他是瘋了嗎?此外,鍾教授又提到,中國人自古以來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響,十分保護身體,例如《孝經》所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以想像,慧可斷臂求法是違反了當時中土儒家的孝道傳統。難道這種觀念對身處五世紀南北朝的慧可沒有半點影響?

另一個說法是,慧可根本沒有自斷其臂,而是給盜匪傷害,以至連手臂也給斬斷了。這個說法來自唐朝太宗、高宗期間撰成的《續高僧傳》,距慧可圓寂不到八十年,當中有所記載:「遭賊砍臂。以法御心,不覺痛苦。火燒砍處,血斷帛裹。乞食如故,曾不告人。」

慧可用他所修的佛法來保護自己,因為他有入定的功夫,能夠控制自己的眼耳鼻舌心意,神通自在,不被肉身拖累,所以也不會覺得痛苦。用火來燒被砍的地方,是為了止血,所以血就不流了。然後用布把傷口裹住。最重要的是,慧可斷臂後仍繼續行腳,繼續托缽乞食,就像以前一樣,不動聲色,不告訴任何人自己曾受如此創傷。這表示慧可的修心境界已是相當的高了。

到底慧可有沒有自砍其手呢?如有的話,何來的勇氣讓他狠下決心?這完全不是一般人能夠隨便做到的事情,大家不妨試問一下自己,為了求法,我們可以「去到幾盡」?今期篇幅所限,稍待下回再與讀者諸君作深入探討。不管慧可的斷臂是出於求法心切,抑或為賊所害,慧可終究是一名獨臂僧,這事蹟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無論如何,從某個角度來看,禪宗初祖達摩來自天竺,慧可是禪宗本土化第一位祖師,他的故事已成公案,為法忘形,為法忘身,千百年來激勵著許多後學,成為了我們求道的榜樣。

古今觀音感應錄選編--附 錄3


④治糖尿病神方(飲菱角水)。 
鮮菱角二斤(帶殼)洗淨,和水煎煮,得汁一大碗,俟其微溫時分上、下午兩次服下,連服三天(次),以後每周服一次,五、六次後此病可愈,體質稍弱者,共服七次,即可去檢驗,大約尿中已無糖份,如尚有,再服二次,定可痊愈;如體質太弱,服藥八、九次後,可能把糖份減得太低,精神不支,甚倦時,須吃力糖半片,否則“過猶不及”,均是病態。此方得自劉壁女士處,服好已有多人。(項蘭孫貢方) 

治各種心臟病方:新鮮胡蘿蔔磨碎絞汁(不加水)加純蜂蜜服用,可治各種心臟病。(吳富包下加四點貢方) 
上述治糖尿病和心臟病5方,均轉錄自佛教城市網。 

治關節炎秘方:取紅糖150克,鮮生薑250克,老黃酒500克。將鮮姜切成小塊,搗碎,取其汁(用消毒紗布包裹,把姜汁擠出),與紅糖、老黃酒攪拌均勻,置鍋中燒沸,約兩大碗,分兩次在晚上睡前喝下,令發汗。待汗止,再換好衣服睡覺。病輕者,一次可愈;病重者,需服2劑以上。 

食板慄治尿頻:我患尿頻症,夜間總是起床,深感不便。一次我偶然得到一個“食慄子治老人尿頻”的單方,方法是,每日早、晚各食生慄子兩個,細嚼慢咽,日久可見效。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開始吃板慄。只一個半月,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夜間不再頻頻起床了。我食板慄的方法是,每日早中晚,各食熟慄子2——3個,細嚼慢咽,不要間斷。(焦作市礦務局科研2-3-203陳德玉) 
摘自《老人春秋》2003年4期 

治老人尿不淨方:有的老年人小便時,總是尿不淨,常常將內褲淋濕。我有兩個老友,曾患此病,十分苦惱。後來我向他們推薦一方:取冬瓜皮50克,加水兩碗,煎至一碗。每日早晚各飲一次,服5日可愈。他們照此服後,都治好了病。(焦作市河南省煤炭工業學校張坤) 
摘自《老人春秋》2003年4期 


民間絕妙驗方(13則,選錄自搜房網) 

原編者說明: 
1、方中藥物凡帶*號的,中藥房一般有售。 
2 方中所用的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 
3、方中所講的陳醋,最好用鎮江陳醋。 
4、方中療程天數並非絕對,應以治愈為準。 
5、方中所講的忌口,是指用藥期間。 
6、所用方材未註生熟者,均為生;未注乾濕者,均為乾品(如用濕品代替,應加一倍量);未讓加輔料的,不可亂加。 
7、劑量單位用斤、兩、錢、克(1斤=500克、1兩=50克、1錢=5克)。 
8、書中所講的一碗湯的碗,是指能盛半斤水左右的碗。 
該書所用方材均以土方、偏方為主,不僅易找、易買、易用,而且療效神奇,又無副作用。它匯集了古今諸多名方、妙方、秘方,最適閤家庭使用。所以,當您患有疑難病久治未愈時,不妨試一試,或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療效。本人為了解除病患者的痛苦,現將這些妙方、秘方匯編成冊,奉獻給大家,不僅能方便百姓,而且對一些中、西醫專業醫生來講,也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肺氣腫(久咳不愈):明礬*一兩,磨成粉用陳醋調成糊狀,每晚睡前取黃豆大一團敷足掌心(涌泉穴,兩足都敷),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連用7天有特效。 

胸悶氣脹:每次用白蘿蔔籽*20克、冰糖適量,煎一碗湯服,一日三次,連用3天有消積順氣之特效。 

尿頻(小便次數多):生韭菜籽*2兩,磨成粉,每次10克用白開水送服,一日兩次,一般需服5天。忌濃茶、牛奶。 

中風(手抖動、半身不遂):每日早飯前喝一兩生芹菜汁,臨睡覺時用乾桑葉*半兩,煎一碗湯喝下,15~20天特效。忌羊肉。 

磨牙:每晚睡前吃一塊約2寸對方的生桔皮,用紅糖水送下,連吃2~3天,可治小兒及成人睡覺磨牙。 

疝氣(小腸氣):粗食鹽半斤炒熱後,加入花椒20粒,用布包好,敷患處至鹽涼,一日一次,最好睡前用,連用4、5天有特效。 

慢性腸炎、腹瀉:小麥麵粉一斤,放鍋內炒到焦黃,每次一兩,加適量白糖,用開水調勻,早晚飯前服,3~5天有特效。忌吃香蕉、柿子、油膩。 

打呼:花椒5~10粒,每晚睡前用開水泡一杯水,待水涼透後服下(花椒不服下),連服5天,以後再也不打呼。 

打嗝:用指甲一小條,點燃聞味即止。 

暈車:乘車前切一片生薑含口中,或用一塊傷濕解痛膏藥貼在肚臍上(孕婦禁用)。暈車較重者,可兩方同用,有特效。 

靜脈曲張:用舊麻袋一兩,切碎洗淨,黑芝麻半兩,煎成一碗湯,一次服下湯,一日二次,連用10天。 

神經性牙痛(包括過敏性):黑胡椒*10粒,白酒一兩,浸二日後喝一口含住,3分鐘即止痛,5~6分鐘吐掉,一日2次,兩次可愈。此方百試百靈,而且不發。 

風火牙痛(包括蛀牙痛):小蘇打(或食鹼)2克,加蜂蜜調成糊狀,用棉球蘸後咬在痛處,立止,一日二次,一天可治愈。特效。 


後 記(待記)


普為出資及讀誦受持輾轉流通者回向偈曰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與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人各習禮讓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鹹安樂 先亡獲超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修行感悟:持大悲咒的效驗體會

甘肅·實言
  去年夏天,母親的心臟病突然加重,吃藥、打針,幾次變更醫院,就是沒有效果。望著母親蠟黃的倦容,我的心比油煮刀剁還難受,從不落淚的我,背過身淚水大串大串地滾落。有什麼辦法能把母親從病苦中解救出來呢?突然想起曾聽說持大悲咒很有效果,就請來《大悲咒》,把對母親的疼愛和祛病的希望全部寄託在觀世音菩薩身上。我極度虔誠地跪下禱告觀世音菩薩救救我那可憐的母親,一心不亂地誦持大悲咒,並把大悲水讓母親服下,然後在打坐中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當天母親儘管虛弱,但心臟病一次也沒犯。我堅持天天為母親持咒,母親的身體很快得到了恢復,高興得簡直像個孩子。到第七天,母親讓我陪她步行到四裡路之外的瑞蓮寺進香拜佛,回家後還忙前跑後地張羅午飯。哥哥、姐姐驚奇地問:“三姑娘給您服的什麼靈丹妙藥?不光是病沒了,精神還比以前更好了!”母親笑眯眯地說:“我服的是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水!”
  觀世音菩薩救了母親,觀世音菩薩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我懷著感激之情給別人訴說用大悲咒為母親治病的神奇療效,有人找來問我:自己持咒怎麼沒有這麼好的效果?一時我真不知怎麼回答才好。持咒是否有效驗,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所求必須正當。所謂正當,必須是自己或他人身處險境又無力自救的,當虔誠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或持大悲咒,使其得到平安,此時持咒,人的慈悲心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相應,肯定能夠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如果是損人利己的行為,如偷盜他人財物,而求觀世音菩薩保佑自己的行為不被別人發現,這樣的心情持咒肯定不會靈驗。
  2. 持念必須真誠。當看到親人或朋友為病苦折磨,病在他身,痛在自心,恨不得代人受過,又沒有能力拯救別人時,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或大悲咒,字字出於心中,句句發於腑肺,聲聲真誠清淨,這時持咒人的愛心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相應,確實能得到滿意的效果。如果看到親人或朋友有病,持咒時像小學生給老師讀課文一樣,從頭到尾讀完了事,不是從慈孝心、至誠心出發,一心不亂地誦每一個字、每一句咒;或者邊念邊打妄想,讀完就去看電視,這樣心不在焉地持咒,怎能和一心不亂時的持咒效果相提並論?!
  3.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無私奉獻精神。從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尋聲救難中,體悟到要學習觀世音菩薩忘我無私、無條件幫助別人的奉獻精神,當念“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時,返觀自己的心是慈悲還是冷漠,是喜舍還是慳吝。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觀世音菩薩那麼高的覺悟,那麼大的能量,那麼強的本領,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在親人、朋友、同志、鄰居、路人遇到困難,盼望有人能夠扶他一下、拉他一把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或施於財,或施於物,或施於力氣,或施以道理,以一顆真誠、善良、純潔、清淨的心去幫助別人,讓自己在現實社會中也效仿觀世音菩薩;如果認為自己暫時還不具備這些條件,只要稍加留心,就會發現慈悲心的培養和愛心的奉獻卻是十分容易,比如:告訴小孩子不要攀折花草;把爬上人行道的蚯蚓放回草叢;把大路上的石頭放到路旁……不要光問別人為我做了多少?觀世音菩薩救助我幾次?而要問問我為別人付出了沒有?我把觀世音大慈大悲的菩薩精神到底學到了幾分?
  如果我們常抱著與人為善、眾善奉行的態度對待人生,對待事物,對待社會,這本身就是菩薩精神在人間的發揚光大,何愁社會風氣得不到根本好轉?!何愁自己得不到諸佛菩薩的加被和持護?!所以,持咒還是先從做人學起。



佛菩薩為什麼不多顯神通利益眾生

信仰宗教,大多數都是為了所信仰的物件,能夠感應與保佑。如果能得到感應,不管物件是神或是鬼,是聖人或是妖魔鬼怪,都很多人去信仰拜拜。所以信仰多數是為了感應,那麼誰能顯神通,誰就有信徒;誰神通最大,誰就信徒最多!那麼誰神通最大呢?
  佛號稱三界的導師,人天的教主,神通不是最大嗎?不但是神通最大,智慧、德行、慈悲都最大。為什麼不見得感應最多呢?就是菩薩、羅漢,也應此一般的神通廣大,為什麼佛菩薩不大顯神通利益眾生呢?難道如俗說,“賣花說花紅,賣酒說酒香”,是佛教徒為了自己的名利,而作虛偽的宣傳嗎?
  感應的多不多,一半是人為的,“和尚不作怪,施主不來拜”。一半是神格的問題。人為的問題,為了避免傷害他人的人格,不討論也罷!至於神格,神也有天神、地神、鬼神、正神、邪神種種的差別。越是正神,或越高的神,感應的機會即越少,譬如人間的越大官,接觸老百姓的機會就越少一樣。
  佛是大覺者,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者,為什麼感應比一般的神少呢?佛教是正教,不講邪言邪語,佛好比人間正派的人,不作假,不用邪法迷人或感情用事,你來求我就感應,要看事情能不能幫忙。而且佛主要目的是,教我們怎樣處世做人,怎樣解脫我們的業障與煩惱,怎樣解脫生死,怎樣離苦得樂的問題,而不是開保險公司,你們的一切危險痛苦的事情,我統統包辦,包括推薦上天堂,不下地獄。所以佛是我們老師、慈母,而不是保險公司的老闆。
  譬如,我們有什麼糾紛,如果到了法院,法官必查清楚,糾紛的原因,要經過三審五審,辯論誰對誰不對。總是要使雙方都心服口服,要經三月五月,或一年半載,把雙方的氣都磨平了,才好解決事情。世間的是與非,不論原告被告,受害或被害者,都有一肚的怨氣、恨氣,都欲爭勝利、爭面子,或多或少都蒙蔽了理智。官司慢慢的拖延,慢慢的把怨氣、恨氣都拖平了,理智一點,才好解決事情。這是正法的途徑。
  若是不依正法呢?走後門、向法官送紅包,或拜託司法黃牛或雇職業殺手,或雇流氓之類,都比依司法途徑來得快,而且乾淨俐落,何必那麼多麻煩呢?有人直接向事主談判,只要一個公正人就行,或向他求懺悔,求原諒賠禮、賠罪、賠償。那一個方法好呢?各人有選擇,只是方法正不正而已。
  再說,事清的快解決,也不一定是好,恐還有後患呢!
  世間有人欲親近有錢有勢力的人,有人欲親近流氓黑社會的人。有人欲親近奸詐邪佞的人,有人欲親近有德有修行的人,有人欲親近有智慧有慈悲心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龍交龍,鳳交鳳”,將來當然同路,而同升同墮。
  信仰宗教欲求感應與保佑,如同小孩依偎在父母膝下一樣,無論飲食、穿衣、睡覺,乃至大小便,都依父母照顧,一切困難更不用說。我們希望永遠作小孩嗎?父母希望我們永遠作小孩嗎?父母希望我們成功立業,做大事,做大人物,不是嗎?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做大人物呢?如果依賴在邪師、奸佞的人又怎麼樣呢?
  佛菩薩大顯神通,感應和庇佑我們,這是人人希望和要求。那佛菩薩為什麼不多多的給我們呢?
  一者眾生養成依賴性,不用功不修行。
  二者各人前生所造所帶來的惡業,不能夠消滅。
  三者信佛只是信感應和神通,不是學佛,不修行。
  四者信神通會陷入名利邪窟。
  五者事事依賴必懶惰墮落。
  六者佛也變名利邪神等等原因。
  是故佛菩薩該感應的時候才感應,沒有胡亂感應就是了。


明白因果緣起,真正轉化在生活上的種種困難和不如意,就是佛系轉念?

文:吳志軒
上文提到世界級的大師都有非常大的心量,能夠「心包太虛,量周沙界」[1]。可見人的心很有彈性。佛法其中很重要的智慧正是一切唯心造的角度。在《法句經.雙品》中有云:「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2]意思是世界萬法皆由我們的意識所引導、由意識去作主、去創造、去作用。清淨的心引發善的行為和結果,污染的心引發惡的行為和果報,心行與果報如影隨形。《華嚴經》的偈句「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3]帶出我們的心能畫出世間種種一切現象的道理,讓我們明白貌似真實的世間亦只是心識活動的呈現。


不少朋友在家庭和工作上遇到困難,有時覺得周圍的人、事、理都不稱心如意:好似有好多「小人」從中作梗,又或者環境「周身不聚財」,好似全世界都和自己作對,事事都「篤眼篤鼻」。究竟是真有其事,還是自己的心虛構出來的呢?在心理學上有正向思維(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是否只要轉念引發正能量就可以順風順水、身邊的惡人小人的都變成了聖人和貴人呢?這個問題有幾個層次的考慮。第一個層次可以説是認知上的。有些朋友在工作一段時間後發覺人事、工作方式、環境樣樣不滿意,其實可能公司一直都是這樣,只是他的心態改變,厭倦了而已。又比如説身邊的親人好友一般會比較著緊自己,對自己的行為比較了解,批評亦比較直接。忠言逆耳或「碎碎念」可能令人煩厭。但是這些不太討好的人和事,只要我們能心念一轉,就不難明白其實都是好人好事。反而那些和我們吃喝玩樂、阿諛奉承的朋友,卻未必是我們的善知識。

要判斷人、事、理三方面的好壞、善惡,其中一個參考是這些種種對我們心識質素的影響。究竟這個人的行為、語言、思想是充滿著「貪嗔痴」還是「戒定慧」呢?這些事情是否助長我們的貪嗔痴呢?如果面對一個貪愛、嗔恚、愚痴心重的人,他們的行為、語言、思想亦自然是表現著種種的雜染和惡習。不管對方是真心作惡,客觀的惡果和惡行卻不是簡單以認知或心理層次的「正向思維」就可以解決得了。不論是別人的貪嗔痴,還是自己的貪嗔痴,對我們一般的凡夫都會產生作用。正是這個原因,佛陀在《吉祥經》中提醒我們要「遠避愚痴者,交往賢聖人」[4]。從事理的層次去考慮,達摩祖師教導我們《入道四行觀》:「第一報冤行,第二隨緣行,第三無所求行,第四稱法行。」[5]今日諸事不順,又或者是吉星高照,過去總有因緣,可能是以前自己貪嗔痴的因緣,引致今日的怨對。又或者是事物本身好的因緣散滅,好景不常跟有沒有小人惡人都沒有關係。電視廣告説「打波先嚟落雨,唔通連個天都唔鍾意我呀?(踢球才下雨,難道連上天也不喜歡我?)」,難道上天故意為了阻礙一個人的活動而要全香港下雨?另外我們都有所喜歡不喜歡,喜歡的祈求增加、不喜歡的祈求減少。如果各自的增減不影響別人就不會與人有所爭。但是財色名食睡、名聞利養等等都是所有凡夫的渴求。大學同學都想要好成績、好工作,在職朋友想要升職加薪。如果資源機會有限,你有我沒有,要你爭我奪,就成了敵對。

這些因果和緣起的運作都不是簡單的「正向思維」可以改變。如果自己和身邊的朋友都是充滿著貪瞋痴,難道簡單轉化想法就不會有衝突?當然正向思維要比負面的積極,但是要真正轉化在生活上的種種困難和不如意,就要明白因果的報冤、緣起,做到無所求,如理稱法而行,種善因結善緣。其中一個簡單的練習是要學習感恩和珍惜,對治我們的貪心和嗔心。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轉化不了內心無止境的追求,不管是多麼的幸運和幸福,仍然可以覺得不聚財、仍然覺得很窮、很痛苦。

[1] 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mingkok/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2]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補編 (B)第 7 冊 No.17《南傳法句經》第1卷 [0039a03 – 0039a04] http://tripitaka.cbeta.org/zh-cn/B07n0017_001

[3]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大正藏 (T) 第 10 冊 No.0279《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卷 [0102a09]

http://tripitaka.cbeta.org/T10n0279_019

[4]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南傳 (N) 第 26 冊 No.0008小誦經 第1卷[0003a07]

http://tripitaka.cbeta.org/en/N26n0008_001

[5]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卍續藏 (X) 第 63 冊 No.1217《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第1卷

http://tripitaka.cbeta.org/ko/X63n1217

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

銀耳 真正養生珍品打破燕窩神話

就營養成分來看,燕窩主要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但缺少更多的科學文獻研究,加上廠商為了燕窩的賣相,雙氧水漂白、煮沸……既威脅健康,也造成假貨充斥。

白木耳是一種膠質菇類,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以及多醣體,經科學證明,能增強免疫力、保健腸道、降低膽固醇、穩定血糖和養顏美容!若以白木耳替代燕窩,不但口感更好(燕窩粗糙澀口),且價格親民許多!

年節之際,很多人送禮給家裡的老人家,其中很多是燕窩禮盒,可不可以吃?對身體是不是有幫助?

曾有報導指出,市售的燕窩有高達九成是假的,內容是由海藻酸鈉、豬皮、洋菜等冒充。甚至連販售燕窩的業者都承認,一般人要用肉眼辨識真假很困難,所以,我們吃進的燕窩到底是真?還是假的?都很值得商榷!

白木耳取代燕窩更養生!

吃燕窩是東方人特殊的養身方式,但是實際功效卻始終存在於人們的傳說與迷信中。

尤其,現在的科學文獻對燕窩的研究實在太少,由燕窩的營養成分來看,也實在看不出它優於其他的蛋白質食物。如果說燕窩的膠原蛋白豐富,其實就可吸收效果來說,許多水果是燕窩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再由環保觀念來看,把燕子的巢拿來吃,難說是對生命的友善;尤其有些燕窩的商家為了要讓它賣相好看,常會加一些漂白的化學藥物來處理,因此,在這些漂白、煮沸的處理過程中,就算原來燕窩裡真的有什麼特殊的保健成分,可能也已經被破壞了。最重要的是,花了那麼多的錢買的燕窩到底是真是假,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保健身體?

有些中醫或營養師提出,可以用白木耳替代燕窩。或許有些人覺得真是天差地遠,怎麼可以拿來相比?但是,目前有非常多的科學文獻證明木耳的保健功效遠超燕窩。

白木耳又稱銀耳,燉煮之後,僅就口感來說就已經超過燕窩,而且白木耳沒有真假的顧慮,更沒有環保或宗教上的問題,或許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認識白木耳,瞭解一下這個高貴不貴的“平民燕窩”

白木耳的保健功效

增強免疫能力

白木耳富含多醣體,尤其是β-葡聚醣能刺激淋巴細胞轉化,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促進抗體形成,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養顏美容

白木耳含有特殊的膠質,常吃可以補充我們皮膚流失的膠質,能讓皮膚保水度增加。

保健腸道

白木耳是一種膠質菇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醣體,目前也有研究單位萃取出白木耳特殊的多醣體,發現在動物實驗能扮演腸道益菌生的角色,讓腸道的好菌生長比較良好,並抑制腸道壞菌的生長,具有保健腸道的功能。

而且木耳的膳食纖維對排便的調整有雙向保護,便秘的人吃了會通便,拉肚子的人吃了則能改善腹瀉的情形。

降低膽固醇、穩定血糖

豐富的膳食纖維能阻降低食物的膽固醇、糖分被腸道吸收,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及穩定血糖。

總之,燕窩只是傳說中的保健品,其營養價值與保健功效實在過於一般,況且,因為假貨太多、價錢太貴、不夠環保、來自現代科學的研究也證明其功效差勁,我寧可選擇平民化、口感又遠超燕窩的食材:白木耳,雖然,在某些燕窩迷信者的心中,白木耳無法取代燕窩,但是,透過研究結果證明,白木耳的確是營養價值遠超燕窩的養生食材。

幫身體清除毒素抗空汙!七個方法保養健康呼吸力

【林昕潔整理編輯】霧霾、PM2.5等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時常出門就看到整個天空灰濛濛的一片,嚴重的時候連呼吸都感到鼻腔、胸口不適!空氣汙染物進入身體,可能引起多種呼吸道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氣喘、呼吸困難、咳嗽等,除了少在汙染嚴重的時候出門、配戴口罩之外,平時若能夠多喝水並多吃花椰菜、酪梨、菠菜、橄欖油等食物,也能夠幫助身體抵抗空污傷害、排除體內毒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七百萬的人因為空氣污染而死,空氣污染也演變成全球環境問題。當吸入受汙染的空氣時,汙染物就會穿過支氣管和肺部並引起發炎,導致各種呼吸疾病,像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氣喘、呼吸喘鳴、咳嗽、呼吸困難等。如果已經有心血管或呼吸道的疾病,也可能因為空氣污染而惡化。

想要減少空氣汙染對身體的傷害,除了盡量減少接觸污染物之外,多吃健康的食物,也可能對呼吸力有幫助。
蔬果中的抗氧化物,像是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具有抗發炎的效果,能夠幫助清淨呼吸道等人體系統,讓呼吸更容易,也是安全、簡單又省錢的保健法。以下就來看看哪些食物能夠幫助你保護、修復身體的健康吧!

花椰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曾經在中國江蘇省進行一項為期12周的臨床研究,並發現攝取花椰菜的人,能夠排出與臭氧層或顆粒物汙染相關的毒素。在研究中,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喝下檸檬、鳳梨、水與花椰菜芽粉調成的果汁,另一組的果汁則不含花椰菜芽粉。結果顯示,攝取了花椰菜的受試者,能夠排出更多致癌物苯,以及會導致肺部不適的丙烯醛。研究者認為,花椰菜中有助抗癌的蘿蔔硫素,是排毒效果的來源。除了花椰菜,其他的十字花科蔬菜也有助於降低退化性疾病或癌症的風險。

酪梨倫敦國王學院的環境研究小組曾進行一項研究,以了解維生素E是否能夠減少空氣汙染對肺部的傷害。研究發現患有氣喘等肺部疾病的人體內,維生素E的濃度較低,研究者因此認為攝取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像是酪梨、菠菜,可能有助降低特定顆粒物汙染的傷害。

橄欖油橄欖油中含有維生素E的一種:α-生育酚,能夠改善肺部機能。另外橄欖油中的脂肪酸,也有助減少發炎。想要獲得最大的保護效果,可以將橄欖油做成沙拉淋醬,因為加熱可能會改變橄欖油的化學結構,並導致部分健康功效流失。

番茄番茄中的茄紅素,是強大的抗氧化物質,能夠保護呼吸系統、避免罹患呼吸疾病。

亞麻子亞麻子中不但含有omega-3脂肪酸,也有豐富的植物性雌激素,具有抗氧化的效果,能夠減少氣喘和其他過敏反應的症狀。
白酒白葡萄酒的原料:葡萄,含有大量抗氧化物。研究顯示,適量飲酒與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的健康都有關。不過,若是正在服藥的人,就要避免飲酒,以免藥物與酒精的交互作用反而傷害健康。
喝水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認為,多喝水能夠幫助水溶性的毒物隨著尿液排出;嘉義長庚醫院肺部腫瘤科主任林裕清主任則指出,PM2.5可能增加血液的黏滯性,多喝溫水則能夠稀釋濃稠的血液。

八折誦經

星 雲

有一個兒子,因為父親去世,所以就去寺裡請佛光禪師為他的父親誦經超度,禪師於是為他籌備香花水果之類的供品,並為亡者誦經。

 這位孝子顧慮誦經費用,不停地問佛光禪師誦一卷《阿彌陀經》要多少錢?佛光禪師看不慣這位孝子慳吝不舍的態度,就不客氣地答道:“誦一卷《阿彌陀經》需要十兩銀子。”

 孝子不以為然,就討價還價說:“禪師,十兩銀子太貴了吧!能不能打八折,八兩如何?”

 禪師點頭道:“好吧!”

 誦經佛事如法地進行當中,孝子聽到禪師念念有詞道:“十方諸佛菩薩、請將今天誦經的一切功德,回向給亡者,讓他能往生東方世界。”

 這位孝子聽了就向禪師抗議道:“不對呀!禪師,我只聽說過人故世以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聽說往生到東方世界呀!”

 禪師說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十兩銀子,你堅持要八折計算,只好東方世界去啦!”

 孝子不得已地說道:“我再加二兩好了,你還是讓我父親往生西方世界吧!”

 這時在棺木中的亡者,忍不住大聲的罵兒子道:“你這個不肖子,為了省二兩銀子,害你的老子一下子到東方,一下子到西方,讓我東奔西跑,跑的好辛苦啊!”

(評語):佛法不是商品,不應該以商業行為討價還價。佛經上說:“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同樣十塊錢(事)的施捨,同為受者(田)的價值不同,根據發意(心)大小結果就千差萬別了。佛法無價,不能以金錢多少來決定功德的大小,只有依發心的真妄、大小,才能分出功德的勝劣!

摘自《星雲禪話》

嘎瑪仁波切:藏傳佛教五大派別

蓮花生大士
  不少人都會有疑問,佛教為什麼那麼多派別?有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金剛乘佛教。各教派裡還會有很多分支,內地有八大宗:天臺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淨土宗,禪宗,律宗、密宗等等,這些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的不同需求應運而生。         
  密法,從來不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密法傳入中原,比傳入藏區早很多,唐朝時期,內地修學密法盛行,已經有部分傳到了日本,現代人稱之為“唐密”,而唐朝時,藏傳佛教還在萌芽中。密法,不是藏族人創造的,是佛陀親自傳授給兒子羅睺羅(被稱為“密行第一”),至今也已傳承了2500多年。          
  藏傳佛教主要有寧瑪派、薩迦派、格魯派、噶舉派、噶當派、覺囊派等。         
  甯瑪派,唐太宗時期,吐蕃開始信仰佛教,後由藏王赤松德贊迎請蓮花生大師入藏,將密法傳入藏地,是整個藏傳佛教的基礎。“甯瑪”為古、舊之意。因出家人戴紅色帽子,被稱為紅教。寧瑪派有出家和在家兩種修行制度,出家眾嚴守出家戒律;瑜伽士屬在家居士,從小像出家眾一樣修行,並不剃度出家,稱為“密咒師”,可參加寺廟部分宗教活動。這兩種制度的修行人均被尊稱為“喇嘛”。大圓滿法,是寧瑪派獨有的尋求解脫及成佛的伏藏法門。寧瑪派教義的九乘次弟涵蓋所有小乘、大乘佛法。修行體系以九乘次第(顯教三部、金剛乘外三密、金剛乘內三密)為主,大圓滿法為最究竟的法門。         
  薩迦派,藏語意為灰土。該派創始於1073年,由於該教派寺院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條,故又稱花教。在元朝政府的護持下,薩迦五祖八思巴,被封為“帝師”,建立西藏地方薩迦政權,為藏傳佛教“政教合一”統治之始。八思巴還奉忽必烈之命創制“蒙古新字”,流通蒙古全境。薩迦派主修“道果法”為薩迦派不共之法門。        
   噶舉派,於11世紀發展起來,始創者為瑪爾巴羅紮大師(瑪爾巴譯師),經密勒日巴大瑜伽士的繼承,廣傳至今。“噶舉”有語旨相傳之意,因瑪爾巴大師為瑜伽士,身披瑜伽士的白色袈裟,故稱“白教”。噶舉派有四大八小支,共十二個派系。明朝永樂皇帝邀請五世噶瑪巴進京,成為弟子後封噶瑪巴為“大寶法王”,噶瑪噶舉為噶舉派四大支派中其中一支,自此噶瑪噶舉得到發展。噶舉派主修大手印法,並有顯密之分,分別為修心和修身法門。        
   格魯派,藏語意為善律,是藏傳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個教派,亦稱為行善派。誕生于青海塔爾寺的高僧——宗喀巴大師重新整頓寺院,嚴明戒律,在十四世紀創立格魯派,由於此派僧人所著袈裟和僧帽均為黃色,故稱之為黃教。宗喀巴的傳承弟子中以五世達賴和班禪大師最為有名,1652年35歲的五世達賴在清順治皇帝接連四次邀請之後,清朝官員三千眾隨行進京弘法,並于返藏前獲順治帝冊封;1647年班禪四世被順治授與“金剛上師”;1713年康熙皇帝敕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格魯派在修行上採取“止觀雙運”的修行方法,止觀兼重,強調先顯後密的修習次第和顯密兼修的方法。       
    噶當派,創建於1056年。藏語“噶”指佛語,“當”指教授。奠基人是古格時期從印度迎請過來的著名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 15世紀時格魯派興起,噶當派逐漸併入格魯派。噶當派主張先顯後密,主修阿底峽尊者所傳“三士道”。         
  覺囊派,主張以“他空見”解釋時輪。覺囊寺是西元13世紀時建立的,創建人袞邦•吐吉尊追是藏傳佛教偉大人物八思巴的弟子,後來獨成一派,因為傳教中心在覺囊,所以被稱為覺囊派。 覺囊派的教義與藏傳佛教其他派的一些主張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覺囊派屬於顯密兼修,以時輪六支瑜伽為主。        
   很多人一聽藏區有紅教、白教、黃教、花教,覺得非常複雜。其實在藏區,原本沒有這種稱呼,是內地人辨認叫起來方 便,才如此流傳開來。不同的派別,皆因眾生根器不同,需求差異,實則殊路同歸,百川歸海,並沒有太大差別,但在念誦梵唄、修行的重點及細節上,有所不同。 在最終修行的果位上,顯與密完全沒有差別,完全一樣。從修行的角度來說,顯與密均強調出離心、菩提心等修法,但密法具有完整而系統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 修持方法,引領行者迅速趨入核心與重點,破除所有的執著,從而即生成就。無論修持禪宗、淨土宗、還是密法,大家都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都是經由修學佛 陀的教法,最終抵達彼岸,都是同一個派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為了自利利他的佛教傳承體系。

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指的是什麼?

三種障礙。<一>又作三重障。指障礙聖道及其前加行善根之煩惱障、業障、異熟障。

(一)煩惱障,本性熾然具足貪、瞋、癡三煩惱,致難生厭離,難教誨,難開悟,難得免離,難得解脫。此亦即指恆起之煩惱。

(二)業障,即五無間業。乃由身口意所造作之不善業。

(三)異熟障,又作報障、果報障。以煩惱、業為因,所招感之三惡趣等果報。 



<二>據大乘瑜伽大教王經卷五載,以三種障礙之故,不得遇瑜伽祕密之三摩地法。即:

(一)我慢重障,我慢貢高,邪見執蔽,致不能下心敬事諸佛菩薩師僧父母,不能學如來正法。

(二)嫉妒重障,妒賢嫉能,自是他非,見人修善,反生嫉妒,不能學得如來正法。

(三)貪欲重障,多貪、多欲、懶惰、睡眠、惛沉、掉舉、破戒者,不能學如來正法。上記三種人不識因果,不敬師長,亦不見良善,不護道業,廣造惡業,故不得遇三密正法。 



<三>妨礙禪定之三種障礙。

(一)昏沉闇蔽障,謂昏沉闇睡,則無所別知,障諸禪定,致不得開發。

(二)惡念思惟障,謂雖不昏沉,然惡念忽起而破禁戒,致作諸不善事。

(三)境界逼迫障,謂雖無昏沉、惡念等事,而身或猝痛,陷地、火燒、落崖,猛虎奔逐,魔惱並起,諸惡相現而逼惱行人,橫生驚怖,致障諸禪定,不得開發。凡此三者,均足障礙禪定之修習。



<四>又作三粗重、三煩惱。指修惑、見惑、無明等三種煩惱障。分別以皮、肉、心三種為喻。又作皮膚骨三障。

(一)皮煩惱障,指修惑;修惑係五根對外五塵而起,如皮在外,故以皮為喻。(二)肉煩惱障,指見惑;見惑係由誤迷理論、觀點而致,屬內心之執著分別,如肉在皮內,故以肉為喻。

(三)心煩惱障,指無明;根本無明為一切迷妄之源,此無明之惑由迷真逐妄而起,故以心為喻。

大乘義章卷五本復對同一無明立皮膚骨三障,謂粗品無明浮淺,為皮障;中品無明次深,為膚障;細品無明最深,為骨障。

參考資料 佛光大辭典

佛心慧語: 三輪體空

< 擷錄心慧姐 MSN 內容,宗興整理>

付出不能代表就是得
這就有慾

慾望降低了
得到的就滿足
吃素也是一樣的道理
少慾多足
訓練你們付出的心
不在意自己的得失
都會有好的福報

因為現在都是過程
但在這裡
只希望能更堅定信念
情緒的好壞
當然會在操作的過程中有考驗
當下就是考驗自己的心
心境不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在意它了
就會有執著
不夠空

說可以說的很有道理
但是說的當下
自己的靈給的智慧
就是要本體要悟
這就是覺

因為上天檢選
你們都是有帶任務下來的
若過了此境
自然悟得到上面要的

既然要修
就是修正自己的盲點
若以前曾經得的快
就是天庫錢
更要懂得佈施

現在既然已經知道
但上面看的都是起心動念
這樣的心念
佈施的心念
若是自己主動的
跟被動的是有差別的

操作的過程也是階段
以前的階段跟現在的階段
過去的心
過去的操作方法
都不在

體空
悟空
法空
性空
這就是三輪體空

體若不精進
無法做到靈體合一
靈的智慧就跟體是有空隙
還要一段時間才能銜接的上

渡人又渡己
很多的經驗的累積
我想都是在心智上
頓悟
悟到了
天時地利人和
運開了
財自然就開

剛才去查三輪體空的意義
也就是行菩薩道應有的觀念

「布施者動機應該要純正,
且能夠懷著一顆喜捨心、恭敬心、慈悲心與因緣觀,
來看待一切眾生,希望他們所求皆能如願。」
也就是金剛經中所言的【不住相布施】

善知識
因為有疑問
就會進步
因為可以查閱
知識就能更進一步
轉識成智

我們的對話
就是課題
心境到哪裡
就是因

若要得正果
就是無相佈施
我心喜這樣的感覺

由「無知」、「覺知」到知「無」

文:吳志軒
在信息萬變的網路世代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收風」,唯恐落後,更怕被人認為自己「無料到」、「無知」。手機上的各項提示不斷彈出,電郵箱滿瀉到趕不及刪除。不少人患上信息饑渴症,但又無法消化排山倒海的資訊,令人分身乏術:在食飯時看手機,看手機時開車,開車時沉思,沉思時想休息,休息時又睡不著⋯⋯


日理萬機好累,會使人麻木,但是如果我們「不知不覺」又可能會錯失良機或缺乏決策的能力。其實要「先知先覺」不但要培養對表象的觀察力,還要明白人與事情背後的道理。如果能明理就能舉一反三。古語有云一葉知秋,見微知著。唐代無盡藏比丘尼的禪偈是這樣寫的: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沒有一葉知秋的洞察力呢?不少傳統都有解釋「定」、「專注」和「智慧」如何相附相成。《六祖壇經》云:

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闇。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1]

在《大學》中亦有提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由「定」中可以悟「得」世界萬物運作的道理。當然正如衍空法師所解,對人與事的外在的觀察是我們照見的對境,但是道理是内在的法則,只能通過理解悟入。譬如花開花落大家可以從觀察所見,但是緣起性空的法則就不是一般人都能夠深切悟入。其實除了禪定以外,念佛亦是修習定慧的法門,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不只是往生浄土的法門,更能積累現世功德智慧,留芳百世的因緣:

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無論行住坐臥,常念佛號,或聲或默,皆須聽己念佛之聲。倘能如是,則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凡所作為,皆悉順遂。士農工商之職業,不但了無妨礙,且能啟發心靈,精於本業。以心不散亂,作事有主,如理亂絲,神凝則易,心躁則難。所以古之建大功,立大業,功勳遍四海,言行垂千秋者,皆由學佛得力而來也。[2]

簡言而之,我們通過修習收攝心的心識的運作才能專注。心不散亂才能不被外界的紛擾影響,將複雜的事情抽絲剝繭,按步就班、按緩急輕重去處事,才能真正當家作主。更重要的是明白因緣和合的關鍵,果熟蒂落、水到渠成,而不會揠苗助長、殺雞取卵。明海法師早前在香港大學講解「趙州無字襌」時總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道理。世間學問講求有知有見地,而歷代禪師卻能在「無」字上用功。或許關鍵不在於「狗子有佛性也無?」的有無對錯,而是在於對佛性「不知」的疑情,修道人在「無」字上參,亦是在「不知」上安住念念相繼。其他的妄念都放下,不為未來「憂」心、不追「悔」過去、不怨恨得失。現代社會講求多、大、快、計度,手機上的電腦晶片已是一台小小的超級電腦,以驚人速度提取、處理和儲存海量的數據。但是人的智慧和慈悲潛力更巨大、更有待開發。如果我們能明心見性,可以悟入一花一世間的見地,超越時空的局限!

[1]《六祖壇經・定慧品》

[2]《印光文鈔續編卷下・阜寧合興鎮淨念蓮社緣起序》


他是釋迦牟尼欽定的繼任者,將在未來下凡降生修道成佛,普渡眾生。他的名字是彌勒佛,這要從樂山大佛說起⋯⋯

文:火 中行
樂山大佛是一座甚麼佛呢?它不是世尊佛陀,不是阿彌陀佛,而是彌勒佛。


彌勒佛在大乘佛教中有三個截然不同的形象。第一個是交腳倚坐式「彌勒菩薩」形象(cross-legged seated,即兩腿下垂相交於座前);第二個是善跏趺坐式「彌勒佛」形象(pendant seated,即身體端坐於座上,兩腳自然下垂);而第三個則是以布袋和尚為依據的「大肚佛」形象。樂山大佛是唐代時期的彌勒形象,處於從西來的交腳菩薩像漢化成大肚佛的中期階段。

彌勒,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譯為「慈氏」,漢傳佛教相信彌勒是釋迦牟尼欽定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下凡降生修道成佛,普渡眾生,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所以彌勒佛又稱「未來佛」。

根據大乘佛經記載,彌勒菩薩於佛陀時代出生於印度天竺大婆羅門家庭,名「阿逸多(Ajita)」,本是世間凡夫俗子,其後皈依釋迦作其弟子,因為聰慧超群,悟達至深,最後成為眾大菩薩之首佛。彌勒先於佛入滅,上生「兜率天(Tusita Heaven)」。兜率天是彌勒淨土,欲界的第四層天,那裏 的一天相當於地球的四百年。彌勒正於兜率天為諸天演說佛法,經過四千歲後(即人間五億七千六百萬年),彌勒將下生人間,出家修道,廣傳佛法,並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舉行三次傳法盛會(又稱「龍華三會」),度化廣大有緣眾生,令他們開法眼智,證阿羅漢果,脫離生死輪迴。

中國的彌勒信仰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發展至巔峰狀態。早期的彌勒是根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雕塑或繪製。根據《彌勒上生經》塑造的彌勒形象為「菩薩相」,彌勒菩薩身著菩薩裝,一般是交腳而坐,常作的手印有轉法論印或無畏印,表現的是彌勒在兜率天內院說法的形象。這種交腳倚坐式的彌勒像受西域健陀羅文化影響,為十六國時期彌勒形象的主要特徵。

根據《彌勒下生經》塑造的彌勒形象則為「佛相」,表現的是彌勒將由兜率天下生人間,接替釋迦牟尼佛進行教化,由菩薩變為未來佛,採善跏倚坐之姿,右手作說法印,表現的是彌勒於龍華樹下成道以後宣說佛法解救眾生的形象。這種善跏倚坐是唐代彌勒佛圖像最重要的一個特色。

唐亡以後,彌勒信仰出現了變化,許多民間秘密宗教假借彌勒佛出世而造反叛國,使得彌勒信仰受到了歪曲和誤解。這個時候,民間流傳著當時的布袋和尚乃彌勒轉世,於是開始出現了一個笑容可掬的大肚僧人形象了。有些寺院開始供奉大肚佛(或稱笑佛、歡喜佛),這是彌勒佛的另一個形象,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達觀豁朗,學習包容,例如四川峨嵋山靈岩寺有一副令人回味無窮的對聯,寫著: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直到宋代,布袋和尚式的和藹慈祥、滿面笑容、豁達大度、坦胸露腹的彌勒像已普遍流行起來,以至於早期的彌勒圖像漸為眾人所遺忘了。

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

慧律法師:善惡就在一念間 修行從心開始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訪廣欽老和尚。老和尚問他說:“你有沒有在修行啊?”

 

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個鐘頭,晚上也拜一個鐘頭,每天要拜佛好幾百拜,念佛好幾百聲。”

 

廣欽老和尚為了破他的執著,就告訴他:“你在跟佛祖算帳啊!”

 

修行用功不只是一種形式,而是要以放下、不執著的角度來實行。

 

就像我自必須瞭解,吃素不代表修行,而只是修行的助緣而已。如果吃素是修行,牛也吃草,甚至它吃得遠比人類更清淨,那麼,它也在修行嗎?

 

修行,是在修我們的心。但錯誤的方法,不當的精進,就不是在用功了,反而成了一種執著。我們任何一個人,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也是這個心,要造業下地獄也是這個心,苦、樂、善、惡、主觀、客觀、煩惱、菩提、有為、無為皆是這個心。如果我們慈悲喜舍,就是佛菩薩;相反的,造業、執著,就成了畜牲種、地獄客。所以,學佛要進步,就必須從心地上下功夫。

 

心,也可以是個模糊、不確定的名詞。加一個善就是善心;加一個惡就是噁心: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加上煩惱,又成了煩惱心。另外,在楞嚴經中,心所指的是如來藏;在唯識裡是八識;在我們世間是指靈魂;以心理學的看法即成潛意識。

 

心,加上不同的名詞,就成不同的心。

 

我們也常聽到人們如此說:“善、惡在一念間。”依佛法的究竟義來說,一切萬法唯心所造。因此,修行不在外表與事相上而已;一定要開發自己本性內在的般若智慧,遠離分別執著,也才談得上“修行”。

適時低頭,成就另一片天 —— 《增一阿含經》中的相處之道

文:持然法師

有一次乘搭地鐵,隔鄰坐了一位大嬸,在用整節車廂都能聽到的音量在聊電話。不知不覺,腦海中隨著她的聲音,開始勾勒一幅畫面。她的職業應該是廚房幫工,因為不滿同事的態度,每天都衝突不斷。長期處在負面情緒底下,累積了種種的不滿,向電話另一端及車廂內的我們,想要藉由語言述說自己的遭遇,吐出心中的悶氣。回過神來,我又想到,到底佛陀是如何看待職場的人事紛爭?


根據《增一阿含經》〈地主品〉的記載,佛陀有一次與阿難一同外出托缽。在他們欲踏入一條巷子前,看到巷口的另一端,提婆達多也正要進入巷子,佛陀就自然的轉身準備繞道而去。在旁的阿難見了不能理解,為何佛陀需要避開提婆達多?難道是害怕了他? 阿難接著提議佛陀,可以將提婆達多驅逐出僧團,那就不會經常碰面了。佛陀回答阿難說:「我並不是害怕,只是不欲與作惡的人見面。我也未曾想要將提婆達多驅逐出僧團,他自己所做的一切惡行為,自己會承受惡果報。我與他所造的因不同,所得的果報自然不同,最終的目的地也不同,我與他已經不在同一個地方了,驅逐他只是多此一舉。」

阿難接著詢問說:「不驅逐提婆達多的話,難免有時會狹路相逢,該如何對待這樣的惡人呢?」佛回答說:「面對這種愚痴造惡的人,不應該與他見面,更不要與他一起共事,如果沒有辦法避而不見,需要一起共事,那也不要與他一起談論是非。與愚痴的人一起談論是非,只會增加造業的機會而已。惡知識會令你違背正見,日日增長邪見;與善知識相處,卻能增益正見等諸多善法。」

相信大多數人在職場中,常會有感而發:「不是怨家不聚頭」,職場中是最容易碰到沒有默契或不如你意的人事物。哪天真的碰上了,不必擔心也不必逃避,如上經典所說的,造的因不同,受的果也異,待時節因緣成熟,想要再相見也難。

唐朝布袋和尚有一首詩說到:「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後退原來是向前。」農夫彎腰插秧,除了能看到自己的倒影,同時也見到倒影中的藍天。守護好自己的六根,不為外境染著才是修行。眼見農夫步步在後退,同時也意味著步步邁向成功。

人的一生難免會遇上挫折也會碰到難題,往往我們只看到他人的短處,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一旦碰到與自己持不同意見,抱不一樣看法時,就會據理力爭。退讓不表示消極,後退不代表畏懼,適時的低頭,為的是成就另一片天。希望我們都能如農夫般,彎腰低頭,照見自己同時也能看見另一片天。

聖嚴法師:誦經是為了什麼

 佛經是佛所說的信佛、學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無邊,所以佛經的數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們這裡,最適用和最通行的,則有華嚴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心經等。


  誦經的起源,出於印度釋迦佛的時代,因當時的佛經,既沒有印刷本,也不用抄寫本,都是靠著以口傳口地口口相傳,所以,要聽佛的弟子們代佛說法,往往是聽他們將所曾聽過而已熟記的佛經背誦出來,自己要想熟記某一部佛經,也得下功夫把它背誦出來,到後來,誦經便成了學習佛法和宣傳佛法的基本工作。但是,佛教徒為何要把某一部經,誦到爛熟之後,還要在佛像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誦呢?這有兩層理由。第一是把佛經當作一面鑒察我們心行標準的鏡子:凡夫難保自己不犯錯,有時犯了錯,尚不能知錯改錯,但當面對佛像,口誦佛經之時,就同聽到佛在親口說法來教誡我們一樣,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策勵修行;已經犯的過錯,趕快改正,尚未犯的過錯,決心不犯,


  已經修的善功,努力增加、尚未修的善功,立志去修。這像一位愛美的女士,閨房中有了鏡子,出門時也要隨身攜帶鏡子,早晨照過鏡子,偶一動作之後又要再照鏡子,今天照了鏡子,明天、後天、大後天,乃至明年後年,還是要照鏡子,那無非是為要保持或增加她面容的整潔美麗而已。第二是將誦經當作代佛說法的神聖使命:佛法的主要對象是人,除人之外,六道眾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數的傍生或畜生(動物),也能信受佛法。


  所以,雖在無人之處,或在無人聽懂所誦的經義之處,只要有人誦經,就有異類的天、神、鬼、畜,來聽我們誦經。天、神、鬼三類的眾生,以及部分的傍生,均有或大或小的神通,我們誦經之時,只要專誠,即能感應它們來聽經。若你為你亡故的親友做佛事誦經,你的誠意初動,你那親友的亡靈,就已得到了消息,必定會如期前往聽經;亡靈的靈性特別高,縱然在生之時從未聽過一句佛法,死後聽經,也能依其善根通解信受。


圓因法師:佛教和其他宗教之不同

文/圓因法師


  佛教的出家人是良師益友,是修行者,也是弘法者,依佛法修行,依佛法度人,修養心性,修養道德,依佛法救人,而不是神的使者,更不是靈媒,領天命等,也不是依咒力、術力、鬼力迷人。


  佛法講真理,講修養道德,修心性,一般人皆喜歡講神通,講靈驗,感通,感應,若依咒力、術力、神力來救世度人,咒力、術力和道德力、修行力,何者可靠?鬼力、神力和佛力、菩薩力,何者可靠?何者正何者邪?何者真假?必須有智慧的人,才能夠有所選擇,“佛度有緣人”。


  俗語說:“賣酒說酒香,賣花說花紅。”信仰什麼教,即說什麼教好,乃是必然的事,可是我們何不拿來比較一下,衡量何者是真,有真理才有正確的目標,有正確的目標,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否則一旦走上魔道,自己還不知道,豈不是天大的冤柱。


  奇怪的是,正言正語真理,每每人不愛聽,邪言邪語、謠言欺騙的話,卻有人偏愛聽信。俗說:公有公理,婆有婆理,正有正理,邪有邪理,歪人有歪理,你說你對,我說我對,依什麼為標準?若是信佛者,當然依佛經所說為標準,各教依各教的經典。妖魔鬼怪,偏偏拿各教的經語改一改,參雜些邪言邪語,讓人正邪難分,所說都是一些謠言亂語,恐嚇之語,所以沒有智慧的人,正邪難以分別,就此步入邪道,實堪憐憫。


  世間萬事,必須依理智辨別正邪,盲目的信仰,都會走火入魔,而自己還不知道。最好的方法,首先應該探討和研究,比較看看,千萬不可誤入邪教,吃虧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來源:南普陀寺)

現世因果報應故事十則

莫輕小惡以為無罪 不吃小虧終吃大虧

夏家嫂子買東西從來是只有占便宜,沒有吃虧的事。就是買一角錢的香蔥,她都要扯來扯去地讓人家再找她兩根。這天上午,夏家嫂子准備去菜場割一斤五花肉做粉蒸肉吃。在把菜場的幾個肉攤子都看了個遍後,七挑八選,她終於在一個肉攤子跟前站住了腳。

夏嫂子把幾刀掛著的五花肉翻了又翻,比了又比,然後指著選定的一刀肉對老板說:就割這裡,莫把底下的肉泡子割進去了啊!老板拿起鋒利的刀子開始割肉了,夏嫂子不放心,右手食指跟著刀尖直跑:哎哎哎哎,這裡這裡這裡,莫搞肉泡子……

哪知道夏嫂子的手指頭點得太急,冷不防一下子就點到了刀尖上。這割豬肉的刀碰上人肉,那還不像割熱豆腐一樣?這一刀“殺”進去可就深了。只見鮮血直往外湧。夏嫂子趕緊往醫院跑。結果,縫了兩針,還打了破傷風和消炎針,一共花了兩百多塊!

(2006年11月15日《武漢晚報》第十二版,記者:丁金漢)

眾生三毒,首毒即貪。若夏家嫂子之貪,尚屬其小者。雖小,亦是惡因,亦能感生惡果。《地藏經》中便告誡說:“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不肯吃虧,最後卻吃了大虧,可見只要有因,必然果報無爽!至於先後遲速,則全在一個緣字爾。因緣具足者,生前亦報,未必死後!

貪污禍死

武漢市武珞路某鐵路單位有負責小官,六十年代初生人。貪污公款,審計時被領導發現,便招他晚上來單位談話。他接到這個消息,非常害怕,以致心神恍惚。走在路上,被東湖行吟閣啤酒廠的汽車撞倒,頭蓋骨都撞碎了,竟沒有當場死亡,送到醫院搶救,成了植物人,拖了半年後又活了過來,還能走路。妻子看到他這個樣子,私自跟肇事單位達成協議,拿了對方賠償的十萬元棄夫而去,連小孩也給帶走了。

此後有兩年時間,他還比較正常,但漸漸越來越衰,什麼都不能做了,被送到養老院,2006年夏天死去。此人貪污,果報曲折離奇,死而復生,生而又死,也不知道前世今生有何陰德,較同類遭遇者還多活了幾年時間。但不知懺悔,終於未能留住一命!

(湯智慧居士口述)

謊言戳穿羞愧自裁

三十五歲的新西蘭籍女子懷特海德,於2001年從新西蘭移居英國倫敦,在“英國醫學協會”下屬的一份醫學雜志工作。2005年7月7日,恐怖分子在英國倫敦制造了連環爆炸襲擊,致使死傷多人。而“英國醫學協會”大樓外的塔維斯托克廣場,正是倫敦七七爆炸案現場之一。爆炸發生後,懷特海德向《新西蘭先驅報》記者繪聲繪色地描述了自己冒死救人的英雄事跡。她自稱:自己當時冒著爆炸的危險第一時間衝入現場,以女醫生的身份指揮救治幸存者。她的故事在新西蘭引起轟動,從而一夜成名,成為新西蘭“女英雄”。

事後,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所謂的“女英雄”壓根就不具備醫生的資格,她的救人神話全是一派胡言。謊言被戳穿後,面對來自各方面的詰難,懷特海德羞愧難當,自殺身亡。

(《楚天都市報》2005年9月1日第28版綜合報道)

眾生惡業,不出殺盜淫妄四大類。懷特海德企圖以妄語博取榮耀,僅僅一個月就果報現前,竟致不得不以自殺來謝罪國人。愚癡不智,實在不值!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因果報應是不分國家、宗族、宗教信仰的。作善得祥,造惡獲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謀殺親母竟殺自己

1994年3月23日,美國發生一起異乎尋常的命案。死者是一個年青人,名叫羅納爾德·奧帕斯。案件起因則微不足道。僅僅只是因為不能再從母親那裡得到錢花,羅納爾德便懷恨在心,在六個星期前偷偷給父親的獵槍上了膛,企圖利用老頭子的“吵架癖好”借槍殺母。

他的父親喜歡打獵,脾氣火爆;而老媽則愛嘮叨,兩人經常吵架。一吵起來就沒完沒了,最後,丈夫不得不舉起獵槍威脅,才能使妻子住口。不過,老頭子平常從不在獵槍裡裝子彈,所謂舉槍威脅,只是與老媽鬧著玩而已。孰料此一習慣竟被逆子利用。

非常奇怪,逆子等了一個多月,老媽竟然還活著。出於失望和沮喪,逆子居然萌發了一個瘋狂的念頭,他留下遺書,怨恨蒼天不遂人願,決心從十層高的樓頂跳下自殺。

結果是,逆子在墜到九樓時,一發獵槍子彈突地穿出窗戶,准准打中他的頭部,當即就將他送進地府。事後發現,案發當時,大樓正好進行修理,工人在外牆八層的地方張起了安全網,屍體被網攔住,沒有掉到地面。也就是說,若非那顆子彈催命,羅納爾德絕不可能掉到地上摔死!

美國法律認為:一個人如果決意自殺,即使他的死因並不像原來設計的那樣,仍可以被認為自殺。問題就在於有那麼一張安全網,死者本應自殺不遂。要他命的,實為那顆獵槍子彈。警方遂將此案作為謀殺案處理。

一個人原本要殺某甲,結果錯殺了某乙,依照法律,他依然要承擔謀殺罪名。但警方經過周密調查取證,最後認定:老頭子用獵槍威脅老伴,是鬧著玩的行為,對獵槍中裝有子彈一事完全不知情。而根據死者遺書,則可證明,子彈就是逆子本人所裝,原本是要謀殺老媽的,誰知道最後卻把自己給殺死了!

原來,逆子家正住九層,那天跳樓時,剛好他的父母又在吵架,老頭子又像過去一樣拿起獵槍嚇唬老伴,不想這次一扣扳機,獵槍真的走了火。幸好老婦命大,那子彈鬼使神差地從她身邊擦過,徑直射出窗外,恰好洞穿逆子腦殼。

真相大白後,法官以羅納爾德·奧帕斯自己謀殺自己為由結案,並宣布老頭子無罪開釋。

(原載《海外星雲》2004年第八期,甘幼坪編譯)

佛經上講:父母夫妻子女之間的關系,不外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又向世人揭示出:好殺生之人,家庭不睦,且容易招致冤家對頭成為眷屬。觀諸本案,無不合節。老頭子家藏獵槍,定犯打獵殺生之罪,故生子悖逆,夫妻爭吵。逆子謀殺親母,按佛經所闡明之因果,犯五逆重罪,當墮無間地獄。奸謀不售,轉而自殺,按說本不當死,然其心腸過於惡毒,天地不容,故最終竟然被自己裝進獵槍的那顆子彈結果了性命。真是天意注定,十張安全網也救不了他!中國人早就說過:自作孽,不可活。逆子自作自受,更鮮明體現出的則是佛教因果報應之理!

小過不悛終成大惡殺人狂魔被判死刑

佛經多次教導眾生:勿以惡小而為之。但世人多為眼前利益所蒙蔽,以為小惡既不犯法,又不易為人抓住把柄,不做白不做。而不知常行小惡,必將自折己福,自絕己路。倘若不能覺悟回頭,必釀大惡,以小惡因償大惡果。報載陝西殺人狂魔邱興華之人生經歷,就很好地證實了這一真理。

2006年7月15日晚十時許,家住陝西省漢中市佛坪縣大河壩鄉的邱興華竄至漢陰縣平梁鎮鳳凰山上,將道觀鐵瓦殿(始建於清代、在當地頗為知名)的主持熊道成及住宿香客等十人(其中還有兒童)殺害,然後逃亡。逃亡過程中又犯下搶劫殺人之罪。邱興華被捕後,法院判其死刑。但他不服判決,表示要“堅決上訴”。

追究邱興華的人生軌跡,其今日造下滔天大罪,皆由昔日微小惡行引起。據介紹,邱興華在其老家被公認有小聰明。柴油機修得比別人好,但他的人品卻倍受詬病,在方圓幾個鄉同樣有名。村民們送去修的柴油機本來沒啥大問題,他卻說要大修,其實是與另一台柴油機的零件互換而已。還有一次,他把一根木楗當成零件打入機器,說是修好了,主人用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大呼上當。

邱興華還喜歡向人借錢,但往往有借無還,逐漸失去村民信任,想做點事也得不到幫助了。尤其有一次,一名鄰居家的牛踩踏了邱興華家的包谷,邱為此登門索賠,後來鬧到村長那裡,卻毫無結果。一氣之下,他將牛殺死,反而賠了二千多元。

因為長期與鄉鄰不和,又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被罰三千元,邱興華在村裡呆不下去,短短七年內五度舉家搬遷,且越搬越遠,最短一次只在搬遷地住了十多天。他打過魚,養過蠶,挖過草藥,顛沛流離,但生活仍然不見起色。

2006年3月,邱興華到石泉縣城散心,遇到一個頭發胡子花白的算命先生,對方說邱之所以生活不順,是因為邱家有兩尊祖先的石碑被風吹雨淋,同時也缺了香火。6月14日,邱興華與妻子登上位於漢陰縣鳳凰山上的鐵瓦殿時,竟然發現正殿門口露天處果然有兩塊刻有邱姓人名的石碑。盡管不知是否與自己有血緣關系,邱興華仍然糊裡糊塗地認了祖,先後三次上山祭祖,然後偷偷將石碑挪移到屋簷下。此舉引起熊萬成等管理人員的不滿,雙方大吵一通。邱興華最後被迫將石碑移回露天處。

邱興華遭此挫折,認為鐵瓦殿的管理人員阻止他移碑,就是擊碎了他“依靠祖先庇護興家立業”的夢想。於是他將自己多年來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全部怪罪在鐵瓦殿管理人員頭上,一怒之下竟殺人泄憤。

實則邱的人生挫折,皆由其人品惡劣造成。如果他不坑蒙客戶,誠信待人,以他的聰明能力,在電器維修這條路上走下去,說不定大有前途。但他貪圖一時之利,終於使人們失去對他的信任,自己斷了自己的活路。而他不知道反省,卻將希望寄托在祖先墓碑的庇護上,企圖通過迷信的方式來改變命運。一旦其願不遂,蘊藏在內心深處的仇恨社會心理就來了一次猛烈的爆發,竟致淪為殺人狂魔。

據辦案人員審知,邱興華在逃亡途中,還擬出一份殺人名單。上面基本上都是他的至親之人,甚至包括為他生了三個孩子的妻子。原因是這些親人都曾責備過他,因此他要瘋狂報復。其偏執竟到如此程度!殺人時,他不痛惜別人的性命;落網後,他卻舍不得自己的性命。在法庭上辯稱有自首情節,應予輕判;又不肯接受法律的公正裁決,還要上訴,企求苟延殘生。

(《武漢晚報》2006年10月20日第四版《深度報道》專欄報道。特派記者:王兵;記者:蔡早勤)

邱興華的人生之路,向我們揭示出:只有不犯小惡,才能制止大惡。至於善行,也應從微細之處開始著手予以培養落實。古人常雲:防微杜漸,見微知著。還說得好:未見一屋不掃而能掃天下者!

暴炒員工終炒自己果報速現毫厘不差

張某憑借一技之長,又因工作賣力,得到老板信任,被廣東某民企聘為廠長。上任後即重新制定管理規章:“遲到一次罰款五十元,三次者開除!工作時間由原來的每天十小時增加到十二小時,不准請假……”新廠規一出台,全廠即一片嘩然。張某為展示自己權威,就將帶頭鬧事的工人炒掉了。可接下來,工人們紛紛辭職,這位張廠長也毫不猶豫地全部批准了。

殊不知,廠裡正是生產高峰,缺人手。新聘工人不熟悉生產流程,效率低下,生產任務不能完成。焦頭爛額的張某只得向老板如實稟報。老板一聽勃然大怒:“廠規廠紀的最終目的是出效益,你亂炒員工,對不起,我也要炒掉你!”張某不但失去了權力,還失去了飯碗,只得到擇業市場上低聲下氣再次為自己謀求新職……

(《武漢晚報》2006年7月31日第四十版《新廠長亂炒員工丟“烏紗”》。記者:商為智;通訊員:王芬)

佛教所闡明的因果就是:你對別人做什麼,因果必然還報你什麼。殺人者被殺,騙人者被騙,害人者被害,助人者獲助。張某當了廠長,頭腦發熱,自我膨脹,以為從此老子天下第一,可以為所欲為了。於是肆意欺壓工人,暴炒員工魷魚。不料果報迅疾現前,自己竟然同樣被炒。不知這位張廠長經此一番教訓後能夠有所醒悟否?做人還是低調些好,縱然你可以欺凌整個世界,你也決不能欺凌得了因果!諸般事實,歷史上還少見了嗎?

藥師患怪病吃肉全身疼

宜昌有一位李先生,職業是藥師,從2004年開始,得了一種怪病,一吃葷腥就全身肌肉陣痛,嘴唇發麻。嚴重時還會喉嚨紅腫。特別是吃了牛肉、豬肉最嚴重,疼痛一般要一天時間才會消失,期間甚至連豆漿、牛奶也不能喝。請專家看,猜測可能是蛋白質過敏,並告發病率為千萬分之一雲。

(《武漢晚報》2006年 8月8日頭版報道。通訊員:三峽;記者:張振軍)

其實這就是殺生吃肉的果報。所謂怪病,從因果而言,實在是不奇怪啊!

欠下巨債走投無路買凶殺己堪稱奇報

周若紅,綽號貓姐,五十三歲;夫名林寶生,五十九歲。夫妻倆同為澳門葡京賭場貴賓廳負責人,今年7月以來,欠下逾億元債項,債主包括親友和賭廳。夫妻倆走投無路,唯有一死。但若自殺,不但身後一無所有,且會累及子女。為此,夫妻倆左思右想,遂在生前將部分財產轉移給周之胞弟。同時讓胞弟聯系殺手,在他們夫婦到內地討債時了結自己性命。以便博取眾人包括債主的同情,更因是“因公殉職”,可得到所屬賭廳發下一筆安家費,令其在美國留學的女兒生活及學費無憂。

2006年8月18日清晨,夫婦由澳門到珠海,被殺手割喉,一同慘死於中國十大超級豪宅名列第八位的廣東珠海唐家灣高爾夫山莊之內。然而,案件很快告破,真相大白。兩人畢生從事賭業,如今果報現前,為求一死,竟還要花錢買凶來殺死自己。可謂天下奇聞,因果奇報。

(《武漢晚報》2006年9月14日第 28版,據《廣州日報》報道)

澳門賭業興盛,內地貪官污吏多於此豪賭,所輸巨金皆百姓血汗脂膏。這些貪官污吏無不有報。而開賭場興賭業者,害他在先,自害隨後。邪命為活,亦無不報!

贓款曝光“意外”落網

院保衛,五十三歲,先後曾任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新安鎮黨委副書記和書記、旗城建局長、林業局長和科技局長。後在旗科技局長任內退休,並喬遷新居。

院保衛搬家後,發現少了兩個大額存折,他與妻子關著門想了幾天幾夜,就是想不起來存折“飛”到哪兒去了。2006年5月26日,一群民工在拆除烏拉特前旗政府機關宿舍——一幢老式磚木結構平房的一處小院時,在南房頂棚意外發現了這兩個大額存折。檢察機關因此順藤摸瓜,查出院保衛的不明財產金額高達四百二十多萬元。其中銀行存款金額為三百六十萬元,分別存入二十九個存折之中。6月7日,院保衛因涉嫌貪污罪被依法逮捕。

(《武漢晚報》2006年9月14日第 28版,據新華社電報道)

莫說人不知鬼不覺,藏得再緊,也終有曝光的一天!那些貪污受賄而心存僥幸者,應該明白這個真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盜畫懸案終於告破

韓文王,現年三十二歲。原籍四川省蒼溪縣。1994年至1997年在西安美術學院深造,師從馬驥生教授。巧的是,馬教授舊居與韓的宿舍僅一牆之隔。這堵牆因年深日久,破敗不堪,磚頭都松動了。晚上,韓文王甚至都能從宿舍看到馬教授屋子裡透過來的燈光。

韓文王知道馬教授的名望很高,作品更是價值不菲,看到導師一屋子的畫作無人看管,竟然動起了歪腦筋。1994年11月初的一個深夜,他與同宿舍的兩名同學將牆掏開一個大洞,鑽入馬教授屋內盜得各類作品二百多幅,以及馬教授收藏的一些老照片。韓文王事後分得四十餘幅畫作及二十餘張老照片。案發後,民警在現場進行調查時,由於隔壁就是學生宿舍,他們根本就沒想到學生會偷導師的畫作,於是放過了這堵牆,將偵破方向放在其他地方,因而未能發現線索。不久,平房拆除,此案也就成了懸案。

十二年後,韓文王認為馬教授已去世多年,加上馬教授的作品價值越來越高(全部失竊作品市場價值在六百萬以上),他便決定將盜來的畫作全部售出狠撈一筆。為了保險,他選擇了網上拍賣的方式,一來考慮到人不用出面;二來想當然地認為:知道當年馬教授失竊的人寥寥無幾,知情人不會看到他的信息。誰知這些畫作中有一幅是馬教授為其剛出生四個月的兒子所作畫像,當時因為照相技術不普及,這幅畫就成為馬教授兒子童年時代唯一的畫像,馬教授在臨終前特地將此事囑咐其子。

韓文王發布信息,欲將盜來的畫全部出手,沒想到馬教授兒子的一個學生看到這一信息後,將此事告知馬教授子。憑著這幅童年畫像,馬教授子斷定這批畫作即當年失竊之物。於是立即從北京趕到西安,向警方報案。10月25日,兩地刑警趕到廣西南寧,拘捕了韓文王,在其住處追繳到尚未及出手的四十多幅畫及二十多張老照片。韓文王在沉默兩個小時後,自知無法抵賴,終於交代了自己當年的犯罪事實。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

「口業因果」現世報彙整

一、口業

語言輕薄已心寒 況復描摹到筆端

可惜才華皆誤用 孽由自作挽回難

姚康明,我外祖父的同姓族弟。學問好,也有才能。一生沒有其他惡業,只是語言輕薄,好寫文章譏刺別人。凡是遇到有關別人家中婦女之事,只要有一點影子,就生編硬造,繪形繪色地寫成詞曲。因為詞意清新,有許多詞曲到處傳佈。他每次科考,都不得中。又因他的輕薄出了名,也就沒有人敢延聘他教授自己子弟,最後竟窮餓而死。死時,連衣服被子都沒有,裸臥在一堆破棉絮中,蝨子多得可以抓一大把。我外祖父為他處理殮葬,他留下一個兒子,無依無靠,外祖父把他收養了。孩子倒也醇厚拘謹,大家都指望他能長大成人,頂門立戶。等到讀書年齡,準備上學了,卻突然暴病而死,姚康明就此絕了後人。這難道不是輕薄之報嗎!

二、讒言離間之報

明代蘇州有馮家三兄弟,非常友愛。他們的父母經常告誡他們說:「我們家三代都沒有分居,你們兄弟不要染上社會上那些惡習,彼此嫌棄」。後來,三弟娶妻,不到一年,妻子便經常叫丈夫分家。三弟生氣地說:「你想敗我家的產業嗎?」妻子便不再說話了。

有一天,她向丈夫哭泣,要求丈夫把她送回娘家。問他原故,她不回答。丈夫不斷問她,她才停止哭泣,謊稱說:「我的父母因為你家兄弟很講手足情義,才把我嫁給你。現在你二哥總想調戲我,我若不依從他,他就發脾氣,想叫你休我回家。以前我勸你分家居住,考慮的正是這一點。假如我被二哥侮辱,即使你能含恥忍受,我難道還有臉面再見我的親人嗎?」

說完後,哭泣不止。三弟大怒,便去逼迫兄長分家,兄弟之間的感情也就斷絕了。後來,大哥、二哥都考上了進士。只有三弟終生落魄。他妻子死的時候,舌頭吐出來,有五寸長。

三、冤親債主討報案例

…………(因原文甚長,為節省篇幅,只摘錄與口業有關的部分如下。)事後我又目睹了許多其他令人警惕的活生生的因果實例,茲再列舉另外顯例供作參考。

第一件:是這位法師認識一佛教徒由於經常腳痛,打針吃藥均未能見效;有時還必須到外科或骨科,讓醫生抽取其骨髓,才能緩和疼痛。嚴重時幾乎兩腳均無法走路,可說痛苦不堪。此外,其甲狀腺也常常腫大,因此又導致心臟無力、氣喘、易感飢餓、記憶力減退,以致嚴重影響其學業成績(她在一所國中補校讀書);由於身心長期受到極大的折磨,只好請師父加以幫忙解決,後來法師請其冤親債主出來說明,才了解這位佛教徒的前生曾經犯有嚴重的殺業,殺過不少的牛和羊;此外並經常嘲笑一個名叫謝春花的人跛腳,謝女因不堪其屢次的羞辱後來投水自盡。這時她的男友知道女友去世,傷心之餘竟也隨後跟著殉情,其父母和家人都為此痛不欲生。由於這一個佛教徒過去曾犯下如此的惡業(包括殺業和口業),難怪這一生就受到這般嚴重的病痛和長期的折磨……。

四、口業警世案例之一

…………(因原文甚長,為節省篇幅,只摘錄與口業有關的部分如下。)還有一點,就是一個人應該注意口德,不要出口傷人或譏笑他人,否則將來遲早都要嘗到比當時所詛咒的更為嚴重的苦果。我就曾經親看到這一類的報應:

有一位婦女生產後,抱著剛出生的男嬰由醫院回到家裡,一進門後,一個尚未出嫁的小姑,就在旁邊用嫉妒的口吻說;「生男的有什麼用?將來如果不孝又有什麼稀罕?要嘛就生個女的才有價值」。沒想到兩、三年後這個小姑結婚了,第二年就生了一個女嬰、第二胎、第三胎也都是千金,笫四胎還是女嬰,使她哭了好幾天。由於她的婆婆和先生都要求非生個男生不可,因此只好埋頭苦幹繼續生產,然而笫五胎仍然又是弄瓦,直到第六胎才達到心願。

我們知道生產過程有如天崩地裂,至為痛苦,現代家庭計劃主張兩個孩子恰恰好,可是她的產量卻是她嫂嫂的三倍,而且她每胎生產時都屬於「活胎盤」,而成為難產。因為產後胎盤不下,反而上升,這時醫師必須伸手進入子宮內,把胎盤抓出來。聽說抓胎盤時非常痛苦,每一次都要聲嘶力竭大聲哀號兩個小時以上,簡直是人間的活地獄。因此一個人平常應該注意修口德,才不至於既傷人又害己,害人不成反而自己遭殃!

五、口業警世案例之二

…………(因原文甚長,為節省篇幅,只摘錄與口業有關的部分如下。)還有一點,就是一個人如果能夠善用自己的口才以及談話的機會,多多安慰別人的痛苦、宣揚有益世道民心的道理、勸人迷途知返努力行善,則可以說是成就了無量的功德。可是如果常常言不及義、造謠生事、批評他人、誹謗異己;甚至挑撥離間,破壞別人的感情,使人夫婦反目。或破壞人的名節使人蒙受不白之冤,則造成的口業便形成了莫大的罪過。

筆者曾經看到一個校長在一次週會時聲色俱厲地公開指責某一個學生的不是,結果不到一週,這個學生竟然自認無顏見人而服毒自殺身亡,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悲劇。最近有一位讀者又告訴筆者一個千真萬確的事,他有個鄰居有次聽到一些熱心的人士在從事募捐以便籌建一所慈善醫院時,不僅不加以支持,反而還以非常輕蔑和不屑的態度說:「建醫院做什麼用?是不是要救一些喝酒摔倒的酒鬼?那些酒鬼若摔倒了就讓他摔死好了,有什麼關係?」結果還不到一個月,這個鄰居的一個兒子便因為喝酒後騎機車摔倒受傷被人送醫院後,不久便因傷勢過重而去世,結果竟然應驗了自己的話。

還有一個婦女曾經告訴筆者,千萬不要隨便嘲笑別人的缺陷,否則將來可能報應在自己或自己孩子的身上。她說她的一個鄰居常常嘲笑別人的孩子:「動輒流口水,難看死了」。此外又喜歡批評人家的孩子愚笨,「怎麼那麼『空』,『頭殼』是不是『恐固力』的」。使人聽了無不感到自尊受損、非常難受。沒想到後來當她結婚有了孩子之後,她的幾個孩子不是「動輒流口水」,便是「頭殼恐固力」;因此也就全然應驗了「笑人者人恆笑之」的因果律。

此外,許多人常常感到平時也作了不少的善事,可是不僅沒有什麼感應或福報,反而覺得許多事情都不很順利如意,因此就開始懷疑「好心沒有好報」。事實上並非「善無善報」,而是可能自己平日的「口德」太差,因此所有的善行和功德也就被「口業」所抵消殆盡。因此平時應隨時注意自己的一切談話,多說一些有意義的話,否則「禍從口出」,一旦造成了「口業」將來就要自食惡果了。

六、盡作誨淫 精神失常

明末,蘇州有一秦姓書生。聰敏好學,多才多藝,尤其善於詩詞樂府,而且才思敏捷,即刻成文。但美中不足的是:秦生個性輕狂、刻薄,口不擇言,文不饒人。見人形貌不堪,立刻吟詩而成,譏諷對方;聽說某人做事可笑,便將其事編寫成歌;同窗好友入學宮之時,秦生曾作遊庠詩一百韻以賀之,可見其文采豐盛之一斑。

有一鄰居,因閨房之事不檢,被秦生知道了,即填詞「黃鶯兒」十首加以調笑,內容繪影描形,刻露盡相,流傳於遠近;為了這件事,秦生多次被飽以老拳,或當街被追打,甚至要強剝其衣衫而痛毆之。還有一次,也是為了填詞成歌,諷刺別人行為不端,而被告譭謗,訴訟於官府。但是,也許是秦生夙世習性使然,始終不知悔改。

秦生晚年染上瘧疾,痊癒後不久,精神又告錯亂,常常自啖己糞,又取刀割自己的舌頭,幸虧被家人發現,奪下刀器,家人沒辦法,只得把他鎖在一間空屋中。他找不到刀器,於是一點一點的自嚼舌頭,然後和血吐出。那間空屋中所發出的臭穢之氣,令人作嘔,但老態龍鍾的秦生毫無所覺。有一日,他自窗隙窺見庭院中,有一把劈柴用的斧刀,於是竭盡所能,破窗而出,取斧自砍而死。他的病既不是家族遺傳,又不是受刺激使然,令醫生百思莫解!

以秦生的才華,若多作勸善利民之文,或隱惡揚善之詞,將有多少讀者蒙受其德;可是他專寫揭人隱私、傳播閨文、刻薄諷刺之調,惱害大眾,令當事人或其家庭眷屬心有不甘,怨恨、瞋怒,至死不忘;由此自招惡報,不得善終。

七、惡口受辱

紀曉嵐說:吳茂鄰是先父姚安公的門客。一天,他看見兩個小孩子用粗言野語互相罵起娘來。他把兩個小孩子勸開之後,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交河縣有個人在路上碰見一個老頭兒。當時剛下過雨,道路泥濘,老頭兒腳下一踉蹌,差點兒把此人撞倒。此人素來性情橫暴,一張口就罵老頭兒的娘。起初,老頭兒怒容滿面,幾乎要上前與之毆鬥,突然,老頭兒低頭沉思了半晌,馬上改變了態度,向此人作揖賠罪,並詢問了他的姓名、家庭住址。兩人分手,老頭兒從岔路向別處走去。

此人回到家中,發現他的母親大白天把門窗緊閉。他拍門呼叫,也不見有人答應。但屋裡卻傳出了急促異常的喘息聲。他認為其中必有原因,就急忙捅破窗紙往屋裡看,只見一名陌生男子正在凌辱他母親。再仔細一看,那個男人正是在路上被他罵了娘的老頭兒。 此人氣憤至極,邊號叫邊砸門窗,想要進去捕捉老頭,由於門窗堅固,一時弄不開。他急忙從別的屋裡取來火槍,架在窗欞上,向老頭兒射擊。隨著槍響,老頭兒嗷地一聲怪叫,倒在地上,化作了一隻老狐狸。 街坊四鄰聞聲趕來,看了這個場面,問了原因,莫不覺得驚駭可怕而又可笑!

此人張口謾罵人家的娘,只不過是一句粗野的口頭語,而這老狐狸卻把罵人的話,用實際行動來進行報復。這足以使那些喜歡粗言穢語,滿嘴髒話的人引以為戒。老狐狸為發洩一時的氣憤,反而因此喪身隕命,也足以引起那些心胸狹窄,只為一點小怨小忿,便必定要報復的人記取教訓。

八、尖酸刻薄

紀曉嵐說:有個外號叫賽商鞅的人,這裡不提他的真實姓名和籍貫,他是位老秀才,帶著家眷寄居在北京。因此人天性尖酸刻薄,凡是好人好事,他都要刻意從中來挑剔,故而得了個「賽商鞅」之名。

翰林院編修錢敦堂先生死後,他的門生們為他籌措款項,置辦衾棺,料理喪事,並且贍養憮恤他的妻兒子女。事事辦得周全妥貼。這位賽商鞅卻說:「世間哪有這麼好心的人。他們分明是藉機沽名釣譽,好博得人家稱他們有古道心腸,讓顯要人物知道他們的名聲,將來想攀附鑽營就容易了」。

有一位貧民,他的母親病餓死於路旁。這位貧民跪在母親的遺體旁,向路人乞錢買棺,以安葬母親。他面容憔悴,形體枯槁,聲音酸楚悲哀。很多人為之淚下,紛紛施捨給他零錢。這位賽商鞅說:「這人是借死屍發洋財!那躺在地上的,是不是他媽媽還不知道呢!什麼大孝子?騙得了別人,可騙不了我!」

有一次,這位賽商鞅路經一座表彰節婦的牌坊。賽商鞅抬頭看了一陣碑文,嘲笑說:「這位夫人生前富貴,家裡奴僕眾多。難道就沒有像秦宮、馮子都那種人?這事得加以查核,我不敢斷定她不是節婦,但也不敢說她肯定就是節婦」。

這位賽商鞅平生所操的論調都是這樣尖酸刻薄,所以人們都怕他,迴避他,也沒人敢請他教書。因此,他一輩子不得志,終於貧困潦倒而死。他死後,妻子兒女流落街頭,極為悲慘。後來,有人在朋友的宴席上見到一位陪酒的妓女,她那舉止言談,頗有書香門第的閨秀風度。人們感到驚訝,認為這樣一位女性不該淪為倚門賣俏之流。仔細一問,才知道她就是賽商鞅最小的女兒。他的女兒竟走到了這一步,是多麼地令人悲哀啊!

先父姚安公說:「這位綽號賽商鞅的老秀才,平生並沒有做過什麼大的罪惡。但他總要顯示自己的識見高人一等,所以不知不覺地走到了這種悲慘的地步,怎可不引以為戒呢!」

九、惡媳口業現世報

本堂觀世音菩薩降 公元一九七五、九、十

婦德不守口業犯 拆散姻緣阻團圓

利舌損人今受過 佛前叩求罪難緩

示:前曾至本堂請事之黃信女,稟呈上蒼欲代化解現受因果報應之苦楚,因所犯者,乃現世所行,而所受之現世冤報,故因果業障之隨身。今夜特將其平生所行違背天理之事行述如下,以共勸世人行善勿造口業。

查黃信女現患者,乃偏頭痛之症,每遇黃昏,夕陽西墜之時,其痛更劇。其因乃於三十年前,嫁入張家為長媳時,因自恃娘家財大勢大而傲物,視夫家翁姑甚為不起,夫家恃量家貧而百般寵溺長媳,致黃婦猶如一家之主,夫家大小均唯唯是諾,而長期受黃婦擺佈責罵,無人敢與爭言。其二弟因服務工廠而邂逅鄰境王小姐,性善端莊,且待人親切,經雙方家長同意而迎娶入張家為次媳。因次媳入門後侍奉翁姑甚孝,待夫家長幼有序而親切,其為人與長媳黃婦有若天壤之別,是故,家人均樂與相處。

黃婦自思若如此,將受家人輕視,隨後百般刁難夫家及二媳,適翁姑前後生病臥床,黃婦藉此而生陰謀,隨串通某神乩,胡言而假借神意,言其二媳本命沖剋夫家翁姑,再買通某相命師,言剋夫及家人,硬逼夫家休二弟媳,雖二弟力爭亦無效,因黃婦娘家施壓力,若不休二媳,則百般威脅與長子離異。夫家無法,隨含淚休其孝順之二媳,活活拆散一對恩愛鴛鴦夫妻,從此黃婦得逞其願。

未久,娘家因經商失敗,而一敗塗地至不可收拾,而被離異二媳亦經媒妁之言另改嫁他人,現為商場鉅子,如今黃婦所患乃是破人姻緣、拆散夫妻之罪孽,所造口業罪惡深重,今受此報而患長期偏頭痛,怨誰耶?今雖在壇前求稟,吾佛亦無能為力,原稟呈文疏上蒼不准,特駁回述明如上……此示!

十、毀人名聲 斷子絕孫

話說,一個向來聽風就是雨的「廣播電台型」(大嘴巴)的朋友,突然跑來道歉。為前兩年散播我和客戶無稽的緋聞,造成我倆極大困擾,以致最後連朋友都做不成的事。

我很好奇他為何「轉性」了?他告訴我上周六返回南部參加大伯母的喪禮,給了他空前的震撼。這位伯母十分不幸,大兒子非常優秀,卻在補習完騎車回家時,被砂石車擦撞身亡;小兒子上大學後,竟因感情困局難解,燒炭自殺。而她在重重打擊下又得了喉癌,切除舌頭、不能言語;輾轉病榻而受盡折磨。末期時,張口吐出之氣,人聞之必嘔,沒人願意靠近她。喪禮上,只有他伯父一人主持喪事,景況堪憐!

後來離家十餘年的二伯帶著兒女趕回來,只交給伯父一張遺書,上面黯紅潦草的字跡只有兩行:「紅嘴白牙,信口雌黃;毀人名節者,必斷子絕孫、入拔舌地獄」。伯父看過,立即跪地號啕大哭,向弟弟磕頭道歉,兄弟倆抱頭痛哭。朋友問他母親,始知原來大伯母當年為爭寵,擔心公婆將家產多分給較優秀的二伯一家,造謠年輕漂亮的妯娌與同事苟且;以致公婆誤解、夫妻齟齬,二伯母萬念俱灰之下,割腕以血寫下遺書,又服農藥自殺了。二伯傷痛之餘,並未公開遺書,乃攜二名幼子到東部發展,多年不歸。

朋友的母親當年亦曾助紂為虐,在村里間造謠、大談家醜,而朋友的弟弟多年來一直飽受腎臟炎所苦,無法正常工作。他母親震駭之餘,帶著家人到二伯母靈前磕頭如搗蒜,懇求原諒。朋友也為多年來經常散播八卦、挑撥離間,深深悔恨;所以逐一請求受害者諒解,誓言改過。家母聽了,告誡我娶妻是男人最重要的事;娶妻不賢,禍延子孫。又再三要我記住證嚴法師的話:「要口吐蓮花,勿口吐毒蛇」。

奉勸平日亂造口業,無的放矢者:天道好還,報應不爽。殷鑑不遠,慎之!慎之!

十一、沈鴻飛

挾嫌騰謗害天倫 死後猶誇語屬真

嫂弟同來難勸解 此何等事謝調人

吳興縣沈鴻飛,有兄弟三人,鴻飛居中,排第二,心性陰險。他的長兄在外經商,嫂嫂獨居,想到三弟年幼,不會引人生疑,所以每次給丈夫寫信,都叫三弟來房裏代寫,有時還備點酒食好吃的東西以表酬勞。鴻飛原來與兄和嫂不太和睦,就誣衊嫂子與三弟通姦,逢人便大肆宣揚,因此污穢之聲到處流布。有些輕狂之人,甚至編成順口溜,加以推波助瀾。嫂嫂無法自我辯白,竟然上吊自殺了。

沈鴻飛更加得意,說嫂嫂是因姦情敗露,羞愧無地而死,證明了他沈鴻飛說得不錯。他也不顧三弟的難堪處境。三弟也無法辯白,憂鬱成病而死。過了一些時日,鴻飛從外面回來,剛踏進中間堂屋,突然大喊:「有鬼!有鬼!」見他急急跑出大門,站在街心,自打耳光說:「黑心賊,你誣衊我和三叔有姦情。我上吊死了,死後你還繼續污蔑我,致使三叔也含恨而死。今天我們兩人告到冥司,來討你的性命!」

接著,又自捶心窩說:「你與兄長不和,誣陷我和嫂嫂通姦,良心何在!」當時圍觀的人,裏裏外外,擁擠不堪,知道是他嫂子和三弟之魂都附在他身上。有人於是出來代為排解,說:「事情已到這種地步,要他的性命有什麼好處!不如讓他延請高僧,為你們超薦,早得超生,你們意下如何?」鴻飛先以三弟的口氣說:「我生前沒有作惡,用不著和尚超薦。如果嫂嫂肯罷休,我馬上就走!」鴻飛接著以嫂嫂口氣說:「這種毀人名節之事,也能勸解嗎!」最後只見沈鴻飛自咬舌頭,一塊塊血肉從口中吐出,又拾起一塊石頭敲自己的牙齒,落齒隨著鮮血流滿全身,接著用盡全力向路邊一石柱撞去,腦漿迸裂而死!

十二、循環果報

有一人,出身大家族,進京去候選官職。帶著懷孕的妻子和年高的母親,從江西出發,到了揚州,遇到同族兄某司馬在此任南監同知(代理太守),於是就將妻子和母親暫時留在族兄家,自己隻身進京。沒有等到開選,就死在京城寓所了。惡耗傳到揚州,司馬想暫時保密,因為死者的妻子身體病弱又將臨產,老母年事已高,等她產後滿月,再讓她知道。

但司馬之妾,自從正室死後,就以資格漸老把持家政。聽說後,堅持反對說:「雖是同族,已各立門戶,怎麼能身服凶喪,長久住在別人家裏!」就自作主張,前去把實情告訴了那位即將臨產的弟婦和老母,並且要她們趕快另找房子搬出去,也好安設靈堂舉哀。司馬雖然怪罪她不應這樣做,但已經挑明了,也沒有辦法,只好任其為之。

過了幾年,司馬被舉薦調去一大郡任正職太守。他一人先去上任,把眷屬留在金昌,等一切安頓就序,再來按迎。當時太守才四十,年富力強,三年一度的政績考核,成績又是江蘇第一。特許通知他本人知曉,並要上奏朝庭,以後或任藩台或任臬台,榮耀顯赫,指日可待。而他的妾既已統理全部內政家務,儼然就是正位夫人了。

這一年恰是她三十生辰,大肆張燈結綵,設樂擺宴,接受親戚賀儀,得意非凡。卻不知太守還未到任,剛走到袁浦,突生大病而死。就在某氏生日前一天惡耗傳到。子侄輩人都主張,等生日過後再公佈舉哀,而新任太守之子恰好在蘇州,堅持主張不能如此,說:「這是何等大事!難道能讓前來弔唁者等在門外,而裏面仍然鼓樂酒宴,受人朝賀嗎?」便直進內院,把兇信告訴了某氏,並親自帶領家人把燈彩全部摘除,更換孝服,設靈堂舉哀。

坐花主人說:「這件事的發生前後也不過三、四年。至今大家都還在談論。唉!小人不明大義,往往喜好藉著大道理,來實現一己的私心。受此傷害的人,一時雖無話可說,然而心中的傷痛卻是刻骨銘心,久久不能忘懷。投種於地,待時而發。常言道:『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出自《大學》)。真是一點也不錯啊!」

十三、魚怪陷泥

釋迦如來一日有事要進毘舍利城,經過犁越河,遠遠地聽得人聲鼎沸,知道目前有一點化眾人的極大因緣來,便止步稍休,靜待勸策。

那犁越河邊,原來是一個絕大的生利地方。河流下面,因為水活魚多,常常有幾百艘漁船尋覓生計。河岸一邊,萬頃平原,人稀草秀,常常有幾百個牧人驅羊來往。

當時有一漁翁,趁大潮時,在上流撒鈎餌捕魚。忽然間,牽動繩索覺得非常沉重,心中便知鈎上已擒著了大魚。然而此魚在水裡拖走,已覺沉重得不得了,拖出水來定然更加不易。於是便一面拖走,一面招呼別隻漁船上的朋友前來幫忙。眾友圍攏來,取出了快鈎利叉,準備擒鰲。鰲被眾人趕到淺灘邊,陷在浮泥中,進退不得。人多聲雜,一時間,鬧得沸泛遙天。犁越河邊,幾位好奇的牧童,趕到灘邊多人聚集處看熱鬧,知道捕著了大魚,這麼多人還拖不起來。牧童中喜歡多管閒事的,急忙返身,從上游處一路叫喊,勸許多牧羊人前去看奇魚,順道助一臂之力。當時憑藉千百人的威力,一聲喊起,陡然發出千鈞大力來,方才把這條大魚拖上了犁越河岸,任大眾飽看。此魚狀貌生得萬分怪異,它的大頭周圍密密地生著百個小頭,每頭每樣,各個不同─豺、狼、虎、豹、牛、羊、 豬、狗、猴、貍、貓、鼠等等。家獸、野獸,著名、沒名 的各頭都備,群眾圍觀,駭然不語,疑為夢見。

如來移步至怪魚前(那怪魚的宿孽,早被如來的宿命神通力所照澈),在千人百眾前,喚出魚的姓名來,說道:「你就是迦毘離麼?」怪魚居然作人言答應道:「我實是迦毘離」。弟子阿難合掌問佛:「此魚以何因緣生此怪相?」如來便把此魚的宿世歷史娓娓道來,使阿難與大眾明白知曉:「昔日某一婆羅門教民,生有一兒,取名迦毘離。聰明特達,博聞強記,自小就有神童的美譽。一日,其母問子:『汝今多才,世上更有勝汝的人否?』答言:『惟大沙門多智為兒子所弗及』。母言:『青出於藍,色深於藍。兒何不折節就學,領受沙門一切的善法呢?』迦毘離奉母教,即就沙門學。經律論三藏義理無不通曉,但好勝量窄。因好勝故,喜與人舌戰;因量窄故,造無數口過。不時與比丘輩談經論道,理若短屈,即惡口罵人,每每說道:『你等蠢物,如某畜生,知曉何法?』 百獸名字常在口邊,藉以罵人,當作武器。因此口業如山,如今轉生變為百頭魚身,自食其報」。

時岸邊大眾共有千人,聞佛說作業受報事,毛髮悚然,求為佛弟子,以免業縛。佛為說苦諦法,言世界種種無非苦趣。凡此千人,頓時開悟,漏盡結解,即成菩提。 此時阿難及隨行諸弟子,聞佛所說,悵然若失,既悲且懼,同聲發言:「身口意業,不可不慎!」

後記:勸勉教誨得功名

明朝時浙江嘉興的周某很小就進入府學讀書。他非常聰穎,但在科舉考試屢試不中。於是發心多做善事。只要聽到晚輩或親友談論女子的私生活,他就立刻正言厲色的制止。為了教誨人們少造口業,還做了一篇《口業文》勸世。萬曆年間,周某已年邁,便不打算再去考試了。他的弟子們紛紛去應試,並且懇請老師也一同到省上去。有一天,他偶然外出,遇到布政使出行,結果來不及回避,便被手下人捆綁起來。布政使看見被捆綁的是一個老儒生,便出題叫他寫一篇文章。布政使讀完文章後非常讚賞,覺得周某是個人才,就請示上司讓他參加科舉考試。

發榜的前一天夜裏,周某夢見已故的父親對自己說:「你上一世的時候很年輕就中了進士,因此倚仗著有權勢十分傲慢、放縱、目空一切。於是上帝罰你今生屢試不中。上個月有個秀才應該今天中榜,但因為姦污了一名少女,被從榜上除名。文昌帝君見你寫了篇《口業文》,教誨不少年輕人,積了很多陰功,就把你的名字補上黃榜做為獎勵。你考中以後要更加精進,不斷修福積德,來報答天神的恩澤」。周某醒後,異常高興。第二天發榜時果然榜上有名。第二年,做了御史官。

(第一、十一、十二則節錄自《坐花誌果—果報錄》,清.汪道鼎著/鷲峰樵者音釋;第三~五則節錄自《我為什麼相信因果的現象》&《我怎樣改造了自己的命運》,雲鶴教授著;第六則節錄自《戒淫修福保命》,天華出版社編著;第七、八則節錄自《紀文達公筆記摘要》,紀昀著/演蓮法師譯;第九則節錄自《因果律訓》,中華道德學會編著;第十則節錄自淨土宗文教基金會《因果實報篇》(文:根桑多吉);第十三則節錄自《談因說果選集》,吳重德居士編著/和裕出版社;第二則&後記節錄自《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卷三》,釋海山等主編)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