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健康情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健康情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8月14日 星期一

肺癌穩居頭號殺手! 營養師點名5大護肺營養素、2類食物少碰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肺癌已連續19年高居10大癌症死因之首;同時肺癌發生人數也是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排行第2,僅次於大腸癌,如何預防顯得很重要。營養師陳怡婷指出,要強化肺部健康、預防肺癌,飲食方面可以多補充維生素A、C、D、E及植化素,並避免煙燻、燒烤食物。

營養師陳怡婷在臉書粉專「陳怡婷 Cynthia 營養師」發文,分享肺部保健相關衛教知識。她表示,想要強化肺部健康、預防肺癌,除了戒菸、拒吸二手菸、避免吸入過多油煙、定期健檢外,飲食習慣也很重要。她建議,在飲食均衡的基礎下,可以多補充5種營養素,並避免煙燻、燒烤食物及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

1、 維生素A:有助修復呼吸道黏膜損傷,可從乳品類、蔬果類來攝取,像是胡蘿蔔、番茄、紅鳳菜、紅莧菜、菠菜及香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維生素C:支持上皮細胞屏障功能,促進膠原蛋白生長、抗氧化。食物來源有,芭樂、奇異果、柑橘類、紅黃甜椒等。

3、維生素D:提升免疫力,大多數免疫細胞都有維生素D的受器。可從日曬、多脂魚類、菇類等攝取。多脂魚類即富含Omega-3的魚類,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及鯡魚等。

4、維生素E:維生素E為人體極重要的抗氧化維生素、幫助清除自由基。可從堅果類,如杏仁、榛果、葵花籽等;植物油,如紅花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攝取。

5、植化素:攝取多種顏色的蔬果,可獲取不同植化素,有助提升身體保護力。如β-胡蘿蔔素及茄紅素,前者可從胡蘿蔔、南瓜、地瓜等攝取,β-胡蘿蔔素也會由人體肝臟中代謝轉換成維生素A,保護黏膜;後者則可從番茄、紅心芭樂、西瓜、柿子、紫高麗菜等攝取。

另外,陳怡婷提醒,煙燻、燒烤食物因含較多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恐增加致癌風險;飽和脂肪酸則是許多癌症的危險因子,如油炸物、肥肉、動物皮、糕餅等食物比率較高,上述兩者都建議少碰為妙。

要避免肺癌對健康造成影響,定期進行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檢測是關鍵。事實上,國健署自111年7/1起即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LDCT篩檢,只要是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或是年齡介於50~74歲吸菸史達1年30包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民眾,可至國健署審核通過的肺癌篩檢醫院接受2年1次免費的LDCT篩檢。

血脂高的人能吃馬鈴薯嗎?提醒:若想穩定血脂「盡量遠離4種素食」

潘大媽患有高血脂症,已經有好幾年了,在半年前,因為吃了太多肉導致膽固醇飆升,所以一直到現在,每天都過著素食人生。

潘大媽非常喜歡吃馬鈴薯,認為吃馬鈴薯不會導致膽固醇升高,但是昨天去醫院複查的時候,發現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值都偏高了。

對此,潘大媽非常納悶,表示自己已經完全不吃肉了,為什麼會造成血脂升高呢?原來潘大媽每天吃馬鈴薯,才導致膽固醇嚴重飆高。

01 血脂高的人能吃馬鈴薯嗎?

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高血脂的發生,所以高血脂患者要通過控制飲食來控制高血脂的發展和惡化,很多患者對控制飲食的概念停留在不吃肉上,其實一些素食也不能吃。

馬鈴薯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很多人都喜歡吃土豆,但是馬鈴薯作為一種素食,經常吃可能會導致高血脂發展和惡化。

相比於其他的蔬菜,馬鈴薯當中的碳水含量非常高,碳水化合物被人體吸收后,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會使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引起高血脂。

如果馬鈴薯不採用清淡的烹飪方法,而是採用煎或者炸的烹飪方法,會使其中的熱量進一步提高,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馬鈴薯當中含有的胡蘿蔔素含量很低,胡蘿蔔素屬於抗氧化劑,體內缺乏抗氧化劑時,脂類物質就會因氧化被免疫系統攻擊,加速這些脂類物質的沉積,所以馬鈴薯不是高血脂患者的理想食物。

02提醒:若想穩定血脂,盡量遠離4種素食

花生

花生當中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脂肪,蛋白質,維生素e,葉酸,鈣,鉀等營養物質,適當吃花生可以延緩皮膚衰老,美化肌膚。

但是花生當中含有的脂肪含量較多,熱量也較高,在烹飪的時候,如果選擇油炸爆炒等烹飪方法,熱量會進一步增加。

高血脂患者盡量少吃花生,如果不注意食用量或者烹飪方法不對,會增加體內的熱量,導致發胖,影響血脂的水平。

茄子

雖然茄子本身的熱量較低,但是茄子果肉組織疏鬆,縫隙當中有很多毛細血管,在油溫高的條件下,茄子當中的毛細血管會破裂,水分蒸發後會導致茄子變軟。

所以在烹飪茄子的時候,油和其他調味料容易被吸入其中,讓茄子成為「吸油大戶」,高血脂患者吃了含有大量油脂的茄子,會引起脂肪攝入過多,不利於病情的控制。

紅薯

紅薯是常見的粗糧,其實紅薯和土豆的問題大相徑庭,其中都含有大量的澱粉,熱量也比較高,而且紅薯的糖分也很高,高血脂患者盡量少吃為好。

豆製品

豆製品是一種隱藏的熱量炸彈,其中的含水量越低,熱量越高,脂肪含量越高,一般來說豆腐的熱量比豆乾低,豆乾的熱量比豆皮低。

100克豆皮當中的熱量大約是447大卡,脂肪含量是23克,而相同重量的瘦豬腿肉的熱量是190大卡,脂肪含量是12.8克,所以高血脂患者盡量少吃豆製品。

中西醫合治 照護腦中風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我國已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增加,腦中風病人人數也逐年增長,依據中央健保署統計,2021年已逾41萬人因腦中風就醫,且病人於急性醫療後,伴隨出現「失能」的情形。


為減少住院期間及醫療費用支出,健保署於2014年推動「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經由跨專業團隊執行「復健整合照護」,減少病人後遺症,並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衛福部為因應國人近年來使用中西醫整合醫療照護之需求與日俱增,於2022年委託花蓮慈濟醫院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辦理「中西醫整合急性後期照護計畫」,透過建構中西醫整合急性後期照護團隊,評估中醫介入急性後期照護服務之執行成效,以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與資源使用效率,並提供民眾更多樣化之醫療服務選擇。

這兩家醫學中心,已建構了腦中風病人急性後期中西醫整合照護模式與指引,並成立西醫、中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營養、心理及護理等跨領域專業醫事人員照護團隊。

針對腦中風之病人,經團隊判斷病情,取得病人或其家屬同意後,收案進行中西醫整合照護。研究結果顯示,病人住院期間接受中醫介入治療,如中藥、針灸、推拿等,之後其腦中風情形、整體功能狀態、日常生活活動,與工具性日常功能等項目,皆有明顯改善。
---------------------------------------------------------
打鼾、肥胖、睡不飽 「缺氧」是頭號戰犯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睡不好」為百病之源,若是睡眠中伴隨著嚴重打鼾,恐怕已成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一族!醫師指出,「缺氧」為打鼾、肥胖、睡不飽的頭號戰犯,提醒民眾,睡眠呼吸中止所引發的「間歇性缺氧」也會導致慢性發炎體質,若不盡早治療,將可能造成更多「共病」危機。

以介紹美食店家聞名的影音自媒體創作者「麥麥」,除了體重破百,一直都有嚴重打鼾問題;而且常因睡不飽,從高雄開車到台南,就覺得體力無法支撐。直到與老婆交往,才開始就醫尋求打鼾解方,經過專業醫師診斷並安排睡眠檢測,得知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接受陽壓呼吸治療後,夫妻倆終能獲得一夜好眠。

間歇性「缺氧」傷害不可逆

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指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OSA)為睡眠時因呼吸道肌肉放鬆、垂落或因頸部重量或結構問題,導致呼吸道狹窄,打鼾為最常見警訊。中度至重度OSA患者身體與癌症、大腦退化等疾病相關的發炎指數,較一般人高出兩三倍,而「間歇性缺氧」造成的血氧飽和度降低,更會造成「不可逆」的大腦與心臟功能受損。

據國內最新民調中心針對512位年滿40至65歲民眾進行電話訪問,男性每五位即有一位有「打鼾」、「睡不飽」症狀,其中又有近兩成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遠超過國外數據,而男性又為女性的九倍。莊立邦建議,若有「打鼾、肥胖、睡不飽」民眾,應盡快檢測。

暫停呼吸「猝死」元凶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周昆達表示,為讓睡眠中的隱形殺手無所遁形,學會效法「冰桶挑戰」公益精神,於2023世界睡眠日與科林睡得美共同發起「30秒缺氧挑戰」衛教串聯活動,並攜手衛教大使、「國民奶奶」譚艾珍,希望揪出百病之源「慢性缺氧」。

資深演員譚艾珍,今在記者會上,形容身材如「美國棕熊」的先生,睡覺時的鼾聲大到能「穿牆」,而法醫診斷先生的死因為「暫時停止呼吸」。她說,早年關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報導極少,因而未察覺先生當初辭世的原因。回想先生有糖尿病、遺傳性高血壓,加上「鼾聲如雷」,這才意識到先生「猝死」的元凶。因此,她也熱心呼籲,睡覺經常打鼾者,一定要儘早接受專業睡眠診療,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應立即矯正治療。

為什麼吃素? YouTuber小安爺大俠客:再平凡不過的選擇

【記者趙奕寧新北報導】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卡薩布維納義式蔬食咖啡館,是由YouTube頻道「小安爺大俠客」的安爺和安嫂共同經營。他們期許藉由自身力量,讓大家知道「蔬食」也是一項再平凡不過的選擇,並非異類。


十多年前,安爺毅然決然離開電子業,轉身投入太太的蔬食餐廳;
2020年因餐廳生涯身體嚴重受傷,萌生拍攝YouTube影片的念頭,為自己開創一條新跑道,透過網路的力量,讓更多人認識「蔬食」這個飲食習慣。

曾有客人因看過YouTube影片慕名到店聚餐,也有客人因用餐而訂閱「小安爺大俠客」,這個善循環是安爺從未料想過的影響,讓他認為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圖/安爺提供

這一切的開端,要追溯至安爺小時候。最初,他是先跟著爸媽一起葷轉素,在12歲時聽了佛堂講課後,下定決心不再吃肉,儘管身邊親友常告訴他會因此營養不良、不方便等擔憂,安爺仍堅持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的信念。

他表示,「之所以會決定茹素,是因為相信因果輪迴,不希望自己變成動物,被人類當作餐桌上的食物,也不希望送入口中的葷食,曾是自己的親人,所以我不犯殺業,不這麼做就不必擔心」。

安爺分享,店內青醬系列餐點廣受客人喜愛,用料單純且不油膩,嚴選用油,為消費者嚴格把關。圖/安爺提供

正因相信因果輪迴,安爺選擇吃素、不殺生,但他認為,吃素是一種再平凡不過的選擇,應平常心看待,不該被視為異類,如同有人喜歡吃飯、有人喜歡吃麵,僅是個人喜好和生活習慣不同所致。

2020年,安爺因體重過重、腰間負擔過重,導致椎間盤承受壓力過大,使左腿無法行走且會抽痛,原本1分鐘不到的路程,他需強忍不適,並花上15分鐘才能走到。

經歷大病後,他和太太意識到「休息」的重要,將店休日增為周二、三,同時認為不能虛度光陰,還有很多事情可做,經考慮後決定開始拍攝影片,記錄下旅遊、造訪蔬食餐廳的過程,休假之餘仍持續推廣著素食。

安爺分享,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是「要就不做,要做就認真做、把它做好」,成立YouTube後,不僅從零自學拍攝和剪輯,還立下每周更新的目標。他說:「我們想分享的事情很簡單,素食人生也能很精采,一點也不枯燥乏味』。」

心累了就該休息! 憂鬱症可多元治療重拾健康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從小成優異的小玲就讀大學後開有情緒低落的情形,甚至無法上學,課業一落千丈。經求助於身心內科以藥物、心理、保健加上經顱磁刺激等多元治療,終於讓小玲的鬱悶感消失、頭腦思路及專注力也提高了。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胡學錦指出,「憂鬱症」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不只是心情不好,憂鬱症是一種影響大腦功能的疾病,主要症狀包含情緒低落或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做事也無法專心等。

胡學錦在門診收治在就讀大學的小玲,家人說她從小成績優異,但在就讀大學期間開始情緒起伏、鬱悶,吃不下飯,甚至無法上學等,經檢查診斷小玲罹患憂鬱症,也服用過多種藥物,治療效果有限,讓原本預計攻讀研究所的她也因此影響學業。

胡學錦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指出,憂鬱症是造成全球人類「失能」最主要的疾病,近幾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後,憂鬱及焦慮的人數增加了約25%。

醫生指出,過去憂鬱症的治療大多為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近幾年憂鬱症治療有新的進展,目前的治療分為5類,包含:藥物、心理、保健及電氣痙攣及經顱磁刺激治療等。

在藥物治療方面,主要在調整大腦荷爾蒙進而改善憂鬱症狀。心理治療方面由專業治療師透過談話協助個案找出盲點或突破困境,至於電氣痙攣治療是以電流誘發大腦放電產生全身痙攣以治療精神症狀,惟因要做全身麻醉且副作用較多,通常置於治療的最後一線。

醫生表示,經顱磁刺激治療(TMS)利用磁場誘發微小電流,經由刺激局部腦神經以改善憂鬱症狀,是一種非藥物且非侵入性的治療,過程安全幾乎無副作用。小玲在體驗經顱磁刺激治療後,鬱悶感消失很多,讀書也專心許多了。

醫師也在訪談過程發現小玲自我要求高,另有來自於父母的期待等,帶給小玲無形的壓力。醫師同時安排與小玲的父母及個案做心理治療,鼓勵親子溝通,終讓治療更具療效。

醫生提醒,憂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或想不開,也不是懦弱、魯蛇的表現,提醒民眾「心累了就該休息!」,調整好再出發。

【營養專欄】長期茹素也可能罹患大腸癌?

文/柯曉彤(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

台灣大腸癌發生及死亡人數有快速增加趨勢,其危險因子包括年齡五十歲以上、不良飲食習慣(高脂肪、低纖維、飲酒等)、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遺傳家族史等。不過,根據研究顯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有家族病史的不超過兩成,主要成因還是年齡與飲食生活習慣所致!


近年素食風氣盛行,探討其中原因,可能是來自宗教信仰、響應環保永續或是希望獲得健康,科學研究確實也顯示吃素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相較沒吃素者低。然而,臨床上仍常常遇到吃素卻罹癌的個案,這也提醒著我們,想要遠離大腸癌,可能還有更多方面需要努力。以下列出「腸」保健康五要點,供民眾檢視平日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一、均衡挑原型: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關鍵之一,並要優先選擇當季新鮮的原型食材。素食者因食物選擇限制,餐點中可能常有加工品。素食加工品為增加色香味及口感,會添加大量油脂、糖、醬油或以煙燻方式製作,但高脂、高糖、煙燻或醃製類食物,都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另外,有些加工品中還會加入化學添加物,如色素、防腐劑等,建議適量食用即可;購買時也應選擇合格廠商,並避免成分表中列有過多的添加物者。

二、高纖多顏色:富含膳食纖維及植化素的食物主要為全穀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及排便,增加糞便體積,而部分纖維會被腸道好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幫助大腸細胞的修復和增長,強化腸胃道;植化素可以清除自由基、提升免疫力,降低罹癌風險。因此,建議大家每日攝取彩色蔬果(紅、橙、黃、綠、紫、黑、白),以提升自身防癌抗癌能力,

三、少油少高溫:高脂肪易導致身體發炎,並與腸癌發生率有很大相關性。研究亦指出高脂肪飲食比例高的西方國家,腸癌發生率較高。另外,食物經高溫烹調(如:油炸、燒烤)後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因此,建議多選擇以蒸、煮、燙、炒、滷、燉方式烹飪的料理!

四、運動顧體位: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百分之二十一至二十五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運動可以幫助維持健康體位、促進腸道蠕動及排便,進而減少致癌物停留在腸道的時間。另有研究顯示,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一至二倍。因此,維持健康體位除了飲食,運動更不可或缺。建議大家平日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並注意體重控制。

五、要定期篩檢:每年三月是大腸直腸癌防治月,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然而其早期並無症狀,因此強烈建議定期接受篩檢,即早發現,盡早治療。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

目前政府補助五十至七十四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至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辦理。若有問題,亦可洽詢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

秦始皇跨海萬里尋 不老藥原來是海帶

20世紀80年代,日本學者曾對日本平均壽命最長、百歲老人比率最高的沖繩地區的居民進行過食物調查。結果發現,該縣居民除了食用薯類、豆類和蔬菜等較多之外,特殊的地方在於,他們食用最多的是海帶等海藻類食物。這可能是沖繩居民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古代是沒有海帶的,中國的海帶是民國前後從日本引進的。在秦始皇時代,中國沒有自然生長海帶的海區,人們也不知道海帶是何物,更不知道它對人體的保健作用。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聞東瀛嘗有百歲者眾,就派徐福帶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不遠萬里到東海去尋找長生不老藥。有中日學者據此考證秦始皇所求仙藥乃是海帶。

 中醫認為,海帶性味微寒、無毒,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平喘、利水消腫、祛脂降壓等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海帶中含有許多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營養成分和藥用成分。食用海帶可以降低血糖、血脂和膽固醇,可有效預防動脈硬化、便秘、癌症、老年性癡呆和抵抗衰老等。所以,日本人把海帶稱為“長壽菜”。

 海帶的保健作用:

 1)海帶表面的白色析出物就是甘露醇,是一種利尿劑。有降壓、消腫作用,是水腫、小便不利病人的食療佳品。

 2)海帶是鹼性食品,含鈣量高。鈣是防止血液酸化的重要物質。常吃能有效預防胃癌和腸道癌的發生。

 3)海帶富含碘、鈣、磷、硒、胡蘿蔔素、維生素B1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在這些元素的綜合作用下,可減少脂肪在心、腦、血管壁上的積存,降低血中膽固醇。在過於油膩的食物中摻進點海帶,可減少脂肪在體內的積存。

 4)海帶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能夠及時的清除腸道內的廢物和毒素,有效的防止便秘和腸癌的發生。

 5)在寒冷的冬天裡,適當多吃些海帶,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海帶是人類攝取鈣、鐵的寶庫。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海帶含碘豐富,碘能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抗冷禦寒。

 食療功效:

 海帶含有一種叫做硫酸多糖的物質,能夠吸收血管中的膽固醇,並把它們排出體外,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保持正常。海帶對放射性的物質有特別的親和力,海帶中的膠質能促進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排出體外,減少放射性疾病的發生。

 【海帶食療方精選】

 治皮膚濕毒瘙癢:  

    海帶50克,綠豆50克,紅糖50克水煮服食,每日1次。

 暑熱、高血壓、高血脂:  

    海帶30克,冬瓜100克,苡仁30克同煮湯。加適量白糖食用,每日1次。

 治睾丸腫痛:  

    海帶15克,海藻15克,小茴香6克,水煎服,每日1次。

 治肝火頭痛、眼結膜炎:  

    海帶20克,草決明30克,水煎,吃海帶飲湯。每日2次。

 治慢性咽炎:  

    水發海帶500克,洗淨切小塊,煮熟後撈出,加白糖200克拌勻,醃漬1日後即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食用50克。有軟堅散結作用,可治慢性咽炎。

 減肥:  

    海帶粉2克,話梅1粒,開水浸泡服用,每日2次。

 海帶冬瓜苡米湯:  

    海帶(或海藻)30克,冬瓜100克,苡米10克,同煮湯,用適量白糖調味食用。有降血壓,降血脂,清暑解熱,利濕健脾,防癌作用。

 海帶綠豆糖水:  

    海帶60克,切絲,綠豆150克,同煮湯,加適量紅糖調味食用。有補心,利尿,軟堅,消痰,散癭瘤作用。適用於高血壓,腳氣水腫,頸淋巴結核,單純性甲狀腺腫,小兒暑天熱痱癤毒,痰熱咳嗽等症。

 海帶藥膳方:  

海帶適量,經常煮湯食用,可治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病、高血脂,並有抗癌作用。

 煎湯,煮熟,涼拌。每次1550克。

 脾胃虛寒者忌食,身體消瘦者不宜食用。  

【溫馨提示】:

患有甲亢的病人不要吃海帶,因海帶中碘的含量較豐富,會加重病情。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要多吃海帶。這是因為海帶中的碘可隨血液迴圈進入胎兒和嬰兒體內,引起甲狀腺功能障礙。

 海帶含金屬砷。食用前應先用清水漂洗,視質地軟硬再浸泡824小時,並要勤換水。這樣,就可以放心地食用。

 海帶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附:日本學者考證】

距今2200年前,秦始皇因聽說“東國”有“長生不老藥”而派遣徐福前往尋找。徐福走過千山萬水最後到達的地方,就是日本紀伊的熊野浦。然而隨著秦朝滅亡,關於徐福後來的事情並沒有留下任何記載。一種意見認為,徐福之後並未回到中國,而是從此長居日本,其根據就是在日本賀歌山縣的新宮市有一處徐福墓。

對於登上了權力寶座的秦始皇來說,長生不老可說是他唯一未了的心願。為求得長生不老藥,他派人尋遍天涯海角,但均無果而終。

 徐福是一位出身于齊國的方士,即懂得降咒施法之人。秦始皇從全國招攬了300位有名的方士進宮,徐福便是其中之一。他向秦始皇進言說,遠方的東海有一座“三神山”,據說住在那裡的仙人所擁有的長生不老藥是最靈驗的,他願前往求藥。由於三神山向來被稱為長生不老的仙人們居住的洞天福地,秦始皇便立即命令徐福起程前往。而徐福所尋求的“長生不老藥”,事實上就是海帶。

 事實上,日本人的祖先——繩文人就有著食用海帶等海藻的習慣。此外,食用海藻的習慣在東印度群島、南非及南美沿海地區的居民之間也很盛行。根據統計,那些地區的居民壽命都在人類平均水準以上。徐福可能是由於沿海地區食用海藻類海菜的居民普遍長壽,故而將之認作了長生不老藥。

 海帶在中國民間普及起來則是近代時候的事情。而中國人對海帶的喜愛,恐怕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有關秦始皇的這段傳說吧。

吃什麼會真的招來癌症?科學家40年追查揭開真相


1976年,美國成立由參議員喬治麥高文主持的“營養與人類需要”小組,調查結果顯示:以肉食為主的飲食引發的癌症占了超過一半。

1980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指派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進行食物營養與癌症有關文獻的收集和研究。研究報告指出:男性的癌症有四成由肉食引起;女性的癌症高達六成與肉食有關。

多國科研機構證實:肉食攝入越多,罹患癌症尤其是消化系統癌症的機率越高。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專家馬克馬洪博士亦稱,人類所患的七成癌症均與肉食有關。

美國國立健康學院研究過五萬名素食者,發現他們與肉食者相較,得癌症的比例要低很多。

美國丹佛市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預防醫學教授提姆拜耳說:“水果和蔬菜對所有腸胃癌和吸煙引起的癌症有預防作用,這點在科學上已得到充份的證實,包括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肺癌、胃癌、結腸癌和膀胱癌。”

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小組主席兼加州大學生物學家Dr。 Clifford Grobstein也說:“借著控制所吃的食物,可以預防對飲食敏感的癌症如食道癌、乳癌、胃癌、直腸癌、前列腺癌等。”

素食防癌抗癌的原理你知道有多少?

1,蔬果中多含抗癌成份

1978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華登堡發現,椰菜花的成份Indole可幫助預防乳癌和胃癌。

1992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學者布洛克檢視自1980年以後發表的200篇癌症研究報告,發現食用大量新鮮蔬果可以降低罹患肝癌、胃癌、胰臟癌、結腸癌、膀胱癌、子宮頸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大量食用蔬果的人罹患癌症者只有不經常食用蔬果者的一半。

1997年,美國健康基金會研究證實;蕃茄所含的蕃茄紅素(lycopene)是強力的抗氧化劑,有助預防乳癌、攝護腺癌和消化道癌。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發現,番茄紅素可以降低罹患乳癌、攝護腺癌和其他癌症的危險。義大利的研究發現,一個星期至少生吃番茄七次的人,比一個星期食用番茄不到一次的人患癌機會減半。

2003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姜的根部含有一種名為“薑辣素-6”的成分,具防治結腸癌的作用。

2003年,澳洲墨爾本維多利亞癌症協會發表對四萬名不同飲食習慣的十年調查研究結果:多吃番茄、洋蔥能預防前列腺癌,多吃香腸、紅肉則會顯著增加患癌機會。

2004年,美國德薩斯州農工大學的研究發現,椰菜花、椰菜、蘿蔔及芥菜等綠色蔬菜含有的一種物質Diindolymethane,可抑制乳房、胰臟、大腸、膀胱及卵巢的癌細胞生長。

2004年,法國國際健康及藥物協會的研究發現,蘋果皮含有一種具抗氧化作用的物質,可有效防止結腸癌。

2005年,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結果顯示,經常吃生果、蔬菜及穀物等素食,能夠有助紓緩前列腺癌。加州大學聯同紐約一間治療癌症中心分析了93名前列腺癌患者,發現他們選擇吃素菜後,其腫瘤病灶明顯有改善。

2005年,英國倫敦大學薩克勒研究所法拉斯卡博士發現,多吃豆類、堅果和穀物,有助於預防癌症,因為小扁豆和豌豆中含有一種抑制腫瘤生長的天然化合物──磷酸肌醇。研究人員建議大家多吃豆類、果仁和殼物,有助於防癌。

2005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哈桑?穆赫塔爾教授進行的一系列實驗證實,石榴含有非常豐富的抗癌物質,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對前列腺癌的效果尤其明顯。

2006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教授蕾貝嘉莉的實驗結果顯示,薑能以兩種方法殺死癌細胞:一是引起細胞凋亡,二是細胞自體吞噬。

2006年,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結果發現,辣椒素會引發癌細胞死亡,使腫瘤大為縮小,而辣椒素是辣椒辛辣的成份,可殺死胰臟腫瘤細胞,但不會影響健康的胰臟細胞。

此外,新加坡國家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番茄、蘋果、洋蔥、葡萄和辣椒等紅皮蔬果,含有山奈酚和檞皮黃酮等成份,能夠阻止癌細胞的血管生成,可防治乳癌和其他癌症,故建議女士們每日食用二至三份紅皮蔬果。

世界各地的研究又發現,黃豆所含的異黃酮(Isoflavones)可抑制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肺癌及肝癌;胡蘿蔔所含的維生素豐富A有助抗肝癌。另外,猴頭菇的多醣(Hericium Erinaceus polysauharides,HEP)、包心菜的異硫氫酸鹽(Isothiocyanates)、葡萄的Elagic Acid、西瓜的原膠質、柑橘類水果的Glucarase、檸檬的檸檬油精(limonene)及綠茶中的多酚類(Polyphenols)等,均具抗腫瘤的作用。同時,蒜頭可阻斷亞硝銨在體內形成,又能激發人體巨噬細胞吞噬癌細胞。

2,低脂高纖

素食含大量的纖維素,能刺激腸蠕動加快,利於通便,使糞便中有害物質及時排出,降低患直腸癌、結腸癌的機會。

美國癌症專家費亞博士說:“素食之低蛋白質、低脂肪和高纖維,令素食者患結腸癌的機會近乎為零!”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纖維專家大衛詹肯斯亦說:“纖維對於預防結腸癌極為有效。”

3,鈉、鉀比例

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醫院的Jansson博士發現,鉀和鈉的攝取量會影響癌症的發展。二十個國家的資料分析顯示,凡攝取多量鉀的地區,其患癌人數即降低,而鉀在蔬菜及豆類中很豐富。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博士、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醫院腫瘤研究所癌症專家雷久南指出,細胞內鉀是鈉的10倍左右,故細胞如要維持正常功能,必須攝取鉀、排斥鈉。如果細胞受損害失去鉀的話,便會立刻開始繁殖分裂。癌細胞所含鉀和鈉的對比,少於正常細胞,因此癌細胞能無限制的生長,與鉀鈉比例有直接關係。

肉類中鉀鈉比例遠低於正常水準,低鉀高鈉的肉類攝入極大地增加了人體罹患癌症的機率。

據統計,各國癌病發病率和鉀的攝取量成反比,由此證明,鉀和鈉的比例是癌細胞形成的關鍵,進一步說明鉀對癌症有預防作用。正常人應該攝取鉀多於鈉,比例是2:1。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若以鉀對鈉的比例為標準,香蕉是380(即鉀是鈉的380倍)、南瓜是360、黃豆是331、橙是221;一般蔬菜和水果亦在200以上。相反地,雞肉、鴨肉、魚肉最多不超過3-5,火腿是0.3(即鈉高於鉀)、龍蝦是0.9。毫無疑問,低鉀高鈉的肉類極大地增加了人體罹患癌症的機率。

4,國內調研結論

一個由北京協和醫院等單位的著名醫師組成的醫療委員會調查顯示,肉食與癌症有正相關。調查報告這樣寫道:“北京市癌症發病情況,1996年是1955年5.2倍。我們調查了城區的醫院、居民,上個世紀大腸癌患病比例是十萬分之十以下,八十年代十萬之二十,九十年代十萬之二十四,2001年十萬分之六十點四五。為什麼城市裡的癌症病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跟飲食有關,吃肉多了,不吃粗糧,纖維素少了……。調研結論顯示:癌症的增長率跟肉食的增長率曲線相似甚至多處重合” ,據此,國內報告與國外同行的結論一致。

另一個醫學調查小組的報告說:“我國原是大腸癌的低發區,不足十萬分之十,可近二三十年來隨著食物結構的改變,肉食量的增加,發病率不斷上升,達到了十萬分之二十四點三一,相當於國際上中等發病水準。2000年以後,大腸癌發病人數比八十年代高出1.45倍。上海地區大腸癌死亡率從1972年到1989年增加了75%,在“2004年天津市腫瘤防治宣傳周”上,專家如是說。“天津市癌症年新發病例為1.6萬,增長數量和年輕化趨勢都較為顯著。據介紹,癌症儘管與遺傳因素有關,但主要還是由包括飲食在內環境因素引起,吃肉多了,主食吃得精細了,缺乏纖維素,即粗糧、雜糧等食入少,導致大腸癌發病率的升高;高脂肪、高蛋白的攝入是乳腺癌、結直腸癌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

科學已經證明,肉食在今天已經嚴重威脅到大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素食讓我們遠離癌症。為了我們的健康水準和生命品質,請儘量素食。

癌症跟肉食關係密切。
根據一九九五年英國素食學會的研究報告發現,素食者早逝的機會只有非素食者的一半,且素食者較不會得心臟病和癌症,主要原因是素食者血中膽固醇含量低的緣故,肉裡到底有什麼,為什麼會致癌?除了公認的醫學理論,許多學者和專家的研究結果都把致癌物指向肉食。因此,無須諱言已經被科學證明的事實:肉食,在今天已經嚴重威脅到大眾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為了我們的健康水準和生命品質,請儘量素食。

上千萬人被迫無肉可吃 結果震驚科學家

編者按:兩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參戰國家和死亡人數都史無前例的戰爭浩劫,帶給全人類心靈深處永不能磨滅的集體傷痛。然而,戰爭期間被迫吃不到肉食的上千萬人卻為後來的世界文明留下了極具研究價值與值得反思的一系列資料。時至今日,這些資料依舊在持續的引起全球生命科學與醫藥健康領域的科學家的研究與關注。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丹麥的進口完全被聯軍封鎖,因為擔心可能因此造成糧荒,丹麥政府指定米克爾-欣德第醫生來協調發展一個全國糧食配給計畫。欣得第醫生的做法,是把國內生產的穀類拿來供人食用,不為生產肉類而拿去喂禽畜。此篇報告被刊登於美國醫學協會雜誌。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以超過300萬人為物件的大規模素食實驗,儘管是被迫的。

這件事的結果令科學家們驚愕不止。當他們計算哥本哈根在食物最缺乏那段時間(1917年10月至1918年10月)的死亡率時,發現因疾病而導致的死亡率,是有歷史記載以來最低的。事實上,這段時間的死亡率比過去18年的平均數整整下降了34%。

看到這樣的資料,很難不讓人想到丹麥的全國素食與巨幅下降的死亡率有連帶關係。

心存這種想法的科學家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更多發人深省的資料。在大戰當中,挪威被德國佔領,挪威政府被迫大量減少,甚至完全斷絕肉食的供應。

結果再度使科學家們大為驚異,死於循環系統疾病的死亡率極為戲劇化地降低了。挪威人在戰後恢復了原有的飲食習慣,可想而知,死亡率也相對增加了。在這個變動期間,各種肉類食品的消耗量與循環系統疾病的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近乎數學的準確性。

無意中發現這個關係的研究人員,想要知道這是否僅是巧合,因此他們的眼光轉向其他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及瑞士的肉類及肉質食品消耗量也減少了很多。研究人員發現,這兩個國家的健康情形亦有可觀的改進。在英國,嬰兒與稚齡幼兒的死亡率降到從未有過的低水準,同時貧血症的罹患率也降了非常多,兒童的成長率及牙齒健康情形亦比過去任何時候好,還有很多其他跡象顯示健康情況大幅改善。

素食可使健康情形改善的可能性,是越來越不容忽視了。

震驚 純素食對二型糖尿病有顯著療效

科學家與研究人員在經過嚴謹的研究後,發現低脂純素的飲食比醫生建議的糖尿病飲食更能有效治療第二型糖尿病。令人震驚的是,這種低脂純素的飲食甚至比服用糖尿病藥物的單一療法更能有效治療糖尿病。 

此項研究是由“美國醫師醫藥責任協會”、喬治華盛頓大學及多倫多大學共同主持,而由美國國家衛生院和“糖尿病行動研究與教育基金會”所資助。共有 99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參與這項為期22周的實驗,其中一半的病患遵照美國糖尿病協會所建議的糖尿病標準飲食,另一半則採取低脂純素的飲食方式,最後以一 般的糖尿病症狀來衡量病情的改善程度。研究結果顯示,吃純素的那組改善程度更大。談到這種純素飲食時,PCRM會長巴納德醫生表示:“所有的'副作用‘都 對患者有益,包括體重減輕、膽固醇降低及整體健康狀況改善。”

第二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糖尿病患者當中有85%到90%都屬於此類。以往這種疾病好發於老年人,但現今由於高脂飲食及缺乏運動等不健康 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開始罹患這種疾病,連小孩也不例外。這是一種因生活習慣不良而造成的疾病,與高血壓、高膽固醇及下半身肥胖息息相關。和第 一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仍會分泌胰島素,但由於胰島素無法正常作用,所以胰臟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補償,但最終還是無法滿足身 體所需,以致於無法將血糖保持在正常範圍內。這時醫生通常會給予口服藥或注射胰島素來治療。 

36歲的萬斯·華倫先生是參與此項實驗的其中一位病患,他曾經是華盛頓特區的警員。這種低脂純素的飲食帶給他很大的轉變:他的體重減輕了74磅,膽固醇指數從221降到148,糖化血紅素也從9%以上降到5.3%(正常值為6%以下)。其他的病患也有類似的突破性結果。 

看到那些參與這項計畫的患者健康狀況有這麽大的改進,不禁讓人想到:如果這些人在罹患糖尿病之前就開始吃純素,就不會得到這種疾病了。我們可以依據 常理從這項研究結果推斷:以肉類、脂肪和精製穀物為主的西方飲食,可能就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元兇。此刻該是政府有所作為的時候了,為政者應該在人民罹患 此類疾病之前,就教育他們如何防範于未然。通常醫生都是在病患的心臟病發作之後,才建議他們改變飲食,減少肉類和飽和脂肪的攝取。與其病發之後才做這種建 議,還不如在得病之前就告訴他們,這樣他們就不用經歷這些不必要的折磨,同時也可以省下大量的醫療費用。

2023年8月7日 星期一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

【明報專訊】一個患上胰臟癌的老婦,得病後家人帶她去尋求一位名中醫的意見,名中醫建議戒碳水化合物,認為「癌症食糖」,沒有糖分,癌症便會自然會死亡。戒了幾天碳水化合物後,老婦因為低血糖暈倒入院。家人甚為後悔。

日常工作中,常常會被病人問到,癌症病人是否要完全戒糖?完全戒食碳水化合物?根據筆者所知,坊間有不少出名的中醫,會叫病人戒糖,甚至避免進食所有碳水化合物,例如白飯、麵包等,因為碳水化合物在體內分解為糖分。目的是利用戒糖禁食的方法,去「餓死」癌細胞。

究竟這種講法在中西醫兩方面是否有道理?

首先從基礎細胞學講起。無論是癌細胞或是正常細胞,糖分是大部分細胞的主要「食糧」,為細胞的生存和各種功用提供能量。修讀生物化學的人都知道,糖分進入細胞後主要經過兩個部分分解為能量。第一個部分Glycolysis,在細胞液中進行,這部分產生的ATP(細胞能量的單位)較低,但好處是速度快而且不需要氧氣;第二部分需要線粒體的幫助(線粒體就等於細胞內的工廠),這部分產生很多ATP,但是亦需要很多「成本」,這些「成本」就是氧氣。

癌細胞「搵快錢」 需大量吸糖

正常的細胞,兩部分分解作用同時進行,因為氧氣供應充足,所以可產生大量ATP。癌細胞生長太快,很多時候沒有足夠的血管去提供氧氣,這情况特別在很大的腫瘤和腫瘤中心地帶更為明顯。於是癌細胞主要透過第一部分分解糖分,即在缺氧情况下進行糖分分解,學名是anaerobic respiration。這樣可以給癌細胞極大好處,就是即使在缺氧的情况下仍然能夠生存和生長。

約在100年前,德國科學家諾貝爾得獎者Warburg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癌細胞即使在有氧氣的情况下,仍然偏向使用anaerobic respiration。這個現象後來稱為Warburg Effect。簡單來比喻,癌細胞消耗糖分,採取「搵快錢」的方法;即使你給了「成本」(氧氣),癌細胞並不偏向使用這些成本去產生更多ATP。因為若然只是使用第一部分分解(anaerobic respiration),雖然性價比低(產生較少ATP),但是速度快,對於快速生長的癌細胞,有莫大好處。

所以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相比,要產生同等分量的ATP,需要更加多糖分。亦因此癌細胞吸糖的能力比一般細胞高。驗測癌症的正電子掃描(PET scan),就是注射一種特別糖分,藉此分辨身體不同地方吸收糖分的高低,來斷定癌細胞的位置和活躍程度,高活躍的癌細胞,吸糖能力最強;但亦有些癌症並不十分吸糖,例如腎癌和前列腺癌。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認為「癌症食糖」這個理論的根源。

另一方面,因為癌細胞用上Warburg Effect這種搵快錢的方法,糖分的能量不能完全分解,會產生一種副產品——乳酸(lactic acid)。乳酸是一種酸性的物質,會令癌細胞的周圍環境(micro-environment)較為酸性,有研究證實在這種酸性的環境中,白血球中的淋巴細胞不能正常運作,令殺死癌細胞的免疫力因而降低(另外,因為癌細胞搶了糖分,淋巴細胞不夠能量工作,亦是其中一個原因)。但這裏講的酸性,是指癌細胞周圍的一個微環境,和血液中的酸性並不是同一回事。所以有人提出服用較鹼性的物質來抗癌,看來未必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那麼,癌症病人應否避開糖分和碳水化合物?在餓死癌細胞的同時,會否同時餓死正常細胞?有否科學證據?中醫方面有何看法?

上一期談到癌症和糖分的關係,簡單講述了「癌症食糖」這個理論的生物化學基礎。有醫生朋友問,為何看了全文,仍然未到「戲肉」。我不是刻意賣關子,而是感到坊間很多癌症資訊,並未把前文後理仔細說清楚;再加上以訛傳訛,令到很多概念扭曲,最後苦了病人。英文有所謂「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此之謂也。

究竟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會否使癌症快速生長?很多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但有不同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和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簡稱GL)。

升糖指數﹕是碳水化合物進入腸胃後,血糖的上升速度;速度愈快,升糖指數愈高。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大都是化學結構簡單的糖分或是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西式蛋糕、雪糕、白麵包、汽水,薯仔等

升糖負荷﹕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分量,對血糖水平的影響

近年愈來愈多科學研究發現,高GI和高GL的食物,會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

高升糖指數的食物,食後會急速提升血糖,身體因而反應性釋放胰島素。胰島素會命令身體各種細胞,把糖分從血中吸收,從而令血糖保持一個穩定水平,這是胰島素最基本的作用。但是,胰島素亦有類似生長因子作用,細胞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s)正是刺激癌細胞生長的重要元素。胰島素亦會增加另一種細胞生長因子的活性和有效性,這就是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簡稱IGF)。長期進食高GI和高GL食物,血液中胰島素和IGF偏高,刺激癌細胞生長,減低癌細胞凋謝速度,刺激男女性荷爾蒙的分泌,從而提高了某些癌症風險。所以,癌症和糖分的關係,涉及非常複雜的機理,並非簡單說「癌症食糖」。

血糖和胰島素長期偏高,會造成胰島素耐受性,同時間亦會導致肥胖和二型糖尿病。所以,肥胖是很多癌症的重要風險。近來研究指出,進食高GI和GL食物,增加患上乳癌、子宮內膜癌、腸癌、肺癌和前列腺癌風險。聰明的讀者可以看到,這些癌症與肥胖密切相關。當然很多研究報告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為科學上要確認環境和食物對癌症的影響,需要長時間研究。正如吸煙引起肺癌,也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才能證實。

那麼,有人提出癌症病人戒糖和碳水化合物是否可取?

碳水化合物不宜完全戒

首先,無論正常細胞或癌細胞,主要有三種途徑提取能量,分別是糖分、脂肪酸(從脂肪分解出來)和酮(ketones,由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出來)。大腦只能利用糖分和酮來產生能量,所以血糖過低很容易影響大腦功能甚至暈倒。如果要減低碳水化合物的進食,必須同時提高脂肪和蛋白質吸收,否則可令病人營養不良,影響治療效果。其實並不是各種碳水化合物都不可以吃,升糖指數較低的糙米、印度香米等全穀類,因要經過較長的消化程序,血糖不會迅速飈升,從而避免胰島素和IGF大量提高。因此我並不建議完全戒掉碳水化合物。

甜食方面,例如汽水、蛋糕、雪糕、餅乾、白糖或其他甜品等,建議病人完全戒掉。理由是這些食物本身沒有營養價值,同時引起肥胖,提高心臟病發風險,若可能透過上述機理刺激癌細胞生長,就更加不值。但必須提醒病人,改變飲食習慣時,必須緩慢進行,不可操之過急。因為見過不止一個病人,一下子戒掉所有碳水化合物而出事。

正如中醫所講「以平為期」,着重平衡,着重王道,操之過急或極端方法醫病的霸道方法,並不符合中醫概念。下期將從中醫角度再談。

上兩期講癌症食糖的理論基礎,以及西醫對於癌症食糖的看法;也講述了「升糖指數」和「升糖負荷」兩種概念。今期將從中醫角度再作解釋。

中醫如何看待甜食?

中醫認為各樣的甜食都產生「濕」。平日我們經常聽到「濕滯」、「濕熱」,究竟「濕」是什麼?簡單來說,濕是身體的廢物、無用的廢水。經常食糖分高的食物,脾胃難以消化就會產生濕,濕的特性是黏連、纏綿難癒,即俗稱的「好難清」,就像廚房裏抽油煙機的油漬,往往難以清除,而且要很多時間才可以洗乾淨。當濕愈積愈多的時候,同一時間會產生「熱」。熱,類似西醫學中所講的發炎。濕熱兩者互惠共存,難以一時清除。所以俗語常說「濕滯濕滯」表示麻煩事,其實已經意在其中。

慢性炎症 中醫視作濕熱

西醫所講的很多慢性炎症,在中醫看來都是濕熱,舉例說,反覆性尿道感染、大腸自身免疫發炎症、皮膚的各種瘡瘍等。那麼慢性發炎和癌症有什麼關係呢?在二○一○年著名學術期刊《細胞》當中重新提出了癌症產生的十項特質(hallmarks of cancer),其中新增的一項就是長期發炎。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胃癌。現在發現胃癌不少是因為胃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引起慢性發炎,最後變成腫瘤。

又例如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大腸因為受到自身免疫力攻擊而長期發炎,增加了患大腸癌的風險。所以這些病人要定期進行腸癌篩查。又例如下肢皮膚長期潰瘍亦有可能變成癌症。所以長期發炎可以是致癌的,中醫往往就會叫患者減少進食產生濕熱的食物,和現代對癌症的認識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從中醫的角度,癌症病人其中一樣需要戒口的是各類甜食(當然亦有其他食物需要戒口,有機會再詳談)。一些糖分較高的生果,很多時亦是產生濕熱的食物,例如是菠蘿和芒果,這一類生果要盡量減少。過往傳統西醫一般不重視戒口,但近年已經有愈來愈多研究證明,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會增加身體發炎反應。這就解釋了為何普通市民都注意到,進食某些食物後,皮膚病例如濕疹、暗瘡會加重,其實都是發炎反應增加的表徵,和中醫戒口避免進食熱氣食物是一脈相承。

至於米飯等碳水化合物,適當進食是必要的。現代營養學認為糙米溝白米好,中醫亦認為單吃紅糙米,身體會較為乾燥,兩種均衡進食是必須。

對於有人建議完全戒糖,其實不少中藥當中亦含有糖分,例如人參、西洋參和生地黄等,可見中醫都不是主張完全戒糖。 癌症病人的飲食忌宜絕對是一樣非常複雜的課題。希望這三期專欄文章,為大家打破一些迷思。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明報專訊】6年前我在《明報》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癌症病人如何看待戒澱粉質這個問題。

近來不少病人再問同樣問題,加上近年有新的研究報告,令我們對癌細胞如何吸收營養有更深認識,因此再探討這個話題:癌細胞只食糖嗎?難道不吸收脂肪和蛋白質?

癌症食糖,最常聽到的「理據」是,當癌症病人接受正電子掃描(PET-CT)時打入「糖水」,檢查報告會見到有癌細胞的地方發光,代表癌症吸糖非常高,因此結論是「癌細胞食糖,只要不吃包括所有澱粉質的糖,就可以餓死癌細胞」。然而,這裏其實存在很大的誤解。

掃描追蹤劑不一定含糖

做正電子掃描時最常注射入的「糖水」,是一種能夠釋放正電子輻射的特別糖「氟化脫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簡稱FDG)。FDG進入細胞後,凡代謝高的組織(包括腦部、肝臟、腎臟,當然也包括部分癌症)因為用糖用得多,所以會在報告中顯示較為發光。但現實上不少癌症用這種FDG藥水後並不會發光,包括前列腺癌、腎癌、原發性肝癌,以及部分肺腺癌和胃癌。這些癌症如果用傳統FDG正電子掃描,幾乎看不到發光。我們能否又說,這些癌症不食糖呢?

其實做正電子掃描,除了FDG之外,也可以注射其他和糖沒有關係的追蹤劑(tracer),看癌細胞有無在身體擴散。例如前列腺癌要用PSMA、原發性肝癌用C11-Acetate等。醫生會按照病情選擇合適追蹤劑,否則有可能看不到癌細胞;有時候會用超過1種追蹤劑,所以正電子掃描並不是只利用「糖水」。

免疫細胞「打仗」 更消耗糖分

兩年前,頂級科學期刊Nature刊登了美國醫學科學家發表的一篇頗為震撼的文章,證實癌細胞不止吸糖,也會吸其他營養。研究團隊利用不同的實驗老鼠,注射不同的正電子掃描追蹤劑,看一看究竟癌細胞對每一種營養的吸收情况如何。

首先要知道,一個腫瘤內並不止有癌細胞,癌細胞周圍還有很多包圍着它的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和各種淋巴細胞,努力嘗試控制和阻止癌細胞生長和擴散(當然它們的努力失敗了,要不然就不會產生癌症)。所以研究團隊想利用同樣技術去看一看,究竟癌細胞附近的免疫細胞,吸哪一種營養。

研究結果證實100年前首先由德國科學家Dr. Warburg提出癌症吸糖的這個現象。研究發現,癌細胞的確比正常細胞吸收較多的糖分;但實驗同時又證明,包圍着癌細胞的免疫細胞,吸糖能力比癌細胞高得多!這可推論為因為免疫細胞正全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所以它們的代謝比癌細胞更高。

令癌細胞缺氧 難實行

研究團隊再用其他追蹤劑,看看癌細胞和免疫細胞會否同時吸收胺基酸(蛋白質的組成部分)和脂肪。結果發現,原來癌細胞比正常細胞吸更多胺基酸(尤其是麩醯胺酸(glutamine))和脂肪,吸收速度亦比免疫細胞高;這個完全可以理解,因為當癌細胞分裂時,需要製造大量細胞膜,細胞膜含有大量脂肪,沒有足夠脂肪酸和膽固醇便做不了細胞膜,癌細胞亦無法生長。另外癌細胞因為分裂快,需要更多細胞內的蛋白去處理各種新陳代謝工作,所以吸收大量氨基酸也是必須。

簡單總結,癌細胞無論在糖分、氨基酸和脂肪的吸收度,都比正常細胞高。但以單細胞計,免疫細胞吸糖度高於癌細胞;而癌細胞吸脂肪和氨基酸的幅度大過吸糖!100年前的發現,只是比較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吸糖速度,但以往沒有先進的正電子掃描去全面理解癌症的營養代謝。這個新研究解答了很多以往未清楚的地方。

所以,若要餓死癌細胞,理論上,人體所需3大營養,包括糖分、氨基酸和脂肪都必須戒斷。這顯然行不通,因為不單免疫細胞會因為糖分不足而失效,其他正常器官和人體也會因為營養不良而死亡。

我經常跟病人舉例說,雖然知道癌細胞「相對缺氧」,即癌細胞中的氧分不及正常細胞高,但癌細胞仍然需要氧氣生存,我們會否因此不給病人氧氣,藉此殺死癌細胞?這顯然行不通(實際上亦有肝動脈血管栓塞術治療肝癌,是一種局部令癌細胞缺氧和養分的方法)。

戒食體重過輕 反不利治療

那麼我們應如何看待糖分和癌症的關係呢?6年前的文章,我寫到關鍵是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和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這兩種指數和肥胖及胰島素耐受性有關。發達社會一般有三分之一癌症與肥胖、糖尿病相關;加上有研究發現,吃升糖指數高的食物,與乳癌、大腸癌和前列腺癌有關係。所以簡單地說,多吃甜食對身體當然有壞影響,包括增加糖尿病、發炎反應和心血管病風險,這些和某幾類癌症有關。但並不是說,癌症病人需要完全戒去糖分或澱粉質。

其實癌症的營養代謝是非常深奧的學問,不同營養一環扣一環,很多迷思在科學界仍然未能夠完全解開。健康人士減少食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再配合運動,或者定期斷食,確實對身體有正面影響。但對於癌症病人,因為要接受多種治療,確實要盡量避免體重過度減輕和營養不良。

從中醫角度,經常說「以平為期」,就是食物營養也要平衡,固守中庸之道避免極端。中醫的中字本來就是解「中庸」。希望讀者閱後,了解到癌症吸收很多脂肪和氨基酸,甚至比吸糖的速度還要高。病人改變飲食習慣前請先請教主診醫生,以策安全。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長壽秘訣|8大生活習慣延壽24年 研究揭60歲開始也有效 1習慣最關鍵

美國一份研究指出,若能在40多歲時養成8大生活習慣,包括運動、不吸煙、良好睡眠等,就能多活24年。即便是在50多歲甚至60多歲才做出微小改變,均能帶來益處。

長壽秘訣|8大生活習慣可延壽24年 1行為最關鍵

綜合CNN、衛報報導,這份研究收集2011年至2019年的問卷調查及醫療紀錄資料,研究對象涵蓋70多萬名40歲至99歲的美國退伍軍人,團隊針對上述資料進行分析,找出哪些生活方式因素與更長壽有關。結果發現,只要在40歲時養成8大健康生活習慣,就能延壽24年,若50歲開始則能多活21年,如果60歲才養成這些習慣,仍會增加近18年的壽命。

8大延壽生活習慣

這些神奇的健康習慣到底是什麼?以下依據從最有效的生活習慣排序。

生活習慣1:運動

專家表示,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有運動習慣的人,死亡風險降低46%。較長壽者平均每周會做7.5代謝當量的運動。

生活習慣2:不沉迷使用鴉片類藥物

研究發現,不沉迷類鴉片藥物能降低38%早逝風險。

生活習慣3:不吸煙

研究發現,從不吸煙可使死亡風險降低29%。

生活習慣4:壓力管理

研究發現,壓力管理降低22%早逝風險。

生活習慣5:飲食以蔬菜為主

研究發現,若飲食以蔬食為主,可使壽命延長21%。但這並不代表必須要是素食或純素主義者,遵循健康、以蔬食為主的飲食,例如全穀物及綠葉蔬菜的地中海飲食才是關鍵。

生活習慣6:避免酗酒

酗酒指的是每天喝4杯以上的酒精飲品,避免暴飲可降低19%死亡風險。

生活習慣7:良好睡眠

良好睡眠的定義為每晚至少擁有7至9個小時的睡眠,且沒有失眠。有良好睡眠可使任何原因導致的早逝風險減少18%。

生活習慣8:良好社交關係

研究發現,正向的社交關係可使壽命延長5%。

長壽秘訣|8大習慣做不齊亦有用 60歲才開始仍有效

研究人員阮春梅(Xuan-Mai Nguyen)透露,若沒辦法一次做到8種生活習慣,只要從40歲起養成一種習慣,男性可延壽4.5年、女性可多活3.5年,養成2種習慣可讓男性多活7年、讓女性延壽8年,若能實踐3種健康生活方式,男性可延壽8.6年,女性可多活12.6年。

阮春梅稱,「這越早開始越好,即使只是在40多歲、50多歲或60多歲做出一些改變,仍然是有益處的,這並非遙不可及,其實一般人都能做到」。

【同場加映】台灣研究揭9類食物 防癌防心臟病減死亡率

不過因為這是觀察性研究,只能顯示出上述生活習慣與壽命之間的關聯性,無法證明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增強免疫力要吃黑斑香蕉!營養師揭:糖尿病、高血壓「吃這色」最好 2類人少吃


台灣是香蕉盛產國之一,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香蕉,不僅方便取得、方便食用,營養價值也相當的高。不過,香蕉有許多不同的顏色、熟度,該怎麼選擇才對呢?
營養師程涵宇在臉書上分享香蕉營養知識,用一張圖清楚告訴民眾,不同顏色的香蕉有哪些優點、不同族群又該怎麼正確選擇香蕉的熟度、顏色。

香蕉營養價值高! 
營養師建議1天1根 香蕉在台灣幾乎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水果,而且營養價值高,對健康又有許多好處,營養師程涵宇指出,一根香蕉大約100大卡,運動吃香蕉可以補充體力,還能防抽筋。

此外,她也提到,香蕉屬於高鉀食物,可以穩定血壓,又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鉀、葉酸能維持心臟健康、幫助消化,不論是老人、小孩都適合吃,建議一天一根香蕉最剛好。

不同香蕉適合不同族群 香蕉怎麼選才對?

不過香蕉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熟度,該怎麼做挑選比較好呢?營養師程涵宇表示,不同顏色、熟度的香蕉有不同的營養價值,對身體也有不同的幫助,建議不同族群可以依其優點做不同的選擇。

一般最常見的便是亮黃色、熟度適中的香蕉,營養師程涵宇指出,熟度剛剛好的亮黃色香蕉,GI值屬於中低,含有較多果膠幫助消化、排便,還能保護腸胃壁、吸附水分,因此腹瀉時也可以安心吃,如果有便秘問題的族群也建議可以選擇黃香蕉食用。
而有點熟度、有黑斑點的香蕉,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根據日本的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長了黑斑的香蕉,抗氧化能力更好,建議如果是想要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的民眾,選擇有黑斑點的香蕉準沒錯。

至於帶點綠的香蕉,雖然口感有些人不喜歡,不過其實它擁有許多好處。營養師程涵宇提到,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以及想要減重的民眾,最適合選擇綠色香蕉。

營養師程涵宇指出,帶綠色的香蕉GI值較低、膳食纖維較高、糖含量也較低,血糖較能穩定,因此適合有糖尿病的民眾,此外,它有豐富鉀離子有助於平衡體內的鈉離子,進而穩定血壓,因此也很適合高血壓族群,另外綠香蕉富含抗性澱粉,能提供飽足感,對減重族群也是不錯的選擇。
骨折不能吃香蕉? 闢謠!「這」族群才須注意

香蕉有許多的好處,不過有些民眾擔心骨折、筋骨不好的人是不是不可以吃香蕉?營養師程涵宇提到,這在醫院骨科病房就常常聽到,骨折病人必定會問能不能吃香蕉、會不會磷太高影響鈣吸收對骨頭復原不好,這些都是謠言,骨折、筋骨不好的人可以吃香蕉。

她指出,真正不建議吃香蕉的族群是急性、慢性腎臟疾病的病人,由於這群病人對磷、鉀的攝取需要經過計算並對應食物建議份量再飲食,因此不建議隨心所欲的吃香蕉。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9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責任編輯:葉姿岑)


5個「藍色地區」盛產百歲人瑞!類似地中海飲食的「藍區飲食」怎麼吃?

地球上5個「藍色地區」(Blue Zones)包括義大利薩丁尼亞、日本沖繩等地,靠著植物性飲食、維持充足活動量、維持身心健康等生活方式,屢創長壽紀錄。美國藍區(Blue Zones)機構創辦人丹布特納(Dan Buettner)表示:「直到1975年,沖繩人的膳食攝入量都來自紫藷,我認為它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長壽的人口數。」

「藍色地區」盛產百歲人瑞

據《CNN》報導,全球5個最長壽的地區,包括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島、希臘的伊卡里亞島、日本沖繩、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美國加州羅馬琳達等地,當地居民相當長壽,甚至壽命可達100歲甚至超過100歲,這些地區被稱為「藍色地區」。 專家分析,這裡的居民擁有共同的環境和生活方式,有助於他們長壽,包括經常步行、喜愛園藝、外出騎自行車,他們與親友關係密切,有人生目標,而且通常是某個社會或宗教團體的成員,抗壓性好。他們以植物性飲食為主,而且在吃飽之前就停止進食,不會吃過頭。

美國藍區(Blue Zones)機構旨在幫助民眾活得更長壽、更健康,創辦人丹布特納(Dan Buettner)表示,「藍色地區」的人不單靠飲食吃的健康,而是以整體生活方式達到長壽,地球上任何人都可以參考這種生活方式,無論在哪裡生活和吃飯,即使是在美國這樣高度加工、痴迷食物的文化中,只要掌握原則也能活得健康。

攝取98%植物性食物

藍色地區的飲食模式是98%的植物性食物——攝取全食物(天然完整且沒有加工精製過的食物)和高碳水化合物。而不是零食、糖果和汽水等簡單的碳水化合物。一說到碳水化合物,人們都很害怕,但我們的食物系統中,最健康的食物就是複合碳水化合物。」

美國心臟協會資料指出,複合碳水化合物包括豆類、蔬菜和全穀類,可提供加工精製食品缺少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此外,複合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較慢,纖維可以讓人長時間感到飽足。

「藍區飲食」類似地中海飲食

丹布特納說明,長壽飲食五大支柱是全穀物、當季蔬菜、根莖類、堅果和豆類。尤其以豆類最為重要。 藍區飲食類似於近年健康飲食冠軍「地中海飲食」,只差在魚吃的比較少,藍區居民每周只吃3次於,而且只吃3盎司(約85公克),1個月平均只吃5次肉,「直到1975年,沖繩人的膳食攝入量都來自紫甘藷,我認為它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長壽的人口。」此外,藍色地區的人不太喝牛奶,通常是喝羊奶或吃羊奶酪。

原文出處:Live longer with these dishes from ‘blue zones’ in America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飲食掌握6原則 瘦得久又不復胖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減肥太快,營養專家不會拍手,因為,減肥比的是「瘦得久」,而非「瘦得快」,否則,每一次的「復胖」,都可能會比原來更胖、體脂肪變更高。


營養師高敏敏提醒,減肥者最怕的是讓「復胖」的溜溜球效應,一再發生,而想要「不復胖」,避免體重忽高忽低,就要落實以下六大飲食原則:

一、不偏食:飲食要均衡,六大類食物都要吃,澱粉要搭配非精緻主食,可選擇黑米、糙米、燕麥等,或是用原型全穀食物,如玉米、蕃薯、馬鈴薯、芋頭,取代部分白飯、白麵條。

二、少油烹調:不想吃進過多熱量,烹調的方式相當重要。高敏敏提醒,高油、高熱量、勾芡等飲食勿常吃,應盡量以蒸、煮、滷、烤方式,取代油煎、油炸,並多搭配不同蔬菜。

三、每天吃蔬果:蔬菜以各色蔬菜類、菇類、藻類為主,其中富含膳食纖維,可幫助順暢排便。水果每天吃兩拳頭或放到碗裡約八分滿碗的量。補充豐富膳食纖維及維生素C,可幫助增加飽足感,也能抗發炎。

四、慎選零食:想吃零食時,不要太壓抑自己,只要吃的是健康零嘴就沒關係。建議可用毛豆、黑豆、茭白筍、玉米筍、大番茄等,取代高熱量的洋芋片或餅乾;也可以來盤水果、喝杯豆漿或牛奶、優酪乳,飲料盡量以「無糖」為主。

五、吃優質蛋白質:即便是減重時期,蛋白質的攝取也不能少!因為足夠的蛋白質,才可以維持肌肉量、生理機能、基礎代謝率。建議優先選擇植物性飲食,並少吃加工食品,以降低發炎體質。

六、不隨意節食:在控制熱量卡路里時,最擔心的就是「吃太少,常常感到肚子餓」。控制飲食是控制「體態」很重要的環節,但「不吃」不等於會「變瘦」,反而還可能變胖。


增肌減脂怎麼吃?醫激推「3種銅板美食」 「這食物」富含蛋白質又助消化

[周刊王CTWANT] 要如何攝取蛋白質,才不會把自己吃胖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為此推薦雞胗、牛肚、毛豆這3種含有豐富蛋白質,但又低脂低熱量的原型食物,不但口感好,價格低又容易買到,是想增肌減脂的民眾絕對不能錯過的銅板美食!

蔡明劼3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大家應該聽說過,增肌減脂需要攝取高蛋白。但是你知道嗎?蔡醫師對於蛋白粉的需求量,其實是越來越少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光是吃原型食物,蛋白質都可以吃到體重*1.5克以上,所以補充品反而顯得多餘。」不過問題來了,要怎樣攝取蛋白質,才不會把自己吃胖呢?蔡明劼為此也推薦3種適合增肌減脂的原型食物和銅板美食:

雞胗:每100克的雞胗,熱量約89大卡,含有16.6克蛋白質,脂肪只有2克。雞胗的口感扎實,而且55元就能買到一大盒,CP質非常高!

牛肚:每100克的牛肚熱量只有56大卡,含有蛋白質11.4克,脂肪只有0.8克!牛肚的價錢比雞胗高一些,79元可以買到100克左右。「牛肚的口感有嚼勁,如果你想滿足嘴巴咬東西的口欲,來吃牛肚就對了。」

毛豆:每100克的熱量是129大卡,蛋白質14.6克,脂肪3.3克,碳水12.5克。乍看之下脂肪含量不少,其實脂肪佔總熱量的比例還在三成以下,蛋白質則佔到四成左右,而且毛豆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極低,是很棒的蛋白質來源。此外,吃毛豆還能同時攝取膳食纖維,幫助消化又養好菌,一舉兩得。「毛豆的價格也最便宜,可以買一小包黑胡椒毛豆莢慢慢嗑,也可以買整包的冷凍毛豆仁

(懶得剝殼),想吃多少就煮多少。」 蔡明劼最後也補充,以健康的角度來看,攝取原型食物而不是蛋白粉,不僅可以滿足身體的蛋白質需求,還可以獲得豐富多樣性的營養素,不需要額外購買保健品。「這些食物的味道更加美味、更自然,還有,用嘴巴咀嚼食物的感覺很爽,這也是重要的理由。」

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專家揭6種癌是「吃出來」 味噌、泡菜都上榜


癌症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大約10萬人中就有300人罹癌,而癌症的發生可能是因患者數十年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而造成,這也讓許多人無毒教母譚敦慈就指出有6種癌症是「吃出來的」。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3至5成癌症的發生是可避免的,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之男性26%死亡風險。

研究也指出癌症和患者的基因、環境息息相關,外科醫師江坤俊在《挖健康》提到,很多癌症都是吃出來的,譚敦慈也舉例說明,像是「胃癌」就與高鹽飲食有關,像是日本人和韓國人經常吃的味噌、泡菜,「有些人誤以為味噌養生、延年益壽,或是吃了泡菜就可以跟韓國明星一樣漂亮,但日本和韓國這2國家其實都名列胃癌大國前3名」,且日本研究也發現味噌湯喝多了,胃癌風險就會上升;韓國則發現胃癌最大問題來自泡菜。

肝癌則是和黃麴毒素有關,廣西醫學院曾指出,B、C型肝炎者不要暴露在黃麴毒素下,就不容易罹患肝癌,而譚敦慈也舉例分享,表示有一位患者沒有B、C型肝炎,但卻很喜歡吃豆腐乳、豆瓣醬等醃製食品,與之同時他又是一個洗腎患者,如此長期下來,他的肝臟開始有硬化的情形。

此外,譚敦慈也說明根據國外研究,每周喝含糖飲料3次,罹患胰臟癌的機率高8成;至於大腸癌則是和吃不新鮮的菜、紅色加工肉品或紅色肉類吃太多有關;肺癌、口腔癌則都是與菸、酒、檳榔有關聯。

譚敦慈也表示要預防癌症的方法就是均衡飲食、適度睡眠、運動,以及保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署過去也曾宣導預防癌症要把握健康生活五原則,包括「戒菸檳酒」、「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定期篩檢」,大家都要把防癌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來預防癌症,並提醒民眾四項癌症篩檢、陽性追蹤及接受標準治療的重要性,把握黃金就醫機會,才不會抱憾終生。

補充4營養 提升睡眠品質

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主要原因是生活失衡,包含壓力、飲食、環境等因素,多攝取含色胺酸食物、鈣和鎂,以及維生素B可改善失眠。

「吃對食物」可以改善失眠,營養師表示,藉由攝取含色胺酸食物,進入大腦合成血清素,能安穩睡眠。首要掌握均衡飲食原則,可參考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吃足全穀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

鈣和鎂可穩定神經、放鬆肌肉,營養師建議,可多吃牛奶、豆干、海帶、腰果、花生、綠色蔬菜等食物;維生素B有助於安定情緒,可食用糙米、燕麥、小麥胚芽等食物。

另外,睡前四小時要避免吃太飽,烹調要清淡,重口味易引發胃食道逆流,導致夜咳或氣喘。

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陽明交大研究 「橙皮素」可促進長壽基因


〔記者楊綿傑/臺北報導〕想要延緩老化,不妨多食用柑橘類果皮,攝取其中的「橙皮素」(hesperetin)。繼先前發現CISD2基因能調控哺乳動物的壽命長短後,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團隊再發現關鍵的橙皮素可促進CISD2長壽基因表現,恢復老化心臟與肌肉功能,有助於健康長壽。

二○○九年時,陽明交大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亭芬,原本想要尋找肝癌致癌基因,意外發現CISD2基因能調控哺乳動物的壽命長短,讓延緩老化找到臨床藥物標的,獲國際期刊Genes & Development選為封面故事。

蔡亭芬提到,CISD2長壽基因表現不足,會導致多重器官功能衰退及老化,CISD2表現量則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下降,以骨骼肌來看,小鼠老年時僅剩年輕時不到兩成,心臟則僅剩約四成五。尋找能夠刺激CISD2長壽基因的促進劑成為另一個重要問題。

小鼠實驗 恢復老化心臟與肌肉功能

蔡亭芬與林口長庚醫院、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從《神農本草經》記載的上品藥植物萃取化合物橙皮素找到答案。透過餵食廿一.五月大(人類約七十歲)小鼠橙皮素,小鼠廿六.五個月(人類約八十歲)時,CISD2表現量提升三倍之多。整體來說,改善心臟及肌肉損傷及纖維化、提升粒線體功能,甚至逆轉回到年輕小鼠般的程度。

蔡亭芬說明,橙皮素的先驅物是橙皮苷,主要存在如橘子、柳丁、檸檬、金棗等柑橘類的果皮。橙皮苷進入人體後,由小腸中的細菌轉化為橙皮素,再經由血液循環送到全身。不過,人體每天須攝取四九○毫克劑量才有效果,若只是經由天然果皮攝取,吸收的橙皮素劑量有限,因此未來會將橙皮素發展為保健食品。

挨餓長壽?北大新研究:保持饑餓改寫衰老基因,壽命會翻倍

對於少吃是否能夠真的延緩衰老,北大發表一項研究顯示:通過實驗資料表明,保持饑餓改寫衰老基因,壽命翻倍。

1、挨餓延壽?保持饑餓可改衰老基因

近期,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劉穎教授發表了衰老相關的研究成果。研究物件選擇了與人類衰老機制高度相似的線蟲模型,實驗通過化學試劑對線蟲體內的進食基因—eat-2基因進行誘導改變。

結果發現,這一基因突變會使線蟲食物攝取能量和欲望大幅度降級,能長期處於一種保持饑餓狀態,從而拉長了整體存活期。

雖然線蟲與人類衰老機制高度相似,如衰老後皮膚會像人類一樣出現褶皺、跟人類老化會出現背部向前彎曲情況類似的身體縮短、老化後的線蟲同樣運動能力下降等等,仍有人表示疑惑“線蟲是蟲,不具代表性”。

那麼,這一結論到底能否在人類中適用?研究人員選擇了與人類基因高相似度的猴子進行了實驗,通過減少部分猴子日常一半飲食量來進行觀察對照。結果顯示,在年齡相仿的實驗猴中,與正常進食的猴子相比,減少食量的猴子毛色更加有光澤感,身體狀態更加年輕。

事實上,關於節食與壽命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35年,科學家發現每頓吃得更少的小鼠,活得更久。2020年《生命時報》也曾發表過澳大利亞科學家的研究結論:堅持吃八分飽,壽命最多可延長30%。

2、啟動線粒體是關鍵,外源性補充拉長生命週期

少吃為生命能夠延長壽命?據研究發現,少吃能延壽機制與熱量限制相關,少吃會使細胞為了在饑餓下更好地生存,啟動體內“細胞自噬”機制,把一些“老弱病殘”的細胞吃掉,以達到清除衰老細胞,刺激細胞新生,讓“能量工廠”線粒體重新煥發活力,從而促進健康衰老。

這一抗衰老途徑也曾被哈佛實驗室印證,Sinclair教授通過小鼠實驗證明,老年小鼠在攝入長壽補充分子輔酶I(諾維斯NAD+的核心成分)後,體內細胞線粒體機能得到提高,整個機體狀態也與年輕小鼠相似,整體生命週期拉長了近30%以上。

因此,科學家們也試圖在人身上獲得類似的實驗結果。來自國外研究團隊2017年11月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顯示:通過隨機對照試驗(被認為是科學研究的黃金標準)發現,每天服用含有NAD+前體補充劑的實驗物件,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其體內NAD+水準有持續而顯著增長。

由於日常食物中該物質含量微乎其微,科學家歷經多年潛心研究將長壽物質落地轉化為“諾維斯NAD+”,借此來補充身體歲年齡增長而日益減小的NAD+含量。根據亰-東平臺公開資料顯示,諾維斯NAD+其觸達群體或達百萬。

3、熱量限制、高壓氧艙、諾維斯nad+受市場追捧

Sinclair教授接受美國主流媒體波士頓雜誌專訪,他堅信“衰老是疾病能夠被治癒,自己可以活到150歲”。

去年,我國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惠帶領多個課題組,國際期刊《Science》子刊上發表了論文稱:從2萬多個人類基因中,找到另一種新型人類促衰老基因KAT7。通過實驗發現基因被編輯後,健康期能夠大幅延長,壽命更是延長了足足25%。

人體衰老是一個不可逆的自然過程,而全球範圍內抗衰老領域裡技術遍地生花,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堅定了人們想要活得更久的願望。

如果只要管住嘴就能使你更加長壽,你會怎麼選?目前,已知的抗衰方式如熱量限制、高壓氧艙、諾維斯nad+類抗衰補劑等等都深受長壽迷追捧。

或許正如PayPal聯合創始人彼得·蒂爾所希望“到2030年,讓90歲的人煥發50歲的青春。”科學造福人類,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均百歲時代或將來臨!

長壽的秘密藏在基因裡


由古自今,很多人都在尋找長壽的秘密,像是秦始皇派徐福入海,尋找仙山上的長生不老藥;而到了唐朝,煉仙丹竟成了一種職業!由此可見人們對於長生不老的嚮往與重視,直到今天我們仍在想辦法讓自己活得更好、更久一點。因為科技的進步、研究方法的提升,研究人員可以用各種角度去解析延長壽命的方法,不管是從飲食調整或到環境的因素等等。近年來,科學家也嘗試尋找「長壽因子」,或許這從古到今人們都在苦苦追尋的秘密,就藏在我們自己的身體裡。

胺基酸來也 自由基退散

其中一部分的科學家是從「胺基酸」中尋找可能的目標。

人體中重要的胺基酸總共有 22 種,其中有 8 種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只存在於食物之中的「必需胺基酸」,而由於不同物種的化合能力,必需胺基酸對於不同物種可能會是不同的。人體的八種必需胺基酸分別為:色胺酸(Tryptophan)、離胺酸(Lys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羥丁胺酸(Threonine)、結胺酸(Valine)、白胺酸(Leucine)。

其中,白胺酸、異白胺酸與結胺酸統稱為支鏈胺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BCAA),因為他們的結構上含有支鏈。有在健身、想要藉由高蛋白增肌的人對於 BCAAs 應該很熟悉,支鏈胺基酸可以共同合作,藉由促進胰島素與生長激素的釋放,控制血糖以及幫助內臟脂肪的燃燒,而這些有助於健身過後的肌肉修復以及促進肌肉的增長。

BCAAs 已被證實可以延長酵母的壽命,但是對於哺乳類動物尚是未知的。在 2010 年的 Cell Metabolism 期刊中有篇實驗證實,利用富含 BACC 的混和物(BACCem)可以延長老鼠的平均壽命。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在老鼠的飲用水當中加入了 BACCem,而發現老鼠的平均壽命從 774 天延長到了 869 天,換而言之,支鏈胺基酸可以延長老鼠壽命12%。

支鏈胺基酸除了可以延長老鼠壽命以外,同時也使老鼠的細胞可以攝取更多的能量、減少自由基等等。自由基是在不完整氧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它具有強大的氧化性,而當自由基結合到蛋白質、DNA,或是其他的細胞構造,並加以破壞時,可能會引發慢性疾病或是衰老。而經過補充 BACCem,老鼠顯得更有活力,同時肌肉的協調能力也增加了。

線蟲中發現延長壽命基因

除此之外,科學家當然也想看看,人體內是不是有一些特別掌管老化、退化的基因?如果把那些基因的功能關掉,是不是也是一個讓我們「青春不老」的方法?

2015 年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就發現了一個參與生理老化的基因—— bcat-1(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transferase-1),也就是支鏈胺基酸轉移基因。他們試著減少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bcat-1 基因的表現,發現可以有效延長線蟲的壽命。而且不只是線蟲,目前研究結果顯示在斑馬魚以及小白鼠身上都成功有效。這個研究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中。

然而這個基因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研究者針對線蟲、斑馬魚和小白鼠這三種不同生物體的基因組表現亮進行搜尋,利用生物資訊的分析方法,找出共同擁有並且與老化過程相關的關鍵基因。

他們檢測了動物細胞中訊息 RNA(mRNA)的表現量來衡量基因的活動程度,當一種基因含有許多的 mRNA,則表示其十分的活躍,而反之則代表該基因的活性較低。而透過阻斷相關基因的 mRNA(也就是阻斷相關基因的運作),研究者們發現阻斷了十幾個相關基因,則可以使線蟲的生命延長 5%。

其中,特定的 bcat-1 基因對於動物壽命有極大的影響,那麼到底 bcat-1 是怎麼運作的呢?bcat-1 基因會先轉錄成mRNA,進而在產生 bcat-1 酶(支鏈胺基酸轉移酶),它會導致 BCAA 分解,並影響到肌肉增長與脂肪燃燒等等。

在實驗中阻斷 bcat-1 基因時,會使支鏈胺基酸在組織中堆積,從而引起分子信號間的串連,進而延長線蟲壽命(多達 25% 的壽命),並保持健康。

然而,bcat-1 並不是科學家們發現的第一個與長壽相關的基因,而還有哪些其他長壽基因呢?

從古到今大家都在找長生不老的秘密,現代科學家使用分子生物的方式,從我們的基因中探索,真的發現一些基因和壽命的長短有關。在上篇中談到支鏈胺基酸(BCAA)延長了小鼠的壽命,還有抑制 bcat-1 基因也能延長多種模式生物的壽命,這就是解開長壽的秘密了嗎?當然還沒,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人瑞體中的FoxO3a 基因

除了 bcat-1 基因以外,更早在 2008 年 Bradley Wilcox 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中發表一份研究報告,表明接受基因檢測的 3700 多位 95 歲以上的日本老翁體內,普遍存在著 FoxO3a 基因。

在隔年,德國基爾大學醫學院調查 388 位德國老翁的基因,發現存在於日本人瑞體內的長壽基因 FoxO3a,在其他種族的體內也普遍存在,同時該基因的影響不受種族與性別的限制。由此一系列研究發現,在高等生物中,甚至人類體內也依然有「長壽基因」的存在。

台灣發現藏在四號染色體中的長壽秘密

在台灣,2009 年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蔡亭芬老師帶領的研究團隊,首度證明了在人類第四號染色體中的 Cisd2 基因可以決定人類的老化、衰老以及調控哺乳類動物的壽命。這個發現和 2001 年哈佛大學的研究相呼應,當時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對於 137 個長壽家庭以及 300 多名人瑞做基因分析,就已經發現長壽基因可能存在於第四號染色體上。這些研究讓 Cisd2 這個在遺傳上高度被保留下來的基因,受到矚目。

發現 Cisd2 的陽明大學研究團隊,由左而右生科系暨基因體所蔡亭芬老師、國衛院蔡世峰老師,與生科系暨基因體所博士生陳怡帆。圖/陽明大學電子報

Cisd2 基因主要影響細胞中其中一種胞器——粒線體,Cisd2 基因所表現出來的蛋白質就存在於粒線體的外膜上,當 Cisd2 基因改變就可能影響粒腺體的結構和功能。而粒線體在我們細胞中負責能量的轉換,同時也可以儲存鈣離子,對於肌肉以及神經細胞有莫大的影響力。

為了更了解 Cisd2 基因的功能,陽明大學研究團隊試著將小黑鼠身上的 Cisd2 基因剔除,看會有什麼影響?結果他們發現這些小黑鼠的體型較為瘦小,也較早長出白毛,出現骨質酥鬆、駝背以及皮膚鬆弛等老化的現象,而且有 40% 在約七個月就死去,比起其他未剔除基因的小黑鼠平均兩年的壽命少了許多。仔細研究這些小黑鼠的細胞發現,一旦缺少了 Cisd2 基因, 牠們的粒線體會破損,功能也相繼受到影響,使得老化的症狀接踵而至。

目前蔡亭芬的研究團隊正深度的研究 Cisd2 基因,2015 年也發表一篇新的研究報告,這次他們要看Cisd2 基因在老鼠營養缺乏及飢餓反應中扮演的角色。他們發現飢餓的老鼠有較高含量的 Cisd2 訊息RNA(mRNA) 及蛋白質,也就是飢餓的小鼠體內 Cisd2 基因的表現量較高。同時也證實剔除 Cisd2 基因的小老鼠表現較少的 FoxO3a(上述提到與人類長壽相關的基因),更進一步的能夠推論 Cisd2 基因除了是重要的調節角色,使老鼠在飢餓中能夠生存外,Cisd2 基因對於壽命的影響力也更加被背書。

這些都是動物研究,怎麼知道對人有效?

提到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中,阻斷模式生物的 bcat-1 基因能夠有效延長他們的壽命,但是這與人類壽命又有什麼關係呢?

第一,這項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是針對那些在演化中高度保存下來的基因做研究,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生物體,包含人類都擁有這些基因,而 bcat-1 基因就是其中之一。

再者就是研究人員的推論,要了解為何研究人員能夠這般的推測,首先要談到 bcat-1 基因的運作方式。bcat-1 基因會產生 bcat-1 酶,而 bcat-1 酶會導致 BCAA(支鏈胺基酸)分解。這個被 bcat-1 酶分解的 BCAA 的主要功能為:促進生長激素的釋放,其中有些激素已被證實與人類的壽命延長有相關性,所以研究人員推論當我們能夠去抑制 bcat-1 基因,BCAA就不會被分解,或許就可以增加這些能延長我們壽命的激素釋放出來。

補充這些長壽因子就會長生不老?

所以我們一直補充 BCAAem 或是生長激素就可以長壽了嗎?

並非如此!我們以 IGF-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為例,有研究證實 IGF-1 濃度偏高,罹患攝護腺癌、乳癌、腸胃道癌等癌症風險將增加;還有其他研究顯示,體內 IGF-1 的濃度若落在平均偏低的位子,則較容易表現較長的生命,但是過低或是過高的 IGF-1 濃度都有可能提高死亡率。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發現 IGF-1 不管太高或太低對我們而言都是危險的,並不能一味的去提升或抑制一個因子、基因的表現量!

人人都希望能夠長壽,阻斷 bcat-1 基因還需要經過證實才能確定是否對人類有效,而人類生長激素的補充,必須要在適當的時間攝入適當的量(千萬不要自己隨意補充)。其實在長壽基因的實驗中,最困難的是要如何推論這些對於模式生物有影響的因素,對於人類也會有相同的影響?同時,人們的壽命也不止受到基因的影響,還有環境以及飲食的因素,要如何去除這些干擾變數也是一大挑戰,但相信在這個科技快速進步的時代,科學家一定會找出長壽的秘方!

2023年5月31日 星期三

最新研究:腿部肌力強 心衰竭風險較低


根據5月在布拉格舉辦歐洲心臟學會「心臟衰竭2023」會議上發表的最新論文,腿部肌力強,心臟病發後形成心臟衰竭的風險較低,這為增強肌力有利心臟的說法再添證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份研究一共分析932人的股四頭肌(位於大腿前側)肌力,受試者年紀介於57至74歲,曾於2007至2020年間因心臟病發作而住院。

研究者發現,經測量後發現,股四頭肌力弱的病患,日後出現心臟衰竭的每千人年發生率為22.9,高於股四頭肌有力的病患群體(每千人年發生率為10.2)。

研究作者、日本北里大學醫療衛生學部復健學科研究員上野兼輔與神谷健太郎博士表示,這項結果凸顯長者固定運動與維持肌力的重要性,因為肌肉量會隨著年紀減少,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

神谷健太郎解釋,發生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俗稱心臟病發作)之後,心臟會經歷一種叫做心肌重塑(myocardial remodeling)或稱心臟重塑(cardiac remodeling)的過程,纖維組織會堆積,導致心臟擴大。

但最新證據顯示,以運動為基礎的心臟復健可以改善心臟功能,改變這類重塑過程。

神谷健太郎表示:「心臟重塑是心肌梗塞後,心臟開始衰竭的主因。」而肌肉激素(myokines),亦即肌纖維釋出的肽或胺基酸鏈,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

他說:「運動可以幫忙減弱心臟重塑。」

「除此之外,近期研究已顯示,骨骼肌本身也會釋放肌肉激素,這類細胞激素擁有不同效用,像是防止動脈粥狀硬化惡化、穩定血壓、預防出現老化相關疾病等。」

這些最新發現尚未發表在有同儕審查的期刊。

吸菸人口降、肺癌率卻升 原來是這原因

彰化縣防癌協會25日在彰化秀傳舉辦癌症防治宣導活動,秀傳副院長李佳穎指出,近年在工業及交通排放產生的PM2.5夾擊下,空汙愈來愈嚴重,吸菸比率雖年年下降,但肺癌發生率卻年年上升,因此肺癌篩檢更重要,早期發現治癒率大幅提高。

彰化縣防癌協會25日在彰化秀傳舉辦「秀出健康,明天肺更好」癌症防治宣導活動,彰化秀傳院長黃士維表示,癌症已連續43年高居國人死因第1名,其中肺癌致死率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

以往80%以上的肺癌被診斷出來時,幾乎已是末期,很少能存活超過2至3年,但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初期肺癌被提早診斷出來,並在微創手術後被完全治癒,所以早期肺癌篩檢很重要。

彰化秀傳副院長、胸腔外科名醫李佳穎表示,根據國健署年報顯示,自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是年年下降從32%降到14%,但肺癌發生率卻從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

全台每年約有1萬人死於肺癌,而彰化1年約有3千人死於癌症,其中因肺癌死亡約650人,李佳穎表示,肺癌致病原因除了和抽菸有關,空汙也成為殺手。

他指出,台灣PM2.5來源3成是外來霧霾,6成為本地工業及交通排放產生,尤其中部地區在全台PM2.5排放量第一高的六輕及第三高的台中火力發電廠PM2.5夾擊下,中台灣每年幾乎有三分之一時間處於嚴重空汙當中,中部民眾也成為受害最深的一群人。

66歲的延平里里長陳雯嘉也分享罹癌過程,她因為車禍就醫,檢查中意外發現自己已罹患原位肺癌,還好只有0.6公分,以微創手術切除,術後恢復良好。

50歲的何先生也分享,他是老菸槍,因為咳嗽好幾個月,到秀傳醫院做胸部X光檢查,才發現肺部有一個8公分腫瘤,因腫瘤太大無法手術,就先接受半年的電療及化療,後來腫瘤縮小很多,再安排整個左肺的全切除微創手術,目前持續追蹤治療中。

李佳穎表示,國健署自去年7月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對象包括50到74歲男性、45到74歲女性,父母兄弟姊妹子女等一等親有肺癌病史,及50到74歲的老菸槍等,透過此方案免費檢查的民眾,有2到3%已被診斷出早期肺癌接受治療。

2023年5月7日 星期日

80歲嬤肝癌疑靠喝1飲「腫瘤消失」 醫驚:仍是謎


肝癌在台灣一直是癌症死因的前幾名,7成台灣人得肝癌是由肝炎進一步發生,相較於其他人得肝癌的機率高了10倍,有醫師分享,一名80歲的阿嬤在發現肝癌後,沒吃藥也沒開刀治療,但在連續喝「果菜汁」一個多月後,肝癌竟然神奇的消失了,但醫師也發現這會引起一些相關症狀,還是建議阿嬤不要繼續喝。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健康2.0》中分享一個案例,他指出,有一名80歲的阿嬤約在3年前開始治療C型肝炎,並在超音波時發現肝臟上有一個3.5公分的肝癌腫瘤,因為C肝在治療上相對簡單,可以透過吃藥治療,但當時錢政弘也建議阿嬤要不要做化療還是直接開刀,不過家人考量阿嬤的年紀,決定暫時不開刀,後來的一個多月都沒回診。

沒想到下一次錢政弘再見到阿嬤,是她從急診住院,錢政弘也仔細的查看病例,發現是因為急性腸胃炎而住院,同時有腎衰竭的情況,於是建議阿嬤建議再做一次電腦斷層,看是不是肝癌轉移。不料報告出爐後讓他超驚訝,原本3.5公分的腫瘤竟縮小到1.8公分大小,雖然沒有完全不見,但可以很明顯地看到腫瘤縮小。

錢政弘便問阿嬤這期間是否有另外做治療,阿嬤疑惑的表示,任何中藥、西藥都沒吃,但她兒子透露,這段時間經常做「鄰居傳授的果菜汁秘方」給她喝 ,鄰居表示對肝臟有好處,果菜汁就是將一大碗煮熟的地瓜葉,加上四分之一的洋蔥、蘋果榨成汁,每天早晚各一杯。

雖然果菜汁似乎有讓人肝癌消失的好處,當中的食材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例如洋蔥對肝癌非常好,地瓜葉也聽說對抗癌有效果,但錢政弘也發現,阿嬤急性腸胃炎的原因疑似因果菜汁引起,甚至引發腎衰竭,當下立刻和阿嬤說,「你這個果菜汁還是不能喝」,如果繼續喝,身體可能受不了,因此阿嬤後來就再也沒喝過果菜汁,但在半年、一年後的追蹤中,錢政弘也發現阿嬤的腫瘤完全消失了,時至今日,他都不理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笑稱「到現在還是覺得一團謎團」。

錢政弘表示,舉這個例子是想提醒大家,若真的想喝果菜汁,至少一定要把蔬果清洗乾淨,因為蔬果中多少有一些草酸,可能會引起腎衰竭,且若蔬果上有細菌,沒洗乾淨也會引起腸胃炎,一些潛在的併發症還是需要多注意。

餐前吃水果吸收好?胃不好不能吃糙米?破解高纖食物常見迷思

許多民眾認為纖維傷胃,胃不好的人應該避免高纖飲食,尤其是太粗的纖維像是糙米、葉菜類的莖部最好不要吃。

但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營養師表示,千萬不要認為纖維多傷胃!事實上纖維對胃的排空相當有幫助,民眾一定要改變對纖維的迷思。

高纖食物傷胃? 營養師:錯!纖維可「保胃」

「高纖食物傷胃」這樣的觀念是正確的嗎?黃翠華營養師表示,事實上纖維對胃的保護相當重要,纖維能幫助食物與胃液結合,讓胃產生的食糜結構較不堅硬,並更順利的進入小腸做下一步的消化、吸收。

黃翠華營養師指出,千萬不要認為纖維多會傷胃,以紅蘿蔔、青江菜為例,一般都會認為青江菜纖維多、傷胃,但其實半碗青江菜的纖維只有1.3公克,而紅蘿蔔的纖維則是2.6公克。

這是因為纖維其實分為「水溶性纖維」與「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吃起來較軟、嫩,非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吃起來較粗、硬,而紅蘿蔔的纖維組成就是以水溶性纖維為主。因此,除了,高纖食物傷胃外,以口感來分辨纖維多寡,也是錯誤觀念之一。

不過,黃翠華營養師提醒,若是胃正處於急性發炎期,確實要先避免高纖食物,等到發炎情況慢慢恢復後,再由水溶性纖維開始攝取。

餐前吃水果吸收好? 小心胃酸過度分泌

此外,水果也是很重要的纖維攝取來源,而且有些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能強健胃部黏膜、間質組織,網路上流傳「餐前吃水果,吸收才會好」這樣的說法。

但黃翠華營養師指出,胃不好的人不適合餐前吃水果,因為水果含有果糖,糖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因此,水果建議最好是在餐後吃,而網路上甚至有文章表示「餐後吃水果無法有良好的吸收效果」,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

胃不好不能吃糙米? 營養師教你正確吃法

而胃不好的人一定都聽過「不要吃纖維太粗的食物」,尤其糙米、全榖雜糧、葉菜類的葉梗等最好不要吃。黃翠華營養師表示,事實上吃糙米、葉梗導致胃不舒服,並不是纖維的問題,而是習慣的問題,纖維太過粗糙的食物,其實只要在烹飪時稍做處理,並在進食時別囫圇吞棗,就不會對胃造成負擔。

像是蔬菜的葉梗,黃翠華營養師建議,炒菜時可以將葉梗切細,並先放入鍋中拌炒,加點水悶煮1-2分鐘後,再放入蔬菜的葉子一起料理。而雜糧飯、糙米飯,則建議民眾先以熱水浸泡30分鐘後再下去煮,或是煮成雜糧粥、糙米粥也是不錯的選擇。

黃翠華營養師再次強調,纖維對胃真的相當重要,而且全榖雜糧含有豐富的鋅,能增強免疫力,不只對胃,對民眾整體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

2023年5月5日 星期五

每週吃2份菇 降低年長者罹患輕度認知障礙



菇類是餐桌上常見食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他命B和礦物質,除了多項研究證實有提升免疫力、防癌及降低膽固醇的健康效果之外,還能延緩大腦退化,讓你頭好壯壯。

新加坡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每週吃2份150克(約四分之三杯)的菇類,可降低年長者罹患輕度認知障礙(MCI)的機率多達50%,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研究人員針對600多位60歲以上的長者進行為期6年的追蹤,研究他們的飲食和生活型態。結果發現,每周吃2次以上菇類的人,約9%有認知障礙,但每周吃菇少於1次的人,罹患MCI的人則為19%。

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失智症的前哨站,這些人在面對較複雜的工作任務或社會環境時,可能出現記憶喪失、健忘、語言、辨物上的問題,卻不影響簡單的日常生活,因此常被忽略。

根據研究統計,每年約有10~15%的輕度認知障礙者會發展成失智症,而一般同年齡群只有1~2%會如此。因此「輕度認知障礙」是早期失智症的高危險群,應盡早給予適當篩檢和密集追蹤。

為甚麼吃菇能健腦?研究人員認為可能和菇類富含的麥角硫因(ergothioneine , ET)有關,這是一種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抗氧化劑和抗發炎劑,且即使在高溫烹調也不會影響它的效果,這種成分可能對認知能力下降有顯著的影響。

研究團隊也強調,菇類當中含有的其他化合物也可能有幫助,例如猴頭菇中找到的Hericenones及Erinacines,以及二萜化合物scabronines等,可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的合成,或者其他活性化合物也可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都有保護大腦的作用。

研究中採用的菇類,包括:金針菇、秀珍菇、香菇、白蘑菇、乾蘑菇和罐頭蘑菇。

另外,有研究顯示,婦女只要每天吃10克新鮮菇類,可降64%乳癌風險,也可增強免疫力,還助減肥,好處超多。

轉天氣鼻塞流鼻水?鼻過敏、鼻竇炎傻傻分不出

民間有個說法,春天是百草回芽,百病易發的季節。每年3月至5月,是季節性過敏的高發期,但很多人打噴嚏和流鼻涕很久後,會先懷疑自己是不是鼻過敏,但有時是得了鼻竇炎而不知。

事實上,慢性鼻竇炎和鼻敏感一樣,都會出現鼻塞、嗅覺遲鈍的徵狀,但兩者的影響就大有不同。其中,慢性鼻竇炎的病菌有機會擴散至眼睛及腦部,帶來嚴重的併發症,而鼻過敏是鼻腔的發炎病症。

鼻過敏是由致敏原引發,如溫差、灰塵、塵蟎、動物毛屑,或空氣中的汙染物等。全民健保申報資料分析,在台灣,大約每100個人中有15人因過敏就醫,而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占台灣總人口數約20%至40%。。

過敏是常見的免疫系統疾病,病徵包括經常鼻癢、流鼻水、鼻塞、打噴嚏、眼睛發癢、流眼水、咳嗽、流鼻血等。而鼻竇炎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鼻竇炎較為常見。嗅覺出現異常、經常聞到怪味、發燒、鼻水倒流、面部疼痛、流鼻血等都是慢性鼻竇炎的徵狀。

鼻敏感嚴重可致失明 長期會引發鼻竇炎

嚴重的鼻過敏會導致鼻黏膜腫脹,阻塞鼻竇出口,令細菌積聚。當鼻液流入鼻竇並造成堵塞,長期不理會有機會引發鼻竇炎,約有40%慢性鼻竇炎患者同時患上鼻過敏。

當鼻液流入耳咽管則可致中耳炎。也因部分兒童習慣「吸」鼻涕,若加上患感冒或鼻過敏,把細菌吸入耳咽管後引致中耳炎,導致耳朵流膿或因中耳積水、流血撐爆耳膜。

若延誤治理,膿水滯留在中耳,會影響聽覺,一旦感染頭骨,炎症和有機會壓近腦部和眼睛而併發眼發炎或腦膜炎,最嚴重可致聽力下降甚至失聰。

鼻竇炎分急性與慢性 兒童較易出現嚴重病情

鼻竇炎有急性與慢性之分。急性鼻竇炎常見於感冒後的病毒感染,情況較緊急,症狀亦較強烈,會出現發燒、臉痛、鼻涕有膿液、鼻涕倒流等情況,有機會影響眼睛及腦部,影響視力,甚至性命。

慢性鼻竇炎多因慢性鼻炎或感冒拖延太久,令鼻竇滋生細菌,發炎含膿,阻塞鼻竇通道而發生。

雖然鼻竇炎患者無分年齡,但兒童患者要加倍小心,因為他們的鼻骨較薄,更易影響眼睛。再加上他們表達力較弱,當家長察覺有問題時,病情可能已經轉趨嚴重。

2023年5月1日 星期一

減肥|身體缺水竟是致肥關鍵!2大飲食習慣 會開啟身體節能模式

肥胖原因普遍認為是高油、高甜飲食及缺乏活動,不過有專家提出新的解釋: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吃太鹹、水喝太少。

肥胖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醫學系教授、腎臟科醫師強森(Richard Johnson)在新聞網站《The Conversation》表示,近來有越來越多研究找到其他可能導致肥胖的原因,其中兩個意外的原因是吃太鹹、水喝太少,這是為甚麼?

吃太鹹、水喝得少 促使身體啟動節能模式、累積脂肪

故事從一隻生活在北非沙漠的倉鼠說起。沙漠缺水缺食物,倉鼠的食物是一種像是蘆筍的植物鹽角草(Salicornia)。鹽角草沒甚麼營養,但是富含水分和鹽分,鹹度跟海水差不多。

沙漠倉鼠為何喜歡吃鹽角草,後來發現,沙漠倉鼠體內果糖濃度很高,推測鹽分幫助倉鼠把植物中極低含量碳水化合物轉化成果糖(一般動物是轉化成葡萄糖)。為何轉化成果糖,早有研究證實,果糖會幫助身體啟動節能生存模式,使熱量消耗變少、有機會進食就大吃特吃,讓倉鼠能適應沙漠缺乏食物的環境。

有趣的是,把野外的沙漠倉鼠當一般飼養老鼠餵養(碳水化合物佔總熱量50%),沙漠倉鼠立刻發胖、罹患糖尿病;但如果持續給予低碳水化合物的蔬菜,沙漠倉鼠則不發胖。

另外,水喝得少也促使身體累積脂肪。強森解釋,脂肪除了提供熱量,研究發現,在被身體分解後也會產生水分供身體使用,所以缺水,會促使身體囤積脂肪以備未來分解,也印證駱駝為何不喝水、光靠駝峰脂肪就可以支撐很久。

「早在2006年,刊登在《歐洲臨床營養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就證實肥胖者大都水喝不夠,且抗利尿激素比一般人多,幫助腎臟留住體內水分;更甚者,2020年一篇研究發現,抗利尿激素會刺激脂肪形成,」強森說。

減重除了熱量控制,水分、鹽量都要注意 專家:肥胖者就像沙漠倉鼠

這兩個肥胖因素是否有理?台灣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曾讀過這位醫生的書,她指出,這篇文章內容和書的概念大致圍繞一個理論:「千萬年前氣候惡化、極端,食物來源不穩,所以動物大多會有『代謝症候群』或是胰島素抗性,是一種保護機制,避免葡萄糖等能量太快進入肌肉細胞,而是停留在血液中以利大腦做優先運用;或是冬眠前吃進大量水果,幫助脂肪累積以便抵禦寒冬,這樣的機制被留了下來。」所以到了食物充足的現代,這樣的生存模式反而有害健康。

雖然是理論,卻符合實際臨床觀察。「大多肥胖者飲食模式就像沙漠倉鼠,」呂美寶表示,水能幫助代謝、維持生理機能、增加飽足感,但減重個案大都水喝不夠,且美國的國民營養調查發現,水喝不夠與BMI增加有正相關。「水喝得不夠相對地就是體內鹽份比例高,加上肥胖者大都喜歡吃重口味食物,都跟沙漠倉鼠的生理狀態很像。」呂美寶補充,按照該專家邏輯,這兩種情況都會使身體啟動節能生存模式。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相信不少人都曾經歷過失眠之苦,躺在床上「眼光光」,輾轉難眠。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去年一項研究發現,近四分一青年人有失眠問題。

間中失眠致翌日精神欠佳和疲倦,只需晚上補眠便可,但如果失眠問題持續,不單影響專注力和工作效率,久而久之會增加患上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等機會,更會誘發抑鬱、焦慮症等精神問題,部分人甚至會借酒精或藥物助眠,長遠或導致依賴酒精或濫藥。究竟何謂失眠呢?立即了解失眠的7大成因和睡眠衛生的Do’s and Don’ts,以改善難眠之苦!

何謂失眠:一周至少三晚難入睡持續3個月 7大失眠成因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王澤塘醫生表示,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失眠患者必須對其睡眠時間的「質」和「量」感到不滿,包括一星期至少有3晚出現難以入睡、難以維持睡眠、太早醒來、醒來後難以再入睡等,而且問題維持至少3個月。深受失眠困擾的人士,即使有睡覺的機會,仍難以入睡。

王醫生指出,失眠的成因很多,常見是由於壓力所致,也會因為不良習慣和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影響睡眠質素。以下是7大失眠成因:

1. 壓力:人體的自律神經會因學業、工作及家庭等壓力而過度亢奮,引致心悸及肌肉繃緊。特別是需要夜間上班或輪班工作的人士、或要經常穿越多個時區的航空機組人員等,其生理時鐘容易受到干擾,增加失眠的風險。

2. 不良習慣:一些不良習慣例如傍晚吃得太飽,有機會引起胃酸倒流;飲水過多則會導致夜尿;傍晚或晚上吸煙、飲用咖啡、濃茶及酒類等,也會刺激大腦。其他不良習慣例如躺在床上看電視、手機及平板電腦,或者睡房的溫度及光暗度不舒適,都會影響我們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導致難以入睡。

3. 身體疾病:除了外在因素,一些生理上的問題也可以導致失眠,王醫生解釋,好像前列腺增生、膀胱過度活躍症及糖尿病會引致尿頻,令患者夜間頻頻上廁所;甲狀腺亢奮會令患者心理及生理難以平復;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臟衰竭的患者亦會容易因呼吸困難而失眠。

4. 精神疾病:失眠可以是抑鬱症、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精神疾病的徵狀之一。

5. 藥物:某類藥物會造成失眠,例如抗抑鬱藥SSRI、治療哮喘的氣管擴張藥及某些高血壓藥。其他非處方藥物若含偽麻黃素(如通鼻塞藥),亦可引致失眠。

6. 睡眠相關疾病:睡眠窒息症、週期性腿部抽動症及不寧腿症候群等都會影響睡眠質素。

7. 原發性失眠:如臨床評估完全排除以上所有失眠原因,患者則屬於原發性失眠。

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補鐵補血吃什麼 黑木耳大戰豬肝

黑木耳是最優質天然補血品

一提起補鐵補血,人們往往想起吃動物肝臟。其實,黑木耳才是各種食物中含鐵量最高的,補血的效果也最好。

營養學研究顯示:每100克黑木耳裡含鐵98毫克,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高出約5倍,比綠葉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高出30倍。因此,黑木耳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王”。中醫則認為,黑木耳有益氣補血、潤肺鎮靜、涼血止血的功效。早在漢代,黑木耳就被用作補血的良藥了。

現代醫學認為,貧血的原因很多,而缺鐵是常見的一種,因為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而血紅蛋白負責將血液中的氧氣輸送到全身各器官和組織。缺鐵的人,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身體產生的能量減少,就會覺得全身虛弱、頭暈眼花、煩躁健忘、面色蒼白,甚至呼吸急促、心悸等,人們常稱之為缺鐵性貧血。為了防止貧血發生,食用黑木耳等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就成了補血的良方。

黑木耳除了富含鐵質以外,營養極其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還有卵磷脂、腦磷脂等。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常吃黑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對冠心病、動脈硬化、腦心血管病頗為有益,並有一定的抗癌和化解結石等作用。因此,黑木耳屬於天然補品。不過,患有慢性腹瀉的病人應慎食,因為黑木耳滋潤,易滑腸,會加重腹瀉症狀。此外,發黴及有腐敗味的黑木耳嚴禁食用,以防中毒。

黑木耳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王”,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鐵185毫克,它比綠葉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還高出約7倍,是各種葷素食品中含鐵量最多的。   

中醫認為,黑木耳味甘性平,有涼血、止血作用,主治咯血、吐血、衄血、血痢、崩漏、痔瘡出血、便秘帶血等,是因其含鐵量高,可以及時為人體補充足夠的鐵質,所以它是一種天然補血食品。

人體的清道夫

黑木耳含有豐富的植物膠原成分,它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對無意食下的難以消化的頭髮、穀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也具有溶解與氧化作用。常吃黑木耳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滌腸的作用。特別是對從事礦石開採、冶金、水泥製造、理髮、麵粉加工、棉紡毛紡等空氣污染嚴重工種的工人,經常食用黑木耳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頭髮白多吃黑木耳:

人們都知道,頭髮變白與精神緊張、過度憂慮有關,專家介紹,防治頭髮變白,除調節情緒外,在飲食上還要注意增加微量元素和有烏髮作用的營養物質的攝入,以促進頭髮的正常生長。   

 微量元素鐵和銅是促進頭發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元素,頭髮變白的人應多吃富含這兩種元素的食品,如牡蠣、鮮貝等貝類食物,杏仁、葵花子、核桃、花生、松仁等堅果類食物,動物的肝臟、腎臟組織等。還有一些食物也有烏髮作用,如黑木耳、黑芝麻、黑米、紫菜等。   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粗糧、豆類、蔬菜和水果,也有幫助。

 減肥防癌治便秘

 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一種特殊的植物膠原,這兩種物質能夠促進胃腸蠕動,促進腸道脂肪食物的排泄、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從而防止肥胖;同時,由於這兩種物質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有利於體內大便中有毒物質的及時清除和排出,從而起到預防直腸癌及其它消化系統癌症的作用。   

 老年人特別是有便秘習慣的老年人,堅持食用黑木耳,常食木耳粥,對預防多種老年疾病、抗癌、防癌,延緩衰老都有良好的效果。對於初發膽囊炎和初發結石者,保持每天吃12次黑木耳,疼痛、惡嘔等症狀可在25天內緩解。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黑木耳含有維生素k和豐富的鈣,鎂等礦物質,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等症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黑木耳有活血抗凝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孕婦不宜多吃。   

 正常人每天食用1015g

 黑木耳減肥

 黑木耳粉紅棗粉減肥法:   

 材料:黑木耳粉5克,紅棗粉20克。   

 做法:用適量的沸水,把黑木耳粉和紅棗粉衝開即可。   

 功效:黑木耳中的膠質是可以將殘留在消化道中的雜質、廢物吸附後排出體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有的類核酸物質,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連續食用1周能起到纖體豐胸的效果。

老中青3種薑 這樣保存薑薑好

【本報台北訊】薑依「採收熟成度」不同,分成「嫩薑、粉薑、老薑」3種,因薑齡差異,分別適合的保存方法、調理方式、功效以及風味也有所差異。


嫩薑

嫩薑約在種植後4個月,於年幼期採收,產季為5至8月。其表皮是活細胞,蒸散速率與呼吸作用很快,容易失去水分,因此存放時須注意「保溼」,建議使用保鮮膜(盒)包覆後冷藏,約可保存1周。

嫩薑性涼,比起粉薑和老薑辛辣程度最低、纖維也最細緻,表皮顏色偏白,吃起來口感較脆且清爽,因此適合生吃、醃漬、製成薑泥或薑醬等方式,同時具解油膩和去腥效果,常用於搭配小菜或滷味。

嫩薑約在種植後4個月採收;粉薑於半成熟期採收,約種植後6個月;老薑採收於成熟期,約種植後10個月以上。圖/pixabay

粉薑

粉薑於半成熟期採收,約為種植後6個月,產季8至11月。若使用頻率高,可依保存嫩薑的存放;若購買量較多,可去皮後切片或切絲冷凍保存,約可保存3個月,要料理時再取需要用量下鍋即可。

粉薑表皮為淺褐色且光滑,塊莖飽滿、肥大,口感細緻。粉薑屬溫性,有助於降低食物的寒涼性,具健胃津脾、有助於血液循環之功效,常用於料理爆香或煮成甜湯。

嫩薑約在種植後4個月採收;粉薑於半成熟期採收,約種植後6個月;老薑採收於成熟期,約種植後10個月以上。圖/Unsplash

老薑

老薑在成熟期採收,約是種植後10個月以上,全年皆可買到,它耐保存,只要刷去表面的沙土,便可直接存放於陰涼通風處,約能保存1個月。

老薑表皮呈現黃褐色,纖維粗、薑汁少,其味辛且屬熱性食物,薑辣素含量又高,因此除風寒和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最佳,是食補料理中的常客。

嫩薑約在種植後4個月採收;粉薑於半成熟期採收,約種植後6個月;老薑採收於成熟期,約種植後10個月以上。圖/Unsplash

農糧署提醒,不論何種薑都要把握最佳賞味時機,若薑發芽仍可食用,只是風味和營養價值降低;如薑發霉則請勿食用。

嫩薑約在種植後4個月採收;粉薑於半成熟期採收,約種植後6個月;老薑採收於成熟期,約種植後10個月以上

【植物蛋白】豆子有4類 營養大不同


【本報綜合報導】近年來,蔬食環保意識抬頭,豆類是純素飲食者的蛋白質最佳來源之一。但你可知道,豆子家族有好幾種,不是所有豆類都可以當成植物蛋白來吃,有些是澱粉含量較高的豆類,如果吃多了,可能會愈吃愈胖。營養專家指出,豆類依營養結構可分成4大類。

1.高澱粉豆

豆類不全然都含有高蛋白質,所謂的澱粉豆,例如常吃的綠豆、紅豆、花豆、青豆仁、皇帝豆等,雖然也含有蛋白質,但澱粉含量比蛋白質高很多。以營養標示來看,紅豆和綠豆的蛋白質大概含20%,而碳水化合物占60%以上。日常飲食可用澱粉豆代替米麥等食糧,雖然澱粉豆就是碳水化合物,卻比白米飯多3倍蛋白質、30倍膳食纖維,能提供能量、增加體力,而且,熱量和米飯差不多,營養素卻較高。

皇帝豆屬於澱粉豆,雖然也含有蛋白質,但澱粉含量比蛋白質高很多。

2.蛋白質豆

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豆類,如黑豆、黃豆、毛豆、青豌豆、紅腰豆等。豆類及豆製品含有對身體有益的膳食纖維、植化素如大豆異黃酮等,因此吃豆類攝取蛋白質,營養健康無負擔。

豆類及豆製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千變萬化的加工食品,其實想要補充蛋白質,最好直接吃原型食物,如毛豆仁,或是選擇加工程度較低的豆製品,例如黃豆磨成的豆漿、做成的豆皮等;盡量避免經油炸、多添加物的高熱量豆製品。

蔬菜豆當中的黃豆芽、綠豆芽、黑豆芽,這些豆芽菜既是蔬菜又含有蛋白質。

3.蔬菜類豆

這類豆子常見的就是豆莢類,例如甜豆、豌豆、長豆、四季豆、荷蘭豆等,屬於低熱量、高纖維的菜,又能增加飽足感。通常蔬菜類的豆子,熱量幾乎只有澱粉豆的1/10,營養成分又有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其實豆類蔬菜還包含「豆芽菜」,比如黃豆芽、綠豆芽、黑豆芽,這些豆芽菜,既是蔬菜又含有蛋白質,因此多補充一些蔬菜類的豆子,也可以攝取蛋白質,既可維持腸道健康、促進排便順暢,也較不影響血糖。

4.含油脂豆

所謂含油脂的豆子,如花生、夏威夷豆、核桃等,也包含各類堅果。花生、夏威夷豆的油脂可以滋潤皮膚毛髮、代謝身體壞膽固醇,適量攝取有益健康。這類豆子的油脂含量豐富,屬於好的油脂,又含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必須注意,如果大量食用容易吃進過多的熱量,導致體重增加。

夏威夷豆屬於油脂豆,可滋潤皮膚毛髮、代謝身體壞膽固醇,適量攝取有益健康。

吃毛豆 美味又營養

毛豆是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吃了究竟會有哪些好處、營養?單就冷凍毛豆來說,微波加熱來吃,不僅能滿足口腹之欲,又有飽足感。毛豆有「植物之肉」的美稱,新鮮吃,好處更多,讓你一次補足4種營養。

● 植物蛋白質

毛豆經常被認為是「植物之肉」,因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每100公克的毛豆就有13.8公克的蛋白質,比雞蛋的12.5公克含量更高。除此之外,由於植物性蛋白質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質、植化素和維生素,也能有效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

● 膳食纖維素

在蔬菜類當中,膳食纖維排行榜冠軍就是毛豆。毛豆富含大量的膳食纖維,每100公克的毛豆就有大約5公克的膳食纖維。因此,吃毛豆可以提升飽足感,促進腸胃消化和培養腸道內的益生菌,同時也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血脂。

毛豆是生活中常見的食材,有「植物之肉」的美稱,新鮮吃,好處更多,讓你一次補足4種營養。

● 水溶性維生素

毛豆營養成分中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 ,這兩種維生素有助於抗氧化、促進身體代謝,也能預防感染及發炎。但由於料理時,維生素C很容易在水煮過程中流失,因此料理毛豆可使用悶蒸的方式,以便保留完整的營養。

● 不飽和脂肪酸

毛豆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Omega-6)和次亞油酸(Omega-3),這些是身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只能依靠食物來攝取。此外,毛豆可以降低體內的三酸甘油脂以及壞膽固醇,使血管更暢通,對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腎臟病的人有幫助。

由於毛豆相較於其他豆類熱量更低,每100克毛豆僅含116卡的熱量,也比雞蛋(139大卡)要來得低,不僅富含蛋白質,食用後也有飽足感,對身體較無負擔,因此深受講究健康飲食者喜愛。

在台灣有「雪蓮子」之稱的「鷹嘴豆」,其實是屬於全榖雜糧類。

鷹嘴豆 全榖雜糧類

在台灣有「雪蓮子」之稱的「鷹嘴豆」,在食物分類中屬哪一類?一般人誤以為鷹嘴豆含蛋白質可以取代黃豆,但鷹嘴豆其實是6大類食物中的「全榖雜糧食物」,與「豆魚蛋肉類」中具豐富蛋白質的黃豆不同,因為兩者營養成分不同,所以不能互相取代。

不過,鷹嘴豆在眾多的全榖雜糧食物中,蛋白質比例達19-20%,和糙米、紅藜同屬於非精製穀類。雖然鷹嘴豆的蛋白質不及黃豆,但膳食纖維含量豐富,而且胺基酸種類豐富,屬於完全蛋白質,是正在減醣的人攝取澱粉的最佳食材。

● 鷹嘴豆如何烹煮

鷹嘴豆要怎麼料理?超市買到的鷹嘴豆有乾豆或即食罐裝等形式,若買乾豆,烹煮前要先浸泡,使其完整吸水膨脹,隔天將水倒掉再烹煮。煮熟的鷹嘴豆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煮飯時加入一起煮。

鷹嘴豆在國外也常做成鷹嘴豆泥,煮成鷹嘴豆湯或作成涼拌菜。鷹嘴豆煮熟之後口感像栗子一樣鬆軟,直接吃或是搭配沙拉一起吃都相當美味可口。此外,由於鷹嘴豆相當耐煮,也很適合加在咖哩中燉煮,頗具印度風味。

泰國僧王師父重病蒙藥師佛治癒奇蹟

藥師佛,因為泰國在佛身中加入一個珠子,當搖動的時候要發出鈴聲,故名「拍勁」 (PRAKRING) ,意思就是「鈴佛」,是少數於大乘及小乘佛教裡共同尊崇之佛祖的另一種造型!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都是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在泰國這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